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达观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illside 思接地质年代,眼扫地球内外 …… 跋涉于水文水资源、地理科学、土地利用与规划、科学思辨、中外哲学

博文

能抵御百年一遇洪水的中华最早良渚水坝不会溃坝,以致灭顶之灾?

已有 8544 次阅读 2016-6-1 01:02 |个人分类:历史探原|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我有些好奇:能抵御百年一遇洪水的所谓世界最早的良渚水坝不会溃坝,以致灭顶之灾?

    1975年8月8日,河南省两座大型水库——板桥水库、石漫滩相继溃坝,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远古的良渚水坝难道就这么潇洒,不怕灭顶之灾?

    目前公认的世界最古老水坝是埃及的卡法拉水坝,然而,还没完全竣工,就被洪水洗劫一空。目前的良渚水坝介绍中,定年为迄今5100-4700年。我有点奇怪(假设定年跨度是真实跨度,其实也许只有几年),这么持久且庞大的水利工程如何跨越几个世纪?大禹三年就搞定了全国,良渚400年治水工程的维护如何实现?

    阻挡洪水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良渚防洪工程的溢洪与泄洪措施如何落实?

    有网络消息(http://www.aiweibang.com/yuedu/103290260.html)指出:“会上水利方面的专家都对这一‘水利工程’的防洪功能持谨慎的保守态度”。

    良渚古国的突然消失与溃坝的可能性之间是否有些关联?  

    写完以上的怀疑文字之后,我读到了良渚水利工程的水利鉴定专家之一李广信教授的《关于良渚古城水利工程的质疑》,我也知道了所谓的“水利专家与考古的共识”并不牢靠。我对土坝工程所谓防洪功能的担心也是李教授的担心。现将李广信教授的文章在下一篇博文中进行介绍。  


附1:http://www.chinesetoday.com/zh/article/1092172 

浙江良渚发现世界最早防洪坝 距今约5000年
2016年03月16日 05:41:11 作者:钱江晚报 来源:钱江晚报  字号     打印   关闭 


这两天,全国最顶尖的考古学家和水利专家聚会杭州

因为良渚的11条水坝,中国水利史改写了

良渚人筑了世界上最早的防洪坝

本报记者 马黎/文 龚子皓/制图

 

 

前天,全国最顶尖的考古专家和水利专家,在杭州聚到了一起。他们是为验证一件事而来,还开了一个会——良渚古城週边水利系统专家论证会。

论证会最后,专家给出了一致的结论:

良渚古城週边水利系统,是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也是世界最早的水坝系统,设计范围超过100平方公里,再次证实了良渚古城具有完整的都城结构,由内而外依次为宫城、王城、外郭城和週边水利系统。

中国第一,世界第一,历史又一次被良渚人改写了。要知道,在此之前,中国水利史的第一课,是从名气很大的大禹治水讲起的,距今4000年左右。但是,那只是传说啊,没有实物,而良渚的水利系统“证据确凿”。

你一定想问,到底有哪些证据啊?论证会前一天,记者跟着专家们实地走了一趟。

水坝是怎么被发现的

为什么勘探长达近10年

2006年,良渚古城正式发现,今年刚好十年。

而后,考古专家在古城的西北面,发现了11条水坝。

这不是一次性发现的。其实,早在上世纪90年代,考古人员就在良渚古城的西北面发现了塘山遗址——它有一条长6公里的水坝,能挡住古城背面从大遮山流下的山洪,将水引向西边,好让古城直接避开山洪。

那时,就有学者认识到,它是良渚时期的水利设施,但都认为是一个独立的水工遗迹,没想到,它仅仅是整个防洪水利系统中的一环。

要发掘,必须找到位置,不然就是抓瞎。2007年到2015年,便是漫长的勘探调查期。

专家通过科技——观察谷歌地球等遥感手段,发现塘山西侧与毛元岭的自然山体接续后,并不像早前推测的那样往南延伸,而是往西南方向连接狮子山、鲤鱼山、梧桐弄等大小不一的坝体。

然后,他们顺藤摸瓜,搞清楚了良渚古城週边位于西北面的11条水坝的位置和结构。为了了解坝体结构,直到去年7月,才开始对老虎岭、鲤鱼山、狮子山等水坝进行正式发掘。

水坝怎么做

草裹泥,相当于现在麻袋装土

良渚人为什么在建城的时候,同步造水坝?最要紧的原因,就是抗洪。

他们住的地方,海拔只有2米多高,每到季风季节,西面天目山上形成的山洪倾泄而下,很容易把房子淹掉。所以,良渚人必须建水坝,堵住洪水。

我们在其中一条斜坡前,停了下来,它叫老虎岭水坝。发掘后的水坝,是一个黄土的剖面,下凹的地方,泥中还渗着水。

怎么证明这就是水坝?

