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云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guoqin

博文

生态论概述

已有 6495 次阅读 2018-2-13 21:52 |个人分类:系统学|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复杂系统, 生态论

生态论概述

张国庆

(安徽省潜山县林业局安徽 246300

摘要:生态论,就是运用生态思想,去探索世界,研究并指导人类社会的发展的一种基本理论与方法。生态论是一种方法论,是以生态观来观察世界、研究世界的一般方法。生态论是研究复杂系统的一种方法论,如果将生态论与系统技术、现代数学技术相结合,就可以使得一些难以数学化的学科数学化,从定性分析研究转入定量或定性定量相结合研究,并可以借助现代计算工具进行模拟分析。在经济学中引入生态论,从多元化、减商化、去货币化等方面促进经济生态化,可以开辟经济学全新研究领域,用来谋划人类和谐发展。

关键词:生态论;复杂系统;方法论;多元化;减商化;去货币化

Ecologism Summary

Zhang Guoqing

(Qianshan County Forestry Bureau of Anhui Province   246300)

Abstract: Ecologism, is to use ecological thoughts, to explore the world, study and guide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is one of the basic theory and method. Ecologism is a methodology, is based on ecological outlook to observe the world, the world of general method. Ecologism is the study of complex system with a methodology, if the Ecologism and system technology, the modern mathematical technology combined, can cause some difficulty in mathematicalize course mathematicalize, from qualitative analysis to quantitative or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study on combining, and can make use of modern computational tools for simulation analysis. Introducing in economics from Ecologism, pluralism, reduce-commercial, non-currency so as to promote the economic ecologicalize, can open up new research fields of economics, to plan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man.

Key word: ecologism; complex system; methodology; pluralism; reduce-commercial; non-currency

1.从生态思想到生态论

生态(ecological),是指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也指生物的生理特性和生活习性。生态(Eco-)一词源于古希腊字,意思是指家或者我们的环境。简单的说,生态就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生态的产生最早也是从研究生物个体而开始的,“生态”一词涉及的范畴也越来越广,现在人们常常用“生态”来定义许多美好的事物,如健康的、美的、和谐的等事物均可冠以“生态”修饰。

生态思想(ecological thoughts),就是用和谐的生态观去观察世界,用生态化的方法去研究人与人、人与自然的社会关系与生态关系,使自己的行为恪守生态伦理道德成为一种自觉意识(即生态意识)。

和谐思想(harmonious thought),即和谐发展思想,就是指人类社会发展要在遵从客观世界的内在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平等协调相处,使人与自然共同繁荣、共享幸福。

生态化(ecologicalize),是把广义的生态系统看作一个活的不可分割有机生命体,把人与人、人与自然间的生态关系和社会关系当作子系统之间相互联系的和谐的纽带。人类社会的发展,要在理解和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平等、公正地对待广义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子系统(因子与关系),将生态学规律融入到人类所有活动中去。这种生态化了的世界观,就是生态观。

生态观念现在已经基本深入人心,但是,在不同的人中,其生态观是不同的。生态观(ecological outlook)是建立在对生态系统结构的认识基础之上的,不同的认识,就会产生不同的生态观。笔者仔细分析了一些科技文章,包括一些知名学者的一些涉及到“生态”问题文章,他们对生态系统结构的认识可以归纳为三种:广义生态系统观、基础观、相交观。

(1)广义生态系统观

整个地球,乃至宇宙,都是一个生态系统,人类社会只不过是其中的一个子系统。持这种观点的人,多是一些生态学、生态哲学、生态环境伦理学专家学者。

持广义生态系统观的生态观可以分为激进生态观和系统生态观两种。激进生态观认为,世间万物像人一样,都有天赋的“人”权不可侵犯,持这种激进生态观的多是一些宗教人士和一些激进生态保护人士。在当今物欲横流的时代,他们为保护生态、促进人类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牺牲,为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系统生态观认为,人只是广义生态系统中的一个“原子”,这个“原子”与生态系统其它“原子”没有什么本质不同,唯一的区别就是“人”具有意识能认识自己所在的广义生态系统,并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图去干扰这个系统,来实现自己的目标。在过去,由于知识上的缺陷,人类的负面干扰严重威胁着人类自身安全。现在,我们要重新认识我们生存的生态系统,一方面尽快修复我们过去负面干扰对系统造成的损伤,另一方面,对人类自己负面干扰严加约束,使人类社会的发展活动约束在广义生态系统的运行规律之内。


