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溪翁张劲松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js1970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博文

行走在書店之间的浮梦时光

已有 2542 次阅读 2020-5-25 14:48 |系统分类:图片百科| 书店, 浮梦时光, 红烛书屋

行走在書店之间的浮梦时光                                                     timg (20).jpg

  常年隐居花溪,远离尘嚣。唯嗜好读书,遂得买书之癖,因有此癖,就有了寻书的活动。有了寻书活动,就有了买书之缘。书自然主要在书店里,因此,我的寻书生涯是行走在书店之间的。早期买书,多爱购小说和文艺,历史书籍。90年代时,贵阳突出的私营书店还不多。但贵阳街头的各种小书店却比现在多,名字多已不记得。大概都经营不久就关门了。好像喷水池旁边有个作家书店,书还不错。买过几本。读电大时候,八角岩有家小书店,曾经去过,现在几乎没有记忆了。八九十年代花溪新华书店的书还可以,贵阳不少读者都曾过来购书。我在那里买的也不少。有时候,花溪书店还把积压的书贱卖,吸引了很多花溪地区的大中学师生和像我这样的书虫。记得1997年6月有一次规模较大的贱卖。我弄到了不少好书。如上海古籍出版社的《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两厚本,才2元多。中华书局1975年影印本的沈德潜的《清诗别裁集》原价3.5元,还打半价,这是我买得最划算的书。外国的小说也买了不少,像德莱塞的《天才》,萨克雷的《纽可谟一家》等。

   大概是1994年底,现在著名的私营书店西西弗开始出现在贵阳,最初它在花溪的分店叫宽心草地,搞得华而不实。不过书比新华书店的好多了。我开始在那里寻书。那个时候还没有打折的意识。记得买得比较好的书有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徐霞客游记》,河北教育出版社的《纪晓岚文集》,里面包括了《阅微草堂笔记》和纪晓岚的其他主要诗文著作。1995年在贵大朝阳村的街口处,出现了一家叫红烛书屋的书店,老板姓胡,身体很壮实,头发经常有点蓬乱,五十岁左右的年纪,说话声音深沉有力。他是个中学老师,喜欢读书,有点见识,自己开了个小书店,虽然只有很小的空间,但却自得其乐。每天夕阳后就坐在书店门口,静静地抽烟看书,来了读者就和他们聊天,很热情,介绍他的书。没多久,贵大的师生都很熟悉红烛了。因为这家书店离我住的地方比较近,以后我就经常光顾那里了。胡老板,我后来尊称其为胡老师,有时叫他胡哥。他待人比较热情,我常在书店和他聊天。胡老师读书较多,交际面广,认识不少贵阳知识阶层的人士,喜欢搞文化活动,经常邀请贵大的教授学者做学术讲座。我听过一次他主办的金庸小说的讲座,请的是熊老师。1997年春夏之间,红烛还在花溪成功地参与举办了贵州省第三界藏书票大展。吾舅乃黔省著名版画家,也是藏书票的艺术家,因此他们认识。他对胡老板的印象很好。红烛当年搞的文化活动几乎每年都有,各种学术讲座,如小型的新年音乐会等,记得是在花溪河畔的什么地方有个一次,那次我也去听了。有一年请余杰到贵大图书馆作演讲,好像红烛也参与了。但胡老师虽爱读书,但不够专深,说话的口气稍大。不过,胡老师的书店在贵大附近应该说是比较好的了,来他的小书店的寻书者还是很多。他经常在读者购书时,送很精美别致的书签,这是他专门请一些名家搞的,上面印有“以书为友”,“结缘豆”,“开卷有益”,“敏而好学”等古训名言,并设计成各种字体,很受读者的欢迎。有些读者买书就为了得到他的书签。我买书较多,得到的书签当然也不少。我经常在红烛买书,他特地给了我9折的优惠。1999年12月,胡老师还特地将精心制作的贺年卡送给经常光顾红烛的读者,我也得到一个。外面写有“某某君,恭候龙年大吉”。里面是粘贴的荷花,背面是苏轼的《荷花媚》词。设计很高雅。这张卡我至今保存,算是对自己在自红烛买书生涯的历史文物和纪念吧。

