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JE学术交流官方企业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AJE2017

博文

告别拖延症和写作焦虑,动笔开始写论文其实并不难! 精选

已有 11135 次阅读 2020-12-23 13:12 |个人分类:AJE 学术博文|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年底了,至少也得写篇论文初稿方可安心跨年。速戳本文,五大建议帮您从容化解写作焦虑!


2020年真是非比寻常的一年,疫情等问题的出现,或多或少改变了人们生活、工作的方式与节奏。可能有不少人觉得,很多事情好像都还没来得及好好完成,这一整年的时间就已在须臾之间悄然流逝了。

对于广大科研人员来说,时间意味着研究课题的创新性和学术论文的影响力,以及个人科研事业的发展机会。眼看着这一年已临近尾声,年底盘点时,不知是否因疫情耽误了科研进度而感动不安,抑或因无限拖延了本该完成的论文写作而感到焦虑呢?

其实,有不少人都存在这样的困惑——一想到写论文,就觉得头疼不已、无从下手。写作焦虑这种现象在研究生和专业研究人员中极为普遍。即使是多产且经验丰富的著名作家也承认,他们对自己的手稿和作品又爱又恨。

且不说一篇完整的论文,哪怕只是一篇几百字的摘要,也有可能让大脑犹如面前那个完全空白的页面一样,顿时也变得一片空白,进而令人感到压力重重。

又或者,总算安心坐下来准备努力写上一段,偏偏此时脑海中忽然冒出一些令人分神的念头,比如想去刷刷朋友圈、逛逛网店,甚至前所未有地想先去收拾一下书桌,或者打扫一下家里的浴室,诸如此类。于是,写作大计就一再被拖延。

如果您也时常遇到上述问题,或者正因年底的日渐临近而被写作焦虑和拖延症困扰不已,那么本文可谓“江湖救急”,五大建议让您的科研论文写作过程更轻松、更高效。科学研究和论文发表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周期,因此,除了争分夺秒地做到凡事都尽早安排,更要学会一些能帮助自己事半功倍的技巧。写论文也并非一件苦大仇深的事情,只要适当改变写作方式,就能够从容应对。


01  一边写一边思考

对于写作,很容易陷入这样的误区:以为必须先在脑海中想清楚所有事情,然后才能开始写,哪怕只是一个句子。其实不然。

事实上,写作本身就是一个思考的过程,而并不是要等到所有事情都想明白之后才动笔开始写;而即便真的以为已想好了所有内容,当真正开始写论文时,时常还是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所以,不妨尝试让两者相辅相成,一边写一边思考。

尽管听上去可能有违直觉,但论文写作这个创造性的行为和过程,将帮助您发现新的想法,以及组织和表达这些新想法的方式。您可能会发现,只是在您尝试将各个单词或词组串在一起这个看似简单的过程中,似乎一些问题和障碍已迎刃而解。

敲黑板&划重点:写作是思考的一部分。尝试一边写一边思考,而不是等全部都想清楚之后才开始写第一句话。

02  写初稿时,请放弃完美主义

想象一下雕塑家、画家、作曲家等艺术家如何创造出自己的作品,显然它们一般都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先有一个初步的轮廓,然后再被逐渐雕琢成最终的成品。

一样的道理,可以把论文写作的过程也看作是一门手艺。在进行初稿写作时,应该允许自己自由地运用词语和想法,并且不需要给自己施加首次尝试就必须产出一个完美的最终版本的压力。

在撰写科研论文的初稿时,如果一味地追求完美主义,或者说,过度地痴迷于完美的用词或句子结构,不仅大大影响写作效率,还很可能影响整个科研故事最核心内容的有效传达,比如,由于把注意力过多地放在了遣词造句上,而导致各段落或各部分之间不够连贯,或者漏掉了某些关键性的观点,等等。

哪怕是十分有学术影响力的优秀科学家,也很少能做到写论文时只写一个版本就直接得以发表。先定一个小目标,也就是先把初稿写完;至于用词、语言的修饰和润色,交给初稿之后的版本吧;甚至在稿件临近最终出版之前,都可以再进行反复的推敲和斟酌。但在稿件撰写的初始阶段,不妨先使用那些自然而然出现在脑海中的词组和短语,从而尽量保持行文的效率和流畅性。

敲黑板&划重点:不要苛求自己一次性就把初稿写成一篇完美的稿件。先搞定初稿,再精雕细琢。

03  进行“模块化写作”,并从最好写的部分开始

放弃完美主义并进行一些自由形式的写作,确实是帮助自己开始写作初稿的有效途径,但是如此一来,应该从哪里写起呢?难道必须按照出现的先后顺序从标题、摘要、引言开始写起?当然不必如此。

相信大家对科研论文的结构都很清楚,正文的几大主要部分包括引言、材料和方法、结果、结论、讨论,等。其实,我们不妨把一篇论文的各个部分看作构成一个建筑物的各个模块,只需按照各个模块分别进行添砖加瓦,而不必按照阅读顺序来依次搭建这些模块。

如果觉得引言不好写,那就暂时先跳过这个拦路虎。对自己来说,觉得哪部分最好写,就从哪部分先开始写起。也许是方法部分,介绍自己如何开展了这项研究;也许是结果部分,依据自己所得到并已整理分析过的数据和图片进行解释说明;甚至是研究的局限性,中肯地指出目前尚存在的不足……从这些“模块”开始动笔都可以,只要能帮助自己行动起来。

