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心故事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gmxxl 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高等教育学原理

博文

2018年09月高教关键词:人工智能;五次全教大会;“双一流”推进会

已有 7167 次阅读 2018-10-1 09:12 |个人分类:高教史料|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9月高教关键词, “双一流”推进会

 

——人工智能;五次全教大会;“双一流”推进会;

2018年9月,高等教育方面的大事有:第一,全国教育大会10日在北京召开。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第二,教育部在沪举行“双一流”建设现场推进会。第三,教育部要求淘汰“水课”打造“金课”,提升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第四,河北科大公布韩春雨团队撤稿论文调查处理结果。第五,THE世界大学排名发布:牛津大学蝉联榜首,清华大学亚洲第一。第六,世界职业教育大会今在广州开幕。本月,“那人”为中国科学院大学选修课教师苏湛;“那大学”为中国人民警察大学;“那事”为河北科大公布韩春雨团队撤稿论文调查处理结果;“那政策”为国务院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

“那人”:【中国科学院大学选修课教师苏湛】

2017—2018学年夏季学期,中国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国科大”)人文学院首次开设《科幻文学与影视创作系列讲座》公共选修课,选课对象为国科大在校研究生。2018年9月11日,在上一学年选修了这门课的158名同学,同时收到了一封来自课程网站的成绩公告。

《科幻文学与影视创作系列讲座》由国科大人文学院苏湛副教授组织开设,课程同时邀请了多位中国传媒大学教师进行讲授,旨在介绍现代科学文学与影视艺术作品的美学特征、发展趋势以及现代科幻产业的发展状况。

该课程共18学时,1学分。课程成绩由两部分构成,考勤占60分,期末作业占40分,一旦发现抄袭,该课程成绩取消。最终,22位同学被判零分,占13.92%。原因很简单,因为抄袭了其他文学作品,违反了期末作业“原创文学作品”的要求。苏湛用为人师的“求真”,诠释着国科大人在教学、在科研中的对“诚信”的坚守。

“那大学”:中国人民警察大学

9月6日,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正式更名为中国人民警察大学。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以下简称武警学院),1981年4月24日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正军级单位,隶属公安部。1983年武警总部成立后,转隶武警总部。1984年,学院面向部队招收专科生。1985年,面向社会招收本科生。1985年武警部队进行第一次院校体制任务调整,武警学院消防专业及教师移交武警技术学院(现武警工程大学),武警技术学院安检技术专业、武警专科学校边防专业培训任务并入武警学院。1990年武警部队进行第二次院校体制任务调整,武警学院内卫系、政治系、高级系移交武警技术学院,武警技术学院消防管理系、消防工程系及消防专业移交武警学院。调整完成后,1991年武警学院重新归属公安部直接领导。1999年,开始承担维和警察培训任务。2000年,中国维和警察培训中心在学院成立。200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12年,公安部直属机关党校在学院挂牌。

1997年、2008年、2016年,高水平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价、水平评估、审核评估,是军队、武警和公安院校中第一个接受教育部3次评估的高校。学院主要为公安现役部队培养指挥管理和专业技术警官,承担我国维和警察、维和警察防暴队、常备维和警队、驻外警务联络官和外籍警察培训任务,担负公安现役部队军师职干部培训工作。

“那事”:【河北科大公布韩春雨团队撤稿论文调查处理结果

河北科技大学8月31日公布了对韩春雨团队撤稿论文相关情况的调查处理结果:

2016年5月2日,韩春雨作为通讯作者在《自然·生物技术》发表了《NgAgo-gDNA为导向的基因编辑技术》论文。2017年8月3日,韩春雨团队主动撤回该论文。学校对此事件高度重视,按照学术、行政两条线进行了全面核查。校学术委员会成立调查组,本着“依法依规、严谨规范、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认真核查了该论文涉及的全部原始实验资料,并委托第三方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展重复验证实验,认为撤稿论文已不再具备重新发表的基础,未发现韩春雨团队有主观造假情况。

该论文发表后,韩春雨的个人住房、职称、工资待遇等均未发生变化。在调查过程中,韩春雨主动要求退回基于撤稿论文所获得的科研项目、绩效奖励、荣誉称号、社会任职等。有关方面按照规定已取消了韩春雨所获得的荣誉称号,终止了韩春雨团队承担的科研项目并收回了科研经费,收回了韩春雨团队所获校科研绩效奖励。个别社会任职正在按法定程序办理。