考古领队王宁远,指着烂泥里一条条白色的细线:“这就是烂掉的草,它混杂着淤泥,包成一块块的泥包,我们叫‘草裹泥’,良渚人就是用它堆筑成水坝。”

这样看起来,我们在抗洪时,用草包或者编织的袋子装土筑坝,不就是一个道理吗?

那良渚人是怎么做的?王老师给我们原景重现了一下——

良渚人的家,就在沼泽地边,沼泽下面是淤泥,上面长草,哪几种草呢:芦、荻、茅草(现在也很常见哦)。这些材料,他们在家门口随便拿拿就全有了。然后,先把地面的草割倒,用铲把草下面的淤泥切割,放于草上一滚,裹上淤泥,再用芦苇绑扎,就OK了。

而且,一路铲过去,草和淤泥都用掉了,这裡秒变为河道,他们只要把家旁边泊位里的私家游艇——小竹筏开过来,把草包运过去,就轻鬆搞定了。

这比我们现在吭哧吭哧地挑土,更省时省力,“就是一次性做完的事,而且因地制宜。”王宁远说,“草裹泥本身体量很小,又软,可塑性好,与外面草茎贴合紧密,所以堆垒后,贴合紧密,完全不会漏水。”

更重要的是,经过勘探,考古队员发现,大坝上的草裹泥,全都放在接近引水面的位置,说白了,就是靠近洪水受力比较大的位置,抗洪的作用,一目了然。

为什么是良渚的

有数据,有良渚人的生活垃圾

怎么证明水坝就是良渚的?

“有的人不太相信。”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刘斌笑了。

要证明这些水坝都是良渚时期的,有两重证据。首先是用科学手段测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碳14测年。北京大学年代学实验室碳14测年数据,测了7条坝体的样本,也就是草裹泥的草,结果显示,时间都在距今4700-5100年之间,属于良渚文化早中期。

数据有了,还不够,最重要的是实物,也就是良渚人当年留下的生活垃圾。

比如在塘山上,发现了良渚人的墓葬和玉器作坊,在老虎岭,发现坝上有一条良渚时期的沟,里面有良渚文化的陶器碎片。

所以,毫无疑问了。

能抵御百年一遇的洪水

还方便出行

目前,考古队员发现的11条水坝,还不是全部。良渚人想得很週到,根据海拔高低,这些水坝分成了两道防护体系:高坝和低坝。高坝主要建在山与山之间的谷口,封堵山谷里的水。低坝把平原上的孤丘连接起来,它围护的地方,是一片巨大的低洼地,可形成面积达9平方公里的二级库区。

问题又来了:在没有任何科技手段和神器的古代,良渚人建的这些水坝,实际生活中能不能起作用?

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的专家刘建国、王辉说,他们通过GIS软体对高坝系统进行分析,发现这些坝体可以阻挡短期内960毫米的连续降水,换算过来,相当于可以抵御本地区百年一遇的洪水。

而良渚人造坝,不光是抗洪,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运输。说白了,就是方便日常出行。

良渚时期,像车子这种轮式的交通工具,以及配套的道路系统还没有,他们出门除了走路,就是划船走水路了。所以筑坝,可以蓄水,而这个库容,可以形成连接多个山谷的水上交通网路。有专家做过测算:像高坝系统里的岗公岭、老虎岭等,满水时,可以沿着山谷航行上溯1500米左右。

还有个直接证据,在美人地的很多木桩的垫木上,发现了可以拴绳子的“牛鼻孔”,这说明,木桩都是从水路运过来的。

想像一下,良渚人开着“私家游艇”的样子,请自行补脑如今双溪漂流的竹筏,大约20根竹子编扎拼在一起,一筏可以坐10个人左右。土豪,或者讲究一点的人,比如文青,会划独木舟出门。每天,他们就沿着山谷,看沿路风景,谈恋爱,玩漂流,关键是,早晚高峰还不会堵车。

