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tagawa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Utagawa

博文

百日百篇-003 深海氧同位素的发展历史与应用演变

已有 6940 次阅读 2020-11-15 17:43 |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最近比较忙,新开了两门课,还有考试缠身,所以有几天没更新,但一直在有好好读文献!

这次整理的是Pearson 2012年写在一个会议合辑中的一篇:《Oxygen isotopes in foraminifera: overview and historical review》。

这篇是稳定同位素小组作业安排到的文献,38页大综述,当时着实吓了一跳。第一次读的时候很慢,又因为当时连着出了一阵野外,每天晚上回屋子休息后拿根铅笔边标边读,干了一天的活那有那么多精力去读文献,也没有什么效率,所以哪怕是在打出来的论文上密密麻麻写了很多标注,最后能记住的也有限。过了差不多一个月,一直也没勇气再看这篇文章。

       而这一个月里,补了一些基础的古气候和同位素知识,又读了些轨道参数的东西,感觉是时候重新读读了,所以周五早上出门的时候又带上了这篇。出乎意料的是,早上两节课很快就把后半部分读了一遍,中午把读不通的地方又看了看,思路就很清晰了。这里简单记录一些。

    对于前几天看的东西,慢慢更吧~



       Part1详细介绍(实际是科普)了有孔虫的种类、碳酸盐形成机制,以及自Urey开创性的有孔虫氧同位素研究之后,该学科如何一步步发展,并成为研究新生代气候演变的重要指标。这部分小标题很有意思,叫“the heroic age of oxygen isotopes”,有一种英雄辈出的大航海时代既视感。后面则是对有孔虫不同的测温方程、气候意义、影响因素(生命效应、测试数量、成岩作用)进行总结,而Part2在上述基础上,对有孔虫氧同位素的应用演变进行综述。

image.png

基于不同素材提出的测温曲线

image.png

不同种浮游有孔虫生存深度与生态

image.png

成岩作用对浮游有孔虫和底栖有孔虫的影响

下面着重介绍part2,有时间来可以写下part1的内容:

气候旋回和旋回地层学

       虽然早在40年代,Urey就开创性地提出了利用有孔虫氧同位恢复古温度的工作,而50年代,Emoliani更是根据有孔虫种属变化,识别出了氧同位素信息记录的冷暖旋回。但直到70年代,大多数第四纪工作者仍不接受深海钻记录的旋回信息,仍对大陆冰川识别出的四次冰期奉之圭臬。读到这里想起之前老板说,他早年在国外念书做的古土壤气候旋回,最后论文答辩被评为好顿comment,他们根本不相信气候旋回这件事。直到Hay et al. (1976)第一次从有孔虫氧同位素中完整地提取出了偏心率、斜率、岁差周期,有孔虫氧同位素对应的冷暖旋回才逐渐被人接受,而米兰科维奇理论也是从这开始逐渐成为第四纪气候的主流学说。

       之后陆续产出了很多高分辨率的氧同位素记录,比较有代表性的如Lisiecki and Raymo在2005年的工作,在对过去5300ka各种钻孔资料汇编后,对有底栖孔虫氧同位素揭示的气候变化进行总结:过去5.3Ma气候整体表现为变冷的趋势,氧同位素振幅不断增大;旋回的主控周期在1.2Ma变为100ka;气候旋回变化呈“犬牙状”,冰期快速终结;晚更新世以来,北半球冰川变化先于气候变化。

       虽然深海氧同位素记录了气候旋回信息,但是其形状与轨道周期计算结果很不一样:轨道周期多为平缓变化的光滑曲线。这实际是地球系统对天文强迫因素的非线性响应,Hays(1976)的比喻很恰当,说天文强迫就是冰期旋回的起搏器。

       由于深海氧同位素对轨道参数的严密响应,氧同位素旋回地层学也逐渐发展起来,通过对比磁性地层学、生物地层学结果,目前可以建立深海沉积精密的年代学序列。氧同位素地层学推至其余指标,如冰芯、石笋等,不仅为这些优良的古气候记录提供了高分辨率的时间标尺,还为对比不同指标的气候变化提供了依据。

image.png

Liesiecki 和 Raymo对全球57个钻孔记录进行集成,对比得到了过去5.3Ma的气候变化特征

底栖有孔虫记录的深时集成:

       由于底栖有孔虫记录的信息更加稳定,因此很多长尺度的气候变化恢复工作都针对底栖有孔虫识别。最早的工作由Emiliani(1954)年进行,对Albatross测试,恢复了渐新世、中新世、上新世的古温度,但当时认为受限于材料,未来获得深时古气候记录可能会很难。后来,Shackleton and Kennett (1975)建立了分辨率更高的氧同位素序列,结果显示:古新世-更新世持续变冷,并开创性地识别了早始新世的较暖时段、早渐新世、中中新世快速偏正的趋势(即EECO、EOT、MMCO事件)。但当时根据计算得到的底层水温度,认为早渐新世并没有发育冰盖,而认为中中新世才出现冰盖,这个结论很快被推翻了(Savin et al., 1975)。