调查期间,韩春雨及其团队积极配合,对同行学者和社会公众的关注表示感谢,对论文发表所造成的误导表示了歉意。

 “那政策”:【国务院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

《意见》将科研人员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和参与创业项目的情况作为职称评审、岗位竞聘、绩效考核、收入分配、续签合同等的重要依据。《意见》强调,在全国高校推广创业导师制,把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课程纳入高校必修课体系,允许大学生用创业成果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其它的要闻题目摘录如下:

本月中央领导及教育部新策:

全国教育大会10日在北京召开。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对湘潭大学作出重要批示。习近平致信祝贺二〇一八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开幕强调:共享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共同推动人工智能造福人类。习近平向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致贺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教育部长陈宝生《光明日报》撰文:开启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新征程。2018国务院大督查聚焦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教育部在沪举行“双一流”建设现场推进会。教育部党组下发《通知》要求,认真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教育系统成立“百人宣讲团”宣讲全国教育大会精神。2018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名单出炉。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公布。首批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建设名单公布。淘汰“水课”打造“金课” 教育部要求提升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教育部决定在宁夏和北京外国语大学开展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试点工作。教育部新批准22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39所高校正式获批培养博士或硕士生。教育部、财政部下发办法要求勤工助学原则上每月不超40小时。教育部发布全新的“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管理办法。教育部与湖南省重点共建“双一流”建设高校。河北科大公布韩春雨团队撤稿论文调查处理结果。中国科学院院士罗俊团队测出国际最精准万有引力常数。之江实验室五大研究中心挂牌成立 聚焦人工智能领域。2018未来科学大奖公布:袁隆平李家洋等获奖。2018年度“求是奖”揭晓。“2018本科专业社会影响力排行”发布。“FAST工程咨询项目”荣获2018年度菲迪克工程奖。

本月新颁法律法规:

教育部印发《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国务院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发布。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推进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规模部署行动计划》的通知。教育部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科学技术部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发布:政府部门将不直接管理具体科研项目。

本月省市教育新闻:

陕西省财政筹措7亿元支持高校“四个一流”建设。江苏:为研究生教育搭“创新台”。山西:超5亿元支持本科高校发展。重庆与中国6所高校签订科技创新战略合作协议。

本月大学动态:

昆山杜克大学正式开学:首届266名本科新生来自27个国家和地区。清华大学率先启动高校校属企业改革。清华大学:推出学生课程作业查重服务。“浙江大学一流本科教育行动计划(2018-2020)”启动。浙江大学最新发布脑科学与人工智能会聚研究计划(简称“双脑计划”)。中国科大举办中外大学校长论坛。多所“双一流”高校成立农学院。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更名为中国人民警察大学。中国34所大学进入QS全球毕业生就业竞争力500强。腾讯四位创始人向深圳大学捐赠3.5亿巨额资金。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发起成立世界能源大学联盟。天津科技大学推进学分制改革,4年本科学制被3—6年弹性学制代替。

本月媒体关注:

《人民日报》:我国工程教育迈入全球“第一方阵”。《人民日报》:我国教育事业总体发展水平挺进世界中上行列。科学网:韩春雨事件暴露的是我们的极端功利主义科学观。《光明日报》:高等教育发展吹响奋进号角。《光明日报》:探索加强二级学院党的全面领导。《中国教育报》:昂首阔步迈向高等教育强国。清华大学校长邱勇: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工程教育。

本月职业与继续教育、在线教育: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报送贯彻落实《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进展情况的通知。《人民日报》: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我国具备科学素质公民比例达8.47%:与美国相差30年。德国25个新职业培训章程即将生效。山东大学:在线“微专业”提升学生素养。山东省继续教育改革与发展培训班开班 共谋高校继续教育高质量发展大计。世界职业教育大会今在广州开幕。

本月港澳台及国际高教要闻:

THE世界大学排名发布:牛津大学蝉联榜首,清华大学亚洲第一。2018年9月ESI总排名数据出炉。科睿唯安2018年度“引文桂冠奖”公布。第二届“一丹奖”获奖名单发布 美国教授拉里·赫奇斯及印度裔教授阿南特·阿格瓦尔获奖。2019泰晤士美国大学排名新鲜出炉,哈佛保持第一。法国发布工程师毕业生就业报告。QS全球大学文凭“含金量”排名出炉:“北清复”名列30强。5年将投入20亿,美国多措施并举发力人工智能。韩国官方《2018年大学基本办学水平诊断报告》正式发布。科睿唯安旗下学术同行评议平台Publons发布《全球同行评议现状报告》。2018年拉斯克奖揭晓。全球高校人工智能学术联盟成立。中德合作开办欧洲首个中医研究生学历课程项目。

本月河南高教新闻: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实施意见

综合讲来,本月以下三个词汇作为本月高等教育关键词:人工智能;五次全教大会;“双一流”推进会。

 

人工智能:教育部启动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试点工作

(根据人民网消息整理)

为了推动教师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积极有效开展教育教学,经研究,教育部决定在宁夏和北京外国语大学开展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试点工作。教育部教师工作司负责人表示,今后将通过开展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试点工作,探索人工智能助推教师管理优化、助推教师教育改革、助推教育教学创新、助推教育精准扶贫的新路径,为在全国层面推开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探索模式,积累经验,奠定基础。未来,将遴选教师教育、人工智能、教育技术和教育管理等相关领域的专家,成立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试点工作专家组,负责试点的咨询指导工作。同时,将采取专项督查和第三方评估等方式,对试点工作进行检查评估和试点验收。

宁夏的试点工作由6大行动构成:教师智能助手应用行动、未来教师培养创新行动、教师智能研修行动、智能教育素养提升行动、智能帮扶贫困地区教师行动和宁夏教师大数据建设与应用行动。具体措施包括遴选一批具备条件的学校,建立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实验校;升级宁夏教师网络研修平台,探索建立教师发展测评系统;通过教育发达地区高水平学校与宁夏贫困地区学校结对,建立远程同步智能课堂,实现教师“智能手拉手”,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同步共享,助力贫困地区教师发展与学生成长等。

北京外国语大学试点工作主要内容有:建设一批智能教室,有效整合新技术手段,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智能教育环境;对教师进行智能教育素养培训,帮助教师把握人工智能技术进展;采集教师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的信息,形成教师大数据,建立教师数字画像,进行教师大数据挖掘等。

据教育部介绍,启动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试点工作,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深化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需要。今年年初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教师要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积极有效开展教育教学。

二是推动智能教育的需要。2017年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实施智能教育,利用智能技术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改革,开展智能校园建设,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环境……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推动智能教育实施的关键要素,没有教师观念的转变、能力发展、素养提升,很难实现传统教育向智能教育的跨越。

三是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要求。2018年4月,教育部启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教育信息化由1.0向2.0跨越,人的因素是关键。实施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加快实现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与人工智能的融合,将是推进教育信息化2.0的关键之举。

评论与谏言:

人工智能是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它的功能发挥有赖于其与教育教学的深入融合,没有教育教学,人工智能就没有载体。从这个意义上讲,任何教育信息的现代化,都离不开教育教学的实践,只有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人工智能,对教育才有意义。

 

第五次全国教育大会:新时代教育的行动指南

(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总书记在第五次全国教育大会上讲话:

第五次全国教育大会10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立足基本国情,遵循教育规律,坚持改革创新,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党的十九大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作出了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部署。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

习近平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坚持立德树人,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推进教育改革,加快补齐教育短板,教育事业中国特色更加鲜明,教育现代化加速推进,教育方面人民群众获得感明显增强,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加快提升,13亿多中国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升。

习近平指出,在实践中,我们就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坚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这是我们对我国教育事业规律性认识的深化,来之不易,要始终坚持并不断丰富发展。

习近平强调,新时代新形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对教育和学习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要抓住机遇、超前布局,以更高远的历史站位、更宽广的国际视野、更深邃的战略眼光,对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作出总体部署和战略设计,坚持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先手棋,不断使教育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相适应、同人民群众期待相契合、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

习近平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这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

习近平强调,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强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教育引导学生热爱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立志听党话、跟党走,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要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踏踏实实修好品德,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要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珍惜学习时光,心无旁骛求知问学,增长见识,丰富学识,沿着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的方向前进。要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树立高远志向,历练敢于担当、不懈奋斗的精神,具有勇于奋斗的精神状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做到刚健有为、自强不息。要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养综合能力,培养创新思维。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

