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JINGYI2018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JINGYI2018

博文

论“经络”的物理存在 (5)

已有 2494 次阅读 2018-4-23 13:16 |个人分类:中医理论基本问题|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黄帝内经灵枢》原文,卷之三,“经水第十二”】黄帝曰余闻之,快于耳,不解于心,愿卒间之。岐伯答曰此人之所以参天地而应阴阳也,不可不察。足太阳外合清水,内属膀胱,而通水道焉。足少阳外合于渭水,内属于胆。足阳明外合于海水,内属于胃。足太阴外合于湖水,内属于脾。足少阴外合于汝水,内属于肾。足厥阴外合于渑水,内属于肝。手太阳外合淮水,内属小肠,而水道出焉。手少阳外合于漯水,内属于三焦。手阳明外合于江水,内属于大肠。手太阴外合于河水,内属于肺。手少阴外合于济水,内属于心。手心主外合于漳水,内属于心包。凡此五脏六腑十二经水者,外有源泉而内有所禀,此皆内外相贯,如环无端,人经亦然。故天为阳,地为阴,腰以上为天,腰以下为地。故海以北者为阴,湖以北者为阴中之阴,漳以南者为阳引,河以北至漳者为阳中之阴,漯以南至江者为阳中之太阳,此一隅之阴阳也,所以人与天地相参也。

 

此段是“歧伯”用比喻和对应的手法用12条分布在中国大地之上的大河具体讲解12经与五脏六腑的各自对应关系。这一段虽然与前面的12经水的定义有一定的重复,但是目的十分明确,进一步细化了“经水”中将人体的“经脉”与自然界12条大河的名称和位置,而最后的落脚点是在最后一段的总结, 即此一隅之阴阳也,所以人与天地相参也

 

这是中国古典哲学在中医理论上最闪光的总结。它深邃的思想和意境不但将当时的各国同时代的各种古代医学,即便是现代西方医学都远远地甩在身后无数圈,以致当代人大多数无法理解,只能用个“玄学”来为自己的无知浅薄遮羞,找个台阶来缓冲,避免大脑思维的“硬着陆”。

 

现代科学技术领域研究的最高峰,即人体大脑、意识与整个宇宙的关系已经使我们能够看到中国古典先贤们思想的一骑绝尘之后留下的尘烟。宇宙、天、地、人、分子、原子、基本粒子直至夸克能否用传统中医的思想统一起来呢?我觉得能!这是一个宽广的系列课题。能够挤进这个思想领域,即便是“走马观花”一番,对于每一个喜爱中医之人来说都是极好的,因为它事关人类的生死、存在的本源。


目前国内《黄帝内经》白话文中对于这一段的主要精神都是这样解释并归纳为“借分布在不同区域的十二条河流的运行情况和相互关系,来比喻人体十二经脉的气血运行情况和相互关系—即经脉也像河流一样,有着发源、流域、纵横交叉、出入离合等特点,并形成一个循环不息的整体”。并都到此为止了。对照前文引述的“十二经水”原文,粗略地看,这一段就是更加具体解释了“十二经脉是怎样具体地与十二条河流相对应的问题”。

很明显,“歧伯”老师对“十二经水”的精确描述对于解释“什么是经络”还是有点隔靴搔痒,让黄帝和你、我、大家都没有得到想知道的“经络”的核心内容。所以“黄帝”在下面一段继续发问:夫经水之应经脉也,其远近浅深,水之多少各不同,合而以刺之奈何?我将它意译如下,就是“您将经脉与经水这样对应起来,新鲜而又生动,我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理解更有针对性了,但是我还是不明白您做了这么多的比喻,为什么非要用“经水”这个概念,“经水”的远近深浅、水血多少各不相同,这些同针刺之术的应用有何因果关系呢”?

 

“黄帝”其实是在用另外一种方式问“歧伯”:“经络到底是什么?”