(2)基础观

生态系统是基础,人类社会不能脱离生态系统而存在,这是目前的主流生态观。基础生态观认为,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必须遵从生态发展规律,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来换取经济发展。基础生态观与系统生态观不同之处是:系统生态观认为,人类社会是广义生态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人类社会的发展既要遵从人类社会发展本身所特有的规律,也要遵从生态规律,不能超越生态学规律;基础生态观认为,人类社会与生态系统不同,不属于生态系统,人类在其发展过程中,人是主动的,可以按照生态学规律,对生态系统施加非负面干扰。

(3)相交观

人类社会与生态系统是相对独立的两个系统,其公共部分就是人工生态系统,如农田、茶园等。持这种生态观的人多是一些非生态界人士,尤其是一些社会科学界知名人士,或是一些人类中心主义者。

相交生态观认为,人具有干扰生态系统能动性,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图和自然规律对生态系统实施干扰,来实现自己的目标。

正确的生态观,应该是系统生态观,人类社会的发展,要遵从广义的生态系统运行规律,用生态学、系统学的观点(就目前人类认识水平而言)去研究人类社会的发展行为,指导人类社会发展:在物质世界建设方面,对于天然生态系统,立足于保护,保持天然生态系统的持久健康;对于人工生态系统,在尊重自然科学规律的基础上,按照生态关系,建立稳定健康安全的近自然生态系统。在精神世界里,将生态学的观点和平等、公正观念精神化,从而形成崇高的生态精神,指导人类的社会行为,实现和谐发展。

生态精神(ecological spirit),是我们人类在充分体验生态文化快感的同时,将自然万物人格化,在我们与“它们”进行精神交流的同时,将其中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作为自己行动的榜样。长此以往,榜样演化成道德规范,深入人的内心世界,形成一种世界观。笔者认为,生态精神,可以概括为:和谐、勤俭,博爱、竞争。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各非生物因子、各生物间通过物质链、能量链、信息链相互联结构成一个和谐的生命体,这个巨大的生命体为其他生物无私地提供了生存生活空间,各生物间众生平等,自律互利,公平竞争,并充分高效地利用着生态系统中物质、能量与信息,各生物间勤俭合作,使得这个有机生命体不断发展,长荣不衰。我们人类应该从中吸取大自然这种伟大的精神,自觉约束,施万物以博爱,“民心物体”(PHNBThe people are my hearts, the nature is my body),[19]公平竞争,推进人类社会与大自然共同进步与繁荣。生态精神是生态文化的升华,是生态文化的支柱,是人类精神生态化的圣药,让生态精神和生态化思想融入我们每一个人的灵魂之中,促进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111]

生态论(ecologism),就是运用生态思想,去探索世界,研究并指导人类社会的发展的一种基本理论与方法。

显然,生态论是一种方法论,是以生态观来观察世界、研究世界的一般方法。生态论是建立在系统论基础之上的一种方法论,在继承系统论的一些基本理论与方法基础上,融入了生态学基本原理与技术。

2.生态论与系统论

从认识论的方法角度看,生态论是继神论、机械论、系统论之后的一种认识论。神论(theism)认为,世界万物都是神创造的,神可以将他的意志或意思通过某些个别的人、通过某些事迹或事件、通过某些经典传达给世人。机械论(mechanism)把整个自然都解释成一个在运动中的、完全受制于物理学和化学规律的客观存在的体系。系统论(system theory)把世界理解为由若干要素以一定结构形式联结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论在研究世界时,从系统、要素、结构、功能四个方面,重点研究要素与要素、要素与系统、系统与环境三方面的关系。

认识论进化方向

————

认识论

思想

唯心论

唯物论

方法

神论

机械论

系统论

生态论








图2 生态论在认识论中的位置


表1 生态论与系统论

比较项目

生态论

系统论

机械论

神论

对象的整体性

(整体论)

