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qdai 上海大学教授

留言板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登录 | 注册


IP: 113.135.14.*   [372]zhouxinyuan   2013-1-4 14:23
好的。
戴老师,我会按照您说的去做。
感谢
我的回复(2013-1-4 19:25):已在短消息中看到你的申请书初稿,细看后将回复。
IP: 192.168.0.*   [371]zhouxinyuan   2013-1-3 13:16
首先感谢戴老师关心!
戴老师:
一、我正按照您的指引,正在联系托管、组建团队、完善申请。
目前,我已和我们这里——陕西理工学院生物学院联系托管。并让一个副教授(没有申请过基金经历)和该院附属医院的领导(中级医生)参与。同时还参与的有我们这里3201医院(三级甲等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周庆元主任、副主任医师、副主药剂师,还有我们这里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内科)副主任医师、五官科副主任医师和汉中市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参与,共10人的专家团队。
在汉中来讲就是最高“专家团队”了。但学历不高:大专、本科、个别研究生,也没有参与过基金项目。
戴老师:不知团队是否符合要求?望指正
二、关于基金申请书我还的再完善,我想先给您发来望您斧正。因我没有申基经验,还请您多多指教。

非常感谢!
            周新元
我的回复(2013-1-4 05:07):1)这样的团队已经够强大的了。请记住让两个合作单位盖公章;
2)写出基金申请书后发到我的邮箱,一份pdf文件,一份包含主要内容的word文件。请注意机理性研究的阐述。
预祝申请成功!
IP: 218.65.113.*   [370]林茂华   2013-1-2 01:43
戴老师,新年快乐,身体健康!我最近还不断整理材料与数学的关联问题哈~
我的回复(2013-1-2 04:59):也祝你新年快乐,心想事成!整理出材料后望发给我,虽然我不内行,也可借鉴。
IP: 192.168.0.*   [369]zhouxinyuan   2013-1-1 12:16
戴老师,祝您节日快乐,身体健康!
我的回复(2013-1-1 12:41):谢谢!也祝你新年快乐,特别是申请基金马到成功!
IP: 123.121.147.*   [368]陈明文   2013-1-1 11:17
戴老师,祝您节日快乐,身体健康!我校让老师上课多,不常到科学网看博文,但每次登录常看到您写的文章,很受启发。
我的回复(2013-1-1 12:43):也祝你新年快乐!有机会到上海来聚聚。
IP: 123.245.68.*   [367]张士伟   2013-1-1 08:41
戴老师,祝您全家元旦快乐!
IP: 124.79.15.*   [366]戴世强   2013-1-1 05:58
在2013年到来之际,祝愿各位博友新年快乐,万事如意,心想事成!
IP: 69.136.190.*   [365]shenqiang19   2012-12-24 02:48
好文共享:

刘道玉:中国为什么出不了比尔•盖茨

  美国微软公司的创始人比尔•盖茨堪称真正的传奇式人物。他于1973年考进了著名的哈佛大学商学院法律预科,1975年辍学离开学校,与中学的好友保罗•艾伦创办了微软公司。他们致力于软件开发,使软件更易使用、更省钱和更有乐趣。他们的创业获得了成功,比尔•盖茨31岁成为有史以来最年轻的首富,37岁荣获美国国家技术奖章,39岁时他的财富超过了股神巴菲特。自1995年到2007年连续12年间一直是世界首富,目前仍是世界第二富豪,仅次于墨西哥电讯大王卡洛斯•斯利姆。事业的成功,使他获得了无数的荣誉,被赞颂为计算机奇才、软件帝国的皇帝、"计算机界的拿破仑"。

  盖茨的传奇性还表现在:一个法律预科二年级的肄业生,竟创造了计算机软件的帝国,而美国那么多的计算机教授、博士们却没做到;2008年年仅53岁时宣布退休,不再担任首席执行官,彻底淡出微软公司,同时,他宣布把全部580亿美元的财产捐赠出来,不给子女留下遗产。2007年6月,他获得哈佛大学授予的荣誉法学博士学位,颁奖词说他是"最成功的辍学生",而他自己也认为:"这让我很高兴,正因为如此,才成为这个特殊群体中的尖子。"他说自己是美国制度的受益者,在政者力所不能为的地方,我们应该拿出自己的力量,以最能产生正面影响的方法回馈社会。

