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JINGYI2018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JINGYI2018

博文

论“经络”的物理存在(6)

已有 2493 次阅读 2018-4-25 13:40 |个人分类:中医理论基本问题|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目前的国内外关于“筋”与“经络”的研究已经是花样繁多、数不胜数了。

有研究直接就把“经筋”说成是千呼万唤的“经络”,并且还赋予了新的名称。用计算机进行了三立体透明图像的模拟,把西医解剖的图谱中“筋”的全身走向与“经络”的概念对应起来,而且还发现了所谓的“珠串”样的结构直接对应了“经络铜人”身上“经络线条上特定“穴位”的位置。

国外和一些中外合作项目研究得出的结论比较客观,就是“经络”有“极大地可能就是人体“筋”所对应的结缔组织。而结缔组织的功能恰好被西医分析得很清楚却又刚好基本忽略了,因此极有可能它就是在“灯火阑珊处“的中国古人所说的“经络”,现代医学所有肌肉解剖图谱对应的位置都与《黄帝内经》所说的“经络”重合度非常之大。但是西人研究者然不能下最后的定义说“经络就是“筋”对应的结缔组织,因为实际的解剖组织“筋的走向和功能与中国古人对于“经络”的描述的任然有令人“困惑和难以解释”的明显差别,似乎中国古人所下的“经、络”的定义内涵更加广泛和奇妙,超出了“筋”组织的物理解释范畴。而且在黄帝内经-灵枢中有专门的论述“筋经”的一章。说明中国古人早已经认识到了“筋”与“经、络”的关系。而且用隐含的方式提示了它们二者有密切关系,但却“不是一回事”,二者不能相互取代。

为什们用“隐含”而不是直接下定义的方式来直接挑明经筋“经、络”之间准确的关系呢?这个问题十分的棘手和重要,需要深入到《黄帝内经-灵枢》作者的创作思维体系当中,细心体会、反复论证。

因此在本章我将利用已经明确的现代科学的知识进行专题论证。

从查阅到的数量繁多的相关论文和发表的成果介绍中可以看出,国外的有识之士在“经络与筋经的关系”这个研究过程中明显表现的比较理智和客观,提出了最有可能的假设,但是没有妄下结论,这与西方科学历来的严谨求实证的科学态度有关。而中国的相关课题研究者则过于主观和情绪非理性化,所谓令人兴奋的大量科研成果和相关研究结论仍然没有足够的说服力和客观证据,不能得到当前科学界的广泛认同。

所以“解铃还需系铃人”,所以我们还是要去问问《黄帝内经》的作者和他塑造的黄帝和歧伯,去亲身感受他们的思想,去体会他们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努力尝试着站在他们的角度去感受人体的“经、筋”奇妙组合和功能的实现。

    以下我采用在科学研究和论文写作中最常用的对比分析方法,将《黄帝内经-灵枢》中的“卷之三,经脉第十”中有关“手、足三阴三阳经脉“卷之四,经筋第十三”中有关“手、足三阳三阴经筋的对应分析素材片段拆分、组合在一起,用对比和分析的方法来体会《黄帝内经-灵枢》的作者是如何构造人体“经脉”与解释“筋经”这个精美体系的。

俗话说:“有比较才能有鉴别,如果这样的常规分析研究方法能够使我们在思维方法上靠近作者,何尝不是一件“多、快、好、省”之事。

“经络有无问题”几十年的研究中产生的大量所谓成果和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共性”,就是大多数相关循经研究者对认真研读《黄帝内经》原文本身并不“真正”感兴趣,比较热衷于“剪刀加粘贴”式的“断章取义、断句取义、断词取义”,直至更加极致的一刀两断、“阴阳”分离式的“断字取义”直接剥离“经脉”中的“经与脉”、“气和血”。其实想来这也符合当前中医理论的逻辑现状。据报道,相当一批在校中医学博士的研究“以阅读《黄帝内经》为羞,以基因、分子辨证为荣”,所以不管你在思想深处“反”或“不反”中医、“废”或“不废”中医理论、基于自身的知识结构框架想当然地认为中医是“科学”或“伪科学”,此时此刻,只需要静下心来,“复位、清零”大脑中所有对中华传统医学的主观认识残片,用科学的态度冷静、客观地比较分析以下《黄帝内经》的原文组合,努力找出其中的“规律”,看一看你能不能“发现“体会或者说“悟到什么。

