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的本质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abituo

博文

搜索计算和逻辑计算的异同

已有 4023 次阅读 2011-11-20 18:00 |个人分类:信息探索|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搜索

我自己也曾发出过这样的慨叹:计算就是搜索,搜索就是计算。
那是从操作语义的外延来说的。
 
也就是说:单从操作的外在效果来说,任何一个具体的逻辑计算的约束关系都可以通过搜索操作所搜索到的约束关系来实现。
如果我们不看具体的操作过程,而只从输入输出的角度来观察,我们可以区分不出是搜索的结果还是计算的结果。
 
如果要考察两种计算的内在原理,则大有不同。
举一个实际的例子,比如我们需要做一个算术计算1+2=?
如果按照搜索的计算方法,要得到结果,就要在数据库中事先保存有“1”“+”“2”“=”“3”,这样的字符关系链。当搜索到“1+2=”子链时,就可以把结果字符“3”输出。计算机并没有实际做一个计算,只是“记得”有这么一个表达式,这个表达式可以是之前人告诉计算机的,计算机并不需要知道表达式是什么含义,它只要知道,如果遇到“1+2=?”这样的表达式,就去找“1+2=X”的子串是否存在,如果存在,就把X输出为结果。如果之前告诉计算机的结果是4,计算机也会“不加思索”地告诉来问的人结果是“4”。
 
基于逻辑的计算则不同。“+”会对应计算机本身的一个操作指令,而且会把“1”和“2”当作用逻辑状态表示的“数”,如二进制的“01”,和“10”。“1+2=?”会被当作启动这个操作的指令,把“+”两边的数进行逻辑“加”的操作,如二进制的01+10=11。结果“11”,就是二进制表示的数3。而逻辑操作的规则是数字信号处理的电路实现的,启动这个电路运行,不管输入的数字是什么,电路都会输出电路规则所决定的状态。也就是说,即使输入的是4+5=?,按逻辑电路运行的结果,就一定会是得到9。
 
由此可见,同样是对字符串“1+2=?”。基于搜索的“计算”,其实并没有做逻辑上的运算。而只是进行了记忆状态的适配查询。在搜索计算中,“1”,“2”,“+”,“=”,“?”都只是一个字符符号,除了字符的编码不同之外,它们之间没有任何区分,也就是所,他们的含义都仅仅是不同的符号。对这些符号,计算机所能做的操作,都一样,就是:比较字符编码。
而在基于逻辑操作的计算中。“1”,“2”代表不同的寄存器端口的逻辑电平,“+”代表逻辑操作,“=”意味着结果寄存器会得到逻辑操作的结果。也就是说,每个符号都有确切的逻辑状态或逻辑的操作的含义。这说明“1+2=?”在逻辑计算中,是具有逻辑语义的。而在查询计算中,则不存在这种“逻辑语义”。
 
很象是幼儿园小朋友学算术,开始不懂的时候,你问小孩1+1=?,他告诉你2,只是记得大人这么告诉他的,如果你再问12+32=?如果大人没教过,或他不记得了,他就回答不出了。这就是搜索计算。等到小学生真正懂得了算术加法运算和数字的意思,即使他从来没有计算过1234567+9876543=?他也能“算出”结果为“11111110”,因为,小学生学到了计算的规则,而不是死记的结果。
 
搜索计算和逻辑计算的不同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同样是对字符“1+2=?”这样的符号,我们把它们变成了计算机能接受的数字形式的编码记录,和把它们变成了真正的数字和操作指令的数字形式的记录,是具有天壤之别的。不要以为实现了数字形式的符号记录,就能够做逻辑的计算。
而只有能做逻辑计算的数字化,才是真正的“形式化”,才得到了形式的语义。而仅仅做唯一数字编码标识的符号,最多只能说是“数字化”了,不能称为被形式化了,说是形式化,完全是偷换了数字化和形式化的概念。
 
尽管晓辉的序位编码,能够实现重复含义的字符的得到相同的数字化编码,但这些数字化编码,只能当做同义字符集的一个标识,而不能当作是这些字符的含义的代表,因为,没有任何与该含义相关的操作可以被这些标识所触发。它们只能用来做关联查询的媒介,而且查询的结果,没有任何的逻辑计算意义上的可靠性。其逻辑计算形式化的作用几乎等于0。对这两个形式化概念的偷换具有非常的隐蔽性和风险性,读者应该非常仔细地辨识,以免产生不必要的误解。(原来的最后一句对晓辉有动机不良的猜测,向晓辉道歉,并更正)。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982-509981.html

上一篇:协同人工智能软件的研究进路
下一篇:再思三旋语义
收藏 IP: 112.91.148.*| 热度|

3 洪昆辉 理论思维 infomath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9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03: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