  实际上,盖茨只是一个符号,一个创业者和慈善事业的代表人物,像他这样创业的成功人物和慈善家,在美国比比皆是。苹果公司的创始人史蒂芬•乔布斯就是一个美国式的英雄,他与斯蒂夫•沃兹尼亚克创造了"苹果",发明了个人电脑,从而改变了一个时代。他几起几伏,依然屹立不倒,使苹果公司成为世界最具创新力的公司,2011年市值达3370亿美元,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创业的成功,使乔布斯获得了诸多荣誉,其中1985年获得里根总统颁发的美国国家级技术勋章。一个私生子,在三流学院仅仅读了6个月书的辍学生,能够获得这样巨大的成功和荣誉,这正体现了美国的创新文化。

  被称为"盖茨第二"的马克•扎克伯格也是一个神奇人物,他与盖茨同为哈佛大学二年级肄业生,都是20岁开始创业,不同的是盖茨是法律预科,而扎克伯格是心理学二年级肄业。扎克伯格被称为"程式神人",他创办的社交网站(Facebook),已拥有213亿~284亿美元的资产,远远超过了谷歌公司两个创始人佩奇和布林的资产。他今年只有27岁,未来的路还充满变数,但他却义无反顾地表示要捐出自己资产的一半。他知道很多人都是到了生命的后半程才做出捐赠,但他不想等下去,因为慈善事业不能等待。扎克伯格是犹太人的后裔,以色列人无论是商家大贾或是小商小贩,每年都自觉把利润的10%捐赠给慈善事业。

  与以色列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很多人都缺乏公益意识,虽然也有个别做慈善的富人,但为数不少的富人却是"葛朗台"。最能说明问题的是,2011年秋美国巴菲特和盖茨的中国慈善行,计划于9月29日晚,邀请50位中国富翁在京郊拉斐特城堡举行晚宴,可接到邀请的一半富人拒绝参加。不仅如此,在民众中还出现了"挺宴派"和"斥宴派"。有的富豪公然表示,他不会捐赠,理由是要为社会管理好财富。这简直是奇谈怪论,你捐赠了就是社会的财富,不捐赠是你自己的财富,怎么是为社会管理好财富呢?据说,中国亿万富翁人数已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然而美国慈善家的这次中国之行,并没有达到他们宣传慈善理念的目的。

  2012年美国公布了十大年轻富豪,30岁以下和40岁以下各有5人,都堪为成功的创业者。美国从1996年设立青年科学家总统奖以来,每年大约有60到100名青年科学家获得此荣,这对于促进青年科学家的成长和创业,起到了巨大的激励作用。

  我国没有像比尔•盖茨那样年轻的成功创业者,也没有像马克•扎克伯格这样的青年慈善家,究竟是什么原因?

  依我陋见,主要原因有三:其一是"唯名论"的思想作祟,凡事都要论资排辈,压抑了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所谓的"名",泛指名分、名节、名声、名气、名望、名誉等,于是"名"也就成了一个人的"话语权和行事的资本"。例如,关于"金砖四国"的翻译,就是典型的"唯名"思想的反映。美国高盛证券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吉姆•奥尼尔,于2001年发表了《全球需要更好的经济之砖》,其中他把巴西(Brazil)、俄罗斯(Russia)、印度(India)和中国(China)的英语词汇的第一个字母缩写为BRIC,该词在英语中就是"砖"的意思,如果准确翻译就应是"砖四国",或称为"新经济体四大国"。可是,翻译成中文时却加上了一个"金"字,不知是由何而来,明显篡改了作者的原意。这几个国家真的是富得流油、遍地黄金吗?非也,它们依然属于发展中国家。俄罗斯和巴西的人均收入略高于世界平均值,而中国和印度都是世界人均收入较低的国家。

  "嘴上没毛,办事不牢"是一句流行千百年的古话,这也是唯名思想的一种反映。中国是一个老年社会,老年政治、老年科学、老年权威,老也是一种名望,一切都是"以老为尊"。"名正言顺"是儒家的伦理,它是束缚人们思想的紧箍咒。如果以这种伦理衡量,乔布斯是被收养的非婚私生子,怎么算得上"名正"呢?这事如果发生在中国,不用说创业艰难,各种蜚短流长的诽议会使他抬不起头。面对这种窘迫,有谁愿意与他合作,有谁愿意贷款给他,又有谁批准他成立公司和股票上市呢?这一切在中国是不可能的。按照孔子的说法是"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然而,乔布斯不仅言顺,事业也非常成功,他逝世后还被美国《财富》杂志评为世界最伟大的企业家。