可能你会一眼看到下面的古文文字感到不顺眼、看不懂也很厌烦,没关系,此处的中医理论阐述不需要你懂(能懂更好!),但需要你用一点点科学的精神“咬牙”坚持认真读完这一大段文字“精华”,用“手、足三阴三阳对照理解、分析的方式来用心体会、理解古人是如何表达我们所最关心的问题的,我的分析结论将放在最后,如果您在阅读中产生的感悟能够与我的一致,那么我相信在您心中一定也会涌现出一种莫名的喜悦和感动。

 

1.手、足三阴的“筋经与手、足“三阴经”的对应关系:


共有6 组。


1.1手太阴的“筋经”与手太阴“肺经”

1)手太阴的“筋经”

【《黄帝内经灵枢》原文,卷之四,“经筋第十三”】手太阴之筋,起于大指之上,循指上行,结于鱼后,行寸口外侧,上循臂,结肘中,上牖内廉,入腋下,出缺盆,结肩前脶,上结缺盆,下结胸里,散贯贲,合贲下抵季胁。

其病当所过者,支转筋痛,甚成息贲,胁急吐血。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名日仲冬痹也。

2)手太阴“肺经”

【《黄帝内经灵枢》原文,卷之三,“经脉第十”】 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

是动则病肺胀满,膨胀而喘咳,缺盆中痛,甚则交两手而瞀,此为臂厥。是主肺所生病者,咳上气,喘渴,烦心,胸满,臑臂内前廉痛厥,掌中热。气盛有余,则肩背痛,风寒汗出中风,小便数而欠。气虚则肩背痛,寒,少气不足以息,溺色变。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寸口大三倍于人迎,虚者,则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1.2  足太阴的“筋经”与足太阴“脾经”


1)足太阴的“筋经”

【《黄帝内经灵枢》原文,卷之四,“经筋第十三”】足太阴之筋,起于大指之端内侧,上结于内踝;其直者,络于膝内辅骨[1]上循阴股,结于髀,聚于阴器,上腹结于脐,循腹里,结于肋,散于胸中;其内者,著于脊。

其病足大指支内踝痛,转筋痛,膝内辅骨痛,阴股引髀而痛,阴器纽痛,上引脐两胁痛,引膺中脊内痛。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命日孟秋痹也。

 

2)足太阴“脾经”

【《黄帝内经灵枢》原文,卷之三,“经脉第十”】脾足太阴之脉,起于大指之端,循指内侧白肉际[1],过核昌[2]后,上内踝前廉,上踹内,循胫骨后,交出厥阴之前,上膝股内前廉,入腹属脾络胃,上膈,挟咽,连舌本,散舌下;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

是动则病舌本强,食则呕,胃脘痛,腹胀,善噫,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身体皆重。是主脾所生病者,舌本痛,体不能动摇,食不下,烦心,心下急痛,溏瘕泄,水闭,黄疸,不能卧,强立,股膝内肿厥,足大趾不用。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寸口大三倍于人迎,虚者,寸口反小于人迎。

1.3 手少阴的“筋经”与手少阴“心经”

1)手少阴的“筋经”

【《黄帝内经灵枢》原文,卷之四,“经筋第十三”】手少阴之筋,起于小指之内侧,结于锐骨,上结肘内廉,上入腋,交太阴,挟乳里,结于胸中,循臂下系于脐。

其病内急心承伏梁,下为肘网。其病当所过者,支转筋,筋痛。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其成伏梁唾血脓者,死不治。经筋之病,寒则反折筋急,热则筋弛纵不收,阴痿不用。阳急则反折,阴急则俯不伸。烨刺者,刺寒急也,热则筋纵不收,无用燔针,名日季冬痹也。足之阳明,手之太阳,筋急则口目为噼,眦急不能卒视,治皆如右方也。

 

2)手少阴“心经”

【《黄帝内经灵枢》原文,卷之三,“经脉第十”】心手少阴之脉,起于心中,出属心系下膈络小肠其支者,从心系上挟咽,系目系;其直者,复从心系却上肺,下出腋下,下循牖内后廉,行太阴心主之后,下肘内,循臂内后廉,抵掌后锐骨之端,入掌内后廉,循小指之内出其端。

是动则病嗌干心痛,渴而欲饮,是为臂厥引。是主心所生病者,目黄胁痛,牖臂内后廉痛厥,掌中热痛。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禾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寸口大再倍于人迎,虚者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1.4 足少阴的“筋经与足少阴“肾经”

