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JE学术交流官方企业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AJE2017

博文

疫情按下“暂停键”,科研开启“快进键”

已有 4651 次阅读 2020-5-19 12:44 |个人分类:AJE 学术博文|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仿佛一瞬间,世界的各个角落回到了上个世纪的默片时代,以前人声鼎沸,摩肩接踵的交通要道,现在人可罗雀,冷冷清清,让人颇不习惯。疫情,给这个世界强行按下了“暂停键”。

对于科研学者而言,暂停导致学习、实验、复课的遥遥无期,使得担忧、焦虑的情绪不断蔓延:

“我是一个理工女,学习、科研、社工占去我每日的四分之三时间。我会用专门的笔记本来规划每一分钟,详细统计自己的时间占比,并不断优化安排。然而这种状态,因为疫情而彻底改变。我现在有大把时间在手,却不知究竟该做什么,我感觉对生活的掌控感正在渐渐流失。”


不是暂停键,而是快进键

应对这种心理落差,重要的是要记住,疫情面前,人人平等,即每个人都面临着相似的情况。尽管研究和学习可能看起来与原计划不同,但如果专注于在目前情况下可以完成的目标,开启的未尝不是”快进键“?

“疫情无情,AJE有情”。以下是AJE团队提供的6条实用技巧,助您抛开焦虑,砥砺前行:

1. 尽管无法进行面对面的对话和会议,但仍要与研究小组成员和其他人交谈,保持联系并保持积极的心态。

2. 找时间解决积压的问题——这是集中精力处理先前已推迟任务的绝好机会。如果你现在“找不到时间”,那么一旦研究活动恢复正常,把它们提到日程并完成的可能性基本没有。

3. 安排定期的远程会议,给任务确定优先级,并确保每个团队成员都知道下一步该做什么。

4. 进行可以开展的研究或学术活动,例如数据分析和文献综述。

5. 线下无法复课,那么查找并拟定可以替代的在线学习计划吧。

6. 最后但也是最重要的一条,给自己拟定一个长期目标,但每一个里程碑的成果都值得庆祝!


翻过了山,风景很美

当一个人可以直面内心的迷茫的时候,其实已经在自己的目标上开始起步了。

5个月前,‘做科研’这个念头在我心底渐渐萌发。我有幸加入了老师的一个科研项目。和众多学术大牛在一个团队里,我能清晰地感知到自己和他们在知识和能力上的差距。想要标新立异、做出成果的渴望与自己的现有能力之间拉开一道沟,撕扯着我。然而随着疫情的来临,项目暂停,反而让我开始重新反思自己做学术研究的初衷。我现在认为,这不仅是一个方向,同样也是一份工作,还是一份责任与义务……无论初心是什么,只要能让自己感到充实和快乐,就是对的。”

科研之路有点儿难走,但翻过了山,看到了风景,风景很美。

比起“暂停键”,这场疫情似乎更像一个“快进键”,把你从一种准备的状态推到启动的状态。让你迅速成长并直面自己的人生,然后重新规划一种生活。

但请相信,这不是一场一个人面对的困难。很多人会待在你身边,你还有很多朋友,还有自己的生活,还有AJE!我们会陪伴你度过这段不太好的日子。疫情期间步伐短暂的暂停,是为了当播放键按下的飞奔向前!

 



喜欢这篇博文吗?如果您觉得本博文对您和身边的人有所帮助,欢迎将其推荐到博客首页或分享至您的个人博客。看到您的推荐或收到您分享本博文的后台提醒后,我们将通过私人消息为您赠送AJE润色服务的优惠代码及使用方法说明,作为对您支持的回馈与感谢。

如果您在论文撰写过程中,有英语翻译和语言编辑的需求,敬请发送邮件至support@aje.com;如您想了解AJE如何帮助研究者取得成功的更多信息,敬请访问AJE中文官网www.aje.cn

本文首发于“AJE美国期刊专家”微信公众平台。您也可以通过微信与我们交流,扫描下方的二维码即可找到我们。

 AJE WeChat二维码.jpg


版权声明:本文由AJE北京办公室负责翻译。中文内容仅供参考,一切内容以英文原版为准;英文原版请查阅AJE作者资源中心https://www.aje.com/arc/。欢迎推荐到博客首页或分享至您的个人博客;如需转载,请邮件chinagroups@aje.com。未经授权的翻译是侵权行为,版权方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44631-1233895.html

上一篇:母亲节|搞科研犹如“当妈”,做实验堪比“养娃”
下一篇:毕业季|毕业论文虐你千百遍?一份实用的撰写小贴士请查收
收藏 IP: 111.118.204.*|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6 17: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