  其二是"唯学历论"误导了无数的青年人,他们盲目追求名校、高学历和高学位,深陷为选择好专业而烦恼的误区。学历是什么?学位是什么?专业是什么?他们仅仅是学习时间的一份记录,是随时都会忘记或被淘汰的专业知识,并不代表一个人的真才实学,更反映不出学习者的创造能力。哈佛大学是美国甚至世界排名第一的名校,可是盖茨、扎克伯格、莫斯科维茨等都从哈佛大学辍学了,他们对自己的决定没有任何遗憾,而且他们创业的成功与其所学专业无关。试想一想在中国,如果不是因病休学,有谁会退出被认为是"黄金般的学业"呢?可是,即使熬到大学毕业又能怎么样?无非是又增加了一批求职的待业者,一味地希望被人接纳,而少有敢于自己创业的人。一个国家,只有创业者多了,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

  笔者记得,在上世纪60年代,日本索尼公司创始人盛田昭夫出版了一本《学历无用》的书,至今已40多年了,被认为是人力资源管理的经典著作,是日本企业界几乎人手一册的畅销书。为什么盛田昭夫说学历无用呢?他解释说:"学历,与其说是一种客观评价的标准,倒不如说是一种偷懒的手段,所谓学历标准只不过是管理者避免花力气评价员工的一种借口而已。"创新能力是决定企业竞争胜负的核心因素,不少企事业单位在招聘人员时,把本科以上学历作为门槛,这实在是荒唐之极。如果按照这个逻辑,古今中外的一大批大作家、大学者、大画家、大发明家、大富翁岂不是都要被扼杀吗?

  唯学历论在中国颇有市场,这种思想根深蒂固,为什么择校、培训班、补习班、奥数班、争状元久盛不衰,都是为了上名校,获取高学历、高学位,以获得一份所谓的好工作。学历至上,不仅使中专、大专和职业教育边缘化,导致国家教育结构比例失调,更重要的是忽视了对学生想象力、质疑、反思和批判思维的培养,而这些能力恰恰是创造性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素质。这正是我国国民创造能力低下的原因,是出不了比尔•盖茨的主要症结所在。

  其三是不敢冒风险,不少人安于现状,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这种思想有着深远的历史根源,我国古人都把认识的范围局限于五官可及和四肢可触摸的领域,这是与西方人为了探索未知疆域敢冒风险的精神不同的。中国人缺乏好奇心,少有追求终极真理的精神,以及不敢冒风险的胆怯心态,这是近代科学不能诞生在中国的主要原因。

  最近有一则新闻报道,格外引起学术界的注意:美国斯坦福大学终身教授塞巴斯蒂安•史朗宣布辞职。起因是2011年秋天他与另一位教授把AI(Artificialintelligence)课全面网络化,任何人都可以上这门课并参加考试。为了帮助非英语国家的学生学好这门课程,志愿者把史朗教授讲授的内容翻译为多达40多种语言文字。这门网络课程讲授的成功,在世界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结业的学生多达2.3万人,而平常修学该课的学生只有200人,充分显示了网络教学的优越性。在获得成功后,史朗教授宣布辞职了,成立了一个名叫Udacity的网络大学,以满足更多人的需要,同时也寻求自己更大的成功。这也是一种冒险精神,如果在中国,作为一个著名大学的终身教授,是没有人愿意冒辞职的风险的。其实,这种冒险精神在美国非常普遍,不管男女老少,无论是总统或百姓,都敢于冒险。2009年6月12日是老布什总统85岁生日,他以跳伞来庆祝生日,从8000米的高空跳伞成功。几年前,有一个7岁女孩洁西卡在教练的陪同下,试图驾机穿越美国全境,但不幸坠机身亡。她的母亲到达现场,虽然很悲痛,但赞扬女儿的冒险精神,说洁西卡做了自己想做的事,为有这样的女儿而无比骄傲!这几乎就是美国的国粹,有了这种精神,还愁没有强大的、创新型的国家吗?

