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ngxingsha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ongxingshan

博文

全民参与决策的重要意义

已有 2863 次阅读 2018-10-16 11:25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全民参与决策的重要意义 

政策是指挥棒,是发展道路,能够决定一所高校的命运,是走向繁荣还是走向衰败。当年邓小平一个“包产到户”政策,彻底改变了全国农民的命运。人还是那些人,地还是那些地,农民却由贫穷变为富裕。这就是政策的威力。因此,对高校的发展来说,政策制定至关重要,不能不慎重。

常常,高校的政策是由几位领导甚至一把手制定的。这种“领导决策模式”并不十分科学,因为领导再怎么睿智,人数也太少了,难免有想不到、想不周的地方,“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网上常报道一些单位政策制定草率,拍脑袋,出台不久就遭到广泛质疑而撤销。

其实有两种方法有利于制定好的政策,可以大大降低出台错误政策的概率:

1)广泛论证

制定政策或决策一定要慎重,反复论证,因为事关单位的前途和兴旺。政策或决策正式出台前向单位全体员工公布(只要不涉密),广泛征求意见,举行辩论听证会,让正反两方当场辩论。真理越辩越明。有些高校是这么做的。

2)问计于民

高手常在民间。让广大员工积极为单位发展献计献策,“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一万个脑袋总比几个脑袋考虑全面。尤其是高校,教师们和学生们都是高智商、有思想的。不妨设“建言信箱”,采取各种激励措施,让员工踊跃献计。

一个好的领导,首先应该是一个好的组织者、仲裁者,不一定亲自思考、制定政策。刘邦军事指挥不如韩信,运筹帷幄不如张良,安邦定国不如萧何,但却当了皇帝,而且毛主席评价其为最伟大的皇帝,开创了大汉朝,延续400余年,因为他就是一位英明的组织者、仲裁者。

其实,不应鼓励领导们(尤其一把手)亲自制定政策或决策,因为领导提出的政策或决策,部下和员工往往不敢或不愿反对,怕得罪领导,以至于错误的政策也会说是好的。不少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有时甚至领导自己都认为错了,但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而死不认错,这对单位的发展极其有害。

应倡导“全民参与决策模式”。领导应该组织参谋班子制定政策,或向全体员工征集政策,并公示讨论,让赞成方和反对方互相辩论。如果领导有好的想法,可以匿名提出,先让部下和员工讨论,定下来后再公布决策者。

全民参与决策的另一种必要性是:工作只有自己去做、去体验,才会发现问题。不同岗位的员工对自己负责的工作体会最深,最了解存在哪些问题,怎样才能更好,才能提出好的建议。而领导们不可能去亲身体验各项工作,也就不可能发现问题。

其实现在不少领导对来自员工的建议有抵触心理,有时口头上欢迎内心却抵触,因为他们认为这会显得自己无能,不如员工,政策必须出自领导自己才行。这种观念是错误的。首先,领导们的觉悟应该更高,凡是对国家、对单位发展有利的建议,都应从心底欢迎。此外,上级领导和普通员工也应摈弃这种观念,应只看单位是否取得成绩,不管政策出自谁手。无论谁提出的好建议,只要单位发展了,头功都应归领导,因为如果领导不采用,再好的建议也会被埋没。

鼓励员工献计献策还有利于为国家发现人才。古时秦国为了发现治国理政的人才,专门设立了辩论场,让所有有想法的人去公开演讲、辩论。

上级考核领导干部时,应主要考察单位的整体业绩,至于政策是不是由领导自己制定的,仅作参考。而且,应考察领导在任时发现了多少人才。这样,领导干部才愿意向部下和员工广泛征求建议,愿意当伯乐。

从普通员工到领导,都积极为单位发展出谋划策时,这样的单位必会兴旺发达。

 

推荐阅读:

[1] 金振奎 金明 贾若溪. 《科研论文写作方法与技巧》.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18(主要内容:为什么要会写论文、科技论文、综述论文、社科类论文、课题申请书、口头汇报、评审意见、投标书、写作技巧 等等。图书链接:https://item.jd.com/29658329179.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66496-1141080.html

上一篇:颠覆传统教育理念,培养一流创新人才
下一篇:关于本硕博连读的思考
收藏 IP: 106.39.120.*| 热度|

2 崔锦华 冯兆东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08: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