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ntiers 开放科学平台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rontiers

博文

专刊征稿 | 纳米技术用于创新肿瘤诊断和治疗

已有 2466 次阅读 2021-10-28 14:39 |个人分类:前沿专刊|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1635144218506053647.gif

通过本专刊的设立,我们希望能为读者在纳米技术用于肿瘤诊断与治疗及相关应用领域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同时也希望通过专刊展示纳米技术在临床诊断与检测、临床治疗和生物医学材料等应用中的最新成果,吸引广大科研工作者开展相关的临床医学研究,促进纳米医学向临床医学转化。

该研究领域的重要性

随着「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土木工程建设也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需求,新材料及新结构在土木工程结构性能改进、提升上的强大优势引起了更多的关注,日新月异的新技术、新肿瘤的早期诊断与高效治疗是当前肿瘤诊疗面临的最大挑战。纳米技术的发展为癌症诊断和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通过纳米技术设计功能性生物材料用于靶向送药,可将药物定点运送至肿瘤部位,从而降低了药物对正常组织的毒副作用。同时,利用纳米技术构建的磁性材料、金属材料、量子点等可显著增强诊断的灵敏度和分辨率,为肿瘤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提供了可能。目前,美国已有100多种纳米药物获得FDA批准做临床试验。因此,从事纳米技术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该研究领域的前沿趋势

近年来,由于纳米技术的飞速发展,用于生物医学的纳米诊治剂也在不断更新换代,新型的纳米复合材料不断被设计出来并应用于体内外实验研究,有效地推进了纳米技术在肿瘤诊断与治疗领域的应用。但是,目前大多数纳米材料的应用都停留在基础研究阶段,特别是在肿瘤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面临生物安全性、体内代谢及纳米材料制备的稳定性等问题,限制了向临床医学的转化。因此,开发性能优良、高生物安全性的纳米材料必然是今后科研工作的重点和热点。

征稿信息

本专刊文章类型包括研究论文、综述和研究视角等,具体的投稿主题范围(但不限于以下方向进行投稿):

  • 纳米技术在癌症预防、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

  • 基于纳米技术的药物运送及药物控制释放体系

  • 抗癌纳米技术的未来发展与展望

本专刊文稿应具有科学性、创新性,通过完全公开、公正、严格的同行评审后在线发表。文章一经上线,即可被引用。

New.png

此前沿专刊发布在:

  • Frontiers in Bioengineering and Biotechnology  ( IF: 5.890 | CiteScore: 2.8 )

  • Frontiers in Molecular Biosciences  ( IF: 5.246 | CiteScore: 4.1 )

此专刊仍 接收投稿 ,截稿时间:

  • Abstract - 2021 年 11 月 02 日

  • Manuscript - 2022 年 03 月 02 日

专刊详细信息及投稿方式,点击『阅读原文』或复制链接在浏览器打开:https://ddl.ink/aRVP


客座主编团队

方伟军,安徽医科大学,副教授/副主任


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安徽医科大学化学教研室副主任。研究兴趣方向:纳米生物材料的合成、表面功能化修饰及其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

科研项目:1.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编号:1908085MB47,项目名称:原位合成法制备磁性 MOFs/聚吡咯复合纳米粒子及其在肝癌靶向治疗中的应用,在研。 2. 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重点项目,编号:gxyqZD2018021,项目名称:DOX 参杂的聚吡咯纳米粒子用于肝癌的靶向化疗与光热疗联合治疗的研究,在研。 3.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59 批面上项目一等资助,编号:2016M590559,项目名称:EGF 修饰的磁性聚吡咯纳米粒子用于肝癌靶向治疗的研究,已结题。 4.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编号:1508085QB39,项目名称:叶酸修饰的氧化铁核/硅壳纳米靶向给药体系的构建及研究,已结题。 5. 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开放课题,编号:201416,项目名称:磁性硅酸盐类复合金属离子纳米抗菌剂的构建与应用,已结题。