  对比之下,我们缺少这种冒险精神,所以也就出现不了像比尔•盖茨这样群体的创新型杰出人才。究其原因,归根到底是几千年封建文化的束缚,其精神糟粕潜移默化,代代相传。例如,"明哲保身","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树大招风","出头的椽子先烂","枪打出头鸟","小不忍则乱大谋","和为贵","宁为鸡头不为凤尾","各人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看来,我国到了需要一场真正的思想领域的启蒙了,需要进一步推进体制改革,更新人们陈旧的思想观念。

  (作者系武汉大学原校长、教授,刘道玉教育基金会会长)
我的回复(2012-12-24 06:23):谢谢你推介好文!读来获益匪浅!
IP: 183.45.118.*   [364]QQ7288   2012-12-23 16:42
戴老师:您好!郭老亲笔签发的文稿已发您邮箱,戴老师收到后请回信!
我的回复(2012-12-26 05:07):已收到,并妥善保存,非常感谢!
IP: 14.20.26.*   [363]柏世平   2012-12-15 14:33
戴老师您好!我已经病退,不是在编人员了。我做的研究完全是个人行为,但是我也想去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您说我应该怎么办?
我的回复(2012-12-16 04:28):按基金委的规定,退休人员可以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只要有在基金委注册的单位愿意成为你的依托单位就行,一般来说,你可以找你的原单位要求它盖章认可,而个人联系方式可填最方便联系的。若申请获准,所得经费由依托单位管理。
IP: 122.205.5.*   [362]张启峰   2012-12-15 11:39
戴老师好
IP: 113.92.53.*   [360]柏世平   2012-12-13 15:40
戴老师您好!就是本站博客啊(这个月刚入住)。您点击我的名字或头像就可以进到我的博客里。谢谢!
我的回复(2012-12-14 04:41):到你的博客浏览了一下,发现其中的博文很有特色,今后将常光顾。
IP: 222.211.18.*   [359]bage8899   2012-12-12 22:28
戴老师,您何时有空到四川绵阳来,我们想您做个基金申请方面的报告。
我的回复(2012-12-13 04:05):你在绵阳的气动中心吗?我一直想到绵阳一行,至今未能如愿,可惜明年第一季度前我的日程已经排满,也许明年秋冬来吧!
IP: 219.134.251.*   [358]柏世平   2012-12-12 15:48
戴老师您好!我病退、与世隔绝快二十年了。能否请您有空时进到敝人博客一阅,给一些意见建议,尤其是有关基金申请方面的?
我的回复(2012-12-12 20:41):好的。请你给出你的博客的网址。
IP: 65.111.241.*   [357]shenqiang19   2012-12-12 04:55
戴老师,看了您回复中的连接,也是人云亦云,无说服力。继续调查后看到下文
http://www.douban.com/note/134288386/

关于爱迪生名言是否有后半句的调查报告
2011-02-13 21:28:25
起因:

前两天,我打算为一本我看过的书——《搜》(”The Search”)写一点笔记。而该书第三章曾引用特斯拉的两句话作为开篇,其中第二句是这样的

“如果爱迪生需要从草垛中找到一根针,他会马上像勤奋的蜜蜂般一根根地检查稻草,直到他发现自己要找的东西……   看到这样的做法,我感到非常遗憾。因为我知道,只需要一点点理论和计算,他就能省去90%的力气。”

这句话令我很感兴趣,因为曾经读过一些关于特斯拉的文章,知道其与爱迪生同处一个时代,并且有相当多的接触(当然也存在竞争)。而特斯拉的这句话很容易的令我想到爱迪生的那句名言——“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所以在写笔记的时候我认为特斯拉是在对爱迪生这句话的暗讽。

但是,我忽然想到,就是前些日子在网上还经常看到的一篇文章,盘点了一些被误读的名句,其中就有爱迪生的这句。
之前我对那篇盘点误读名句的文章深信不疑,没有过多查证,但是此时却不得不产生怀疑,究竟爱迪生所说的原句是什么。于是我开始了查找。

查找过程:
1. 我先用Google搜索“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当然,这对查到真相几乎没有实质作用,毕竟以讹传讹的过多。我查找这句只是想初步了解下情况,结果发现,Google搜索结果的第一项即是有网友在网上询问该句的后半句。而当我用百度搜索进一步测试的时候,第一页结果中有很多旨在询问或者强调爱迪生这句话的后半句。
经过小规模的测试搜索,发现如今网上引用这句话的网友多数是为了强调这句话的原句中有后半句,即“但那百分之一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都要重要。”


2. 那么在中文网页里,所谓的后半句究竟从哪里传出来的呢?我对此也利用Google做了简单的搜索调查,虽然不确定是最准确的结果:
通过查找,目前我找到的最早的来源是2005年5月15日一篇发在天涯上的文章《中国教材为什么要篡改爱迪生和爱因斯坦的名言》当然作者已经标明了是转载,但是原文地址无法找到。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推测我国教育工作者此举的原因是
“我想可能与中国的教育制度精神有关。中国的教育一向是“学海无涯苦做舟”“题海战术”“一切行动听指挥”,这种教育本身的目的就是制造“整齐划一”的“听话的人才”,它不需要天才,也不承认灵感。。。”