  经常在红烛买书,书店的店员小罗却成了我的好友。小罗名世洪,可我喜欢称他为小罗,第一次去红烛书屋,遇见的就是他。感觉很亲切。他是湖南人,在贵大读自考的文秘专业,到红烛当店员是为了勤工助学。每晚他就把行军床摆出来,睡在狭窄的书店里。门关着,不透气,街道上也嘈杂。但在这种有点艰苦的环境里,他却很乐观,戴着眼镜,微胖的脸上经常露着笑容,对来买书的读者很有礼貌,态度很真诚,语言轻柔,大家都很喜欢他。我第一次在红烛买书,就认识了小罗。当时买了本北京大学出版社的《全汉赋》。后来接触多了,就和小罗很熟,成了朋友。1998年小罗自考毕业后,离开了红烛,去北京那边发展。临走他还请我吃饭。小罗去北京后,我们一直保存了联系。他还托我在贵阳办驾驶执照的年审。2005年11月底我到北京,和小罗重逢,老友相见分外亲切。2008年春,小罗结婚,我寄了一份礼物,我还写了祝贺的诗。小罗也寄了婚礼的照片和诗过来。这些都发到我的搜狐博客上,现在他在北京买了房子,我衷心祝愿他未来的人生幸福。红烛书屋开了几年,在贵大小有名气。也成了学者和读者的聚会的场所,虽然那里很小。我也因此结识了很有人格魅力,很有学问的熊竹沅老师。那是1998年夏的世界杯期间,到书店买书,遇见熊老师正和几位书友正谈天说地。我和他谈足球,他很高兴,说相见恨晚,遂一见如故。后来我经常去熊老师家里,得到他的不少很有益的教诲。小罗还在书店的时候,我还认识了也是贵大子弟的阿佳,他比我小,是农学院学园艺专业的,个子挺高,很文雅。他也很喜欢寻书,经常到红烛。我和小罗、阿佳年龄相差不大,都很谈得来,经常在红烛论世谈艺。08年在成都,回忆起这段时光,我曾赋诗寄远在北京的小罗,其中有一联云:“书屋谈艺浓,坐士论烟尘。”也许可为当年的书屋雅士论道的一点写照。我还去过米佳的小屋,书确实不少。后来,他大学毕业后好像去了上海,至今没有再遇见他。小罗走后,我介绍了在图书馆打工的中文系的胡贤勇去了红烛工作。这个期间,西西弗把贵大分店也开在朝阳村的附近,和红烛形成竞争之势。我渐渐在红烛买书少了点,在西西弗那里增多。西西弗的服务态度很好,也可以坐在那里阅读。他们搞有积分卡,买满200元,可以得15元的赠书。我也得过一两次,但总感觉实惠有点少。进入新世纪以后,在朝阳村口西西弗书店的那条路上,先后开过好几家书店。有家书店是从西西弗出来的一位胖胖的女店员开的,好像叫什么多闻斋,取自《论语》。但是开了没有多久,也就关门了,贱卖的时候,我去买了几本打三折的书,其中有三联版茅海建的《天朝的崩溃》和朱东润的《张居正大传》(百花文艺出版社)还有家西苑书店。2003年夏末初秋我在那里买了我的第一套中华书局版的二十四史之一的《宋史》,当时好像是打的8折,后来还买了套《金史》。西苑后来改卖音影碟子了,现在,也消失了。在朝阳村还出现一家专卖考试教材的诚章书店,打折很少,也没有我需要的书,我一般很少进去。贵大周围的这些书店,开得多,但浮沉也快,长期一直开着的,就是西西弗和一家专买少儿教材的小书店,再就是朝阳村街口的小小的红烛书屋。      由于店很有特色,西西弗在贵阳的发展日益壮大,在北京路六中的那条路上开了总店。有三层楼,房屋设计独特,装饰古典雅致,座位很多,灯光也很好,吸引了很多学生坐在那里看书,有点像图书馆的阅览室。我认为,这样的读者服务,正是它成功的秘诀。2002年我已经读研,特别喜欢买中华书局和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古籍类的文史书籍。在西西弗的三楼,有个中华书局的专柜。当时好像贵大的老师和西西弗达成了个协议,研究生去买书可以打8.5折。我在那段时间,买了二十四史中的几部史,但当打折时,店里的管理者就有点没有气度,露出一副晚娘脸。从那以后,我对西西弗感觉就有点不好了。不过,当时没有太多的选择,我和书友冯兄还是经常去。有时候不买书,就坐在三楼靠窗的位置,随便翻阅一本书,看着窗外的街道和行人,品味着人生,感觉时光悠然而过。后来,我又发现了在延安路口的21世纪锦绣书店,在那里也寻到了不少书,其中有几套二十四史,得了个贵宾卡,以后每次买书都打8.5折。这样我就把买书的地方转向了那里。我买的《朱子语类》、《唐会要》、《唐律疏议》等中华书局版的书,都是在那里买的。有一次还买到了打特价6折的中华书局版的《宋大诏令集》。后来我得知21世纪书店的一位年轻的朱经理,他的女朋友小王正好是我们单位的同事。我就先给我的这位同事讲了一下,希望得到优惠,小王很爽快地答应给她男朋友说这事。朱经理同意我买书可以打到7折。这样一来,我在这家书店买的书就比较多了。在贵阳还有个书店也是我不时想去一下的,就是在大十字街那里,在达德书院里的三联书店。达德的书其实很好,尤其是我喜欢的中华书局,上海古籍出版社,三联版,商务印书馆的书很多。但遗憾的就是打折很少,只打九折。那位胖胖的女老板,不太像搞文化事业的,完全是商人的作风,没有气度,唉,贵阳人就是这样。不过,我在那里还是买了中华版的《唐才子传校笺》和几本宋人笔记。有一次认识了书店的一个叫小魏的店员,他通融地给我打88折,有些放得旧了点的书打85折,我很高兴,就在那里买了一些书。有意思的是,在贵阳买书,我经常和店员交上朋友。小魏后来没有看见了,我在达德买书也就更少了。我的寻书生活有时候会碰上好机会,让我多淘点好书。曾在贵阳开过的席殊书店,毫无特色。有一次我和冯兄去那里看看,到二楼一看,其书吧还铺上了木地板。冯兄对我说这家书店老板太不会经营了,书卖得不好,书吧却搞得这样奢侈。不久,席殊果然就关门了,倒闭之前,老板只好打折卖书,我和同门的三位学友马上坐车进城,狂购了不少好书。冯兄也去买不少书。当时买的书有点多,记不太清了。只记得《戈德曼的《隐蔽的上帝》(百花文艺出版社)是5折买的。大约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曾有人在中华北路开了个叫什么书城的大书店,有几层楼,但经营没有多久,也倒闭了。我没有去看,贱买时冯兄去买了点书。

