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斋欢迎你!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earofstar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博文

我的家乡寿光系列二(转)

已有 4123 次阅读 2009-11-24 22:13 |个人分类:家乡地理|系统分类:图片百科| 寿光, 弥河, 寿光

 ——弥河篇(下)



    弥河生态
    小标)让河流自由呼吸
    河流被视为重要的资源和环境载体,关系到城市生存,影响着城市发展,历来被视为关系城市风格和美化城市环境的重要因素。弥河也不例外,一代又一代的劳动者,在与水患的抗争中,修起了坚固的河堤,清除了淤泥,筑起了宽阔的河坝。
    而当我们徘徊在河流边,却好像忽然发现河流自身对污染的免疫力越来越弱,与之而来的污染问题令人挠头,有关部门严令禁止排污,斩断了一切向弥河排污的通道,即使这样,上游县市的脏水依然在损害着母亲河的健康,每年不期而至的“绿潮”和翻了肚皮的鱼类,让我们痛惜。
    如何维持一条河流健康的生命体系?让河流重新焕发生命的活力?归根结底,还是要把河流还给自然。
    流水不腐,我市在2007年启动了弥河管道调水工程,将源头活水通过43公里的管道引到我市,在纪台橡胶坝北侧流入弥河。
    在弥河生态农业观光园内,我们欣喜地看到了一个小黑点在移动,走近一看,是一只小野鸭,它正悠闲自在地浮在水面上,见了人,一个猛子扎进水里,过了四五秒钟,又立在水面上,像孩子在打秋千。跟着它的游动,我们又看到了一片小黑点,数了数,整整17只。河边散步的老人说,这是今年刚刚出生的小家伙。作为出生地,这些小野鸭与我们一样,对这片水充满了眷恋。





    在弥河王口拦河闸以南,正铺开了一幅水草丰美、鸥翔鱼跃的亮丽画卷——滨河景区,轰隆隆的挖掘机正在将大石块从河底搬到岸上,施工人员在拆除河底和两岸衬砌的水泥和石头,水与岸有了“肌肤之亲”,在设计河道时,没有裁弯取直,而是宜宽则宽,宜弯则弯,同时大量投放鱼苗、螺蛳、河蚌等来净化水质。市园林局杨大伟说,这里将要建成一个城市湿地公园,不仅要让自然的河坡变绿,更要让河水变“活水”,师法自然,就是要还给河流一个有机的生命体。





    整个滨河景区设计大打生态牌,这个东西窄、南北长的不规则带形长约4公里,目前工程已完成土方50万方,景石安装300吨,30余个基本成型的大小岛屿进入细部整理阶段。景区湿地有助于减缓水流的速度,当含有毒物和杂质的流水经过湿地时,流速减慢,有利于毒物和杂质的沉淀和排除。此外,一些湿地植物像芦苇、水湖莲能有效地吸收有毒物质,从而提高水质,有益于生活和生产用水。
    更妙的是,这片湿地公园如同一块天然海绵,丰水期可以储水,缺水期可以向下游自动排水,这个位于城市中的“绿岛”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具有极强的“自愈”功能。
    美景还未成现实,但侵染了浓浓大自然气息的效果图足以让人遐想不已,翩飞的白鹭、翠绿的芦苇、一叶小舟,我们真想快点见到画中的景色。


    有人说,“水是人类文明的一面镜子”,在城市河流整治中,我们还通过展览、雕塑、喷泉、音乐等手段,将城市及河流的个性蕴涵其中。根据“大水务”远期规划,我市将对弥河河道进一步治理,将境内所有河流串联,形成梯级拦水、多河串联、河沟相通、沟沟相连的水系联网。“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梦想正在向我们招手。





   
    弥河利民
    小标)水患成“水利”
    水利,我想就是变水患为水利,水为民所用吧。
    在南环路王口拦河闸西侧,一位老人目不转睛地看着路边的王口大桥景观图,嘴里不断地说着好看。
    “以前,弥河水少,河里放几块石头过河,后来,用木头搭建一座木桥,供行人通过,而如今,还要建这么漂亮的大桥。”
    来到施工现场,正碰上水利局副局长范荣誉,通过平面示意图和景观效果图,范局长给我们介绍了工程建成后的情况:“将拦河闸改建为橡胶坝,采用蓝色坝袋型式,自动化控制,主桥面加宽至30米,两侧设隔离带、人行道,桥面安装汉白玉栏杆、中华灯。”闭上眼睛想象一下,碧水之上,点点灯光摇曳,桥上灯火琉璃,岸边霓虹闪烁,人与自然的和谐图景展现在脑海。