1+1>2

1+1=2

神定

对象的还原性

(还原论)

不可还原,或者还原非常困难

可还原,或者还原较为困难

可完全还原

不可知

对象的运动

生命运动

反馈运动,自组织

机械运动

随机运动,神定

对象的稳定性

(冗余性)

中等

一般

神定

对象的理想状态

和谐(追求节约、高效、稳定等之间的和谐)

平衡(一个或若干个目标优化或平衡)

极值(利益最大化)

神佑

对象的结构

生态系统结构

系统结构

机械组合

神造

对象的控制方法

生态调控

系统控制

机械控制

祈祷,祭祀

研究方法

生态学,系统学

系统学

物理学,化学

神治

对象的生命周期

1

1

1,神定,不可知

对象的发展

成长,再生,进化

有序化

组合

神定

研究关注点

研究对象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与其它研究对象之间的关系

系统内子系统之间的关系,以及对于环境的输入与输出

元件

神示

象系统论继承了机械论的一些基本原理与方法一样,生态论也继承了系统论的一些基本原理与方法。生态论在分析研究世界时,在使用系统理论的同时,更加着重从研究对象的“生命”特征入手,分析其成长、消亡与再生,以及代谢、进化等“生命”过程。如果说,系统论与机械论是将数学与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引入其他科学的话,那么,生态论则是在引入数学与物理学方法的同时,还将生态学与生物学方法融入到其他学科研究中去。

生态论与系统论之间的比较,如表1

3.生态论核心思想

生态论的核心思想是系统的“生命”观念。生态论认为,任何系统都可以看作是一个“生命体”,它不仅仅具有系统论中所具有的特性,还具有一定“生命”特征,如生命周期性、代谢性、进化性。

1)代谢(metabolize

代谢,是系统为了维持系统的生存或运转,所必须进行物质、能量或信息的交换与循环过程。这种交换与循环可以是系统内部的,也可以是与系统外的环境进行交换与循环,也可能二者同时进行。代谢现象在生物界普遍存在,是生物存活的基础。同样,对于一般系统而言,由于系统各开放性,系统的运转必然存在物质、能量或信息交流。

2)生命周期(life cycle

即系统经历生长、成熟、消亡的过程。每一个系统都有一个初生、成长、成熟、消亡或再生、进化的过程,具有一定的寿命,或呈现一定的生命周期。在生物中,生命的周期现象非常普遍,在非生物界,也存在生命周期现象,如恒星演变,地球圈物质循环,人类社会的朝代更替,以及产品、品牌或企业的生命周期等等。

系统在发展过程中,有三条发展方向,一是系统逐渐衰老走向衰亡,系统解体后成为其他系统的构件,如生物的衰老死亡,死亡后的生物体被分解,重新进入生物圈的物质循环,再如企业破产,其资产被变价分配成其它企业资产。另外两条发展路线为进化与再生。


3)进化(evolution

进化,是指系统在发展过程中与所在环境相互作用,发生自适应(self-adaptive)变化,并能使自身的变化遗传下去。并非所有系统都能进化,只有高级的复杂系统才具有进化特性。例如生物的进化,人类社会的进步,法律的修订,产品的更新换代等等。

4)再生(regenerate

再生,是指即将或已经消亡的系统,为了适应环境变化,内部结构进行了巨大的调整,使得系统获得新生的生命力。再生,也是复杂系统才具有的特性,例如企业重组,机构改革,以及生物的自我修复等。

再生与进化的区别在于,进化是系统为应对环境变化,而对自身进行调整,系统并未处在衰亡期;再生则是系统衰亡或接近衰亡,重构(reconstruction)系统的过程。

5)增殖(proliferation

增殖,是指系统在发展过程中,由一个系统增长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系统,新增加的系统继承了原系统全部或部分结构与功能。增殖,也是复杂系统才具有的特性,例如企业集团新增公司,生物的繁殖等。

