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anguibe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fanguibe

博文

我拿什么拯救你,我的青椒(上) 精选

已有 19143 次阅读 2018-4-1 13:22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2018,聊聊教育这个事儿(七):

我拿什么拯救你,我的青椒(上)

如果我说高校教师是个高危职业,肯定会有一大帮吃瓜群众萌生撸起袖子提着板砖拍死我的冲动,但是,先请各位看官高抬贵手!容我落实《焦点访谈》“用事实说话”的精神,来认真分析一下为啥高校教师咋就整成高危职业了哈。

一、新时期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倦怠的解读和剖析

鲜为人知,教师行业是最容易过劳死的高危职业之一。早在《2010中国城市健康状况大调查》的报告中就指出,制造、金融、教育、媒体人群健康透支最严重,位居前四位。由此可见,教师面临的多重压力为教师带来了严重的身心负担。新时期青年教师的职业倦怠感从特征表象来看,可以从“倦”和“怠”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解读。今天咱就一方面从体检数据入手,根据身体状况来分析教师群体的“倦”,另一方面呢,咱从精神压力入手,从心理层面来分析造成教师群体的 “怠”。

1.倦——身体亚健康既是结果也是诱因

首先根据某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数据,随机选取无重大疾病及慢性病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在职教职工984人作为观察组,其中男性350人,女性634人。同时筛选出在北京事业单位工作的体检人员1213人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437人,女性776人,确保与观察组性别比例相当。对研究对象进行血清甘油三脂(TG)、血清总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GLU)及血尿酸(UA)等项目检测,并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比较用X2检验。结果如下:

1 高校教职工与健康体检人群血脂、血糖、血尿酸检测统计结果

组别            体检人数    高血脂人数            高血糖人数           高尿酸人数         

健康体检组  1213   30725.3)       1058.7        95 7.8

高校教职工   984        30330.8        11411.6       11011.2           

合计         2197     61027.8        21910.0       2059.3

注:( )内为异常检出率/%

在984例高校教职工中,血脂项目出现异常为303人,检出率为30.8%;血糖项目出现异常为114人,检出率为11.6%。血尿酸项目出现异常为110人,检出率为11.2%。此三项与健康体检对照组比较:异常率明显高于健康体检人群。

对以上结果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相对于普通人群,高校教师是从事教学与科研的纯脑力劳动者,长期从事高压力的工作,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心理压力较普通人群大;从生理上说,大脑皮层神经长期处于兴奋状态,加上饮食,休息不规律,极易造成血脂、血糖、血尿酸水平较正常健康体检人群高。

(2)肥胖是多种疾病的易患因素之一,高校教职工已成为肥胖高危人群。这与高校的工作性质有关,高校教师除担负教学工作以外,很多科研工作还要在业余时间完成,寒暑假的时间大部分在实验室度过,生活紧张而不规律,相对较其它职业更加缺乏运动。

(3)男女教师血脂、血糖、血尿酸水平有明显差异,这与男性多吸烟、喝酒、无节制饮食等因素有直接关系。对照组男性吸烟比例为15%,男性各类指标异常的比例也高于女性,但比例低于高校教师组。这表明,可能还有其他原因导致了男性教师的血糖异常。

(4)血脂、血糖、血尿酸水平随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其中,血脂、血糖在30-39岁年龄段增长明显;血尿酸在40-49岁年龄段增长明显。处于30-39岁的青年教师多为单位骨干,工作压力更大,造成脂、糖代谢异常率明显比20-39岁组高。处于40-49岁的中青年教师饮食习惯可能发生较大改变,高嘌呤食物、饮酒等,同时糖尿病、高血脂的年轻化也使尿酸水平呈低龄化增高。

乖乖,是不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果然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啊!结合这些体检数据与分析,得出如下整体结论:

(1)教师身体状况、职业倦怠情况的整体变化规律趋同

(2)高校教职工异常率明显高于健康体检人群或能佐证教师职业倦怠高于一般行业。

(3)疾病低龄化与青年教师指标异常率高说明青年教师群体需要重点关注。

(4)从总体上看,身体状况分别与年龄和压力呈正向关系

(5)当前高校教职工的身体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有可能与职业倦怠形成恶性循环

2.怠——情绪懈怠与职业倦怠恶性循环

大多数青年教师在加入教师队伍时,都具备教书育人、诲人不倦的职业操守,怀揣着一颗富含职业、责任、社会期望、道德、人生目标等于一体的高尚“师心”。但随着教师职业的高反复性,教学、科研、晋升、上下级关系、生活等等的多重压力,青年教师的师心长期受到各种不良情绪的侵蚀,逐渐诱发情绪懈怠。从而导致青年教师或多或少滋生厌教(研)、厌生和职业离弃等心理,同时,青年教师在学校承担的教研工作的日渐加重,逐渐形成的情绪懈怠加剧职业倦怠表现的潜意识反应,成为了一种习惯性思维,又反过来沉积为更进一步的情绪懈怠。