而之后包括网易在内做过一些特别策划(2006年1月17日,网易曾出了一篇特别策划《那些被误传的名言》,编辑徐靖)

3. 至此,关于中文网上的“误读爱迪生名言”的来源大致有了了解。而之后,通过各种转载,这个说法如今已经遍布网络,甚至直到今天,依旧有网友在不停的转载这篇文章。
接下来,我去搜了下国外的网站。虽然说维基之类的也是大家编辑的,可信度存疑,但终究是一个参考,于是维基查找爱迪生的资料,在爱迪生的图片下面就存在一句“Genius is one percent inspiration, ninety-nine percent perspiration.”出处是1932年9月的“Harper's Magazine”。
在wikiquote中可以查找到更详细的资料,

Genius is one percent inspiration, ninety-nine percent perspiration.
 Spoken statement (c. 1903); published in Harper's Monthly (September 1932)
 Variants:
 None of my inventions came by accident. I see a worthwhile need to be met and I make trial after trial until it comes.What it boils down to is one per cent inspiration and ninety-nine per cent perspiration.
 Statement in a press conference (1929), as quoted in Uncommon Friends: Life with Thomas Edison, Henry Ford, Harvey Firestone, Alexis Carrel & Charles Lindbergh (1987) by James D. Newton, p. 24.
 Variant forms without early citation: "Genius is one percent inspiration and ninety-nine per cent perspiration. Accordingly, a 'genius' is often merely a talented person who has done all of his or her homework."
"Genius: one percent inspiration and 99 percent perspiration."


上面的内容简单说就是,“天才就是百分之1的灵感加上百分之99的汗水”这句话大约有三个版本。

线索1:
第一个版本即是刚才提到的1932年发表于“Harper’ Magzine”。我在网上搜到了这本杂志1932年9月刊,这篇文章名为《Edison in his laboratory》,(作者Martin André Rosanoff),但是因为那个文章需要付费订阅,所以无法打开仔细阅读。

通过进一步对该文章的查找,发现了一点有用的信息:
1)通过一本后人写的书《Edison: Inventing the Century》(作者: Neil Baldwin),在这本书的注释第296条(链接),提到了1932年9月的《Edison in his laboratory》。从这段注释中可以了解到,《Edison in his laboratory》作者M•A•Rosanoff曾在爱迪生的实验室工作一年,而文章中的提到的那句关于天才的话是爱迪生在1903年的一个statement中说的。而那一年恰巧就是M•A•Rosanoff在爱迪生实验室待的那年。

2)感谢伟大的Google,我终于在某个网站找到了这段话的原文

5. You may have heard people repeat what I have said, "Genius is one percent inspiration, ninety-nine percent perspiration." Yes, sir, it's mostly hard work.
THOMAS ALVA EDISON (inventor, 1847-1931), remark to M. A. Rosanoff, "Edison in His Laboratory,"Harper's, September 1932

仔细读这段话,可以得出几点推测:首先,M•A•Rosanoff所引用的那次声明(1903年)并非是爱迪生首次这么说;其次,在此之前,爱迪生的这句话应该也已经传出,或者说可能被别人引用过,因为他说“你(你们)可能已经听到人们重复我所说过的。。。。。。”;
最后,爱迪生是非常认同努力的(Yes, sir, it's mostly hard work. )

至此,这条线索基本完毕,总结起来就是,Rosanoff先生曾在1932年发表一篇文章,该文引用了1903年爱迪生所说的一句话“Genius is one percent inspiration, ninety-nine percent perspiration.”,并且,可以推测,这次的演说并非是该语句的原始版本,而只是爱迪生重复之前的一句话而已。

写到这里,其实已经基本可以否定网上所传播的所谓的“爱迪生名言的后半句”。但是,这还不是十分具有说服力,毕竟我只是在沿着一条线索查找。下面我将从其他线索继续查找。

线索2:

第二个版本
“None of my inventions came by accident. I see a worthwhile need to be met and I make trial after trial until it comes.What it boils down to is one per cent inspiration and ninety-nine per cent perspiration.”
我们先来看这句话的大意“我的发明中没一个是偶然得到的。当我发现一个有价值的需求时,我会不断努力直到成功。总结起来就是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
从这句话中很明显也没有看到任何所谓的“后半句”,更多的是强调勤奋的作用。

