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建华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lusysu 海阔天空,变幻无穷;穷究其理,趣莫大焉。

博文

当历史变成传奇(6): 竺可桢毕生之力论变迁 (下)

已有 8052 次阅读 2018-1-23 11:59 |个人分类:历史钩沉|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竺可桢、气候变迁

博主小注

上文提及竺老自谓《五千年变迁》一文“是尽了毕生之力,积累了三四十年的深思而写出来”。竺老之关注历史气候变化,始于1920年代他发表的几篇文章。一是中国科学社期刊《科学》1924年第10卷2期(151-161页)的“南宋时代气候的揣测”,另一是1926年《科学汇刊》第3期1-12页的“Climatic Pulsations During Historic Time of China”(中国历史时代气候的波动)。1950年代末全球变暖已经开始受到注意,比如罗斯贝在他生前的最后一篇文章专门讨论此问题。1961年1月26日病重中的中央气象局局长涂长望专门就20世纪的全球变暖问题发表文章于人民日报。稍后1961-1962年间竺老撰文《历史时代世界气候的波动》一文。1964年和毛泽东主席的交谈应该是促使竺老全力写就中国五千年来历史变迁的重要推动因素,因为在这次会见之后几个月他就开始和辛树帜讨论周代的梅究系何指,并在当年的11和12月份全力搜集资料,记下了6-7万字的笔记。之所以说是三四十年的积累,还包括他和宛敏渭先生关于物候学的研究当时已经成书出版,为从物候推测气候变迁做了准备。在文章改竣以后,竺老自记“真所谓手无缚鸡之力,岂特缚鸡,连缚纸之能力也没有了”,并于1年多以后去世。可见此文确为竺老生命之作。

谭季龙(其骧)老四十年代曾为浙大史地系教授,是竺老同事和下属,非泛泛之交,竺老素知他不轻易赞扬他人,而谭的赞语“这篇文章功力之深,分量之重,实为多年所少见的作品,无疑应属于世界名著之林”之诚非虚言,读竺老原文即可知道。竺老从考古材料、诗经、历代诗词、笔记等重重资料中,像福尔姆斯那样用科学的逻辑,绵密的推理,描绘出中国五千年气候的变迁,并与北欧和格陵兰的气候变化相印证,可谓博古通今,确如赵朴初所道,此文“非广问博学者所不能写”。

(三)发表

1972年2月26日 将1966年写的《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英文稿寄给考古所所长夏鼐,预备将译文登第三期《考古》学报。

1972年2月27日-3月20日 修改辛树帜寄来的《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英文稿中译。27日开始修改,3月20日改竣。

1972日3月2日 据竺老日记,总算尽力抽出时间改稿,但也只能改三、四页。因为译文不适于中国读者,译得死板,所以改得很费力。总共只改好17页,占原文三分之一。

1972年3月8日 (83岁)身体原因,改稿进展极缓慢。决定要姚竺绍来协助抄写。

1972年3月14日 气候变迁文愈改愈长,看来要超出2万字。整天做小注,很费力。

1972年3月16日 将全文交姚竺绍抄好,可交《考古学报》,如释大负。记“这是我四十多年来精力集中一个题目,今天总算全工告成了。”“这次写文最大心得是觉得文字上所载的物候是可靠的。……再加上和格陵兰岛上冰的温度二者相合,信心更增强。”

1972年3月19日 身体每况愈下,感到自己“真所谓手无缚鸡之力,岂特缚鸡,连缚纸之能力也没有了。”

1972年3月20日 将《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中图补上,全文改竣,前后花了三周时间。

1972年4月10日 考古所黄展岳带来《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原稿,并提出了许多问题。其中许多是原文缮写错误或年代不清之处。竺老允周内交还。

1972年4月17日 将《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稿改竣,交《考古学报》发表。

1972年9月10日 重阅并改修《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文。竺老称该文是尽毕生之作,自叹谓“80多年的生命只能做出这样一点成绩,实在太可怜了。”

1972年11月11日 将《中国近五千年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文稿送与赵朴初,赵告看得很有兴趣,以为此文“非广问博学者所不能写”。