  在贵阳寻书如果没有去过五之堂书店的话,那算是没有真正搞清楚贵阳书店的分布图,还不是真正的书虫。五之堂最早开在小十字街,专门打折买书。有书店或出版社仓库的积压书,也有旧书。刚读研究生的时候,在那里,我买到了已经被禁的何清涟的《现代化的陷阱》,非常高兴。后来它搬到延安路,先是在外文书店楼上,那段时间,我去买了不少书。因为买得多,很快买满了500元,就有了贵宾卡,可以折上折。最初,五之堂书店的古籍书不算太多,我只记得买到一本陶宗仪的《南村辍耕录》,一本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的《论语正义·孝经郑注疏》,就是字太小。不过,后来还是买到不少好书,最惬意的是打四折花了80元买了一套上海书店出版社影三十年代世界书局版《诸子集成》。共八册,字大清晰。有此一套,诸子的其他版本可以不买矣。我的许多师友都买了这套书。冯兄当时没有买,后来感觉很后悔。我购到的另一套好书就是张寅彭编的《民国诗话丛编》,共六册,也是四折的。此外还买到《鄂国金佗稡编续编》等好书。我读研究生毕业以后,五之堂又挪了一次家,搬到了这条街口的一个位置。装饰古雅,分上下楼,楼上买新书,楼下是各种旧书和古籍书的展览,特点很鲜明。搬家后第一年春节,五之堂突然大展雄风,一下子不知道从那里进了大量的中华书局的文史古籍书。我和冯兄飞也似地赶到书店。一看,有我最喜欢的唐宋明清的史料笔记,有二十四史,还有不少中华版的好书。冯兄以6折买了二十四史中的十八种史,才花了约一千二百多元钱,打的回家。看得我好羡慕,心里想,当初要多等待一下,我的二十四史就不会流那么血了。不过,我也弥补了一下我的遗憾,买了柜台上的所有的明代史料笔记。后来,五之堂还进了商务印书馆的汉译名著系列的书,可能是不知道它们的价值,一开始都打四折或三折,我忙不迭地买了尼采的《苏鲁支语录》,是徐梵澄翻译的,文字古扑有味。还有帕斯卡的《思想录》,奥古斯丁的《忏悔录》,查士丁尼的《法学总论》等。后来果然书店发现了这些书的价值,就提高了打折的限度。看来,买书也要及时啊。五之堂楼下的旧书,我也淘了不少好书。在川大读书上明清小说课时,曾听谢谦老师提到的胡士莹的《话本小说概论》,这个书现在很少看见。没想到,回到贵阳不久,08年7月就在五之堂无意中找到了中华书局80版的,品相不错。09年2月还淘到了品相不错的1991年贵州版的《何应钦传》,这本书观点陈腐,但资料还算充实。何应钦是贵州兴义人,是民国时期的重要人物,但因为朝代的更迭,一直没有得到深入的研究。该书作者熊宗仁也是兴义人,写其著名的同乡的传记还是有点感情的。因为买书多,五之堂每年年末都要送点礼物给我,我最喜欢的是有一年,送了我一幅明万历刻本的《诗纪》的两页古书。纸张很黄,字很大,看着它,如同看见了消失的历史残烟。买书如果不淘旧书,就好像少了点咖啡和茶的品味。贵阳的旧书市场比起成都草堂当然要低迷很多。早期贵阳的旧书摊中在阳明路河畔,后来搬到了万东古玩花鸟市场。在阳明路时,我去过几次,那时候,还不太会淘书,不会精挑细选,多买些品相不好,有点脏烂的小说。后来我把这些书又都卖给了收破烂的了。那时寻到的书,唯有一本人民文学出版社繁体字版的《长生殿》品相很好。万东的旧书肆书是不少,但我需要的学术性质的书并不多,一次买到一直想得到的贵州版的周渔璜的《桐埜诗集》,心里很高兴。周渔璜名起渭,一字桐埜,别号载(戴)公,贵阳府属白纳长官司骑龙寨(今属花溪黔陶乡骑龙寨)人,他是清康熙年间的著名诗人。后来,在翠雅居书店买了本皮锡瑞所撰,中华书局的《经学通论》,泉8元。后来去多了,和书店的老板江先生熟悉起来,我叫他江哥,每次去都可以上他的旧书阁楼,慢慢地选书。经过努力,还是淘到了一些好书,如中华版的李卓吾的《初谭集》,品相不错的上古的《说岳全传》,山西人民出版社繁体字版的《关汉卿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繁体字版的王夫之的《楚辞通释》。天津古籍书店的《阅微草堂笔记》,就是字稍小点。淘旧书,经常会买到别人签过名字的书,仿佛也在阅读每本书流传这世间的历史,我将我的名字再印上去,融进时间的传递中。

