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tificNK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cientificNK

博文

从“翁文灏线”到“胡焕庸线”,再到对“胡焕庸线”突破的尝试 精选

已有 2977 次阅读 2021-2-12 13:31 |个人分类:南京文化奇侅|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从“翁文灏线”到“胡焕庸线”,再到对“胡焕庸线”突破的尝试

顾 金 亮

 

晚清以降,西方的新思想新学术源源不绝地输入中国,其中英国经济学家马尔萨斯(T. R. Malthus,1766-1834)的人口理论传入中国后,所产生的反响和争论几乎超过了当时所有从西方传入的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说,迅速在中国近代人口思想史上占据了突出的位置。基于对马氏理论的初步认识,当时许多学者认为,近代中国衰落的病症在于人口过剩导致的社会危机和各类灾害,因此提出通过移民实边、节制人口增长、改良人种等举措,以摆脱中国人口过剩的沉重包袱。随着讨论的深入,学界达成的共识渐趋辩证,即:中国人口是否过剩,并不单纯取决于人口总量和平均人口密度,只有在人口分布层面上谈人口是否过剩才有意义。于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揭示中国人口分布不均并探讨人口均衡之道成为中国人口问题研究的主要方向,其中代表性的成果是“翁文灏线”和“胡焕庸线”的提出。

1932年,著名地质学家翁文灏发表了《中国人口分布与土地利用》(《独立评论》第三、四号)一文。翁文尽管是在资料不完备的情况下完成的,但它创新性地探讨了中国人口分布和土地利用的空间差异,尤其注重以自然区域作为认识中国区域不平衡发展的科学方法。翁文将中国人口稠密区域分为中原区(白河黄河及淮河平原)、扬子区(扬子江中下游平原)、丘陵区(以上平原附近的低山宽谷区域)、东南沿海区(以浙闽粤三省为主的东南沿海区域)、四川盆地五大自然区,测算出各区域的人口总数和人口密度数据,据此指出:“以上五个区域总算起来约计面积七十万方里,占全国百分之十七弱,他的人口则有三万五千数百万人,占全国百分之八十三强,密度总平均每方里多至五百人。其余百分之二十的人口乃分布于其他百分之八十三的面积,平均密度每方里只有三十五人。可见中国人口分布是极端的不平均。”当时舆论与政府计划中有关向西北移民的呼声很盛,认为西北土地面积既如此之大,人口分布很稀,移民垦殖尚未开发的地方最为简便。翁文灏则清醒地指出不仅要关注中国人口的数量,更要注意人口分布的情形和土壤等自然环境的条件。他形象地说:“中国人向来好以地大物博自豪。大多数的人往往默认一切土地皆可同等利用,只要有人去开发。其实地的好坏大有分别,好的地方一方里养一千人绰有余裕,坏的地方一方里养五十人还甚困难。”因此翁文表示,移民殖边是“应该走的大路”,但西北地利不足,几无移殖之希望,因而主张对东北移民开发。

翁文还提出了一条人口地理分界线:“假如我们在中国地图上从北平起,沿太行山脉向南,经过郑州、宜昌、常德、宝庆、梧州到钦州画一条线,上述四个人口最多的区域(中原区、扬子区、丘陵区、东南沿海区)皆在此线以东。四个区域合计面积约六十四万方里,占全国百分之十五,人口合计则有三万一千万人,占全国百分之七十以上。”翁氏画出的这条人口地理分界线,北起北平,南达钦州,呈现出与我国第二地理阶梯线大致吻合的态势。翁文一经发表,立刻获得学界的广泛关注和征引,对后来“胡焕庸线”的提出也有重要启发。

 

《独立评论》第三号及翁文灏著《中国人口分布与土地利用》局部  顾金亮  藏

1935年,著名地理学家胡焕庸在《地理学报》第二期上发表《中国人口之分布》一文,他根据收集和估算的全国各县人口数据,绘制了中国第一张人口密度图,全面系统地反映了中国人口分布“西疏东密”的不均衡状况。为直观呈现这一研究成果,胡焕庸提出了一条瑷珲(今黑河)—腾冲人口分界线:“今试自黑龙江之瑷珲,向西南作一直线,至云南之腾冲为止,分全国为东南与西北两部:则此东南部之面积,计四百万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之百分之三十六;西北部之面积,计七百万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之百分之六十四。惟人口之分布,则东南部计四万四千万,约占总人口之百分之九十六;西北部之人口,仅一千八百万,约占全国总人口之百分之四。其多寡之悬殊,有如此者。”

胡文一经发表即引起国际地理学界的关注,被美国《地理学评论》(Geographical Review)杂志全文翻译介绍,英、德等国地理刊物亦相继转载。因其在描述中国人口分布上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一直为国内外人口学者和地理学者所承认和引用,并且被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田心源教授称为“胡焕庸线”。

1935年胡焕庸制《中国人口密度图》 顾金亮 藏

在我国的版图上,“胡焕庸线”连接黑龙江黑河和云南腾冲,是一条呈45度角的斜线。有关研究表明,“胡焕庸线”具有高度的稳定性,它所揭示的我国人口东密西疏格局从1935年提出至今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20世纪30年代,这条线的东南以36%的国土聚集96%的人口,而西北以64%的国土承载4%的人口。令人惊奇的是,在历经80余年的城镇化和各种人口迁移之后,这条斜线的人口分布涵义仍然未变。中国科学院的地理学家根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进行测算,发现这条线东南部人口仍占全国总人口的94.1%,西北部占5.9%。2014年后,城镇化成为中国经济均衡发展的一个路径。此后即引发了一场是否可以通过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对“胡焕庸线” 实施突破的一场大讨论。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36802-1271853.html

上一篇:吴仲华任职布鲁克林理工学院拾遗
下一篇:归去来兮——南京大学朱永教授的出国和归国
收藏 IP: 180.111.93.*| 热度|

11 檀成龙 康建 刁承泰 梁洪泽 张晓良 冯大诚 陆仲绩 范振英 彭振华 史晓雷 陈昌春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22: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