我们再来看这段文字的出处,1987年James D. Newton先生所写的一篇名为《Uncommon Friends: Life with Thomas Edison, Henry Ford, Harvey Firestone, Alexis Carrel & Charles Lindbergh 》的书。在书中他引用了爱迪生于1929年的一个记者招待会上的话(即上文)。
在线索1的基础上,线索2并没有很大意义,可以认为是爱迪生在总结自己的发明时再一次重复引用了以前说过的话。

线索3:

第三个版本

Variant forms without early citation: "Genius is one percent inspiration and ninety-nine per cent perspiration. Accordingly, a 'genius' is often merely a talented person who has done all of his or her homework."

这句话的确有后半句,但是我们来看这个后半句的大意“因此,天才不过是一个经常能完成自己本职的聪明人而已”
很不幸,这个后半句没有强调“百分之一的灵感”的重要性,与前一句也是因果关系。

关于这个线索,唯一的遗憾是,我在网上没有找到它的原始出处,虽然在一些书籍以及博客中被多次引用,但是至今没有查阅到该句话的原始出处。


4. 至此,通过以上步骤,已经基本可以否定网上盛传的“我国教育者篡改爱迪生名言”的说法。但是那个说法最初究竟是从哪里产生的呢?
在这里需要感谢一位名为零零发的网友,在我查找资料的过程中,无意间发现他在2005年7月份时就已经对这个问题展开了调查,而且,该博主还提供了一个错误信息的可能来源。当然这个链接现在不知何故无法打开。此外,通过这位博主的另一篇文章,我发现了另一位调查者(飞蠓),在他的一篇文章中,给出了这篇文章的另一个链接。
并且将文章摘录如下
“Thomas Edison said “Genius is one per cent inspiration and ninety-nine per cent
perspiration.”
Without the one percent of inspiration, all the perspiration in the world is only
a bucket of sweat. So where do writer s find that all-important inspiration?
An informal poll revealed the following sources:……(下略)”
这篇文章的作者为美国当代女作家Cindi Myers (笔名Cynthia Sterling)
当然,如果想要证实这些推测,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同Cindi Myers女士联系,核实这一切(文章的发表时间等)。

补充内容:
另外,在飞蠓的另一篇文章中,曾给出了另一个资料——在一个专门收集爱迪生资料的网站中,有如下一份PDF文件(http://edison.rutgers.edu/pdfs/The%20Edisonian%20-%20Volume%203.pdf),其中曾质疑了爱迪生是否真的说过“Genius is one percent inspiration, ninety-nine percent perspiration.”这句话。

Edison Papers editors recently discovered a fragment penned by Edison in 1915 in which he placed doubt upon his own famous quote:
"[T]hey attribute this saying to me,” he wrote, “but I did not cannot remember that I ever said it."

大意即“一些爱迪生的研究者近期发现了一些留有爱迪生笔记的碎片,这些内容是1915年爱迪生写的。
(爱迪生写道)‘他们说这句话是我说的,但是我并不记得我曾那样说过’

关于这个问题,首先我没有找到其的佐证,所以无法判断这个发现是否是真实的;其次,假如真的存在这个碎片,也是很好解释的。我们可以这样来看,一句名言,它的诞生很可能只是一次采访或者演讲。爱迪生本人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也许都没有意识到这会成为影响千万人的名言,他只是总结了自己的观点。而对于听众,尤其是经过一些作家或记者的传播后,这些精炼的语句则更加深入人心。

写在最后的:
到此为止,我个人的这次对于爱迪生名言的调查基本算是结束了。在整个资料查找过程中,我发现网上传播最广的都是那篇造谣文章。不仅仅是网友转载,包括一些大的门户网站也曾做过特别策划,收集这些所谓的“被误传的名言”,甚至一些学者名流在期刊杂志或电视节目上都以此为例,大谈“那些被误传的名言”。
诚然,许多人的出发点是好的,而且“被误传的名言”的吸引力往往超过真相。我不敢说我这次的调查得到的就是真相,但是,我想我是在全力发现真相。
也许,说“真相”一词有点过分沉重。套用柯南小朋友的一句话“真相只有一个”,但是谁又能保证那个唯一的真相就是我们已经得到的?古往今来所谓的正史也虚虚实实,即便是每天看到的报道也总让人感觉生活的是平行世界,更何况一个人百年前说的一句话?
但是,纵然如此,我还是认为,尽自己可能的发现可以说服自己的真相,才让这风雨飘摇的世界更加实在。
此外,还需要感谢零零发、飞蠓以及维基上的信息提供者,正是他们让这些查阅变的更加迅速准确。
忽然想到文章开头提到的特斯拉的那段话,我把英文原版贴出来吧