  贵阳的私营书店除了最大的西西弗外,就是西南风书店,不过我在那里买的书很少,记忆中好像只买过一本中华版的《唐御史台精舍题名考》的书。这家书店,没有什么鲜明的特色,服务也不如西西弗,它能否长期存在是个问题。2006年江苏新华集团在贵阳喷水池附近开了万卷书城,开业后我和冯兄去了一趟,书很多。但不打折,我很少买书。只是在09年年底,它搞了个三周年庆祝活动,全场打6.8折,我和冯兄过去淘了点书,我买了中华书局的学术笔记丛刊本的《焦氏笔乘》等书。09年最后一天,我又去了一次,给小女买了小学生的语文辞典。贵阳的新华书店现在改名新华文轩,不过,无论如何改名,新华书店都是中国书店业的毒瘤,不仅书少得可怜,而且服务态度恶劣至极。到那里寻书简直是自讨苦吃。如果不是靠垄断了教科书的销售,我想它早该从地球上消失了。幸好,我老早就不去那种地方了。只是紫林庵旁边的新华书店有个打折的小店,偶尔会去看看,基本上没有好书,只有点贵州版白色封面的中国历代名著全译丛书。两个无聊的女店员在那里瞎聊天,这是我到过的书店,感觉最没有趣味的地方。