青年教师的压力主要来源于科研、教学和经济三个方面,通常把这些比喻为压在青年教师头上的“三座大山”。从科研压力来看,高校不论是在职称评定、课题申报还是在多种奖励和激励制度中都将教师的科研成果作为最重要和核心的衡量标准,面对这些与收入、资历、荣誉、晋升等现实待遇息息相关的科研压力,青年教师只能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到自我科研中去,这就成为了广大青年教师自我封闭和偏好沉默的导火索,为懈怠情绪的产生提供了诱因。从教学压力来看,很多青年教师都是走出校园就直接站上讲台,一方面是自身教学经验和教学技能的不足,另一方面是高校缺乏系统的教学培训。由此带来的青年教师对课程结构和教学特点认知和掌握的缺失会大大削弱青年教师的自信感和创造力,这种正面情绪的不足容易滋生负面的倦怠情绪。从经济压力来看,青年教师都处于婚育年龄,买房、买车、赡养父母和抚养孩子的各种经济压力都齐刷刷地呈现在青年教师面前,面对这种压力,青年教师通常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长此以往就会对工作产生倦怠感。

二、新时期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倦怠的特征分类和诱因分析

1.青年教师职业倦怠的特征分类

根据教师人群的外部特征和实际表现,职业倦怠通常可以划分为精疲力竭、狂热投入和能力富余三种类型。详见表2。

表2 新时期青年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要表现形式

类型

人群

特征

表现

精疲力竭型

家庭负担重和身体比较差的教师,如孩子小的女教师和身体不好的中老年教师。

个人感觉工作特别累,压力特别大,刻意与和工作相关的人和事保持一定的距离,对工作不是很热心和投入。

精疲力竭,易怒无助,对生活与工作冷漠悲观,缺乏热情,易焦躁,对新鲜事物敏感度降低。

狂热投入型

年富力强,工作特别出色的教师。

这些教师长期超负荷运转,长期处于高度精神疲劳和紧张状态,身体得不到休整,陷于亚健康或过劳状态。

生理上缺乏食欲,睡眠质量下降,记忆力下降,反应降低,身体代谢异常。

能力富余型

非骨干教师身。

这些老师的潜能在现有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下难以得到充分挖掘,对工作缺乏冲劲和动力,认为自己的工作对社会对组织对学生并没有什么贡献,因而产生工作倦怠感。

工作缺乏耐心、麻木,低效或无效,对提高教学质量缺少热情;

得过且过,害怕竞争,对工作任务本能厌倦。

2.青年教师职业倦怠的诱因分析

经过大量的实证研究,青年教师职业倦怠是由多种因素促成的。总的来说,可以归纳为社会、学校、家庭、工作和个人等五个方面;具体分析其原因,与学校管理、角色冲突、工作负荷、个人心理适应能力、身体状况、社会期望、社会环境、角色模糊、自由度与自主权、领导行为、年龄、学历、职称、学生品行、学习情况等因素有较为直接的关联。下面将诱发青年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要因素归纳为内、外因两大方面,以便随方解缚。

表3 青年教师职业倦怠诱因分析

原因类型

诱发因素

压力类型

外部原因

与社会期望、住房、城市空气污染,如汽车尾气排放、燃煤排放、雾霾等,以及个人饮食习惯、烟酒使用过度有直接关系。

社会压力

生存压力

身体压力

内部原因

工作原因

与工作内容或教学研究环境的失衡有很大关联,如教学与研究负担过重、薪资待遇不合期望、工作的人际关系疏离、强烈认为组织待遇不公或与领导的理念不和等。

学校压力

工作压力

家庭压力

心理原因

与工作自主性、责任心和工作心理成熟度有很大关系;同时,自我评价低、求完美主义、A型性格、外控性格等也容易造成职业倦怠。

心理压力

 

教师作为塑造灵魂、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专门群体,在学生的学业进步和成长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也成为国家人力资源中最庞大的从业群体之一。教师所从事的教学工作是一项十分复杂的脑力劳动,同时也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培养过程,因此教师在此过程中所体现的各种能力、素养和表现对教育目标的实现程度都有着不同的影响过程和效应。

 

但是高校教师群体如此严重的身心倦怠现状是否能对如此重任形成有效支撑?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又该如何帮助广大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克服职业倦怠,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良性发展?教师群体又需要怎么进行个体的自我疏导和同伴的协同发展?

 

每念及此,心中五味杂陈,特在此广发英雄帖,欢迎大家一起探讨交流,只为关爱教师,关注教育,构建更加和谐的教育生态。症状在此,期盼天下英雄前来会诊,把脉开方,我等你来,不见不散!

 

 

聊主简介:

李芳,昵称偶然,对外经贸大学人士,微信公众号:小人物聊大事情。

爱教育学教育从事教育,聊生活聊工作聊天为乐!

欢迎找我(lifang@uibe.edu.cn)一起聊教育^0^

 




关注年轻科研人员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78024-1106772.html

上一篇:三八节,聊聊女性的自我修炼
下一篇:我拿什么拯救你,我的青椒(中)
收藏 IP: 123.66.35.*| 热度|

17 武夷山 马臻 李学宽 徐耀 吴嗣泽 李明阳 邹勇 王天烽 李东风 李楠 黄永义 李朝阳 原梅妮 罗帆 郑强 杨正瓴 zjzhaokeqin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09: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