“If Edison had a needle to find in a haystack, he would proceed at once with the diligence of the bee to examine straw after straw until he found the object of his search. ... I was a sorry witness of such doings, knowing that a little theory and calculation would have saved him ninety per cent of his labor.
New York Times (19 October 1931)

这段话发表于爱迪生逝世后的第二天。谢天谢地,大部分的理论与计算Google已经替我做了,而我可以用那省下的90%的力气做点其他有趣的事情。:-D

                                               2011-2-11
PS:写一半的时候忽然发现今天是爱迪生诞辰164周年。Google首页还专门为这位伟大的发明家更改了Logo。
我的回复(2012-12-12 05:42):谢谢你提供如此翔实的资料。我不得不承认我在人云亦云。以讹传讹了。从中得到一个推论,媒体(特别是网络)上的话不可全信,即使流传甚广,有时也会是“空穴来风”。
再次感谢!
IP: 65.111.241.*   [356]shenqiang19   2012-12-11 01:42
请戴老师告诉后一句的来源。 谢谢。 在网上查了,都没有后一句。 有点象那个名言“你办事,我放心”。
我的回复(2012-12-11 05:39):我在乐乎博文里对此早有描述,请看http://blog.lehu.shu.edu.cn/sqdai/A72994
目前在网上能查到的原始资料是《新民晚报》2005-10-09的文章,见
http://news.163.com/05/1009/16/1VKTPQQ800011247.html
IP: 69.136.190.*   [355]shenqiang19   2012-12-8 11:13
云易:灵感与“吃苦”

我个人不太理解很多人常常提到的“吃苦”精神,尤其是在提到艺术创作,甚至一些业余爱好的时候,比如绘画弹琴,种花养草等等。“辛苦”,或者说“吃苦”,在我看来,是指强迫自己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或者强迫自己做超出自己精力范围之内的事,从而导致一种“痛苦”感,而这种强迫性,痛苦感,均是和艺术以及业余爱好的目的大相径庭的。艺术是有感而发,业余爱好是为了丰富自己的人生,两者都是为了让自己的生命更享受,所以,如果说为了生存而不得不吃苦,我能理解,但业余爱好,或者艺术创作,如果觉得辛苦了,不可以简单地放下吗?

中国的主流教育,在我眼里几乎就只有“吃苦”二字。还记得自己很小时候父亲动辄就说“如果不能吃苦,你什么也做不了”。对于我的兴趣广泛,父亲也只是简单地概括为没有吃苦“精神”。他倒是对的,我的确不是那种在艺术创作上,或在在任何一种创作上能吃苦的人。而他可能还不知道的是,我对不但不愿意“吃苦”,还“鄙视”通过吃苦而“创造”的几乎任何作品。

我认为,在“吃苦”的劳作和“激情”的创作之间,有一道不可跨越的鸿沟,虽然两者都意味着辛勤的汗水。大约也正是在这个“汗水”二字上,很多人误解了这两者的内在含义。爱迪生说“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此话我实在不能同意,尤其如果这个“汗水”是指“吃苦”的话。在我看来,天才是一半灵感一半汗水,而在这一半的汗水中,是没有半点“苦”的。在我眼里,任何一部真正的艺术创作,都是绝对靠灵感而非“吃苦”创作出来的。那么,什么是灵感和“吃苦”,或者说激情的汗水和“吃苦”的汗水之间真正区别呢?也许在此用比喻的方式会阐述的更清楚:灵感,是人的精神和造化的之间完美的“作爱”,“吃苦”,则是一个空洞的大脑对疲乏的肉体的“强奸”。所以,“吃苦”常常是吃力不讨好,过程充满情感折磨,结果也多半是匠气有余灵气不足的劣等“产品”,而灵感驱使下的创作过程则完全不一样,是充满了快感的享受过程,结果自然是健康的富于生命力的作品。这大约也解释了在灵感启发下创作的艺术家为什么不在乎“流汗”。