1)足少阴的“筋经

【《黄帝内经灵枢》原文,卷之四,“经筋第十三”】足少阴之筋,起于小指之下,并足太阴之筋,邪走内踝之下,结于踵,与太阳之筋合,而上结于内辅之下,并太阴之筋,而上循阴股,结于阴器,循脊内挟膂上至项,结于枕骨,与足太阳之筋合。

其病足下转筋,及所过而结者皆痛及转筋。病在此者,主痫瘼及痉,在外者不能俯,在内者不能仰。故阳病者,腰反折不能俯,阴病者,不能仰。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在内者熨引饮药,此筋折纽,纽发数甚者死不治,名日仲秋痹也。

2)足少阴“肾经”

【《黄帝内经灵枢》原文,卷之三,“经脉第十”】肾足少阴之脉,起于小指之下,邪走足心,出于然谷之下,循内踝之后,别入跟中,以上踹内,出膪内廉,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络膀胱;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挟舌本;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

是动则病饥不欲食,面如漆柴嗍,咳唾则有血,喝喝跚而喘,坐而欲起,目院皖如无所见,心如悬若饥状,气不足则善恐,心惕惕如人将捕之,是为骨厥。是主肾所生病者,口热舌千,咽肿上气,嗌干及痛,烦心心痛,黄疸肠游,脊股内后廉痛,痿厥嗜卧,足下热而痛。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灸则强食生肉,缓带披发大杖重履而步。盛者寸口大再倍于人迎,虚者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1.5手厥阴的“心主之筋”与手厥阴“心包经”

1) 手厥阴的“心主之筋”

【《黄帝内经灵枢》原文,卷之四,“经筋第十三”】手心主之筋,起于中指,与太阴之筋并行,结于肘内廉,上臂阴,结腋下,下散前后挟胁;其支者,入腋,散胸中,结于臂。其病当所过者,支转筋前及胸痛息贲。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名日孟冬痹也。

 

2)手厥阴“心包经”

【《黄帝内经灵枢》原文,卷之三,“经脉第十”】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下膈,历络三焦其支者,循胸出胁,下腋三寸,上抵腋,下循懦内,行太阴少阴之间,入肘中,下臂行两筋之间,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其支者,别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

是动则病手心热,臂肘挛急,腋肿,甚则胸胁支满,心中儋儋大动,面赤目黄,喜笑不休。是主脉所生病者[3],烦心心痛,掌中热。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寸口大一倍于人迎,虚者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1.6 足厥阴的“筋经”与足厥阴“肝经”

 

1) 足厥阴的“筋经”

【《黄帝内经灵枢》原文,卷之四,“经筋第十三”】足厥阴之筋,起于大指之上,上结于内踝之前,上循胫,上结内辅之下,上循阴股,结于阴器,络诸筋。

其病足大指支内踝之前痛,内辅痛,阴股痛转筋,阴器不用,伤于内则不起,伤于寒则阴缩入,伤于热则纵挺不收,治在行水清阴气;其病转筋者,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命日季秋痹也。

2) 足厥阴“肝经”

【《黄帝内经灵枢》原文,卷之三,“经脉第十”】肝足厥阴之脉,起于大指丛毛之际,上循足跗上廉,去内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阴之后,上胭内廉,循股阴入毛中,过阴器,抵小腹,挟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其支者,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其支者,复从肝别贯膈,上注肺。

是动则病腰痛不可以俯仰,丈夫癞疝,妇人少腹肿,甚则。嗌干,面尘脱色。是肝所生病者,胸满呕逆飧泄,狐疝遗溺闭癃。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寸口大一倍于人迎,虚者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2.手、足三阳的“筋经与手、足“三阳经”


6组


2.1手太阳的“筋经”与手太阳“小肠经”

 

1)手太阳的“筋经”

【《黄帝内经灵枢》原文,卷之四,“经筋第十三”】手太阳之筋,起于小指之上,结于腕,上循臂内廉,结于肘内锐骨之后,弹之应小指之上,入结于腋下;其支者,后走腋后廉,上绕肩胛,循颈出走太阳之前,结于耳后完骨;其支者,入耳中直者,出耳上,下结于颔,上属目外眦。

其病小指支,肘内锐骨后廉痛,循臂阴,入腋下,腋下痛,腋后廉痛,绕肩胛引颈而痛,应耳中鸣痛引颔,目瞑良久乃得视,颈筋急,则为筋瘘颈肿,寒热在颈者。治在燔针劫刺之,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其为肿者,复而锐之。本支者,上曲牙,循耳前属目外眦,上颔结于角,其痛当所过者支转筋。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名日仲夏痹也。