附2:http://www.aiweibang.com/yuedu/103290260.html

                                              关于良渚古城水利工程的质疑

                                                                     2016-03-28

 

     最近以来各种媒体都有报道,在太湖流域的良渚古城外围发现大型系列的水利工程,其防洪标准达到百年一遇。这种报道很容易误导大家,是很不严肃的。

最近以来各种媒体都有报道,在太湖流域的良渚古城外围发现大型系列的水利工程,其防洪标准达到百年一遇。这种报道很容易误导大家,是很不严肃的。

2016年3月12,13我参加了这一项目的咨询会,会议由水利系统及考古界的专家组成,会上水利方面的专家都对这一“水利工程”的防洪功能持谨慎的保守态度

发掘地址位于杭州市区西北,余杭区瓶窑镇。古城的布局见图1。宫城为在湿地上填高4m的土台,面积30万平方米;王城为土堤+土墩台包围,总面积约300万平方米;外郭城约800万平方米。与其他史前民居不同,这里的居民皆筑台建屋,而低地则是河网纵横,王城围堤四个方向各有两条水道进出。

附3:http://space.baozang.com/news/n80981(该文作者的基本态度是:良渚古水坝的定论,是不是为时过早了呢?你信么?反正我不信

良渚古水坝,你信吗?

2016/3/16 0:00:00 来源:宝藏网

小贴士:良渚文化是我国长江下游太湖流域一支重要的古文化,距今约5300-4000年。 经半个多世纪的考古调查和发掘初步查明在杭州市余杭区良渚、安溪、瓶窑三个镇地域内50余处良渚文化遗址,有村落、墓地、祭坛等各种遗存,内涵丰富,范围广阔,遗址密集。因大量殉葬精美玉礼器为特征的显贵者专用墓地及莫角山大型建筑基址的发现,显示出良渚遗址已成为实证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最具规模和水平的地区之东方文明的圣地。

3月15日这天,我看到各大媒体纷纷报道一则本地信息: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被证实是世界最早。媒体写道:“中国第一,世界第一,历史又一次被良渚人改写了。”正巧,今年又是良渚古城被证实发现的十周年。

作为杭州市民,我内心充满荣耀,尤其今年值G20峰会在杭州举行,此则古水坝的重大考古发现,可以视作向G20的献礼。

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的发现和研究,是从1987年开始的。 浙江省文考所研究人员开始注意到大遮山南麓的塘山遗址在地貌上的特别之处,由于当时无法判断其营建时代和性状, 曾描述以“土垣”来命名。1995年,在罗村附近修路时,在土垣断面上发现良渚文化时期的碎陶片,逐步认识到塘山遗址应该是与遗址群密切相关的一个大型工程。关于塘山遗址的性状,研究人员结合良渚文化时期洪水泛滥的诸多迹象分析,认为塘山是一处良诸先民人工修筑的防洪堤,这一观点得到了多位学者的认同(并没有得到一致认同)。2011年,省文考所对这些地点进行实地调查,认识到塘山并非独立的水利设施, 而是整个水利系统的一部分。至此,整个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的框架基本显现出来。

良渚古城略呈圆角长方形,正南北方向。总面积达290多万平方米

良渚古城及外围水利系统结构图

2015年7月,省文考所联合山东大学、南京大学进行了为期半年的勘探调查,证实了这一水利系统已有4700至5100年历史。据考古报告所写:水利系统位于良渚古城的北面和西面,共由11条堤坝组成,是古城建设之初统一规划设计的城外有机组成部分。从古城北面的塘山长堤的东端到最西面的蜜蜂弄坝,距离为11公里;从最北端的石坞坝到最南端的梧桐弄坝,距离5.5公里。从良渚古城的中心到最远的蜜蜂弄坝体,直线距离约10公里。足可见工程之浩大,仅外围堤坝的总土方量就达到260万方。

而在上周,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5个候选项目揭晓,这一发现也入围了,将进入最关键的终评阶段。