随着实验室和测试技术的发展,目前积累了大量代表性工作:Miller et al., 1987; Zachos et al., 2001, 2008; Carmer et al., 2009(新生代);Grossman, 2010; Friedrich et al., 2012(白垩纪)。这些数据集中,着重考虑了不同种有孔虫的生命效应,以及不同海盆 、不同来源水记录的对比。其中最有名的可能就是古气候领域无人不知的Zachos曲线了,那篇综述文章开创性地对气候变化中的三个点进行衡量:trends, rhythms and aberrations。通过事件对气候变化及其背后机制的研究,逐渐成为古气候研究中的重要一环,而Zachos本人在2001年发的另外一篇science则是对Oli-Mio边界进行研究,至今渐新世的气候研究仍是一个未解之谜(Charlotte et al., 2020)。

image.png

基于深海底栖有孔虫氧同位素集成的过去80Ma气候变化特征

image.png

第一张长时间尺度的深海氧同位素古气候重建图(Douglas and Savin, 1973)

浮游有孔虫和古海表温度重建:

       如果说Zachos他们的工作是对底栖有孔虫氧同位进行研究,反映了高纬温度、冰量变化,那么浮游有孔虫则记录了海表的温度变化信息。将不同纬度底栖有孔虫和浮游有孔虫记录的氧同位素信息对比,可以对全球海边变化特征有更清晰地认识。

       对浮游有孔虫进行研究,首先要做的是确定不同种属的深度信息,确定其记录的是什么信号(具体讨论在part1中)。目前,通过对常见浮游有孔虫种属的研究,建立了白垩纪以来SST的变化,并对浮游有孔虫演化、生境改变、微环境与环境的协同演化等课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虽然早期研究中就获得了浮游有孔虫氧同位的长序列记录,但当时研究认为浮游和底栖的氧同位素差距不大。而之后的一系列研究中均认为,相对于今天气候,始新世期间有较为温暖的高纬温度和相对较冷的热带温度,纬向温度梯度更小,认为是古洋流作用的结果。同样的气候类型也被认为在中新世期间发生。但是随着后续不同记录的开发研究,发现浮游有孔虫记录的信息与古生物记录、气候模式记录相悖,也被成为冷热带悖论。Barron (1987)认为这种偏差是有孔虫记录信息的问。而Zachos(2000)也认为,对海表温度的错误重建,也会导致模型计算结果的偏差。

       问题出现在浮游有孔虫的保存上。过去认为成岩作用对浮游有孔虫的影响不大,种间差距可能要更大。但随着越来越多的热带高温纪录被发现,这一观点被质疑。后续对保存完好、无成岩作用的钻孔分析认为,成岩作用、重结晶作用会使氧同位素显著偏重,这一正偏值被Wilson和Norris(2002)定量在10‰左右。

而上述冷热带悖论,在Pearson(2007)对莫桑比克的well-preserved钻孔的研究中得到了解决:认为早始新世-晚始新世深海降低了约8度,而热带一直保持在>30度的高温环境。而Uk47、TEX86等古温度指标,及其他无成岩作用的浮游有孔虫均支持了这一认识。

image.png

空圈为底栖有孔虫结果,实圈为浮游有孔虫结果,右侧记录为TE86古海温恢复结果

 多指标集成

由于单一指标难以涵盖所有的影响因素,无法有效重建古环境信息,因此可以通过建立多种气候记录指标的对比,对古环境、古气候变化精确约束。目前,已经通过多种指标对冰期温度、盐度变化进行研究,早白垩至今的温度、PCO2的变化历程也得以恢复。实际上,最理想的研究方法应该是:有机指标+无机指标+模气候模式。几者结果相近、或不同,共同对背后的古气候演变历程继续恢复。

这里以EOT为例,简述多指标联用的发展历程。EOT最早从海洋记录中偏正的δ18O得以识别,后续其他记录中发现了相似的变冷趋势,而冰筏沉积则指示了南极冰盖的发育。通过对δ18O与Mg/Ca联用,当时认为当时深海没有快速变冷,氧同位素反映的是冰量信号。随后的研究中发现,碳酸根对Mg/Ca有影响,使得对EOT的气候效应重新评估。而后续的记录进一步共同证明了,EOT全球变冷以及南极冰盖的快速发育。

深海氧同位素研究仍是目前古气候研究最重要的一个方向,昌盛不衰。未来的研究中不仅需要建立高分辨率的时空记录及陆相记录的对比,还需要应用新指标、新方法,对传统的氧同位素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如原位剥蚀技术的应用,使得微量分析单个壳体氧同位素成为可能。而团簇同位素的发展,则为进一步有孔虫记录的温度/冰量信息提供全新的校正。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55920-1258472.html

上一篇:百日百篇-002 NC-轨道尺度上的气候变化-碳循环相互作用机制
下一篇:百日百篇-004 高纬过程、低纬过程共同作用的上新世东亚季风
收藏 IP: 123.114.243.*|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13: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