赵婷婷,安徽医科大学,教授


主要从事复合纳米材料在纳米医学、多模态细胞成像、光动力治疗、光热治疗及药物控释领域应用研究。利用荧光以及单线态氧的检测方法,结合癌细胞的共聚焦显微镜成像技术及癌细胞光动力治疗方法,对新型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及其在癌细胞内小分子检测、成像和治疗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的研究成果,并初步建立了纳米复合材料-癌细胞荧光成像引导的光动力治疗的研究体系。在新型发光材料光学性质、癌细胞荧光成像及诊断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目前已在 J. Am. Chem. Soc.; Appl. Catal. B-Environ.; Small; Nanoscale; ACS Appl. Mat. Interfaces 等国际期刊发表论文 38 篇均为 SCI 收录,以第一作者、共同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文章 17 篇,包括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3 篇)、Nanoscale(3 篇)、Appl. Catal. B-Environ.(1篇)、Small(1 篇,内封面)、ACS sensors(1 篇)、J. Mater. Chem. C(1 篇)、Dyes Pigments(1篇)、J. Phys. Chem. B(1 篇)、Langmuir(1 篇)、Analyst(1 篇)、Microchem. J.(1 篇)、ACS Appl.Bio Mater.(1 篇)、Anal. Lett.(1 篇),其中 10 篇为 SCI 一区且影响因子均大于 6.5.


汤少恒,得克萨斯大学达拉斯分校,研究员


Materials Scientist and Nanomedicine Expert with 10+ years of Experience in Nanomaterials’ Fabrication, Modification, Functionalization and Bio-applications in Disease Diagnosis and Cancer Therapy.• 24 Peer-reviewed Papers received 3800+ Citations (including 7 first-author Papers) and 6 Patents.


陈美,湖南大学,副教授


研究兴趣:功能纳米材料制备;肿瘤诊疗;分子影像与生物传感。

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基于核酸适配体—超小钯纳米片多功能诊疗平台的构建及其在胰腺癌早期诊疗中的应用研究,已结题;湖南省自然科学青年基金:超小多功能靶向纳米诊疗平台的构建及其在胰腺癌早期诊疗中的应用研究,已结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DNA可控组装的双光子比率型荧光探针构建及卵巢癌相关检测与成像研究,参与,在研


朱祥龙,信阳师范大学,讲师


研究方向:纳米生物探针、肿瘤的精确诊断与治疗、磁共振成像造影剂。

主持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1705138,基于氟硼酸盐的新型 19F-MRI 纳米探针构建及体内成像分析;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社会发展),182102310105,基于 T1 弛豫恢复的响应型磁共振成像造影剂对基质金属蛋白酶的体内分析;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18A150048,四氧化三铁纳米材料的形貌特征与细胞摄取及体内行为研究。


内容整理自方伟军副教授的文字采访


点击查看 Frontiers 前沿专刊 案例:

前沿专刊鼓励跨学科、跨期刊交流,鼓励研究者通过不同切入角度就某一重要研究议题进行全方位讨论,以此来增加该研究的关注度并提升其全球影响力

成为客座主编的优势在于:

  1. 享受开放获取出版优势,快速提升您的科研成果的影响力;

  2. 推动本领域的科研进展,领导更积极的学术讨论;

  3. 加强您与本领域科研同行的合作与交流;

  4. 丰富学术履历,提升您与合作者的学术影响力。

作为客座主编,在前沿专刊正式建立之前需要完成三个步骤

  1. 确定专刊主题;

  2. 邀请1-3位专家(需至少包含一位国际专家)作为共同客座主编组织专刊;

  3. 建议潜在的作者名单。

如何成为客座主编?

长按下方二维码,用 1 分钟 填写表单,如您符合要求,Frontiers 相应领域的出版总监将与您 1 对 1 交流。

1635144777885083345.png

Frontiers 总部位于瑞士,是全球领先的开放获取(Open Access)出版商,致力于使科学在全球范围内更加开放。欲了解更多详情,欢迎访问 Frontiers 官方网站:www.frontiersin.org.

微信 - 底图.png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65500-1309855.html

上一篇:专刊征稿 | 噪声性听力损失:从基础研究到临床研究
下一篇:We\'re hiring | Frontiers 招聘生命科学、医学、脑科学组稿编辑
收藏 IP: 49.7.64.*|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02: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