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ggHYX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ggHYX

博文

发表第一篇文章之感想

已有 3766 次阅读 2018-3-29 23:04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五年前,我刚刚读研进入实验室,老板安排我跟着两个师兄测定血液中的NO(一氧化氮),刚好实验采购了一套复杂的测定NO的仪器。老板就让我跟着两个师兄测定NO,我们的任务就是测定拉萨3660m海拔的藏族血清中的NO。因为刚开始学习这个仪器的操作需要花大量时间去摸索,而且这个数据只是大师兄文章的中的一个数据点,所以两个师兄的积极性都不太高。不过我是新生,刚来也没有什么课题,所以也乐意花时间去干这活儿。

然而,当我们测了第一批样本后发现,我们测出来的50份样本的结果都跟以往文献报道的均值相差较大,都普遍偏低。师兄一看,刚好可以跟老板交差,就跟老板说这些样本放置时间太久,已经不能用于测定了。

我反正也没有什么其他的任务,所以就留着继续鼓捣。我采集了几份新鲜的血液,打算看看这个储存时间到底会不会对结果有影响。我用多个不同的-80度储存时间测定了NO,结果发现这个-80的存储时间几乎没有影响(-80度一般是比较稳定的,而且NO溶在血液中以硝酸根离存在)。而且我通过制作不同血清检测量的饱和曲线,确定了最佳的检测量,来提高测定的准确度。当我排除了其他任何可能的因素以后,我扩大了样本量,测定了从200人到500人的血清样本,发现整个测定的NO量还是跟我之前测定的一样,明显比之前报道的低。

之后我收集了所有关于藏族低氧对于NO水平的文献,发现很多文献的认为的藏族比汉族高十倍的NO水平是藏族特有的适应特征基本上都是来源于业界一位大牛2007年的研究结论:一份测定了88个生活在4200m藏族的NO。而其他的很多研究都是没有验证直接引用了07年的结论。在一次组会上,我讲到之前的研究可能是错的,我认为NO在低氧中并不只是像人们认为的NO是血管舒张剂,多的NO允许更多的血流输送氧气这么简单, make sense不能成为后面的学者能理所当然的接受2007年的结论的原因。

我庆幸遇到一个好老板,老板在组会上认可了我的观点,并建议用更大的不同海拔的样本集来彻底的弄清楚这个问题。实验室的-80冰箱存储了近2000份不同海拔的藏族个体的血清样本,这都是实验室多年的积蓄。当我们测定了长期生活在高海拔的汉族后发现,汉族表现出了比藏族更高的NO,这个结果完全推翻了之前2007美国人的结论。这其实说明了NO升高的人类适应低氧的普遍表型。为了进一步验证我们结果,实验室花两年的时间分别采集了现今世代生活在最高海拔5370m的普玛江塘乡的藏族样本和最低海拔墨脱1900m的藏族样本。我们发现了更有意思的现象:在高海拔,尽管藏族的NO升高了,但是比汉族的升高的少,是一种温和升高。这让我们马上联想到了藏族在血红蛋白上的适应模式。于是,经过反复验证后,我们提出了藏族的NO钝化假说。同时,我们在细胞水平,转基因的小鼠和基因组分析上都找到了支持该假说的证据。很快,我记得那时还在拉萨收集样本,几个晚上就把文章写好,几天就收到了老板的修改的版本。

正当我满怀希望的把自己的第一篇文章投出去的时候,没想到这个漫长的旅程才刚刚开始。

我们从NEJM到JAMA再到JCI,处处碰壁,审稿人给出的理由很多,反正就是不接收。有的耗你两个月,最后说找不到审稿人。有一次一个reviewer上来就批头盖脸的说了一通我们的数据不可靠,然后又义正言辞地告诉我们2007年那篇文章做的有多扎实。后面经过我排查,确定他就是跟2007年的作者合作者。不过有一个reviewer我觉得说到了重点:“If we accept your measurements, then the study is far superior to previous reports and lays to rest the idea that increased NO production is a major biochemical mechanism of adaptation.” (大概就说,如果承认了你们的结论,那以前对于NO升高对于低氧适应的结论会被改写)。或许,除了我们的投稿总避不开那些相关的人,另一个就是新的观点被认可是很难的,特别是反驳一个以前大家普遍认可的理论。大家宁愿拒绝新观点正确的可能性,也不愿给你一个机会去发出这个新的声音。

后来,老板说科学院办一个新杂志NSR,开始接受article,建议如果国外期刊不要就投NSR,创刊宗旨也是鼓励新的声音,新的理论也符合我们的这个文章(https://academic.oup.com/nsr/article/4/4/511/3888643?searchresult=1 推荐这篇两位大牛写的文章)。后面审稿的时候,Editor希望2007年团队里面人还是审一下我们的文章,毕竟他们是业内的权威,能听到专业的评点。然而他们直接回复编辑:拒绝审稿!直接不给你讲理的机会。后面编辑打算把这个拒稿的事情作为editor commentary(因为编辑也是国内大牛)。然后不知怎么后面那伙人又答应审我们的文章。反馈的comments虽说很专业很仔细,但也很刻薄。简单来说,就是你们做了这么多,但是证据不足,我不认可。

现在,文章发出来了,在中国的杂志上。我觉得这样挺好,至少新的声音有了呐喊的地方。

只是觉得,大家总说创新,可是一个新的科学理论让人认可、让杂志认可,比旧知识让人认可难多了,更不要说去反驳已有的知识。但是,这样,谈何进步?


2018三月.昆明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84313-1106404.html


下一篇:出国做博后,求学还是求生?
收藏 IP: 117.136.72.*| 热度|

3 余国志 雷宏江 罗娜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19: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