    顺着河坝走到寒桥拦河闸,我们对北边一个突兀的建筑非常好奇,它跳离河堤的圆滑曲线,呈60度角伸向河间,这个位于拦河闸北不足百米处的三角形河堤为何物?护闸老人朱江峰说,这是导流墙(坝),是沿岸的村子企图改变河道的遗迹,说是“遗迹”是因为自从上世纪60年代那次大水以来,它的功能就渐渐被淡忘了。“建国前,水患较多,水流到这里迎头遇上一个陡弯,弯上的岸边就是村子,为了赶走水患,大家就建了这个导流墙(坝),水走到这里就被扭转了方向,由东北转向西北。”老人说,起初的导流墙(坝)用的是木桩做基,砍了树枝、杂草等拦在中间,这种简单的导流墙(坝)一直用到建国后,后来又建了沙土结构的,近几年,又改成了石质的。





    拜别了导流墙(坝),我们驱车直奔南半截河村,因为我们听说弥河在这里分流作两股,想必,那里的故事更多。
    车子沿着弥河大坝北行,河岸两侧大片大片的麦田映入眼帘,绿油油的麦苗长势喜人,远远地,我们看到了一座橡胶坝,这可不是普通的橡胶坝,在南半截河村人的眼里,“这个橡胶坝就是我们的‘天’,有了它,我们的庄稼得以灌溉,保证了丰收。”南半截河村,这个与弥河只有一坝之隔的村庄,自古与弥河有着割舍不断的情怀。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弥河里的鱼虾养育了全村人。可有时,不安分的弥河水到处乱窜,淹没了庄稼。为了治理水患,弥河两岸修建了河坝。水患解除了,可遇到干旱年景,无水灌溉,农民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庄稼旱死。
    2008年,挖掘机、铲车等施工车辆浩浩荡荡来到南半截河村北。“在此处建一座橡胶坝,增强弥河拦蓄功能,提升地下水位。”消息一公布,南半截河村沸腾了,因为他们知道,橡胶坝的建成将结束他们靠天吃饭的历史。
    果然,建坝一年,解决了全村近千户村民的后顾之忧。南半截河村党支部书记赵益民告诉我们,靠着弥河水,全村所有农田都能实现引弥河水灌溉,村庄周围的地下水位还提升了2米。
    寻访弥河,她赐予的恩惠远非如此,沿岸的村庄建起了沟渠,配套了电机,农业综合开发工程正如火如荼地展开,营里、上口等地依靠河水的恩赐,年年都是丰收年。
    据相关资料记载,弥河上共有10座拦河闸,这些拦河闸增强了弥河拦蓄功能,增大了回灌补源水量,提升了地下水位,进一步改善了弥河两岸的生态环境,在防洪、排涝、蓄水、灌溉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资料卡
    ■弥河名片:
    弥河,周秦称具水,南北朝时期称巨洋水,明清始称弥河。弥河是一条天然山洪河道,发源于沂蒙山北麓的临朐县九山,在我市南部的纪台镇入境,分流口以上流经我市的纪台、孙家集、洛城、圣城、古城、上口、田柳、营里等8个镇(街道)。分流口以下为两分泄洪,向东老河道及原分洪道,由上口镇半截河村穿营里、滨海经济开发区、侯镇等镇向东入海。分流口自营里镇中营村北经营里,羊口镇等镇至羊口镇区东入海。

    ■数字弥河:
    入境流域面积2248平方公里
    市境内主河道总长80公里
    弥河分流长29公里,设计分流流量1000立方/秒
    老河道在大家洼镇双河村东北入海,长34公里。
    小营村以上堤防设计20年一遇防洪标准为3500立方/秒
    建国以来最大洪峰流量高达4380立方/秒(出现在1963年7月20日)
    2001年至今,投资2亿多元,开工建设了十二项水利工程,其中修建了8座拦河闸坝,治理长度35公里
    目前,弥河蓄水量4600万立方米,水面面积1万多亩,丰水年份弥河两侧5公里范围内地下水位平均上升了5米,最高上升18米,回灌补源量3亿多立方米
    投资1.2亿元,从弥河上游的临朐县冶源水库,沿弥河河道铺设了至我市共43公里的跨区域调水管道,每年可为我市调引上游弥河水5000万。
    建设引弥入尧丹桂东干渠(即弥河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工程)19公里,完成工作量59.5万立方米,完成投资3400万元。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6107-273647.html

上一篇:我的家乡寿光系列一(转)
下一篇:我的家乡寿光系列三(转)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03: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