由此可以看出,生态论重点关注的是复杂的系统研究,生态论为复杂系统模型化提供了理论基础与方法,尤其是为数学进入历史、法学、政治学、公共管理、中医学等研究领域提供了理论基础,随着现代监测和计算技术的发展,基于生态论基础上建立复杂系统仿真模型是可能的。

4.生态论方法

3.1代谢分析

代谢分析,就是对复杂系统的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进行分析。在代谢分析中,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其实可以理解为广义的物质流,因为,能量、信息在系统中交换与循环时,都必须依托物质进行,也即能量与信息也是一种物质。为了明确区别,防止混淆,在进行代谢分析时,对系统中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统称代谢流(metabolize stream),“物质流”仍指的是狭义的物质流,代谢分析也就转化为流分析。

代谢的分析方法,可以将复杂系统理解为一个复杂网络(超图),这样,就可以使用复杂网络分析技术[1215]和代谢动力学分析方法[],对复杂系统的代谢流进行分析。

将表示代谢流的复杂网络,转换为状态关系向量,则可以采用文献16的方法进行时空动态分析(TSDATime-Space Dynamic Analysis of Event)。[16]

3.2场分析

场(field),是指系统在一定的时空内的分布,包括其所占的时空位置,以及与环境其他因子之间的关系。在宏观上,通过场分析,可以了解系统的场的范围(宽度和重叠度)、强度和作用时间,进一步分析系统的竞争与共生情况。在微观上,可以对系统内各子系统进行同样的场分析。

场的分析方法,既可以采用物理学中的场论分析方法,[2728]还可以采用生态学中的生态位、种群、群落分析方法进行分析。[2931]

3.3生命周期分析

生命周期的概念应用很广泛,特别是在政治、经济、环境、技术、社会等诸多领域经常出现,其基本涵义可以通俗地理解为“从摇篮到坟墓”(Cradle to Grave)的整个过程。


对复杂系统而言,理想状态是,在系统即将达到成熟期,或者达到成熟期尚未进入衰退期,就对系统进行调整,使其适应新的变化,摆脱衰退与消亡,直接进入新的增长期,即进化。当然,这对系统管理者来说,需要有很敏锐的观察力,以及准确的判断能力和决策能力。系统理想的生命周期可以用动态的PDCS表示。

PPlan)计划,包括系统方针和目标的确定,以及系统的活动计划的制定;DDo)执行,就是具体计划的实施运作;CCheck)检查,就是评估计划执行的结果;SStudy)学习,对评估结果进行处理,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发扬,对于失败的教训要避免重现,并将学习结果遗传到下一轮计划中。

这样便形成了一个循环,这个循环叫做PDCS循环。对于本循环中难以解决的问题,应提给下一个PDCS循环中去解决。这样,通过周而复始的PDCS循环,推进系统不断进化。上述过程可以用下面两式表达为:

Ei为第iPDCS循环计划期望值(目标),Ei+1为第i+1PDCS循环计划期望值(目标),Ri为第iPDCS循环结果,c为期望值增量。这个过程表示目标随着PDCS循环不断变化着的。

xiyi分别为系统内部变量与外部环境变量;Figihi为作用方式,Li为互动因子,随着系统的发展,可能发生着变化。这个过程表示系统发展是一个互动的、完全的动态过程。所谓完全动态过程,就是指在某一过程中f(x),自变量x与作用方式f都是在变化着的。

在管理学中,PDCS循环又叫PDCA循环(PlanDoCheckAct)、质量环、戴明环,是管理学中的一个通用模型,最早由休哈特(Walter A. Shewhart)于1930年构想,后来被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Edwards Deming)博士在1950年再度挖掘出来,并加以广泛宣传和运用于持续改善产品质量的过程中。它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全部过程,就是质量计划的制订和组织实现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按照PDCA循环,不停顿地周而复始地运转的。[1723]

生命周期分析,其实质就是对系统的健康状态进行监测与评价,对系统实施科学管理,使得系统进化、再生或增值。当然,对于纯自然复杂系统而言,在没有人为干预下,这种过程在其内在机制驱动下,也可以完成这种周期性的自组织过程。