 

我认为,《黄帝内经》的作者在“经水”这一章再一次回避了“经络”是什么的问题。而且借“歧伯”回避“黄帝”的问题,间接地将该问题转移到了“针刺术”的范畴上去了。很多人也就随着话题的转移将这一章中隐藏的“闪光之处”忽略过去了。

首先需要强调的是,“歧伯”并不是有意地回避,我认为合理的解释是,在2000多年前《黄帝内经》的作者的知识储备不足以让他从本质上来解释“经络”的本质和结构。因此他让他所塑造的中华医学的最高智者“歧伯”尽量用比喻的方法向黄帝和后人来说明“经、络、脉”的实质、形态和功能。在这里他把科学的严谨和灵动的想象结合到了一个非常高的境界。他没有随意地下结论说“经、络”就是“什么、什么”,他把这个问题留给了后人,因为他一定相信掌握了更多知识的后人一定会有足够的智慧对这个问题实施最后的精确打击。他能够做的就是尽全力把能够提供的智慧和思想传达给我们,尽量将“经、络”这个问题封锁在一个尽量小的包围圈内,使后人能够利用这个概念和位置解决问题而不至于手足无措。当然他可能没有想到的是:没有下定论的结果使2000多年后会导致一个属于“机械唯物论”的“科学”研究方法会对后世中医产生如此大的冲击,以致威胁到了中医的生存。

 

“歧伯”可能会想“看来这些后人还是有些教条和僵化,缺乏理论与实际联系的基本功训练,早知如此,还不如再多找只竹简或木条、多写几行字”。

 

文章写到此,我不想再等了,觉得可以先把我的“经络”观点表明出来了。后面再来进一步通过《黄帝内经》其它的章节来验证。

 

下面是我的学习体会,在此分享给大家。首先我想坦白地告诉大家,凭借下面的认识,《黄帝内经》中所说的“经、络”,“歧伯”对黄帝和我们后人没有明确的话对于我来说(具有的知识结构)只有记不住、暂时不懂而没有不可“理解”的障碍了。

 

这里需要借助现代医学的知识明确扩展说明如下:如前所述,12条脉管是连接五脏六腑的12条主血管。12条“经”是五脏六腑之间的分界面之上覆盖的“经膜”。它在宏观角度上看类似于12条“山谷”或“河流”。用河流“经水”来比喻“经”含义是十分深刻的。山谷是各大山峰交界的延长线,是地势的最低处,河流如果干涸的话,其实就是深沟或地势低洼的滩涂。它在地理上实际是陆地两个交接区域板块和沟壑的分界面,因此“经”的含义明确包含了“界面和由界面自然形成的相对位置较低的路径,水汇集在表面就形成了河流,即“经水”。

 

要深刻地认识到: 既然是“河流”,那就是要有约束和可控制河水的功能。而且河流无盖,并非管道,所以它是除“脉管”之外的另一个主要的控制流体的深沟、低洼的路径和通道。对应于人体内部就是津液、体液及其肌体之间的组织液的“经水”通道。这就是“经”的功能和特点。所以这里强调说夫经水者,受水而行之,可以这样借用引申来描述,即:作为各脏腑的分界面之间的“经”就如同河流一样,接受并汇聚人体内部的各种组织液并且控制着各种液体的流动的方向、速度、状态和过程。

 

因此“经络”实际上就是“经膜”在“分肉”之间的“沟底”或“谷底”;或者就是大块功能组织、各脏腑器官之间的连接支撑部分。那么它们是“筋”的延伸部分即“筋膜”吗?有很多人经过研究认为“是”,只不过是“经络”的两种不同的说法而已。但我认为“不完全是”,它们之间有很小一部分“交集”

 

因为很明显,如果是的话,就没有必要写“经水”这一节了。因为后面有专门的“筋经”一章。再者说“筋”是联结骨骼和肌肉的肌腱部分,不具备“经水”中所描述的功能。当然“经膜”与“筋经”的关系也是十分密切的,它实际上在结构上是同源的,具体我将在后文详述。

 

通往脏、腑的12条主动脉血管与通往手足的12条正经的位置时而相依,时而分离。注意我没有讨论“主静脉血管”,因为在此处它处于次要位置,通过西医解剖图谱可以看到,它可以归到“络脉”中去,当静脉血管网走到15络脉时,也是同样表现为“相互依存、相互交织”的关系。

 

 