习近平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凡是不利于实现这个目标的做法都要坚决改过来。

习近平强调,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也对全党全社会尊师重教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人民教师无上光荣,每个教师都要珍惜这份光荣,爱惜这份职业,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完善自己。做老师就要执着于教书育人,有热爱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坚守。随着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教育投入要更多向教师倾斜,不断提高教师待遇,让广大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对教师队伍中存在的问题,要坚决依法依纪予以严惩。

习近平指出,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要深化办学体制和教育管理改革,充分激发教育事业发展生机活力。要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调整优化高校区域布局、学科结构、专业设置,建立健全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积极投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重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要扩大教育开放,同世界一流资源开展高水平合作办学。

习近平强调,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党组织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定不移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各级党委要把教育改革发展纳入议事日程,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熟悉教育、关心教育、研究教育。各级各类学校党组织要把抓好学校党建工作作为办学治校的基本功,把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贯彻到学校工作各方面。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各级党委、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党组织都必须紧紧抓在手上。要精心培养和组织一支会做思想政治工作的政工队伍,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在日常、做到个人。

习近平指出,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教育、妇联等部门要统筹协调社会资源支持服务家庭教育。全社会要担负起青少年成长成才的责任。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为学校办学安全托底,解决学校后顾之忧,维护老师和学校应有的尊严,保护学生生命安全。

李克强总理讲话:

李克强在讲话中指出,要认真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准确把握教育事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全面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上优先安排教育、财政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教育、公共资源配置上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坚持改革创新,坚持教育公平,推动教育从规模增长向质量提升转变,促进区域、城乡和各级各类教育均衡发展,以教育现代化支撑国家现代化。要着力补上短板,夯实义务教育这个根基,强化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控辍保学工作,完善城乡统一、重在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着力改善乡村学校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注重运用信息化手段使乡村获得更多优质教育资源,在提速降费、网络建设方面给予特别照顾。把更多教育投入用到加强乡村师资队伍建设上,不折不扣落实现行的补助、奖励和各类保障政策,对符合条件的非在编教师要加快入编、同工同酬。前瞻规划布局城镇学校建设,增强容纳能力,加快实现随迁子女入学待遇同城化。同时,要重视发展学前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和民族教育、特殊教育、继续教育等各类教育。

李克强强调,要增强教育服务创新发展能力,培养更多适应高质量发展的各类人才。优化高校区域布局、学科结构、专业设置,坚持以教学为中心,突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更多创新人才、高素质人才。更加重视、充分发挥高校在强化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中的重要作用。大力办好职业院校,坚持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和待遇。

李克强要求,要深化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充分释放教育事业发展生机活力。尊重教育发展规律,充分发挥学校办学主体作用,大幅减少各类检查、评估、评价,加强对办学方向、标准、质量的规范引导,为学校潜心治校办学创造良好环境。积极鼓励社会力量依法兴办教育。鼓励各级各类学校与时俱进创新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发展“互联网+教育”,完善吸引优秀人才从事教育的体制机制,提升教师社会地位,让尊师重教蔚然成风。

教育部长论此次全国教育大会重要意义

教育部长陈宝生: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

陈宝生在讲话中指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的大背景下,党中央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大会,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重要讲话,站在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深刻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取得的显著成就,深入分析了教育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科学回答了关系我国教育现代化的重大问题,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工作作出了重大部署,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陈宝生:对中国教育事业发展具有历史性、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

陈宝生强调,这次大会顺应历史潮流、体现历史规律,要解决的问题群众期盼,作出的部署顺应民心;这次大会进一步丰富了党的教育理论,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新战略,总结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这次大会肯定了工作成绩,明确了顶层设计,作出了重要指导,提供了长线保障,得到了有力支持,整个教育战线高度关注、高度拥护;这次大会标志着中国教育进入了现代化建设新阶段,开启了加快教育现代化的新征程,必将深刻改变教育事业的面貌,是一次能够写入历史、进入人心、改变生活、开启未来的大会,对中国教育事业发展具有历史性、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