    成为书虫就意味着到处寻觅和嗅书店的气味。不过,现在我除了去五之堂和万东旧书肆,我已经很少去其他私营书店了,即使去西西弗,也只是看看最近出了什么书,翻翻书的介绍,看看字的大小等,然后回家上网买。自从2007年开始在网上购书,我的寻书活动就被大大延伸了。记得在网上购书最初是到孔夫子旧书店网去买,因为听师弟说那上面可以买到比较便宜的书。但孔夫子网要自己寄钱过去,还要自己出运费,很麻烦。我因此买得不多,买了本中国新闻出版社89年2月版赵蔚著的《赵紫阳传》,品相很好。扉页还留有当年的买书者的名字。还买了本上海古籍出版社版刘熙载的《艺概》。后来感觉太麻烦,就没有买了。后来听图书馆的同事贺炼说当当网购书可以货到付款,我就开始了我的网上寻书的漫游了。我从06年11月在当当网注册,最初几次下订单,都没有收到书,自己也很困惑。后来当当网负责人从北京打电话问我的情况,可能是我把手机写错了了,送货员总是联系不上我。一直到从2007年2月,才第一次从当当买到了书。从此我的网购便一发不可收拾。我在当当买的书以中华书局,上古,三联,商务版的书最多。冯兄也经常和我一起买。这样我的订单就猛增,很快就成了钻石卡会员,可以享受折上折的优惠。买书多了,自然和送货的李师傅熟悉起来,每次书到,我都可以打开包裹,看看书有无缺失或损坏的情况。当当有时候发货不太诚信,有一次购买《唐宋词汇评》的两宋卷,该书一共应该是五本,可书到的时候,打开包一看,只有两本,可价钱还是全套的价格,我就马上拒绝付款。后来从李师傅口中还知道了卓越网也可以买书并送货上门。我就又同时在卓越网买书。卓越的服务还不错,发货也快。在卓越我买了上古的《清诗话》和《清诗话续编》。大部头的书有《宋会要辑稿》。09年年底刚买了《全宋笔记》二编第6册和四编的九册书。因为是钻石卡会员,我主要还是在当当网买书,书购了不少,如中华版的佛教典籍丛刊本《法苑珠林》,上古版的宋代史书《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和《三朝北盟会编》。大部头的有《宋诗话全编》,复旦大学出版社的《历代文话》等。三年多的时间,我都基本上在网上寻书买书。07年到成都读书后,我也买了不少书,最后是回来时办火车托运弄回家的。成都买书的乐趣我已经写在了《成都书店记》的那篇短文里。我出差开会或旅游到外地,一般都要寻书。05年11月底去北京出差,买了洪亮吉的《北江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和巴蜀学者祝尚书先生的《宋人总集叙录》(中华书局版),因为当时很想考他的博士。06年7月去昆明开会,在云南大学里的书店8折买了三联版的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在云大附近的一家小书店买到了塔可夫斯基的《雕刻时光》。外地买的书,我都会在书的衬页写上购书的时间和地点,成为我寻书活动的足迹。

   除了在书店寻书,我的有些书属于通过非常渠道获得到的。1994年12月,我和单位的一位同事聊天,无意中知道他能搞到奇货,遂托其买到一套香港太平书局影印万历刊本的《金瓶梅词话》花了300多元钱,这套书有两百幅崇祯本的版画插图,是明代木刻画的精品。该书虽然不如线装本的字大,但也算不错了,它成为我的藏书镇斋之宝。1999年在北京的小罗帮我买了套《全宋词》。我的《全宋诗》也是托一位做书生意的朋友小盘买的。我的一些同学朋友知道我喜欢藏书,他们有时候去买书时,碰到好书,也顺便买来送我,如我的上海古籍版的汪辟疆的《唐人小说》,就是我的同门吕师弟在五之堂买到送我的。幸运的是我在读研期间,因为师友们长期到中华书局购书,书局给了一个特殊待遇,就是买得多就给七折的优惠,研究生三年,我几乎都参与了这种邮购买书的活动。我买的中华版的《玉台新咏笺注》、《杜诗详注》和《资治通鉴》等文史经典都是通过这种方式买到的。记得毕业后,我还继续通过师弟师妹们的关系去邮购。记得05年邮购李焘的宋史名著《续资治通鉴长编》时候,还亲自和小师妹到火车站去取书回来。虽然有点辛苦,但其乐无穷。06年邮购了一直想买的唐圭璋的《词话丛编》。我帮房老师也买了一套,就是有一册打开包后有点破损。   