 

2)手太阳“小肠经”

【《黄帝内经灵枢》原文,卷之三,“经脉第十”】小肠手太阳之脉,起于小指之端,循手外侧上腕,出踝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内侧两筋之间,上循牖外后廉,出肩解,绕肩胛,交肩上,入缺盆络心,循咽下膈,抵胃属小肠;其支者,从缺盆循颈上颊,至目锐眦,却入耳中;其支者,别颊上颐抵鼻,至目内眦,斜络于颧。

是动则病嗌痛颔肿,不可以顾,肩似拔,牖似折。是主液所生病者,耳聋目黄颊肿,颈颔肩脘肘臂外后廉痛。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人迎大再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2.2 足太阳的“经筋”与足太阳“膀胱经”

 

1) 足太阳的“经筋”

 

【《黄帝内经灵枢》原文,卷之四,“经筋第十三”】足太阳之筋,起于足小指上,结于踝,邪上结于膝,其下循足外踝,结于踵,上循跟,结于胭;其别者,结于踹外,上膪中内廉,与膪中并上结于臀,上挟脊上项;其支者,别入结于舌本;其直者,结于枕骨,上头下颜,结于鼻;其支者,为目上网,下结于顺蚴;其支者,从腋后外廉,结于肩脶;其支者,入腋下,上出缺盆,上结于完骨其支者,出缺盆,邪上出于顺。

其病小指支,跟肿痛,膪挛,脊反折,项筋急,肩不举,腋支,缺盆中纽痛,不可左右摇。治在燔针劫刺,以知嘲为数,以痛为输,名日仲春痹。

 

 

2) 足太阳“膀胱经”

【《黄帝内经灵枢》原文,卷之三,“经脉第十”】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顶,循肩膊内,挟脊抵腰中,入循膂州,络肾属膀胱其支者,从腰中下挟脊贯臀,入膪中其支者,从膊内左右,别下贯胛,挟脊内,过髀枢,循髀外从后廉下合膪中,以下贯踹内,出外踝之后,循京骨,至小指外侧。 

是动则病冲头痛,目似脱,项如拔,脊痛腰似折,髀不可以曲,膪如结,踹如裂,是为踝厥。是主筋所生病者,痔疟狂癫疾,头囟嘲项痛,目黄泪出鼽衄,项背腰尻膪踹脚皆痛,小指不用。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人迎大再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2.3 手阳明的“筋经”与手阳明“大肠经”

 

1)手阳明的“筋经”

【《黄帝内经灵枢》原文,卷之四,“经筋第十三”】手阳明之筋,起于大指次指之端,结于腕,上循臂,上结于肘外,上孺,结于鹪其支者,绕肩胛,挟脊直者,从肩脶上颈其支者,上颊,结于烦;直者,上出手太阳之前,上左角,络头,下右颔。

其病当所过者,支痛及转筋,肩不举,颈不可左右视。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名日孟夏痹也。

 

2)手阳明“大肠经”

【《黄帝内经灵枢》原文,卷之三,“经脉第十”】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骨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

是动则病齿痛,颈肿。是主津液所生病者,目黄,口干,鼽衄,喉痹,肩前臑痛,大指次指痛不用,气有余则当脉所过者热肿;虚则寒栗不复。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人迎大三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2.4  足阳明的“筋经”与足阳明“胃经”

1)足阳明的“筋经”

 

【《黄帝内经灵枢》原文,卷之四,“经筋第十三”】足阳明之筋,起于中三指,结于跗上,邪外上加于辅骨,上结于膝外廉,直上结于髀枢,上循胁属脊其直者,上循千,结于膝;其支者,结于外辅骨,合少阳其直者,上循伏兔,上结于髀,聚于阴器,上腹而布,至缺盆而结,上颈,上挟口,合于顺,下结于鼻,上合于太阳。太阳为目上网,阳明为目下网其支者,从颊结于耳前。

其病足中指支胫转筋,脚跳坚,伏兔转筋,髀前肿,瘸疝,腹筋急,引缺盆及颊,卒口僻急者,目不合,热则筋纵,目不开。颊筋有寒,则急,引颊移口;有热则筋弛纵,缓不胜收,故僻。治之以马膏,膏其急者以白酒和桂,以涂其缓者,以桑钩钩之,即以生桑灰置之坎中,高下以坐等。以膏熨急颊,且饮美酒,啖美炙肉,不饮酒者,自强也,为之三拊而已。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名日季春痹也

 

 

2)足阳明“胃经”