教育部长陈宝生要求做好这六个方面

陈宝生:要“转时态”“转语态”“转状态”“转心态”,踏上教育现代化新征程

陈宝生要求,教育系统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把深刻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大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首要任务,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实现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新作为。

一是把握工作要求。贯彻落实工作要“新”,学习宣传贯彻水平要“高”,落实践行要“实”,学理阐释要“深”。

二是把握工作方法。要“转时态”“转语态”“转状态”“转心态”,踏上教育现代化新征程,想问题、抓工作要转到十九大之后的时间频道,进入教育大会之后的工作节奏,要用党言党语讲理论、民言民语讲精神、学言学语讲思想、外言外语讲故事,激励干部奋进创业,鼓励教师潜心育人,推动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大会精神入脑入心。

三是做好“四个结合”。要把学习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大会精神与学习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讲话结合起来,与学习总书记给教育系统的系列回信、贺信结合起来,与学习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文件结合起来,与学习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批示结合起来。

四是开展“四个行动”。要发挥教育系统优势,开展好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大会精神的宣讲行动、培训行动、研讨行动和调查行动,完善宣讲机制,实现培训全覆盖,推动理论升华,解决实际问题。

五是明确衡量标准。要将精神吃透了没有、思想触动了没有、措施到位了没有、问题解决了没有,作为衡量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工作的标准,把自己摆进去,对标对表。

六是健全“五个清单”。围绕中央关心、百姓关切、社会关注的教育问题,建立问题清单、政策清单、课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

历次全教会回顾:

在改革开放后我国共召开了4次全国教育大会(下称“全教会”)。尽管会议名为“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部近年来每年召开的会议一样,但全教会的层级更高、更为重要。

全教会由党中央、国务院召开,党和国家领导人会出席会议、发表讲话。每一次全教会都对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做出了重大决策和重要部署,在我国教育改革发展进程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

第一次全教会

1985年5月,当时农村改革已取得成功,党中央又已对经济体制改革、科技体制改革做出战略设计,但教育体制改革尚待讨论。于是,数百位参会代表集中讨论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问题。会后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下称“《决定》”)。“我们现在面临的很多问题在30多年前的《决定》中就讲到了,这真是一个富有远见的《决定》。”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曾如此感叹。

第二次全教会:

1993年,另一份重要文件——《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正式颁布,而一年后的1994年6月,为了推动这份《纲要》的实施,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第二次全教会,代表们讨论了《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在那次全教会上,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指出:“义务教育必须从‘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自此,素质教育逐步进入政策层面。

第三次全教会:

1999年6月,第三次全教会召开,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把实施素质教育作为迎接21世纪挑战、提高国民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战略举措,使素质教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第四次全教会:

新世纪后的第一次全教会(第四次全教会)于2010年7月召开,主要是推动贯彻实施会前印发的新世纪第一个教育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全教会与高等教育:

作为国民教育体系“金字塔”的顶端,高等教育也是此前全教会的关注焦点之一。例如,据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原会长瞿振元教授回忆,“211工程”(即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就是在第二次全教会上决定启动的。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在全教会报告中指出:实施‘211工程’需要设立专项基金,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做出统筹安排。今年中央财政奖拨出专款,作为实施这一工程的启动资金,以后还要逐年增加。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也要相应地做出安排。

又如,参加了第三次全教会的瞿振元清楚记得,会议正式宣布高校扩招,“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在做总结讲话时,强调会议的重点是扩招。”会议期间,原国家计划发展委员会和教育部就联合发出紧急通知,决定1999年中国高等教育在年初扩招23万人的基础上,再扩大招生33.7万人,这样普通高等院校招生总人数就达到153万人,较1998年招生增幅达到42%。随后3年,普通高校招生规模分别以25%、17%和10%的速度增长,2002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就已达到15%,意味着我国高等教育迅速从精英高等教育进入国际公认的大众化发展阶段。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到45.7%,即将迈入普及化阶段。