【《黄帝内经灵枢》原文,卷之三,“经水第十二”】黄帝曰夫经水之应经脉也,其远近浅深,水之多少各不同,合而以刺之奈何?岐伯答曰足阳明,五脏腑之海也,其脉大血多,气盛热壮,刺此者不深弗散,不留不泻也。足阳明刺深六分,留十呼。足太阳深五分,留七呼。足少阳深四分,留五呼。足太阴深三分,留四呼。足少阴深二分,留三呼。足厥阴深一分,留二呼。手之其受气之逼近,其气之来疾,其刺深者皆无过二分,其留皆无过一呼。其少长大小肥瘦,以心撩之,命曰法天之常灸之亦然。灸而过此者得恶火,则骨枯脉涩,刺而过此者,则脱气。

 

这一段转到了具体的刺法和灸法。我的体会是:针刺和灸法的理论来源于广泛而深刻的实践操作,古人先贤的用心专注让人叹为观止。其中说明的“位置、深浅、留针时间(用呼吸标定)与对气、血循行快慢的控制”包含了十分深刻的对于化学反应释能与营养精微物质的转换定量精确控制的关系。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病人、具体施针。“针法”是调动人体自身的能量和精微物质运行和分布。而“灸法”则是直接通过外界补充能量。虽然见效快,但是它有可能会影响人体自身内部的能量平衡,因此需要非常小心用“灸”法。灸而过此者得恶火,则骨枯脉涩即:“恶火”耗伤“阴精”。“针刺法”如果掌握不当,实际上会使机体损失更多的能量,刺而过此者,则脱气,即损耗阳气。

因此随后整个的《黄帝内经-灵枢》的重点都会放到如何在这两者之间实现“游刃有余”的平衡操作,在更高的层次上治病救人。

 

【《黄帝内经灵枢》原文,卷之三,“经水第十二”】黄帝曰夫经脉之小大,血之多少,肤之厚薄,肉之坚脆,及膪之大小,可为量度乎?岐伯答曰: 其可为度量者,取其中度也,不甚脱肉而血气不衰也。若失度之人,痛瘦而形肉脱者,恶可以度量刺乎。审切循扪按,视其寒温盛衰而调之,是谓因适而为之真也。

 

这一段的总结看似简单且与上文有些不够连贯,实际上作者从“经水”跳到了“五脏”的全局高度,进行了预先的小结,其中的内涵却是从一个侧面利用“五行”的原则阐述了中医理论与实践密切联系的科学本质。

 

因此我在此意译如下:

 

人体的“经脉之小大”对应的是人体的营养物质传递和能量释放的通道和功能,即“阳”和“阴”在全身运行的顺利程度;“血之多少”对应的是“阴”,即营养物质的传递范围和心脏心肌功能;“肤之厚薄”对应的是人体肺的功能的潜力;“肉之坚脆”对应的是人体脾胃功能的强弱;膪之大小对应的是人体肾功能的大小(实际上就是《黄帝内经-素问》当中的“心主血”、“脾主肌”、“肺主皮毛”、“肾主骨”、和“肝主筋”的另外一种灵活的表达方式)。不同的人体大小对应的五脏尺寸也各不相同,因此所阐述的关于用针、灸的方法主要针对身材肌肉匀称、体型适中的人体。对于肌肉瘦削,形体变形的人,用针需十分谨慎,切忌伤及“五脏”。要严格按照“审、切、循、扪、按”的方法,根据病人的实际体质和盛衰、虚实、寒温,事实求是、具体分析、灵活应变,找到疾病的本源所在。

 

由此可以推断,“经水”这一章,实际与人体的“肝”、“肝经”以及所主的“筋”“脾”、“脾经”以及所主的“营养精微物质”有关。

 

那么《黄帝内经》的作者是如何看待“筋”的呢?“筋”是“经、络”的另一个代名词吗? “经、络的物理位置到底在哪里呢”?

 

一定要搞清这个问题,因此《黄帝内经-灵枢》作者想我们之所想,给我们准备了更加精彩的下一章“经筋”。

 

(未完待续)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84912-1110468.html

上一篇:论“经络”的物理存在 (4)
下一篇:论“经络”的物理存在(6)
收藏 IP: 125.70.171.*|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21: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