天心故事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gmxxl 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高等教育学原理

博文

中国大学“选修课”如何才能实现“通识化”功能? 精选

已有 6737 次阅读 2010-11-3 09:16 |个人分类:教育杂谈|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选修课, 通识教育, 专业教育

在人类高等教育的历史上,先后出现了四种人才培养模式:自由教育模式、科学教育模式、专业教育模式和通识教育模式。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时间的检验,虽然专业教育模式仍在世界高等教育范围内广泛存在,但人们越来越多地倚重通识教育模式。特别是在研究型大学中,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在全面发展人才培养中,通识教育模式被看作是一种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

近十年来,中国的985工程大学普遍开始了通识教育模式的探索。如北京大学的元培学院、浙江大学的竺柯桢学院、复旦大学的复旦学院、中山大学的博雅学院等都是这种教育模式的中国化探索。而对大部分的大学,则是在中国专业教育模式的基础上,通过开设一些通识教育类“选修课”,来补救20世纪以来专业教育的专精与偏失。但纵观中国大学的选修课模式,其负载的“通识化”功能并没有实现,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大学的选修课成为大学的自由课、普通课。课程无目标、内容无实效、教学过程无人管、主讲教师无资格等现象在全国大学选修课中普遍存在,选修课成为大学课程体系中的“鸡肋”!如何才能使大学的选修课具备通识化功能呢?笔者认为应该在以下四方面对选修课进行实质性改造:

第一,课程目标的通识化

通识教育是对专业教育的补救,它不排斥职业教育,也不排斥实用技术,但更强调文化陶冶和心灵的培育。其通识课程更是经过了系统的设计,它的直接目标是为学生提供生活所需的最为基础的核心知识、价值追求。选修课要实现通识课的目标,必须对其课程目标进行更为准确的定位。它的最终目标应该是通过提供情感慰藉、提供心灵支撑、提供心智训练,进而达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目标。它的直接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有效沟通能力、反向思维能力、价值认知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如此课程目标,要求大学的选修课在设置时要更多地考虑课程的情感目标,更多体现学科的价值追求,而不应该把选修课仅仅定位为一种学科知识的讲授,一种技能的传递。

第二,课程内容的通识化

通识教育的课程内容更多地强调的是课程的“通识化”:即这种课程必须是大学生成人、成才所必须的、所不可或缺的,是大学生成人、成才的根本的和基础的课程。如哈佛大学就要求其学生在“美学与阐释性理解”、“文化与信仰”、“经验与数学推理”、“伦理推理”、“生命系统和科学”、“物质宇宙的科学”、“国际社会”和“世界中的美国”等8个领域内选修自己的课程。[1]这些课程的内容组织十分考究,它“要向学生显示在这些领域里,有什么样的知识以及什么样的方法,分析探讨一个问题有什么不同的方法,各种方法如何被应用,各具什么价值。每一个领域内的科目多少并不完全机同,但其设计的思考重点是一致的。”[2]中国大学当下选修课的内容,从大学科门类上讲,主要是包括三个领域: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从学科具体内容上讲,主要侧重学科知识、学科技能的传授。

第三,课程教学的通识化

通识教育的课程教学要求如下:从教师身份上讲,它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广博的知识,深厚的人文知识底蕴,扎实的学科基本功底,它应该善于把学科的知识转化为学生的个人知识,善于在与学生交流中,传递学科的精神、价值和方法。因之,国外大学对通识类课程教师有比较高的要求。一般应该是某一学科中的学术精英,其年龄最好在40岁以上。因为只有人到了40岁,才能不惑,才能实际地、实效地向学生传递学科的精髓。从教学方法上讲,通识课程要求更多地采用“习明纳”(seminar)教学法、基于问题的教学法等方法。从教学手段上讲,它不一定要求漂亮的PPT,但它一定要求与学生更多的互动,要求学生成为上课中的参与者,甚至成为课堂上的主体。中国大学当下的选修课,恰恰是与通识化的课程目标背道而驰:上讲者大部分是年轻无经验的教师,他们主要为学时而上课;教学手段基本上放映PPT;教学方法上更多地是大班上课,有时一个课程的听课人数甚至超过200人。中国大学选修课要达到通识教育的课程目标,必须对上课教师、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造。

第四,课程安排的通识化

通识教育课程安排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学年安排,其二是学分安排。在学年安排上,主要有四种模式:模式一,在大学的一、二年级安排通识类课程,在三、四年级安排专业类课程;模式二,在大学四年中,并行安排大学的通识类课程和专业类课程;模式三,在大学四年中,学生有选课自由,可以随时选择通识类课程;模式四,在大学一、二年级,以通识类课程为主,专业类课程为辅,在大学的三、四年级则以专业类课程为主,通识类课程为辅。四种模式各有优缺点,但人们更多地认为第四种模式更合乎人才培养的规律。在学分安排上,各个国家、各所大学存在较大的差异。根据黄坤锦教授的考证,美国大学通识类课程的学分占比为30-40%,其中哈佛大学为45%;日本大学通识类课程学分占比为24-30%;台湾大学通识类课程的学分占比为22%。以此相对照,中国大学当下的选修课,主要在大学一、二年级中开设;学分占比相对较底,大学的通识类课程学分占比普遍底于10%。要实现选修课课程的通识化功能,中国大学选修课可在两方面进行改革:一是在大学三、四年级中开设适切的少量选修课;二是提高选修课的学分占比,力争使我国大学的选修课学分占比达到15-25%之间。

中国大学选修课,从课程设置目标上讲,承载着培养创新人才的重任,但从实践上看,选修课的目标还远远没有实现。因之,对中国大学选修课进行通识化改造就显得格外重要。



[1]  郭英剑.经典阅读:读,还是不读[J].新华文摘.201018):136.

[2]  黄坤锦.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60.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59436-379875.html

上一篇:十月高教关键词
下一篇:新知识模式下的大学应该尽快实现转型
收藏 IP: .*| 热度|

11 刘全慧 孙学军 吉宗祥 吕喆 蔣勁松 许培扬 唐常杰 朱猛进 丛远新 colorfulll xqhuang

发表评论 评论 (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10: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