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轮车上的博导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anjx45 狂犬病、流感、结核病和人类遗传学科普园地。 提供根治 “狂犬病恐惧症” 的灵丹妙药。 奉献在中国彻底消除狂犬病的锦囊妙计。

博文

已知最可怕的新型狂犬病毒-莫科拉丽沙病毒 精选

已有 9041 次阅读 2019-8-14 09:57 |个人分类:狂犬病防治|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莫科拉丽沙病毒, 狂犬病毒, 非洲, 蝙蝠

已知最可怕的新型狂犬病毒-莫科拉丽沙病毒:

只存在于非洲,与蝙蝠无关。


狂犬病是一个在医学上早已基本解决的问题:早在一百多年前就有有效的疫苗。狂犬病99%以上经传播,全球有望在2030基本消除狂犬病

狂犬病疫苗是人类继天花疫苗后发明的第二种非常有效的疫苗。人类借助于天花疫苗的帮助,已于40年前在地球上彻底根除了天花。但狂犬病是可感染与多种野生哺乳动物人兽共患病,人类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不可能像消灭天花一样彻底消灭狂犬病

狂犬病毒将在野生哺乳动物中长期持续存在,并且不排除野生动物中持续存在的狂犬病毒会在极偶然的情况下继续造成人类的个别感染(全球感染人数通常不会超过个位数)。

自从1936首次在蝙蝠中发现基因1型狂犬病毒以来,在全球迄今共发现了18种基因1型以外的新型狂犬病毒(其中包括部分尚未得到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CTV)正式承认的新型狂犬病毒),这些新型狂犬病毒绝大多数都是在蝙蝠中发现的。

不过新型狂犬病毒多年来对人类的危害并不大。新型狂犬病毒只存在于东半球,多年来新型狂犬病毒在全球(实际上只在东半球)引发的人狂犬病病例总共只有10多例,主要发生在非洲欧洲

 

为什么说已知最可怕的新型狂犬病毒莫科拉丽沙病毒(Mokola lyssavirus,简称MOKV)?

狂犬病是所有病毒性传染病中病死率最高的:病死率为100。但由于有非常有效的疫苗,所以综合评价狂犬病并不可怕。在我国卫生部法定报告的传染病分类中将狂犬病归类为乙类传染病

现有狂犬病疫苗是针对遗传谱系1phylogroup 1的狂犬病毒的,对其他遗传谱系新型狂犬病毒感染都不能提供有效的保护作用。而莫科拉丽沙病毒(MOKV是属于遗传谱系2新型狂犬病毒(参看下图),现有狂犬病疫苗不能针对它造成的感染提供有效保护。

image.png                                                

目前已发现的不属于遗传谱系1的新型狂犬病毒共有6种(参看上图):

属于遗传谱系2拉各斯蝙蝠丽沙病毒(Lagos bat lyssavirus,简称LBV)、莫科拉丽沙病毒(MOKV希莫尼蝙蝠丽沙病毒(Shimoni bat lyssavirus SHIBV);

属于遗传谱系3西高加索蝙蝠丽沙病毒(West Caucasian Bat lyssavirusWCBV

属于遗传谱系4伊科马丽沙病毒(Ikoma  lyssavirusIKOV)和莱里达蝙蝠丽沙病毒(Lleida bat lyssavirusLLEBV)。

6种新型狂犬病毒都是现有狂犬病疫苗不能针对其感染提供有效保护的。

但这6种新型狂犬病毒中,除了莫科拉丽沙病毒MOKV外,其他5种病毒都暂无引起人类死亡的病例,只有MOKV曾在非洲引起过2例人类死亡病例

莫科拉丽沙病毒(MOKV不仅病死率为100,迄今为止尚无有效疫苗,而且它确实曾引起两例人类死亡病例,这充分说明MOKV确实是已知最可怕的新型狂犬病毒。


唯一值得欣慰的是,莫科拉丽沙病毒只存在于非洲,且与蝙蝠无关

目前MOKV仅在非洲的部分地区偶然发现,而且它存在于会满天飞的蝙蝠中,而只存在于当地极个别的鼩鼱、家猫和啮齿动物中。

所以目前我们的结论是:莫科拉丽沙病毒(MOKV确实是已知最可怕的新型狂犬病毒,但目前MOKV实际上对整个人类社会构成的威胁还非常小。

 

现有狂犬病疫苗不能针对其感染提供有效保护的上述所有6种新型狂犬病毒中,迄今只有MOKV曾引起人类死亡,而且MOKV不存在于蝙蝠中,只存在于鼩鼱陆生哺乳动物中。

所以我们还可得出另一个重要结论迄今尚未在蝙蝠中发现可引起人类死亡、同时又是现有狂犬病疫苗不能针对其感染提供有效保护的新型狂犬病毒!

即如果被蝙蝠咬伤,接种现有狂犬病毒疫苗在原则上都是有效的。其中只有针对伊尔库特病毒(IRKV的效果可能较差,可适当采取特殊的对策(参看:如何应对中国已发现的蝙蝠狂犬病毒IRKV的风险?)。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7754-1193569.html

上一篇:如何应对中国已发现的蝙蝠狂犬病毒IRKV的风险?
下一篇:最可怕的狂犬病毒-莫科拉病毒的多样性和流行病学
收藏 IP: 119.79.132.*| 热度|

1 陈理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11: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