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huanghui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rhuanghui

博文

感遇聚散的生命之气

已有 2132 次阅读 2019-7-23 13:55 |个人分类:中国医学|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生命, 感应, 骨关节病

 

住在水里的鱼看得见水吗?它们知道自己在水里吗?它们游弋在水中能感觉得到水吗?这样的问题听起来有点可笑,不过,对于生活在大气中的人来说,不认可生命之“气”的却大有人在。

 

1、生命活在气里

虽然我们时刻谈论着气,“我很生气”,“那人气势汹汹”,“你对我客气点”……,可是,我们却只认识身体,而对生命之“气”的存在产生质疑。正如社会学家布莱恩·特纳所说的:“人类有一个显见和突出的现象,他们有身体并且他们是身体。”

如果我们将生命比作一粒种子,当种子发出芽后,意味着它已经不再是种子了,它脱掉了外壳,果肉也逐渐消失在泥土中,种仁开始它蜕变的旅程,来到了枝藤叶茂、花朵芬芳、果实累累的彼岸。枝藤、花叶、果实、气味已经不同于原来的种子,感遇聚散的生命之气已经在它们的内部绽放。

生命出生在气里,生活在气里,呼吸在气里,有一天也会消失在气里。气围绕着你,你的内部和外部,所有的这一切都是气。气不是一个生命,气存在于四面八方,到处都是。气的感应带来的作物、声音、气味、色泽,整个魔术般的生命就是感遇聚散的气的运动变化。

可是,就有一些人常常脱离现实,他们置身于大气而不顾,看不到气,他们攻击中医,指责“气”很荒谬、不科学。糟糕的是,许多中医人士生怕别人说中医不科学,非要给“气”贴上物质的标签,将“气”定义为精微物质,好像冠上个物质的术语就显得科学似的,而事实上他们根本无法说清楚精微物质是怎样的一种物质。“气 ”一旦被定义为物质,其大气压力便被抹灭了,天地运转带来的交感贯通的势能和感应磁场的变化也跟着被抹灭了。

 

2、包裹生命之气

生命体由一个皮囊包裹着,皮肤确定了生命体的界限,它界定了生命与世界的区隔。皮肤是生命周围的界限,它保护生命与世界区隔开来,它把生命从世界里面分离出来,它允许生命从某些出口或者以某种缓慢平和的方式进入世界,或是让世界从某些入口进入生命。如果没有皮肤,生命就没有办法存在,生命会在环绕着生命的事物里失去自己的界限。

呼吸气息就是生命出入于世界和世界进出于生命的主要方式。俗话说人活的是一口气,争的也是一口气。有气就有了生命,生命结束时则会咽下最后一口气。生命之气来自呼吸吐纳,呼吸是生命和活力的源泉,第一次呼吸预示着生命的开始,最后一口气预示着生命的终结。呼吸的感应动力作为生命的个体标志,它不同于其他生理活动过程,或形成于出生之前(如血液循环),或出现在出生之后(如消化能力),而是伴随着出生开始,随着生命终结而终结,没有什么东西能像呼吸活动这样如此密切地同生命活动结合在一起。不再呼吸气息的身体会僵硬如枯枝,随后溃烂而分崩离析。

当一个人被烧伤的面积达到百分之八九十,他还活着,虽然皮肤变化了,面目全非了,但是,他还是他,不是他的皮肤。所以,我们不是一个同样的身体,而是一个连续体。从某个角度来说,生命是同一个连续体;但从另一个角度说,生命是不一样的,因为生命一直不断地更新改变。

皮肤包裹着生命的身体,让它拥有一个形态、界定与界限。当皮肤被火烧伤,你身体的界限,你和世界的区隔,包裹着你的身体、你的记忆、你的过去、你的欲望、你的爱恨、悲伤和快乐的皮囊就会遭到破坏,你不但会感受到皮肤烧伤的剧痛,而且还会变得躁动不安,那种没有自我的不安。当给你烧伤的皮肤涂上一层用香油提炼中药制成的油膏,油膏临时代替了你的皮肤,很快你又会有了界限,又能感受到自我,很快你就会安静下来,疼痛马上也会缓解下来,新的皮肤在这种生死攸关状态下快速生长,不,是快速自组织、自创造。油膏不仅起到了临时界限、区隔的作用,其透气性能还能有效防止炎症的发生,为皮肤的生长赢得时机,比起人为的抗菌消炎、植皮,效果不知要好过多少倍,而且还不会留下遗憾的瘢痕。

我们不可以把生命看成一个实体,而应该是以油膏状的皮肤包裹着气的运作、水火交融的连续体,气的运作像火焰一样的延续,又像河流一样的流淌。皮肤只有接触火才会受到伤害,接触水、木、土、金都不会受到伤害。当河流的堤坝被水冲垮,我们要做的只能是用土填堵,为河流筑起界限、区隔,河流便依然还是河流,而不是用火、木去筑起界限、区隔。而当皮肤被火烫伤,只有用油膏才能为身体筑起一层界限、区隔,而用木、土、金则无法为身体筑起一层界限、区隔。

 

3、感应势能贯通生命

由于有了解剖生理知识的概念,我们通常会以为血液的流动是依靠心脏收缩与舒张的搏动,这种直观认识只是看见了表象。“息总百脉,一呼则百脉皆开,一吸则百脉皆阖”,呼吸感应脉冲才是生命流体的动力源泉,而我们所看见的心脏跳动反倒是源自血液的离子偶极效应。