灵感是造化给人的礼物,所以不是每个人都会大量拥有的。那么,没有灵感的时候,人是否应该强迫自己创作呢?我的答案是否定的。我认为,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如果没有灵感,就应该停止创作,等到灵感来临时再创作。我在生活中看到太多的人强迫自己搞创作,而这个“强迫”在我眼里其实就是在“伪装”- 伪装创造力。比如,很多畅销书作家在开始写出一两部好作品之后,就开始源源不断地继续写,写出的质量越来越差。为什么同样一个作家前后的作品差别那么大呢?其实这就是灵感和“吃苦”之间的区别,最早的作品往往是有感而发,后来的作品,却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名誉”而“强迫”自己“吃苦”的结果。

不懂装懂,或强迫自己做自己并不擅长的事,实在是人类作出的最愚蠢的事(之一)。事实上,生活之丰富,世界的精彩,远远超出了人为的劳作,或者“创造”的范围。而这个“丰富性”,“精彩性”,往往是人在什么都不做的时候才能体会得到的。“无为而无不为”,最“懒惰”的老子早就道出了这个真谛。
我的回复(2012-12-9 08:07):谢谢你发来的好文。
文中立论基本正确。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在任何事业上要取得成功,兴趣和激情是第一重要的。
不过,文中所引的爱迪生的名言不完整,是被人掐头去尾地曲解了的。原话是:“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而这百分之一的灵感恰恰是最重要的。”(大意)。如果听全了这番话,作者在文中就会对爱迪生的原意有所了解,不必大加挞伐了,反而可用以佐证自己的观点。
IP: 119.142.55.*   [354]QQ7288   2012-12-5 18:06
戴老师,您好!我藏有一份《力学进展》主编董务民先生致钱所长,郭所长,吴所长信件(62年8月14日),关于力学所,北大,北航,清华四单位超高速气体动力学讨论会的活动计划.信末红笔三项批签可能为钱学森所长,"超高速气体动力学讨论会"的名称与博文郭先生小传中有出入!请教当年是否有该名称?另我珍藏有一份郭永怀先生亲笔签名签发的文稿,据闻2003年8月欧美同学会庆祝90周年纪念大型图片展时,举办方和郭永怀先生的的家属,竟然找不到郭永怀的亲笔签名。此事是否属实?郭先生没有存世资料吗?
我的回复(2012-12-6 10:33):谢谢!关于讨论班。《郭永怀小传》里没有给出名称(没有在高超声速气体动力学讨论班上打引号),原先确为“超高速气体动力学讨论会”,但后来气体动力学的术语统一之后,“超高速”被“高超声速”取代,所以后人改称这个讨论班为“高超声速气体动力学讨论班”。
郭永怀先生一生为人低调,所以,目前有关他的图文资料很少,这是令人遗憾的事情,在九院资料相对地多一些。你手头留存的郭永怀先生亲笔签名签发的文稿弥足珍贵,能否制成电子文件发给我,我将转交给我的师母李佩教授和相关单位。我的邮箱:sqdai@shu.edu.cn.
IP: 222.66.175.*   [353]杨伟东   2012-12-1 21:46
戴老师,您好!我是今年上海一985高校毕业的力学专业的硕士生,专业方向是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并且准备继续深造。我硕士导师是学高分子材料出身的,所以我硕士做了很多复合材料工艺和力学性能改善的研究,主要是实验工作。目前,我自己对未来博士方向有两个方向,一个是做复合材料的数值仿真包括解析解的理论工作,另一个是去材料学院从材料角度继续深造。我本科的数理基础还可以是保研的,但是我想如果去做力学理论的东西又怕没有硕士期间的积累;如果去材料学院,但本科毕竟不是学材料的。所以,我想让戴老师帮我一起分析一下,您一直是我敬重的力学大家,又是因材施教的好导师,真心请您帮我把把脉。甚至,如果哪天老师有空,我还希望能获得与您面谈的机会,那将是我学术道路上的一件幸事!
我的回复(2012-12-2 02:54):根据你现在提供的材料,还难以作出确切的答复。目前的印象似乎两者均可,因为你在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方面已有较好的基础,从两个方面深造都会有出息,只要用心去弥补自己知识结构中的缺陷就行。做选择的出发点可以是:
1)自己做研究的真正兴趣所在;
2)自己做研究的真正特长所在(即更擅长于理论研究还是实验研究);
3)自己未来最希望进入的工作单位(即研究型的还是应用型的);
4)可选择的导师的能力和造诣。
希望先在电话上进行交流,我们把交流平台转向本博客的“短消息”栏,那里更私密一些,我们在那里交换联系方式。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8 10: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