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的本质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abituo

博文

光子的三旋特征

已有 4569 次阅读 2011-4-15 10:24 |个人分类:三旋理论学习|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光子, 三旋

 
看到尉吉勇老师借用三旋来解释光子的结构,受到一点启发。
假若一个光子真的就是一个类圈体的圈量子的话,其电磁效应必然和三旋的某两旋对应。
我已经知道,在三旋中,三旋的功能各异,
一个三旋着的类圈体,就是一个翻滚着的漩涡。
所以,一个光子,就是一个小小的能量漩涡。
其线旋是内外翻滚的自旋,而面旋是顺着圈管的盘旋。
面旋和线旋并发,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漩涡。
如果一个光子真的是这样的一个能量的漩涡,
其电磁效应,应该对应面旋和线旋运动的效应。
那么,如何对应呢?
是线旋代表磁效应,面旋代表电效应,还是线旋代表电效应,面旋代表磁效应呢?
从我们对“电”与“磁”的定位来看,
电,表现为电场,电场起源于电势差,是起累积势位的作用的。
磁,表现为磁场,磁场起源于电流环,是电流环向外扩张发散能量的途径。
所以,在电势驱动下的电流环,应该是面旋,起到自身组织凝聚的作用。
而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围绕电流环的圈形空间中,正好是磁场分布和运动的空间,磁场自然就是线旋。
线旋是内外能量交互的渠道,所以,光子的线旋,就必然是磁效应的来源。
 
那么,光子是如何相互交联,形成光束的呢?
 
 
光子线旋耦合链
 
要实现这种线旋耦合,细心的读者应该可以发现,相邻“光子”的面旋方向是相反的。
这样的效果就是:相邻“光子”的磁极性正好是并排互异,也就是吸纳与供应相互耦合,可以维持结构的稳定。
这种耦合模式,是另一种同样工整的耦合模式。
三旋自组织原理又有新的进步了。

可以想像,即便这不是真实的光子交联耦合的模型,我们也可以由此体会到:三旋圈量子假设能给我们带来的自组织机会,也远比球量子模型丰富得多,而这正是构造现实丰繁世界景象所需的基本假设。相信按三旋圈量子的假设思考下去,我们会发现更多的“巧合”。

研究证实这些巧合是否真实,能否算是我给物理学家们找的一点新活儿呢?



对于上图,如果换作顶面朝下的视图,我们可以观察到一种及其壮观的场面:在任何一个三旋圈量子的四周,都耦合着面旋方向相反的另一个三旋圈量子。这种对称的漩涡对就是著名的贝纳德旋涡。而满是贝纳德旋涡的场景,在自然界中是不容易被观察到的。
由此看来,上述光束的光子耦合模型,只是一个贝纳德漩涡链。

如果光能真的是通过一个贝纳德旋涡链作为通道来传输的,那么,必定是通过链接的三旋圈量子的能量振荡来实现的。

在《三旋自组织原理》中,已经知道能量是可以按三旋运动来划分的,也就是说,从最基本的三旋圈量子开始,能量就始终只是驱动着三种自旋方式的。假设一个基本三旋圈量子的总能量保持不变,那么,其用于三旋的能量便是互补的。如果用于面旋的能量多了,用于线旋或体旋的能量就少了。

三旋圈量子链的能量传输,应该和三旋能量的互补密切相关。
可以想像的是:能量应该是通过调节圈量子链的链首圈量子的线旋能量来启动传输的。
当圈量子的线旋能量加大,会导致圈管直径的加大,这是因为只有加大圈管中圈的真空范围,才能产生足够的真空收缩作用,用来抵消更快速线旋所产生的离心力。

但圈管直径的扩大,会使得类圈体中心孔径的缩小,因为圈孔大小等于圈体中心圈的直径减去一个圈管的直径。
而圈孔的缩小,意味着类圈体中央孔的真空范围缩小,对应的面旋向心力也减小,为了维持面旋的平衡,面旋必然加快,导致
圈体中心圈加大,线旋能量便转移到面旋能量中。

获得能量输入的圈量子的面旋直径扩张,必将挤压相邻圈量子的面旋空间,同时,更快的面旋也将线旋能量更快地传递到相邻的圈量子。线旋能量的传递又反过来使面旋直径缩小,引起面旋直径的震荡。这种振荡顺着耦合链传递,产生光波。 

由于线旋是直接接受和送出光传递的能量的载体,因此,线旋的运转速率决定了被传输的能量的频率。线旋的频率,就是光波的频率。因此,不同光的颜色,取决于传递光能的三旋耦合链中的线旋的周期。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982-433437.html

上一篇:如何从“合作心理模式”来设计电脑围棋的架构?
下一篇:三旋语义网文字游戏设计
收藏 IP: 183.31.209.*| 热度|

3 鲍得海 文双春 vigorous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01: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