王充指出:“人之精乃气也,气乃力也。”气的极性感应力为“精”,精气也叫精力。气是精神的源泉,也是能量的动力。《敦煌医药文献》中记载:“人生以气为本,以息为先,以心为根,以肾为蒂。” 呼吸是生命的象征, 没有呼吸也就意味着生命的结束。血液的流动并不是因为有一个心脏这样的动力泵,而是籍由呼吸气的出入那样受潮汐往来的影响。 “人呼吸常在心肾之间,则血气自顺,元气自固。” “心肾”代表水火、阴阳之极性。万物因“负阴而抱阳”的耦极性相感形成磁场感应势能的“冲气”,显现出呼吸出入和磁场电流脉冲,血脉因之流行泛扬,并非心脏自主活动的结果。

作为一个生命个体的存在方式,并非一个固定的实体,而是一个连续体,犹如一条河流,与自然大气一气呵成。当一个波浪出现时,籍由这个波浪冲击的力量,另一个波浪出现了,接着籍由第二个波浪的力量,第三个波浪出现……呼吸、脉动,相续、连续,脉动的偶极效应连贯就是这样出现的,生命就是这种一连串流动的过程组成的连续体。生命的火焰不断燃起,新的火焰不断地替代燃尽的火焰,一浪接一浪、一个片刻接着一个片刻地持续不断。

生命痴迷于音乐有其内在机制,一首动听的乐曲从陌生到熟悉,足以点燃我们全身的激情,让我们陶醉在愉悦的和谐状态,我们每一个组织细胞都能沉浸在音乐节奏的动感之中。贯通就是一种动感,我们因之而欣快、疯狂、忧思、动情,呈现出可以被感知的直接或间接依附于感应各组成成分的整体性特征,其整体性要么体现在感应形式上,要么隐含在感应环境或者感应者的内在。而脉动就是偶极连贯互动,是在相互感应、相互作用和偶极连贯的整合过程中共同创造的。

作为一个生命个体,无论是整体和各个部位,其生成的方式并非封闭固定的机械原理,而是建立在生命内在气息的首尾呼应、功能互动基础上并与自然大气一气呵成的气息脉动连贯,以及与他人情感的勾连交流,并具有隐蔽和开显的特性。生命之所以有别于简单的机械系统,就在于生命具有创造性,生命的脉动自始至终都智慧地与自然环境变化保持着连贯的气息交换、饮食消化、新陈代谢,以及生命在感应环境时的功能互动和沟通交流的脉动连贯。

 

4、标在骨本在气的骨关节病

一说到骨关节炎,人们自然会想到这是骨质方面的问题,而影像检查也确实让我们能直观地看到骨质增生、变形。看得见的东西总是容易得到认同,因为我们容易被眼见为实的东西所迷惑,而将注意力盯在结构变化上。至于骨质为什么会增生、变形,我们置若罔闻,几乎没有人将增生、结构变形理解为气的感应势能阻尼造成过度压力的结果。正因为如此,出于对增生、结构变形的担忧,我们很容易心安理得地将这样的事情交给骨科或者外科医生去处理,而不是从中领悟其缘由并利用感应势能的贯通原理实现自我调节的机制,也不会考虑交由外部力量处理的后果只会使我们的身体比原先更加脆弱。

仅仅盯住局部结构,将局部结构作为疾病的认识对象带来了方法上的局限,以至于我们永远也经验不到有关疾病“到底怎么可能发生”的意义与方式的消息。正是由于仅从结构变化上来认识退行性骨关节炎,仅从结构变化上去处理退行性骨关节炎问题,这种治标不治本的方法必然导致骨关节病久治不愈、反复发作这种现状。

每一种组织的生长,要么肥大,要么增生,这是生长规律。细胞数量的增加被称为“增生”,细胞体积的增大被称为“肥大”。增生、变形的后面都蕴含着一股看不见摸不着的恒久的巨大气力,这种气力足以使一粒种子生长成一棵参天大树。正是因为骨关节部位承受着一股被阻尼的强大的、异常的、持久的气力,才会发生骨关节的增生、变性。所以,只有将这股气力化解掉,转化为它的另一极,退行性骨关节炎才能获得彻底的康复,就像用力鼓起的肌肉是硬邦邦的,但只要把力气松泄了,肌肉马上就会软下来。

身体的气贵在贯通运行,才能清气上行,浊气下降,则水清气和。如果气流阻塞,气血脉络淤阻,全身肌肉骨骼过于干涩,肌肉便会僵硬板结,于是骨关节活动不利,出现软骨组织变形、干结、增生。就像土壤太过干结,水气便无法贯通流动,植物便会干枯。浊气如果不能下降,你的内在是清浊不分,一片混乱,清窍就会被蒙蔽,它摧毁你的意志,造成你与内在产生冲突,你整个人都会变得非常僵化、脆弱。

唯有贯通脉络阳气,化解促使增生、变性的那股强大的、异常的、持久的感应势能压力,才是延缓老化、治疗退行性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以及强直性脊柱病等骨关节僵化的根本之道。人们也许无法理解或难以置信中国医学利用中药药性的阴阳极性感应之道能治好退行性骨关节病、类风湿性关节炎以及强直性脊柱病等骨关节病,然而事实是不仅可以完全治好,不再复发,而且轻者只需一个月,重者几个月即可完全康复。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12022-1190775.html

上一篇:心镜、感应与痴呆的治疗
收藏 IP: 117.100.37.*| 热度|

1 郑永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16: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