生命周期的分析方法,对于企业、产品等的生命周期分析而言,可以按照文献2425的方法进行。[24,25]对于一般复杂系统而言,可以采用文献26的方法进行分析并进行管理[26]

此外,将代谢分析与生命周期分析结合在一起,采用生命表(life table)分析技术对系统进行分析,可以对系统发展过程中关键的代谢流和关键节点进行详细分析,及时发现系统发展中的拐点(关键点)。

3.4系统健康评价

1)健康与系统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章程序言中提出的:健康(health)是体格上、精神上、社会上的完全安逸状态,而不只是没有疾病、身体不适或不衰弱。有人指责它为可望而不可及的“乌托邦式”的定义,或认为这不是健康的定义,而是社会的奋斗目标,或称它是从社会学角度来理解健康。现代健康的含义并不仅是传统所指的身体没有病而已,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现代健康的含义是多元的、广泛的,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性三个方面,其中社会适应性归根结底取决于生理和心理的素质状况。

系统健康(system health),是指系统具有和谐稳定的结构,可以持续发挥完善的功能,并且安全可靠。

具有和谐稳定的结构,是系统健康的基础;发挥完善的功能是对健康系统的基本要求,也是系统设计的基本目标;只有安全可靠的系统才是健康的系统,安全性差,可靠性低,这样的系统会对其它系统造成伤害,也会危及系统本身安全。

显然,系统的健康不只是功能完好,而是包括“结构、功能、安全”三个基本方面,对不同的系统,可能还有其它更具体的要求。

系统健康,描述的是一种系统的状态,只有处在健康状态的系统,才能安全可靠地服务与人类社会,促进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然而,由于经济利益或政治利益驱动,我们人类未经科学论证,就曾经制造出不少不健康的系统,造成环境污染、生态环境破坏,或者酿成巨大事故。

其实,“系统健康”就是广义的“健康”,现在许多场合下已经使用的“健康”一词,就是广义的“健康”。广义的“健康”,不仅仅是用来描述“人”,还可以描述某一系统或系统的行为。如“森林健康”、“生态健康”分别描述的是森林生态系统和生态系统,再如“促进社会健康发展”描述的是社会系统的发展行为。

2)系统承载力

系统承载力(system capacity),是指某一系统在一定条件下,该系统所能持续提供的最大输入或输出能力。

系统承载力包括两层基本涵义,第一层涵义是指系统的自我维持与自我调节能力;第二层涵义是指系统的对输出供给能力与对输入容纳能力。系统的自我维持与自我调节能力反映的是系统的弹性或缓冲能力,而供给能力与容纳能力反映的是系统的容量。

3)系统健康评价

系统承载力是反映系统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当外界压力超出系统承载力时,系统就处在不健康状态,甚至会导致系统崩溃或消亡。因此,对系统健康状况的评价,可以从系统承载力分析着手。

系统健康状况,是反映系统整体状况的重要指标。系统健康状况的评价方法,可以采用一般系统分析与评价方法,[3234]也可以借鉴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进行评价,[26]通过对系统健康状况的评价,不但可以了解系统的健康水平,更重要的是掌握系统潜在的隐患并进行风险分析,寻找对策化解隐患与风险。

3.5系统健康管理

系统健康管理(system health managementSHM),就是指人类按照系统的健康状况,在遵从系统运行规律的基础上,对系统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与保护,使系统的结构、功能得以高效、和谐、持续运行。

显然,系统的健康管理,是在人的参与下进行。一般情况下,人是系统健康管理的主体(subject),系统则是客体(object)。但是,就生态系统而言,由于人是生态系统的一部分,所以人既是主体,又是客体。

从系统健康管理定义可以看出:

1)生态系统的管理目标,一是保持系统健康,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服务;二是使不健康的系统尽快恢复健康,并使系统的健康持续保持下去。

2)从技术层面看,要实施系统健康管理,必须深入研究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与过程,掌握其代谢流和系统场的时空动态变化情况,才能更准确地进行系统生命周期分析,得出较为准确的结果,进行较为贴近实际的系统模拟,制定科学的管理规划。