3月13日,“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专家论证会”在杭州召开,经全国最权威考古和水利专家3天实地勘察与讨论证实: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是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也是世界最早的水坝系统。藉次,中国水利史的开卷将从“大禹治水”提前到“良渚文明”,并进一步证实良渚社会已进入王国阶段。

考古人员和专家也比较兴奋,带领媒体参观了考古现场,也展示了一些主要的证据,并且生动的再现和还原了当时的场景和用途。

专家认为:良渚人住的地方,在太湖平原,海拔只有2米多高,天目山又是浙江省的暴雨中心,每年季风季节很容易形成山洪,洪水一来,房子就容易淹掉,所以,良渚人为了保护自己,必须建水坝,堵住洪水。

岗公岭水坝堆土结构( 北—南)

石坞水坝坝体断面( 东—西)

这些水坝分成了两道防护体系:高坝和低坝。高坝主要建在山与山之间的谷口,封堵山谷里的水。低坝把平原上的孤丘连接起来,它围护的地方,是一片巨大的低洼地,可形成面积达9平方公里的二级库区。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的专家刘建国、王辉说,他们通过GIS软件对高坝系统进行分析,发现这些坝体可以阻挡短期内960mm的连续降水,换算过来,相当于可以抵御本地区百年一遇的洪水。

而建造水坝的材料是“草裹泥”(吐槽一下,这名字取得怎么有草泥马的既视感),考古领队王宁远说:良渚人的家,就在沼平原边,下面是淤泥,上面长草,草料他们在家门口随便拿拿就有了。然后,先把地面的草割倒,用铲把草下面的淤泥切割,放于草上一滚,淤泥粘湿,再用芦苇绑扎,就OK了。而且,因为草和淤泥都用掉了,这里直接秒变为河道,他们只要把家旁边“停车库”里的私家车——小竹筏开过来,把草包运过去,就轻松搞定了。这比我们现在吭哧吭哧挑把土挑过去,更省时省力,“就是一次性做完的事,而且因地制宜。”王宁远说,“草裹泥本身体量很小,又软,可塑性好,与外面草茎贴合紧密,所以堆垒后,彼此贴合紧密,完全不会漏水。”

老虎岭草裹泥分区情形

经过勘探,考古队员发现,大坝上的草裹泥,全都放在接近引水面的位置,说白了,就是靠近洪水受力比较大的位置,抗洪的作用,一目了然。

北京大学年代学实验室碳14测年数据,测了7条坝体的样本,也就是草裹泥的草,结果显示,时间都在距今4700-5100年之间,属于良渚文化早中期。

数据有了,还不够,最重要的是实物,塘山上,发现了良渚人的墓葬和玉器作坊,在老虎岭,发现坝上有一条良渚时期的沟,里面有良渚文化的陶器碎片。

专家认为:良渚人造坝,不光是抗洪,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运输,说白了,就是方便日常出行。良渚时期,像车子这种轮式的交通工具,以及配套的道路系统还没有,他们出门除了走路,就是划船走水路了。所以筑坝,可以蓄水,而这个库容,可以形成连接多个山谷的水上交通网络。有专家做过测算:像高坝系统里的岗公岭、老虎岭等,满水时,可以沿着山谷航行上溯1500左右。

老虎岭坝体航拍图

垫木上的牛鼻孔

有个直接证据,在美人地的很多木桩的垫木上,发现了可以拴绳子的“牛鼻孔”。这说明,木桩都是从水路运过来的。

至此,这一发现已经被圆满诠释,得到了与会专家的一致认可。

我梳理了一下大体的信息:专家认为,良渚之地,是洪水多发区,要挡洪水,必须有堤坝,这堤坝就是良渚之物。那么有什么明证?一是草裹泥的草,经碳14检测,为良渚时期的,二是堆层有良渚文化的器物,这两证据证明了确切时期。同时,水坝另有蓄水运输之用,明证就是木桩上的“牛鼻孔”垫木。

萧山籍文物大家朱家溍先生曾经提出一个词:鉴订,是考订的订,而不是定论的订。在短短三天的时间,专家就能统一意见,形成结论,会不会过于仓促?