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行动指南

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深刻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深刻回答了一系列方向性、根本性、全局性、战略性重大问题,对做好新时代教育工作作出重大部署。讲话立意深远,内容丰富,深刻全面,是一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思想光辉的、新时代指导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献,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吹响了建设教育强国、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号角,是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行动指南。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这次大会的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推动中国教育事业大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概括起来,就是“九个坚持”,即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坚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这“九个坚持”是对我国教育事业规律性认识的深化,标志着我们党对教育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我们必须深入学习领会,坚持并不断丰富发展。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为了完成这个根本任务,我们要在坚定学生理想信念上下功夫,要在厚植学生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要在增长学生知识见识上下功夫,要在培养学生奋斗精神上下功夫,要在增强学生综合素质上下功夫。我们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我们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是系统、科学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学习贯彻大会精神,最重要的是深入学习领会、全面准确把握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更好地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认真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是教育战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

深入学习贯彻落实总书记讲话精神,就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准确把握教育事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全面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坚持改革创新,坚持教育公平,推动教育从规模增长向质量提升转变;就要增强教育服务创新发展能力,培养更多适应高质量发展的各类人才;就要深化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充分释放教育事业发展生机活力,以教育现代化支撑国家现代化。各级党委要把教育改革发展纳入议事日程,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熟悉教育、关心教育、研究教育。

评论与谏言:

第五次全国教育大会是新时代的教育行动纲领,九个坚持是新时代教育的基本原则。

 

“双一流”推进会:清华北大等高校集中“晒内功、亮肌肉”

(根据文汇教育文章整理)

9月29日,教育部在沪举行“双一流”建设现场推进会,教育部部长陈宝生、上海市市长应勇到会讲话。会上,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云南大学、兰州大学等8所高校的校长以及上海、陕西两地的教育主管部门负责人就“双一流”推进的经验做了交流发言。

陈宝生: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对“双一流”建设具有重大指导意义。进入新的历史阶段,要坚持“特色一流、内涵发展、改革驱动、高校主体”,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着力点,在深化改革、服务需求、开放合作中加快“双一流”建设。一是培养高素质人才,重视科研育人、实践育人、创业育人。二是服务重大需求,在服务需求中实现创新发展。三是提升科研创新水平,产出引领性原创性成果。四是深化国际合作交流。五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六是坚持特色发展,核心是打造学科特色。各地各建设高校要加强组织领导,推进工作落实,支持率先改革,形成建设合力。要坚决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积极探索建立引导和鼓励建设高校分类发展、特色发展的评价机制和办法,探索构建多元多层多维的中国特色一流大学一流学科评价体系。

应勇: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为我们在新时代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近年来,上海市委、市政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力推进“双一流”建设各项任务落地落实,上海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和高校办学质量不断提升。去年,共有14所在沪高校进入“双一流”建设名单。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按照教育部的工作要求和部署,扎实推进上海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国家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以培育“高峰”“高原”学科为基础,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为动力,以加大教育投入为支撑,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双一流”建设之路。

林建华(北京大学校长):临床医学将成为北大重要的学科增长点

我们通过不断调整学科布局和组织架构,建设新体制研究机构,布局临床医学+X、区域与国别研究等前沿和交叉学科领域,培育人工智能等新的科学增长点,营造能够激发学生创造力的跨学科环境。未来,临床医学将成为北大重要的学科增长点。

邱勇(清华大学校长):聚焦“卡脖子”技术,清华将组建航空发动机研究院

清华大学的科研体制机制改革已促进学科交叉、军民融合、前沿科学部署、科技成果转化为重点。学校先后成立了智能无人系统研究中心、智能网联汽车与交通研究中心、柔性电子技术研究中心、人工智能研究院、大数据研究中心,以及脑与智能实验室、未来实验室。先后出台和修订了《关于促进跨学科交叉研究的指导意见》《交叉学科为学工作委员会工作办法》等制度文件。

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清华主动请缨、发挥学科优势和项目攻关传统,将推进航空发动机研究院建设,瞄准我国在航空发动机领域的“卡脖子”问题发起集中攻关。

姚郁(哈尔滨工程大学校长):为国家培养“可靠顶用”的创新型人才

国家战略需求在哪里,人才培养就到哪里。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性工程,一流本科则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根基。学校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将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以理想信念和培养质量为核心,培养“可靠顶用”的创新型人才,支撑创新型国家建设。

学校坚持以国家战略、学术前沿为导向,凝练军民融合重大发展方向,组织落实“十大军品”和“十大民品”科研任务。如支撑“辽宁”舰军方决策和总体设计,承担新一代核潜艇研制、无人潜航器系列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学校承担的“船用低速机创新工程”,聚焦突破船舶工业长期存在的“空心化”和“心脏病”问题。