尝试保持这种习惯,哪怕每天只写20—30分钟,相信很快就能积累出一个包含各个“模块”的集合,然后按各个“模块”分别进行细节的补充和完善,最后再把它们组合成论文初稿即可。同样,现在依然不必担心具体的措辞和语言问题,先写完初稿再说,稍后再进行编辑、润色。

敲黑板&划重点:“模块化写作”是将论文分解为几项便于管理的任务的好方法。按照您自己觉得最容易的顺序分别进行论文初稿各个“模块”的撰写,然后再按照先后顺序把它们“搭建”在一起。

04  随时把想法写下来

掌握了“模块化写作”的概念之后,接下来就是按照这些“模块”分别去进行填充了。对于某一个特定的部分,随时有任何相关的素材、想法或观点,只要适合放在文中相应位置,就随时把它们整理成文字填入相应的“模块”。

比如,正在等待离心或凝胶电泳完成的间隙,忽然有几句话蹦入脑海,那就及时记录下来,如果等下次想动笔的时候再去写,可能有些不错的想法就已被忘掉了。

又比如,正在帮实验室清理储物柜或实验台堆积的试剂、耗材,尽管可能一番倒腾下来已经有些疲惫,但这无疑是一个撰写论文中所用实验材料信息的绝佳时机,若不趁机加以整理,等下次想写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可能又得一通翻箱倒柜才能找到较长时间之前用过的某样东西。

敲黑板&划重点:好的想法稍纵即逝又不容错过。所以一旦有了关于自己论文的任何合适的想法,都第一时间把它记录下来。

05  不给自己任何拖延的借口

一旦坐下来打算开始写作,除非有十万火急的大事,都请不要允许或者纵容自己找任何可能拖延的借口。当自己又在想“要不我先刷下朋友圈再开始写”的时候,悄悄告诫自己“不!反之,我要先写一段,哪怕只有20分钟,然后再刷朋友圈”。

不要等到有状态、有灵感或时机成熟之时才开始写,更不需要等到沐浴更衣、万事俱备之后再开始写。说真的,对于码字这件事,只要你想,随时打开电脑、手机或者拎起纸和笔都可以进行。

实际上,一旦推自己一把迈出了第一步,当一些论文的内容跃然纸上或被输入电脑文档,您很可能会发现,即使您不再逼迫自己继续写下去,一些新的关于论文的想法也都会不断涌现于脑海,您亦可逐渐沉浸于甚至享受着论文写作的过程了。

虽然不允许自己拖延,但这并不意味着要一直马不停蹄、加班加点地写作,当感觉疲惫的时候,可以站起来四处走走、散散心、活动下肩颈肌肉或者小憩放松一下。

当您完成论文某一部分的写作时,犒劳一下自己也是一个好主意。比如看一段感兴趣的视频,或者品尝一些喜欢的食物或饮料。虽然这可能只是一个很小的奖励,但关键是要建立一个积极的强化循环。只要能帮助您写作,时不时“贿赂”一下自己又有何妨?

敲黑板&划重点:如果自己不再拖延地按时完成了一定量的写作任务,要学会犒劳自己。这是一个积极的强化过程,也是一个良性循环。


§    惊 喜 彩 蛋    §

以为小编只能帮你到这里了?那就太小看AJE啦!既然时间如此宝贵,那么论文初稿就按照上面的建议由您来亲自负责,至于措辞和表达,何不让AJE专业的英语母语编辑团队来帮您呢!

速戳https://www.aje.cn/,查看AJE都能为您提供哪些服务和帮助。


更多阅读:

1. 写论文无从下手?教你直接把实验笔记变为学术手稿

2. AJE隆重推出Nature Communications等六大期刊论文写作模板

3. 科研数据可视化:巧妙运用各种形式的图表


喜欢这篇博文吗?如果您觉得本博文对您和身边的人有所帮助,欢迎将其推荐到博客首页或分享至您的个人博客。看到您的推荐或收到您分享本博文的后台提醒后,我们将通过私人消息为您赠送AJE润色服务的优惠代码及使用方法说明,作为对您支持的回馈与感谢。

如果您在论文撰写过程中,有英语翻译和语言编辑的需求,敬请发送邮件至support@aje.com;如您想了解AJE如何帮助研究者取得成功的更多信息,敬请访问AJE中文官网www.aje.cn

本文首发于“AJE美国期刊专家”微信公众平台。您也可以通过微信与我们交流,扫描下方的二维码即可找到我们。

AJE WeChat二维码.jpg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内容翻译自AJE作者资源中心英文版https://www.aje.com/arc/原文标题3 Ways to Make the Research Writing Process Easier,作者Mariel Wolfson。本文由AJE北京办公室负责翻译、撰写。中文内容仅供参考,一切内容以英文原版为准。欢迎推荐到博客首页或分享至您的个人博客;如需转载,请邮件chinagroups@aje.com。未经授权的翻译是侵权行为,版权方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44631-1263812.html

上一篇:蓝皮书|学术出版第三方服务的边界
下一篇:盘点|2020年AJE作者服务大事记
收藏 IP: 111.118.204.*| 热度|

2 黄永义 彭振华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3 23: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