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心故事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gmxxl 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高等教育学原理

博文

张磊为何不把888万8888美元捐给中国人民大学? 精选

已有 28515 次阅读 2010-1-10 15:03 |个人分类:大学之道|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耶鲁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捐赠, 张磊

一个让中国高等教育汗颜的事是:美国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莱文教授1月4日宣布,耶鲁2002届毕业生中国学生张磊(音)已经承诺,将向耶鲁大学管理学院(SOM)捐赠888万8888美元。这是到目前为止,耶鲁管理学院毕业生捐赠的最大一笔个人捐款。根据报道,张磊是正宗的中国人,在中国中部长大,曾是高考状元。他曾在中国人民大学学习国际金融,后来到耶鲁读MBA,并获得国际关系硕士学位。张磊说,耶鲁改变了他的一生,他创建的Hillhouse Capital Management就是以横贯耶鲁管理学院的一条道路命名的。
我决不是“见钱眼开”,而是感叹为何张磊不把钱捐给中国人民大学而是捐给耶鲁大学?要知道国外校友捐赠的学校基本上都是其本科所在的大学。因为,本科教育是一个人一生中最为重要的教育,一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基本上是在大学时期形成。所以国外大学十分重视本科生的教育,大都建有以本校命名的本科生学院:如哈佛学院、哥伦比亚学院等。这些学院也成为学校最为宝贵和重要的财富。可以说,在国外大学中形成了一个从校董会、校长到大学教授、普遍员工重视本科教育的传统。哈佛大学28任校长候选人博林格对校长遴选委员会的评价是:他们“十分关注本科教育,他们十分重视这个问题,甚至问我在这方面有什么建议和打算。他们问我打算怎样使哈佛大学的本科教育更加丰富,更加有成效。”大学的校长更是对本科教育寄托了自己的希望,付出了最大的努力。哈佛大学的教授们虽然不乐意学生在办公室时间内和他们见面,但对学生见面、打电话预约的要求,教授们也必须挤时间与学生见面。科尔内尔·韦斯特,一个被拉里·萨默斯因教学问题而挤兑走的教授,对老萨的指控坚决地说“嘿!你是在开玩笑吧!”“作为一个老师上课是我们的使命,再也没有比这更重要的事了。在27年的教学生涯里,我从来没有缺过一次课。比尔•布瑞德利是我所敬爱的兄长。我能为他做任何事,但我不会因为任何人而缺课。”前哈佛大学文理学院院长罗索斯基在1990年写了一本书,书名是“大学——所有者手册”。他用“所有者”一词来指所有一切与大学存在利益关系的人:学生、教授、家长、校友以及大学里的其他工作人员。或许只有美国人才会相信这么一点:美国之所以会成为全球唯一的超级大国,其原因之一便是美国的这种高等教育体系。
而在我们中国的大学里,大学校长更加关注的是学术数字:多少个博士点、多省个国家重点学科、多少个国家级奖励、多少个引进的高价大师等。他们争的也是博士点、硕士点、科研项目等,对于学生却是在自觉不自觉中予以忽视。就连比较重视大学生的中山大学校长黄达人也说:“所谓校长,我想主要应该是学生的校长,但对于本科教育,对于大学生,我们尤其是我本人关注的还真是远远不够。多年以来,学校更多地关注师资人才,关注经费的获得,关注设备,关注外部环境,但恰恰最值得我们关注的学生,却或多或少被忽视了。”这种忽视,使我们的大学生没有了归属感,他们感觉到大学不过是自己一生的一个流转站。没有对大学形成更多的认同感、亲近感。而中国大学的教授则也被边缘化了,他们没有自己的话语权,没有自己的办公室。他们变得与学校、学生越来越陌生了,他们越来越关注自己的“科研分”了。
在我们的大学中,对大学生进行最多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在主张这些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教育时,我们恰恰忽视了对他们进行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生活、如何生存教育。国外大学中没有更多的说教,有的是学生事务咨询,有的是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教育,在这些咨询和课程中,学生明确了是非观念,形成了自己的价值判断。通过张磊捐赠这件事(我绝不反对他捐款给耶鲁大学,也不认为他不爱国。请看官注意!),似乎应该反思我们的教育了:我们的精英大学(最早的9所985工程大学)为何培养了很多精英,但这些精英却有相当的部分走出了国门并留在了国外?我们培养的学生怎么就这么和母校、祖国感情淡漠呢?





一流大学之路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59436-285910.html

上一篇:学术权力为何完败于行政权力
下一篇:什么是大学中的“以人为本”?
收藏 IP: .*| 热度|

32 曹小晶 李粒 周涛 丁世磊 吴小丁 方德杨 梁进 陈儒军 鲍博 朱志敏 王德华 杨远帆 寸玉鹏 杨顺楷 胡尚伟 陈苏华 朱教君 吕喆 刘畅 柳东阳 吴军 何金华 李学宽 李泳 吴明火 许新裕 肖明华 李东晓 k_zw 侯振宇 hciap yinglu

发表评论 评论 (5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23: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