3)从管理过程看,系统健康管理是一个包含系统健康分析与评价、系统模拟、发展规划制定与系统仿真、规划实施与监督等过程,显然,系统健康管理是系统管理活动的主体(main),即系统管理的核心内容也就是系统健康管理。

5.生态论研究展望

实际上,早在1923年,H. H. Barrows在其《人类生态学》就提出了生态论,1995年美国新墨西哥大学生物学教授James H. Brown在其著作《Macroecoloy》中提出的大生态学理论,随后,我国学者薛勇民(2004)、刘钧霆、程伟、宋雅杰(2010)、王夫玉(2010)等提出的广义生态学(generalized ecology)、大生态学(great ecology)、深生态学(deep ecology)等理论,[3538]可以说是生态论的萌芽。但是,这些理论只是普通生态学的拓展,还没有将其上升到方法论的高度。

在应用方面,生态学积极与各学科交叉融合,发展很快,形成了不少新的学科,如生态经济学、社会生态学、管理生态学、政治生态学、生态哲学、工业生态学、企业生态学、生理生态学等等。虽是如此,这些交叉学科也只是吸收了普通生态学的一般理论,没有将其转化为自己的方法论。

生态论是研究复杂系统的一种方法论,如果将生态论与系统技术、现代数学技术相结合,就可以使得一些难以数学化的学科数学化,从定性分析研究转入定量或定性定量相结合研究,并可以借助现代计算工具进行模拟分析。如,将生态论引入社会学,结合社会物理学研究成果,就可以对人类社会进行精细模拟计算;将生态论引入生物学,结合现有的虚拟细胞技术,就可以建立精细的人工生命模型,对生物体,尤其是人体进行精准模拟;将生态论引入有关企业科学,建立精确的企业运转模型、产品流通模型等,对企业的实时监控与实时动态模拟,实现对企业的精准管理。

此外,将生态论引入中医科学,结合现代医学技术,可以揭开当前中医诸多疑团,帮助中医的发展跃上新的台阶;将生态论引入人工智能科学,结合当前思维科学研究成果,可以建立更为稳定可靠、维护扩展方便的大型人工智能模拟系统。

6.经济生态化

6.1经济学的困境

经济学(economy)的实质是研究管理人类生产活动的科学。人类生产活动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由于经济学至今还是采用机械论的研究方法,将人类生产活动一元化,将人类生产活动指标货币化,使得经济学模型无法描述人类活动状况,致使不同角度的经济学研究结论之间相互矛盾,甚至于与人类生产活动实际情况相反。更为可悲的是,使用这些研究结果进行决策导致重大失误的事例时有出现,轻则导致达不到预期目标,严重的导致企业破产,甚至国家经济崩溃。

在经济发展决策方面,机械论的影响同样根深蒂固。在宏观方面,地区或国家的经济成分单一化,甚至于地区或国家经济被一个或若干个行业绑架,更有甚者政策或法律法规的制定与执行都被企业所左右,这样的结果,一方面使得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呈现周期振荡,另一方面成为人类社会危机发生的主要原因。在微观上,经济货币化掩盖了人类生产活动的真实规律,错误地片面夸大货币调节在人类生产活动管理中的作用,用货币增长当作人类财富的增长来掩盖社会危机,使得按资本分配挤占按劳分配,造成社会危机进一步加剧。

因此,经济学研究与经济发展决策,要尽快摒弃目前的机械论方法,引入生态论和系统分析技术,积极运用当代数学技术,开辟新的经济学研究领域,并将其运用到经济发展中去。为此,笔者认为,就经济发展而言,急需从多元化、减商化、去货币化三个方面着手,开展经济生态化研究与应用。

6.2经济生态化的基本假设

经济生态化,是基于“人人平等”假设之上的。这种假设内容主要包括:

1)人与人之间是相互关联的,平等的。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不可能孤立存在,个人的生产、生活都离不开他人。在人的这种关联性中,人与人之间的地位平等,没有等级差别,拥有社会、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等同的待遇,尤其是要拥有同等的生命权、教育权、劳动权,以保障人人平等地生存,平等地发展。其中生命权包括人身安全权、生命基本保障权、健康权等,劳动权包括就业权与获得劳动报酬权。