吕建(南京大学校长):实施“十百千”优质课程建设计划,构建本硕博一体化教学体系

课程是本科人才培养的灵魂,教材是教与学的载体。在推进“双一流”建设过程中,学校重点实施“十百千”优质课程建设计划。学校按照“扬优、支重、扶新、去莠”的理念,建设十门量级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的示范性精品课程、百门量级具有国内重要影响的精品教改新型课程和精品学科专业核心课程、千门量级体现南京大学先进教学水平的课程,为不同类型的学生提供个性化、多样化、高质量的课程群。

南京大学深化从招生到本科、硕士、博士培养的改革。“三三制”本科人才培养以学生个性化培养、自主性选择、多元化发展为特征;“二三三”硕士研究生培养以多样化、个性化发展为导向;“四三三”博士研究生培养突出全过程质量管理。学校在不断推动教学体系纵向衔接与横向贯通的基础上,构建风格一致、有机融合、模式咬合的本硕博一体化教学体系。

吴朝晖(浙江大学校长):以系统化的思路整合各类人才计划项目,推动人才工作向高端提升

学校实施学术大师汇聚计划、高层次人才和高水平团队引育计划,建立求是讲席教授、求是特聘学者制度、试行教师长聘制,引进培育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顶尖学者和优秀青年人才。2017年以来新增两院院士4人、新增各类高层次人才120余人、全职引进图灵奖得主1人,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显著提升。

刘伟(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放权+激活+奖惩,以规范的制度保障学术生产力

学院是学校建设的主体,教师是生产力的源泉。为推动双一流建设出成果、见实效,学校推进改革激发生产力。

一是“放权”,通过健全“双一流”议事决策机制,发挥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学术委员会、教授委员会在“双一流”建设中的作用。

二是“激活”,中国人民大学率先推出“杰出学者支持计划”,受聘者在学校原有薪酬基础上享受特殊津贴,使占教师队伍30%左右的优秀群体得到重点支持。

三是“奖惩”,建立资金分配与绩效挂钩机制,推动建立一流学科“有进有出”,引导专项支持“能多能少”动态奖惩机制,以规范的制度保障学术生产力。

林文勋(云南大学校长):把特色体现在学校的目标定位上

把握跟踪融入世界科技前沿与全面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这两个着力点,学校对发展目标做了新的定位。

力求实现“一个突破”,即民族学学科引领世界民族研究的发展,为全球的民族治理和民族问题的解决贡献中国智慧;保持“两个第一”,即生态学、政治学学科保持处于全国第一方阵;建设“两个中心”,即依托云南“植物王国”“动物王国”“微生物王国”建设世界一流水平的生命科学研究中心,依托“南国天都”建设世界一流水平的天文学科学中心;打造“一个体系”,即新工科学科体系,服务区域重点产业发展。

严纯华(兰州大学校长):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建世界一流大学

西部地区以黄土、沙漠、戈壁、高原、冰川为代表的地貌特征,以干旱、高寒、风沙等为特点的脆弱生态环境,以敦煌、古丝绸之路、八千年中华文明、多民族和谐共生发展为特征的丰厚历史文化积淀,是兰州大学科学研究的“富矿”。

学校重点建设化学、大气科学、生态学、草学四个一流建设学科,以及地理学、核科学与技术、力学、民族学、敦煌学等优势特色学科。其中,大气科学、地理学积极参与青藏科考、子午工程等重大项目,建立了干旱气候和环境演变机理的科学理论与自然灾害预警系统,提升了我国应对重大气候和环境问题的能力。

生态学围绕生物多样性保育、退化生态系统修复等开展研究,积极参与三江源和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建立了亚洲唯一进入NutNet的生态学野外台站,为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贡献力量。

评论与谏言:

“双一流”建设推出已经满一年了。一年来,国家加大了对双一流大学的投入,双一流大学在制度建设、战略发展上也都有了明确的路径。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地方发展、学科交叉攻战科学研究至高点,是双一流大学的追求。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59436-1138152.html

上一篇:2018年08月高教关键词:珠峰计划;高考调包;地平线报告
下一篇:2018年10月高教关键词:诺贝尔奖;QS大陆排名;高教40条
收藏 IP: 123.15.50.*|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4: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