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心故事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gmxxl 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高等教育学原理

博文

“零学费”入学计划能否在公办大学中推行?

已有 3846 次阅读 2010-8-25 10:25 |个人分类:大学英雄|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零学费, 华西大学

西安华西大学宣布:今年在2010级新生中推出万名学子“零学费”入学计划,新生只要申请“零学费”入学计划,家里无须供分文学费。据介绍,“零学费”是指学生入学时无需缴纳学费,也无需再像以往一样靠信贷助学。入学之后的每个寒暑假,学生通过参加学校的社会实践活动,赚取一定的工资,一半收入用来冲抵学费,一半收入学生个人留作生活费。除打工冲抵部分,学校采取减免政策,不再收取其余学费,因此上学无须贷款,毕业后也就不必还贷。

我为这样一项举措叫好,为一个民办大学有此胸怀叫好!这是一种制度创新,它可能提供了一个公办大学资助困难学生上学的新模式。

我国目前公办大学对困难学生上学的政策是“不让一个学生因为贫困而辍学”。具体实施中主要的举措是:奖(提供奖学金)、贷(提供无息贷款)、助(提供国家助学贷款)、减(减少困难大学生学费)、免(免除困难大学生学费)。但在实践中,却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奖学金的面较少;贷款要求毕业六年内还清,不少毕业生压力较大;助学金越来越少;减少(免除)困难大学生学费的享受面较少。总之,现行的国家对困难大学生的救济办法基本上是输血模式。而华西大学的“零学费”入学计划,则是一个为困难大学生创设造血平台的模式。

华西大学的模式有以下特点:

1、强调学生的自强意识、责任意识。“零学费”计划不是施舍,也是自己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自己的财富,自己的学费。西安华西大学困难家庭的学生,只要高考成绩达到各地高考提档水平,有自强意识、自立精神,就都有资格申请“零学费”。程序也十分简单,学生只须与学校签订寒暑假社会实践的协议。然后由学校在假期把学生介绍到相关企业打工赚学费、生活费。按照华西大学的目标,每位学生可能通过半年的打工赚到10000元,除去学费外,还剩余5000元作为生活费。

2、培养了学生的职业化能力。现在大学生特别是民办大学的大学生,能找到一份工作已经不易。华西大学通过赚学费的方式,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一种寻找工作、胜任工作、守住工作的能力。华西学生在打工撑学费的过程中,无形之中提高了自己的职能能力。很多华西大学的学生因之与其打工的企业签订了工作协议。

3、创新资助困难学生的模式,为国分忧。

但这种模式能否推行到公办大学之中?推行这种举措要有那些条件呢?

我认为此模式完全推行到公办大学之中。因为,公办大学有着比民办大学更强的实力、更好的信誉、更多的社会关系。只要学校能认真去落实这件事,这种新模式一定会在公办大学中得以推行。

具体到推行条件,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学校领导必须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把它列入学校的人才培养计划,列入学校的品牌建设规划。真正树立起学生工作、人才培养是学校的中心工作的理念。

第二,下大力气抓实训基地建设。公办大学由于有较好的信誉,有良好的社会形象,与企业关系良好,为公办大学实训基地建设建立创造了前提条件。但,真正要让此成为学生“打工”的基地,还是要求大学必须下大力气,在企业选定、专业培训、职业规划等方面下功夫。终归,公办大学的大学生不只是撑钱糊口,更多的还要求是未来发展的潜力。

第三,完善相应的教学计划,使之与此相配套。公办大学有完整的教学计划,它不像民办学校那样可以完全以就业为导向。公办大学在救济困难大学生的同时,必须考虑大学生的未来发展。为此,大学可以根据专业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在达到救济目的的同时,实现大学生人才培养的目标。公办大学忌讳以专业为导向,以就业为导向,甚至以求职为导业,忽视长远发展。

第四,多种形式共同推进,完善困难大学生的救济网络。实际上,现在公办大学中早就推出了种种形式的助学形式、创业形式,这些形式仍应成为救济困难大学生的有益形式。同时,适时推出困难大学生的“打工计划”,并对“打工计划”的内容、形式、时间、教师指导、教学内容、考核办法作出综合安排。只有如此,这种有益的助学模式才能在公办大学扎根。

“不让一个学生因为贫困而辍”不应该是一种口号、一个门面,它更多地应该是一种责任,一个行动。更好的形式应该把此做成为一所大学的文化、一所大学的品牌。华西大学的“零学费”计划在这方面作出了有益探索。

《科学时报》 (2010-8-23 A1 要闻)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59436-356109.html

上一篇: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背后博弈的反思
下一篇:“赴台学习”与“台生登陆”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3 16: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