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达观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illside 思接地质年代,眼扫地球内外 …… 跋涉于水文水资源、地理科学、土地利用与规划、科学思辨、中外哲学

博文

按标题搜索
“假”怎么就“假”了与“假说”不假
2011-12-18 13:16
“假说”怎么就假了?自打少年时期首见这个词就觉着别扭,第一印象很糟糕,科学怎么如此之“假”?最近,这种感觉突然加剧,检索之下才发现,“假”字有名堂。 原来,“假说”之“假”并不等于常规理解之假,我也悟出了“假说”这一语词的首创者眼中的“假”与常规理解的“假”不是一回事。 ...
个人分类: 语言文化杂谈|2977 次阅读|没有评论
“不确定性水文学”与“不确定性地理学”之思
2011-12-18 12:32
“不确定性”在当下的诸多研究领域已频频出现。 有网文《不确定性原理——人工智能的哲学基础》对几个领域的“不确定性”含义作了归纳: “量子力学中的不确定性原理的表述是:粒子的速度的不确定性乘以粒子的位置的不确定性,其值大于或等于普朗克常数。或者说:任意两个不 ...
个人分类: 水文科学|3182 次阅读|1 个评论
水利调度生态分级制度的建构与尺度
2011-12-16 20:47
随着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生态水利理念的过渡,对水利调度进行生态分级乃大势所趋。 以社会而论,指望水利工程包治水害的观点也应当予以扬弃。 环境流量、生态流量的概念已经逐渐进入水利工程实践。 当今的生态流量调度基本上都是走的底层路线,基于最低要求。我认为,在尺度上应当在蓄水与不蓄水之间进行大手笔的分级 ...
个人分类: 水利水资源|2681 次阅读|没有评论
适时适度推行“退库还河”—“退耕还林”之后
热度 1 2011-12-16 20:41
天然气候变化加上人为气候变异,水资源的时空分配出现了新的格局。以水库而论,长期以来,病险水库增加、隐患增加,我认为,适应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适时适度推行“退库还河”是有益的。“退库还河”与“退垦还库”、“退占还水”等是并行不悖的。
个人分类: 水利水资源|2731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1
“现代气象学”为何“千呼万唤始出来”?—由《水文学史》想到的
2011-12-15 13:25
“气象学”中似乎并无明确的“古代气象学”或“古典气象学”存在。为什么呢?核心原因是什么呢? 李白一曲“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名为“水问”,实为“气问”(降雨来源)。 我不知道大气学界的原因分析是什么。我认为,根子出在,近代之前,普天下的仁人智士 ...
个人分类: 水文科学|2512 次阅读|没有评论
古代气象姓什么?天文还是地理?—《气学真原》散思
2011-12-15 12:26
江晓原先生认为中国古代无现代意义上的天文学,他名之为“天学”,并撰著了《天学原论》进行阐发。 屈原、李白、苏东坡都曾发出“天问”式疑问。我不由得想到,有无人士发出过“气问”(”屈原《天问》我没有细看。在中国古代“天问“与”气问“似乎并无明显的分野)?以什么样的方式? “气”在 ...
个人分类: 大气科学|3502 次阅读|没有评论
谁是继土地资源、水资源“最严格管理”之候选者?
2011-12-10 22:19
我国已实施最严格的土地资源管理多年,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又提出“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最”是比较形式中的最高级,政策的严否是否需要像大学排名一样,由某个官方机构或非政府组织设定评价指标与认定?“最严格”是时间尺度还是空间尺度?时间尺度是跟以前相比,而空 ...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3100 次阅读|没有评论
“共轭复数”亦为“异轭复数”-由“轭”字谈起
2011-12-1 14:26
自从多年前与“共轭复数”谋面之后,总是觉着有些别扭,也没有多在意。最近,翻读数学读物,突然感觉“共轭”表述明显存在问题。 “轭”在《古汉语大词典》中释为“驾车时套在牛马颈部的人字形器具”;《汉语大词典》释为“牲口拉东西时驾在颈上的器具”;《故训汇纂》释为“谓车辕端横木也 ...
个人分类: 语言文化杂谈|5812 次阅读|没有评论
大自然的隐私权、尊严与女性主义
2011-11-26 20:48
据称,著名的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说过:在人和自然之间,男性作为一个人类,而自然作为一个对象,在这之间,建立一种贞节的合法的婚姻,要让自然为人类服务,要让自然成为人类的奴仆,为人类所征服。自然科学家做实验,几乎就像中世纪对待女巫一样,要用各种技术发明和手段来折磨她,严刑拷问她,逼着她 ...
个人分类: 人文与哲学思辨|3130 次阅读|没有评论

本页有 1 篇博文因作者的隐私设置或未通过审核而隐藏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22: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