1972年12月22日 《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发表于复刊的《考古学报》1972年第1期。 该文将中国近五千年来分为考古时期、物候时期、方志时期与仪器观测时期,对中国的气候变迁作了探讨,并和挪威雪线和格陵兰冰芯温度作比较,开创了我国历史气候的研究。美、苏、英、日等国学者竞相介绍、转载或长篇引用。

(四)反响

1972年12月23日 将《五千年变迁》单行本送施雅风、辛树帜和赵朴初等。

1972年 谢觉民氏撰《竺可桢与中国气候变化》一文发表于英国《皇家学会地理杂志》,受到国际学术界的注意。

1973年2月 《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转载于复刊的《中国科学》第2期。其缩写文后刊于《人民日报》、《地理知识》等。先后刊印11种版本。在《中国建设》上以德、英、法、俄、阿拉伯等语种刊出;日文稿刊于《人民中国》;世界语稿刊于《人民中国报导》。

1973年 4月24日 (84岁)《五千年变迁》发表后引起广泛重视和反响,许多人争相阅读,出乎竺老的意料。

1973年5月5日 索《五千年变迁》文者不断,好评如潮。黄秉维、施雅风、赵松乔、宛敏渭、南大朱炳海、历史所胡厚宣、杭大徐规等来函告之纷纷争相传阅的情况,认为是“一篇重要著作,深为佩服”,“几十年心得总结,发明创见博大精深,可谓不朽之作。”也受到雷洁琼、赵朴初等的重视与称赞。

1973年5月23日 接日本京都大学藪内清一函,因见《五千年变迁》一文,表明尚能精励工作,足徵健康。并邀出席学术会议。竺老即复函送《五千年变迁》文,告之因年老多病,不能前往参会。

1973年5月26日 接谭其骧函,说对气候变迁文每读一遍都觉得这篇文章功力之深,分量之重,实为多年所少见的作品,无疑应属于世界名著之林。竺老记“他估价如此之高使我惊奇。因他不是泛泛之交,也不是肯随便称道人的,当然这篇文章也是尽了毕生之力,积累了三四十年的深思而写出来的。所以人家估价那么高似乎不是偶然碰巧的事。

1973年5月27日 参加周恩来与美国代表团的会见。周总理希望竺老对《五千年变迁》一文有一个通俗的说明,作一简单的解释。

1973年5月27日 让秘书通知大气物理所、气象局和地理所气候室指派有关人员,于周五来寓谈气候变迁问题,并请郁文参加。

1973年6月7日 约大气物理所叶笃正、杨鉴初等来谈近来气候异常问题。

1973年6月10日 沈文雄来谈及中央气象局索要60本《五千年变迁》文,需要二千本发给各台站作为学习资料。竺老记“这篇文受人重视为我初料所不及。”

1973年12月14日 Nature 第246卷5433期“News and Views”栏目刊出《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一文的摘要,题为《Climatic Change in China over the Past 5000 Years》

约是年 日本气象学家吉野正敏看到《五千年变迁》一文后,评价:“在气候的历史中,竺可桢起了巨大的作用……经过半个世纪到今天,他所发表的论文仍然走在学术界的前面。”

1974年1月6日 杭州大学夏承焘来函,因见《五千年变迁》一文,特赠词一首。词云:“花港何时迎钓舩,只桥如画晓莺天,老人星下地行仙。 待唤老逋同语笑,并呼野鹤陶风烟,梅花消息五千年。”下有注云,10年前在京晤谈柳永《老人星词》,顷奉读新著五千年气候考云云。

1974年2月7日 凌晨4时35分,在北京医院停止呼吸。


参考文献: 李玉海(竺老秘书)编 竺可桢年谱简编,气象出版社,2010年,230页。


附竺老《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

竺可桢_气候变迁_考古.pdf




史海钩沉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60191-1096355.html

上一篇:当历史变成传奇(5): 竺可桢毕生之力论变迁 (上)
下一篇:专业主义精神
收藏 IP: 159.226.234.*| 热度|

14 尤明庆 武夷山 杨学祥 李万春 张学文 张江敏 徐冉成 黄永义 张晓良 檀成龙 曾新林 韩玉芬 zjzhaokeqin chenhuanshe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19 14: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