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on

博文

科研创新与学术交流 精选

已有 7918 次阅读 2021-5-14 09:34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作为一种建立在坚实的理论基础之上,以期改进现有理论,方法和实践的行动,科研创新离不开对本行业技术进步的随时跟踪。为了达到此目的,我们不仅要精读与泛读相关的专著和论文,而且还要有效地开展学术交流(包括发表学术论文,参加学术会议并汇报研究进展,参与学术讲座,索取学术论文等)。在前面的文章里(见<科研创新与读书>),我们讨论了读书的重要性以及精读与泛读的方法,从而有步骤地迈向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引领潮流的境界。下面,我根据自己的经历与体会,谈谈科研创新后来人(尤其是研究生和博士后)如何通过发表学术论文,参加学术会议并汇报研究进展,参与学术讲座,索取学术论文等活动,进行有效的学术交流,为日后研究与职业发展打下基础,做好铺垫,留下契机


发表学术论文。发表富有创意的学术论文(例如,研究报告,综述,书籍章节)是一种性价比极高的学术交流方式。毫无疑问,就像每个学生都应该扎实学习各门功课,争取考试拿高分一样,每个研究生和博士后都应该做好相关实验,多发创新性学术论文。不管“五唯” 或“不五唯”,研究生和博士后必须潜下心来,追求更新颖的实验设计,取得更完美的研究成果,发表更多的学术论文。实,在当今网络发达的年代,你的学术论文是发表在国内或国外杂志上,一敲键盘就能查到论文题目与摘要,完全没有必要只纠结于那些耗资不菲的国外杂志。如果你的学术论文有足够的创意,一般不难被免费专业杂志接收。发表富有创意的学术论文不仅可以让同行了解你的研究与写作实力,而且还有力地支持着你今后研究金与新职申请。试想,倘若其他人在3-5年里发了2-3篇学术论文,而你在同样的时间里发了7-8篇学术论文,不管你是否出自藤校,都会有很强的竞争力和很高的出彩机率。实话说,这些年,我无亲无故,也无名校文凭,得以顺利地从一个国家挪到另一个国家,从一个专业转到另一个专业,从一个职位换到另一个职位,除了我掌握了科研创新的有效思路(递推,平行,因果,逆向,随机)与策略(争先,更好,不同)之外,我众多的以第一作者发表的学术论文为我提供了最给力的推荐信和最便捷的通行证。真可谓,昔有“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今有“论文在手,环宇漫游”。


参加学术会议并汇报研究进展。参加学术会议并通过口述展示板会议摘要来汇报研究进展是一种性价比次于发表学术论文(例如,研究报告,综述或书籍章节)的学术交流方式。除了汇报自己的研究进展,研究生和博士后要充分利用难得的机会,熟悉同行的研究背景,学习同行的经验,在近距离接触中,增进同行间的了解,开拓人脉资源,为后续职业发展做好铺垫。同时,还要灵活运用科研创新的有效思路(递推,平行,因果,逆向,随机)与策略(争先,更好,不同),从相关口述展示板会议摘要里,获取创新灵感。事实上,我的博士论文的审稿人之一,就是我参加国际会议时结识并推荐给我导师的。还有,我博士毕业后的第一研究职位,也是我参加专业会议时所结识的人提供的(虽然申请期间,我的推荐人因出国开会,未能联系上,但这并没妨碍我入职)。此外,每参加一次专业会议,都给我带来非常有益的启发,使我在会后能很快获得一些可发表的验结果。


参与学术讲座。参与学术讲座是另一种学术交流方式。如果研究生和博士后能预先了解一番演讲者的研究背景,带着科研创新的有效思路(递推,平行,因果,逆向,随机)与策略(争先,更好,不同)去边听边想,大概率会思索出一些切中要害的问题及解决办法,给演讲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为后深入探讨与研究留下契机。


索取学术论文。通过电子邮件向论文作者索取相关学术论文也是一种学术交流方式。这既可以帮助研究生和博士后得到那些学校图书馆所没有的论文资料,还能创造探讨与研究的机会。当你运用科研创新的有效思路(递推,平行,因果,逆向,随机)与策略(争先,更好,不同),提出一些长期困扰论文作者的问题的解决办法,那更会让论文作者刮目相看了。


总之,学术交流是科研创新的不可分割的部分发表学术论文,参加学术会议并汇报研究进展,参与学术讲座,索取学术论文等是学术交流的主要方式。科研创新后来人(尤其是研究生和博士后)要潜心做好实验,多发创新性学术论文(包括研究报告,综述或书籍章节)研究和职业发展打下基础;要通过参加学术会议并汇报研究进展,学习同行的经验,在近距离接触中,增进同行间的了解,为后续职业发展做好铺垫;还要珍惜参与学术讲座,索取学术论文等机会,灵活运用科研创新的有效思路(推,平行,因果,逆向,随机)与策略(争先,更好,不同),敢于和善于提出切中要害的问题及解决办法,为将来更进一步探讨与研究留下契机。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46843-1286474.html

上一篇:科研创新与读书
下一篇:科研创新的理想导师和项目主管
收藏 IP: 124.150.90.*| 热度|

15 杨顺华 黄永义 张明武 庞峰 刘立 张红光 王兴民 梁洪泽 杨顺楷 彭振华 郭战胜 李剑超 杨引 罗方雪 李斐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8 18: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