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朱熹心目中的“方塘”乃现代水库之雏形—水利方塘非寻常池塘可比
热度 1 陈昌春 2013-8-2 12:34
《观书有感二首》 &nbs ...
个人分类: 历史探原|5052 次阅读|4 个评论 热度 1
汉语词典“潦草”的前世今生——“潦”音之抑扬顿挫
热度 1 陈昌春 2013-8-2 11:26
因研究江西河流,涉及“潦河”的读音,检阅之下,发现并非一翻了之、掩卷未必了了。 百度词典对“潦”的解释是: 1. 潦 2. 潦 3. 潦 潦 雨水大。 路上的流水,积水:~水。 潦 古同“涝”,雨水过多,水淹。 潦 ...
个人分类: 语言文化杂谈|5522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1
以“知识囤主”为荣的60后——不小心“登顶”年代的饥饿潜意识
陈昌春 2013-3-25 14:24
我“生长在红旗下,生活在甜水里(小学时教材用语)”,不过,自然灾害却是难免。 三年(1959-1961)自然灾害(本文不讨论“自然灾害”之争议)之后(1963)面世的我一不小心竟荣登人口顶峰。据介绍:“1962-1970是中国第二次人口出生高峰的直接峰期,1971-1975年是这次高峰 ...
个人分类: 似水流年|3647 次阅读|没有评论
“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与“灭自己志气,长他人威风”演化谈
陈昌春 2013-3-7 13:54
“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是一句常见的成语。今天冷不丁觉得带着明显的江湖气。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三十三回:“众怪上前道:‘大王,怎么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你两个闭了鸟嘴!长别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我不由得到“道 ...
个人分类: 语言文化杂谈|13155 次阅读|没有评论
牛顿《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实乃《自然法则之数学原理》之别译也
热度 1 陈昌春 2013-2-22 16:04
通篇观览下来,牛顿《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中并无哲学的明显痕迹。看着标题,我总有挂羊头卖狗肉之感。 疑问一直存在心头,牛顿的哲学可能高妙到不需太多的言语,数字与图表足矣。 不过,哲学发展至今,脱离文字的字母哲学,如数理逻辑等已成一脉,但它们毕竟不是一般意义上 ...
个人分类: 数学与统计园地|8683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1
《滕王阁序》“遥襟甫畅,逸兴遄飞”之逸兴甫飞——“甫”解指谬
热度 1 陈昌春 2013-2-21 21:20
《滕王阁序》“遥襟甫畅,逸兴遄飞”之逸兴甫飞——“甫”解指谬
——兼议变文 “遥吟俯畅,逸兴遄飞”的移花接朽之术 今天无意想起王勃的名作《滕王阁序》,孙道临先生率领一众当代童子在滕王阁上抑扬顿挫的吟哦场面立马浮 ...
个人分类: 语言文化杂谈|65569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1
所谓探索性数据分析Exploratory Data Analysis更宜译作"试探性"
热度 1 陈昌春 2013-2-18 15:38
为了说明什么是探索性数据分析,先引用一段网络文字( http://www.eepw.com.cn/article/113459.htm )。 “所谓探索性数据分析(Exploratory Data Analysis,以下简称EDA),是指对已有的数据(特别是调查或观察得来的原始数据)在尽量少的先验假定下进行探索,通过作图、制表、方程拟合、 ...
个人分类: 语言文化杂谈|27928 次阅读|4 个评论 热度 1
不公不母、假公济私的“公式”化倾向——“公式”打假杂想
热度 1 陈昌春 2013-2-5 15:14
公式在汉语句式中表达一种严谨、客观的真理追求。 然而,“公式”一语近些年来,身价大跌,泛用、滥用现象十分普遍。 我总以为,公式与公识、公认、公论紧密相联。如果公式变成了人尽可编,那公式就不成其为“公”式了。 不少论文中的所谓“公式”只是一个寻 ...
个人分类: 语言文化杂谈|4417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1
被华罗庚打倒的数学小人物——所谓数学名家、大学教授苏家驹
热度 8 陈昌春 2013-2-4 11:56
最近翻看华罗庚先生趣事,不由得节外生枝、逸兴顿发,对各种媒体到处充斥的所谓“数学名家”、“大学教授“-苏家驹发生好奇。 路人但知华罗庚,谁人闻晓苏家驹? 获得国家奖励的儿童剧《少年华罗庚》更将苏家驹附会成华罗庚初中任课教师的大学师长,他对华罗庚竟然目无太师而 ...
个人分类: 人物沧桑|27037 次阅读|12 个评论 热度 8
“一物不知,学者之耻”始作俑者的黑色幽默——兼论中国科圣张衡
热度 1 陈昌春 2013-2-4 10:06
“一物不知,学者之耻”始作俑者的黑色幽默——兼论中国科圣张衡
据称“一物不知,学者之耻”一说始于王充。 在我看来,这如同一个黑色幽默。王充以强烈的反传统姿态著称,并不以数典记祖、墨守陈规为乐,应当属于有所取、有所不取,有所知、有所不知一类,两脚书橱式的万事通不会是他的价值取向。此处“有所不知”中包含他进行批判与不屑一顾的内容。 &n ...
个人分类: 人文与哲学思辨|11652 次阅读|3 个评论 热度 1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04: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