或许是3,15之故,当天的神经容易敏感,我仔细的看了一下数则报道,并结合考古报告,发现几处值得推敲。

考古是一门实证性很强的学科,涉及历史,文献,地质,地理,水利,气候等诸多领域,重视证据和推断逻辑。

专家提出的前提设置主要为两点:1,良渚是洪水多发区,根据的是现在的地理,那么五千年前后的良渚,是否如此?古今地貌有所不同,根据掌握的资料显示,当时良渚地貌主要是沼泽与小山丘交错构成,这样的地貌特点很少会有短期内960mm的连续降水,并形成山洪暴发。2,因为有洪水,所以必须筑建堤坝。这就涉及两个问题:良渚居民为何不选择地势高之处居住和躲避灾害,而非得临近沼泽?搞过建筑的人士应该知道地基软之处,夯实基础工作不仅难度大,工程也巨大。

草裹泥堆筑剖面可清晰看到混杂其中的草茎草叶

草裹泥类似于现在抗洪救灾时候常用的草包,草包用于临时性防御,而不是作为基础建设。先前发现的良渚古城城基为切割的大石料,说明这一建筑技术比较成熟,为何不用于如此重要的水利设施?

从逻辑上来说,用草包搭建的堤坝,去保护建在沼泽地带的王城和宫城,说的过去么?更为可笑的是,还要蓄水用于运输,草包吃不吃得消?良渚人是深恐不被淹么?将自己的家园,主动的设置在危险区块,我想,自古以来,人类是不会干的。

至于王宁远所说的草裹泥操作,有点想当然化,不信可以让他做下示范,单不说步骤的合理性,光是要完成260万方堤坝的草和泥,需要多少的原料总量?(我们不妨做个算术,260万方的土,每方假设最少用三个草包,那就是需要780万个草包,假设每个草包所用草面积占1平米,那么植草面积就是780万平米,等于7、8万公里。)按面积摊算的话,该是何其壮观,这已经脱离了就地取材的假设了。

另外,铲盛和切割淤泥的工具呢?此类铲形工具必然不小且深腹,至今,未见出土。

但是,的确有两个明证,证明堤坝是良渚时期的:草裹泥的草的碳14检测和发现的良渚器物,检测结果肯定是假不了的。但是取样是否来源原生堆土层,成了关键所在。草裹泥的草料,未见有编织样本。仅仅简单的用草和泥掺杂在一起,累泥做坝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

当然,如果确有草裹泥之说,那么,后人用了草裹泥筑坝也不是没有可能,况且千百年来,该地区深受洪水灾,并为之抗争,史料中确有多次记载。

至于发现的器物,更是不值一提。技术手段是为考古服务的,但是逻辑条理,一开始就设置有问题,那么数据就会偏离科学的轨道。

当然还有一个证据,就是证明水坝有运输之用的“牛鼻孔”垫木。请问,是什么工具完成垫木的劈砍和开凿的?从工艺的角度,势必使用金属工具,那么有什么证据显示良渚时期用于工程的金属工具?同样的问题,可用在良渚古城的城基石刻的切割和开凿的工艺探究上。

3月15日,一位摄像师在考古现场的深沟中拍摄

以上种种疑问,主要针对出土证据的追究和逻辑推理。我相信考古工作者和相关专家会引起重视,并且在主要问题上结合充分的证据给予公众合理的解释,表现出严谨的治学态度。仓促之举,只能让公众将审视的目光偏离到附近的地产规划项目。

良渚古水坝的定论,是不是为时过早了呢?你信么?反正我不信。

附4: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JHKG199801013.htm

                                 良渚文化突然消亡的原因是洪水泛滥

                                   张明华  《江汉考古》 1998年01期

良渚文化具有中国新石器时代最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精美无比,成批成套的礼仪用玉、陶器及特殊、显赫的高土坛古墓葬地等重大因素,更使它成为讨论中国古代文明诞生与否的焦点。然而令人不解的是这一文化,却在其最最辉煌的阶段,突然从太湖流域消失,至今找不到一个可资证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50729-981589.html

上一篇:日本学者出英文专著:长江文明超黄河文明一千年,四大文明靠长江
下一篇:旁观马克思脚印、恐龙脚印、驴马脚印、人类脚印及科学网蹄窝讨论
收藏 IP: 58.240.142.*| 热度|

3 刘炜 尤明庆 赵建民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20: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