【《黄帝内经灵枢》原文,卷之三,“经脉第十”】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之交颊中,旁纳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挟脐,入气街中其支者,起于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引,以下髀关,抵伏兔,下膝膑中,下循胫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内间;其支者,下廉三寸而别,下入中指外间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间,出其端。

是动则病洒洒振寒,善呻数欠颜黑,病至则恶人与火,闻木声则惕然而惊,心欲动,独闭户塞牖而处,甚则欲上高而歌,弃衣而走,贲响腹胀,是为千厥。是主血所生病者,狂疟,温淫汗出,鼽衄,口喟唇胗,颈肿喉痹,大腹水肿,膝膑肿痛,循膺、乳、气街、股、伏兔、千外廉、足跗上皆痛,中指不用。气盛则身以前皆热,其有余于胃,则消谷善饥,溺色黄。气不足则身以前皆寒栗,胃中寒则胀满。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人迎大三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2.5 手少阳的“筋经”与手少阳“三焦”

1)手少阳的“筋经”

【《黄帝内经灵枢》原文,卷之四,“经筋第十三”】手少阳之筋,起于小指次指之端,结于腕,中循臂,结于肘,上绕牖外廉、上肩、走颈,合手太阳;其支者,当曲颊入系舌本;其支者,上曲牙引,循耳前,属目外眦,上乘颔,结于角。其病当所过者,即支转筋,舌卷。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名日季夏痹也。

2)手少阳“三焦”

【《黄帝内经灵枢》原文,卷之三,“经脉第十”】三焦手少阳之脉,起于小指次指之端,上出两指之间,循手表腕,出臂外两骨之间上贯肘,循脯外上肩,而交出足少阳之后,入缺盆,布膻中,散落心包,下膈,循属三焦;其支者,从膻中上出缺盆,上项,系耳后直上,出耳上角,以屈下颊至额;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过客主人前,交颊,至目锐眦。

是动则病耳聋浑浑焯熔州,嗌肿喉痹。是主气所生病者,汗出,目锐眦痛,颊痛,耳后肩牖肘臂外皆痛,小指次指不用。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人迎大一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2.6足少阳的“筋经”与足少阳“胆经”

1足少阳的“筋经”

【《黄帝内经灵枢》原文,卷之四,“经筋第十三”】足少阳之筋,起于小指次指,上结外踝,上循胫外廉,结于膝外廉其支者,别起外辅骨,上走髀前者结于伏兔之上,后者结于尻;其直者,上乘眇季胁,上走腋前廉,系于膺乳,结于缺盆;直者,上出腋,贯缺盆,出太阳之前,循耳后,上额角,交巅上,下走颔,上结于顺支者,结于目眦为外维。

其病小指次指支转筋,引膝外转筋,膝不可屈伸,膪筋急,前引髀,后引尻,即上乘眇,季胁痛,上引缺盆、膺乳、颈,维筋急。从左之右,右目不开,上过右角,并趼脉而行,左络于右,故伤左角,右足不用,命日维筋相交。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名日孟春痹也。

 

2)足少阳“胆经”

【《黄帝内经灵枢》原文,卷之三,“经脉第十”胆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上抵头角,下耳后,循颈行手少阳之前,至肩上,却交出手少阳之后,入缺盆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眦后;其支者,别锐眦,下大迎,合于手少阳,抵于出页,下加颊车,下颈合缺盆以下胸中,贯膈络肝属胆,循胁里,出气街,绕毛耐纠,横入髀厌中其直者,从缺盆下腋,循胸过季胁,下合髀厌中,以下循髀阳嘲,出膝外廉,下外辅禺之前,直下抵绝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上,入小指次指之间;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之间,循大指歧骨内出其端,还贯爪甲,出三毛。

是动则病口苦,善太息,心胁痛不能转侧,甚则面微有尘,体无膏泽,足外反热,是为阳厥。是主骨所生病者,头痛颔痛,目锐眦痛,缺盆中肿痛,腋下肿,马刀侠瘿,汗出振寒,疟,胸胁肋髀膝外至胫绝骨外踝前及诸节皆痛,小指次指不用。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人迎大-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原文引用完)


如果能够结合现代医学肌肉、骨骼结构解剖示意图和中国传统医学12正经分布示意图进行理解和体会,效果会更好。


(未完待续)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84912-1110832.html

上一篇:论“经络”的物理存在 (5)
下一篇:论“经络”的物理存在(7)-小结篇
收藏 IP: 125.70.170.*|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20: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