2)人类劳动是无差别的,可计量的。这里的劳动是指抽象劳动(abstract labor),这里可计量的劳动,又是指具体劳动(concrete labor)的。对劳动实行科学准确计量,是实现劳动公平、促进社会公平的最重要的措施。笔者认为,理想的社会分配方式,可以近似地表示为“541”分配方式,即社会劳动总成果的50%用于公共资源建设,人人均等享用,以保障人的基本生存与发展需要,40%按劳分配奖勤罚懒,10%按能力分配用于奖励对社会做出特殊贡献的优秀人士。[8]

3)人类是自利(self-interest)的,这种自利是可约束的。这里的自利,与自私(self-centred)是有差别的。在一定程度上的自利,也即相对的自利,是有利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的。自利不反对利他(altruism),从社会生物学角度看,利他是动物以个体的“自我牺牲”换取物种存在和延续的一种本能,从社会规范论角度看,利他是一种社会交换,其收益是自我价值的提高和焦虑的减小,而交互性规范是又是社会交换的基本原则。反对自利,完全提倡利他,是违反人类动物属性的;完全的自利,排斥利他,则是自私。因此,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需要有约束有度的有序的自利,这种可约束的自利最终表现为,人对幸福的追求既是一致的,也是多元化的,也即不同的价值观拥有不同的幸福观,则表现出不同的自利与利他行为,在公平的良性社会规则下,这种幸福是可追求的。

4)资源是可以公共化。这里的资源包括自然资源与社会资源,资源公共化是实现人人平等的物质基础。[18]

6.3多元化

经济多元化(pluralism),是指两个方面的多元化:

1)经济学研究方法多元化。即摒弃传统的机械论经济学研究方法,在经济学研究中引入生态论方法论,积极运用当代系统学、数学、物理学、生态学理论与技术,开展经济研究,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2)经济发展多元化。对一个地区或国家而言,采取发展模式(developing mode)多元化、产业多元化、文化多元化等多元化发展战略;就一个具体的企业而言,则采取产品多元化、市场多元化,区域多元化等多元化运行战略。

6.4减商化

人类劳动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劳动产品的价值,包括将资源转变成可使用的产品,以及相应的服务、管理与科学研究,当然,艺术创作也是劳动,其劳动产品是艺术作品。商业是促进劳动产品流通,并没有使劳动产品增值,但是这种无增殖的劳动在人类社会中又是必不可少的。

然而,由于商业(commerce)相对于实业(industry)而言,投入少,不需要生产技术,而且管理技术要求也较实业低,货币周转周期短,风险小,因此商业比实业更容易获利。

在过去交通、信息不发达年代,商业为促进劳动产品交流乃至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当今社会交通、信息极为发达,再加上存在商业垄断,使得商业获利更加容易,利润空间更大,从而加重了消费者的负担,也促进了通胀的发展。同时,也正是交通与信息的发达,尤其是互联网与物流网的快速发展,为减商化提供了基础。

减商化(reduce-commercial),就是减少人类生产活动中的商业活动,从而提高人类社会总劳动中的有效劳动比率,让更多的人或有更多的时间去从事提高劳动产品价值的劳动,让人们有更多的时间去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或娱乐。

6.5去货币化

去货币化(non-currency),是指摒弃目前过度依赖货币调节来管理人类社会的方法,按照人类生产活动实际规律,选择更加科学、高效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的手段来管理人类社会。

这里的去货币化,不是指彻底抛弃货币。因为,人类社会的劳动产品交流,在一定程度上还需要货币在一定的范围存在。这里的去货币化,是指减少劳动计量、社会发展分析与决策等中的货币化成分,按照人类社会经济规律实际,选择多元化因子进行分析与评价,对人的社会活动进行和谐化管理。

参考文献

[1]张国庆,和谐发展初论[EB/OL],知识论坛,(1999-1-18http://www.cntzs.com/bbs/dispbbs.asp?boardID=5&ID=1005;天柱论坛,(1999-1-18http://www.tzs.com.cn/luntan/showtopic.asp?TOPIC_ID=116&Froum_ID=13