   回顾我二十多年的买书历史,乐趣多多,浮生若梦。但总没有浪费光阴,所谓“客子光阴书卷里”,这就是我的生活方式和内心的桃源之地。在买书的经历中,我也体验了很多人生的悲欢离合。大概是2006年6月,我去了一次红烛书屋,我已经很少光顾这里了。一方面是我熟悉的小罗,小胡两位店员先后走了,和胡老师聊天,常常感觉话不投机,又没有多少趣味。此外,红烛的书适合我的也不多了。而且不少书因为存放旧了,因潮湿而污损,这些书,胡老师也不肯多打点折卖。这次到书店,感觉书店的生意很暗淡,和胡老师聊了一会,出于照顾他的原因,买了几本书,其中一本是冯尔康的《清史史料学》(沈阳出版社)。这是我记忆中最后一次到红烛买书了。胡老师此时已经离婚,单身一人,坐在书店里,还是抽烟看书,但书店经营不下去了。红烛曾经辉煌过,特别是在97年到2000年的时候。我在图书馆时,还看到过《贵州画报》上有一期,专门介绍贵阳的民营书店,特别赞赏红烛书屋。但它为什么没有发展起来呢?我一直感觉遗憾和奇怪,有时候和胡老师谈到这个问题,他总是说资金不足,在外地没有配送中心,也不能扩大店面等情况。我想,这些原因也许都有吧,不过,我觉得胡老师的经营方式也有问题。他请店员的时候,书店还能正常经营,后来小胡毕业走了,胡老师好像就再没有请店员,而是自己守店。但他经常晚上6点以后才开门,这就失去了不少老顾客和读者。胡老师白天不知道忙些什么,我也从未问过。在经营好的那几年,胡老师太忙于请学者名人办讲座,投入和参与文化事业比较多。但却没有注意扎扎实实地发展自己的书店。也许,还有我不知道的其它原因吧,但不管怎样,开了十一年的红烛书屋就这样消失了。我再也看不见书屋上挂着写有“点亮那心中的灯”的牌子了。红烛关门的具体时间,我也记不清了,大概从2007年起,朝阳村路口上就没有红烛书屋了。自己在红烛寻书的那段历史也就这样过去了。胡老师也再没有看见过,除了一次和冯兄去弘福寺,和他差肩而过,但彼此却没有打招呼。只是在浮尘梦影间,仿佛回到了那些年,小罗,小胡,胡老师,书店里的聊天,书签,藏书票的活动,各种讲座等等,时光恍然已远去。西西弗现在我很少去了,它的服务质量却有点下降,北京路的总店,座位也少了,曾经安放在三楼窗边的座位消失了,那种从楼上望窗外的感觉再也找不回来了。新开的店,商业味越来越浓,人文精神却在减少。21世纪锦绣书店也不在了,不知道是搬家了还是关闭了。好像就几年的时间,书店的分布就改了图,何况人生啊。

   买书的过程也就是寻书的生涯,是和书店结缘的时光。它和我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行走在大大小小的书店之间,历史悄然而去。因为在网络上购书,去书店的时间要比过去少了。记录下一点我和书店的记忆,可以回味一点人生的时光。书店,特别是那些有特色的私营书店,提供的不仅是书籍购买的方便,它实际上是寻书者生活的组成部分。常去书店的我不仅是寻觅到了自己想要的书,更重要的是还得到了生命中的很多值得珍视的东西,友情,知识,交流,回味生命过程时的温馨。红烛书屋的胡老师曾送我的一张名片,后面写有“书缘”两个字,也许,寻书的生涯就是一种“书缘”的情感吧。

  我的买书生涯还会永远继续下去,书店也不会消失,那就还会有我的身影。因为我知道,徘徊在自己灵魂的深处,还有不停翻飞的那只最美丽的蝴蝶……。

 u=3791250710,3854354348&fm=26&gp=0.jpg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97716-1234869.html

上一篇:房开江先生八十寿辰著述全集
下一篇:东坡读书诗词
收藏 IP: 202.101.72.*| 热度|

1 晏丽红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19: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