[2]张国庆,论和谐发展[EB/OL],知识论坛,(2000-2-28http://www.cntzs.com/bbs/dispbbs.asp?boardID=5&ID=1299;天柱论坛,(2000-2-28http://www.tzs.com.cn/luntan/showtopic.asp?TOPIC_ID=975&Froum_ID=13

[3]张国庆,再论和谐发展[EB/OL],天柱论坛,(2001-1-8http://tianzhushan.net/bbs/dispbbs.asp?boardID=5&ID=1351

[4]张国庆,论和谐发展与和谐林业[J],绿色中国(B版)2003,(34合刊):7983

[5]张国庆,我的发展观:和谐发展——兼议发展科学[J/OL],学说连线(2004-9-14http://www.xslx.com/htm/sxgc/sxhh/2004-09-14-17303.htm

[6]张国庆,和谐的学问:发展学[J/OL],学说连线,(2006-1-23http://www.xslx.com/htm/xssy/xkjs/2006-01-23-19656.htm,

[7]张国庆,化、生态文化与中国和谐森林文化体系建设[J/OL],学说连线,(2006-4-11http://www.xslx.com/htm/szrp/gsmt/2006-04-11-19910.htm

[8]张国庆,和谐发展:生态文明之路[J/OL],科学网,(2008-1-11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14287

[9]张国庆,和谐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J/OL],科学网,(2007-12-15http://www.sciencetimes.com.cn/blog/user_content.aspx?id=12723

[10]张国庆,简论生态观[J/OL],科学网,(2007-12-9http://www.sciencetimes.com.cn/blog/user_content.aspx?id=12300

[11]张国庆,简论生态观、生态思想与和谐思想[J/OL],科学网,(2008-1-11http://www.sciencetimes.com.cn/blog/user_content.aspx?id=14284

[12]郭雷,许晓鸣,复杂网络[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62749

[13]Yaneer Bar-YamDynamics of Complex Systems [M]The Advanced Book Program1997371419

[14]汪小帆,李翔,陈关荣,复杂网络理论及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7298

[15]王志平,王众托,超网络理论及其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3144

[16]张国庆,事件的时空动态分析[J/OL],科学网,(2009-8-5http://blog.greentimes.com/more.asp?name=zhguoqin&id=3348

[17]张国庆,林业标准化基本原理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2,(1:223224

[18]张国庆,论标准化基本原理[J],现代农业科技,2011,(21:35

[19]张国庆,标准的分类及命名[J],现代农业科技,2011,(21:2830

[20]张国庆,标准学[M/OL],科学网,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344&do=blog&id=462993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344&do=blog&id=469416201178

[21]张国庆,林业标准学[M/OL],科学网,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344&do=blog&id=414776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344&do=blog&id=4694142011220

[22]张国庆,林业的特点与林业标准化原理研究[J/OL],(20101023日),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76252

[23]张国庆,论标准化原理[J/OL],(20101016日),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73878

[24]李素芹,苍大强,李宏,工业生态学[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778105

[25]袁增伟,毕军,产业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105135

[26]张国庆,生态健康[J/OL],(201234日),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344&do=blog&id=543966

[27]谢树艺,工程数学——矢量分析与场论(第3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799

[28]朗道,栗弗席兹,场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78387

[29]戈峰,现代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172351

[30]张金屯,数量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51119

[31]祖元刚等,非线性生态模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107500

[32]郝海,踪家峰,系统分析与评价方法[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117280

[33]杜栋,庞庆华,现代综合评价方法与案例精选[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9137

[34]郭亚军,综合评价理论、方法及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101261

[35]薛勇民,深生态学与哲学范式的转换[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75):3337

[36]刘钧霆,程伟,宋雅杰,从狭义生态到广义生态的后发国家视角分析[J],国际经济评论,2010,(6):114

[37]王夫玉,生态观新说[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521

[38]王夫玉,王从,大生态学[J],甘肃科学学报,2010221):7274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44-1099754.html

上一篇:复杂系统生态论方法及其应用
下一篇:生态健康概论
收藏 IP: 120.210.174.*|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15: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