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qdai 上海大学教授

博文

大爱无疆 大义冲天——多媒体音乐剧《爱在天际》观后感

已有 6656 次阅读 2013-9-12 09:14 |个人分类:名人纪实|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观后感, 多媒体音乐剧, 爱在天际

以郭永怀先生为主角的多媒体音乐剧《爱在天际》98在沪公演(见链接),笔者有幸得以先睹为快。在两个多小时的演出中,我被该剧剧情深深感染,心潮起伏,不能自已,同时也被音乐剧创作者的热情和创新精神所感动。

郭永怀先生是我们力学界的骄傲,他的感人事迹一直在广为传颂,激励着力学事业的一代又一代的后继者。郭永怀先生是我国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曾为发展力学及其应用,默默地奉献;在他的生命的最后十个年头,他全身心地投入我国的“两弹一星”事业,常年奔波在大漠深处和保密研究机构;他为人踏实低调,沉默寡言,不事张扬。因此,社会上对他的了解不多。此次中国科协与教育部发起“科学大师名校宣传工程”,作为首批支持的六个剧目之一,《爱在天际》的上演,是一个宣传郭先生的非凡人生,弘扬他的无私奉献精神的大好机会。

《爱在天际》把郭永怀的感人事迹向我们娓娓道来。全剧以郭永怀和夫人李佩教授及女儿亲情为切入点,以郭永怀回国、育人、研制两弹一星、牺牲、“神舟”发射为故事主线,把他对祖国、对人民的深厚感情与祖国繁荣、科技发展紧密地联系起来,展现了他对两弹一星研制的重要贡献。剧中将科学家们对国家、民族、事业、亲人的情感作了细致描写,深情歌颂了科学家的大爱情怀。

 

该剧最令我欣赏的是它的朴实无华。尽管多媒体布景美轮美奂,所显示的基地试验、神舟发射等场景波澜壮阔,但是音乐剧情节简练朴素、真实感人,它没有去刻意创造“高大全”英雄形象,没有去人为雕琢地“制造”矛盾冲突,却在平凡中见精神,细腻中显真情,充分刻画了郭永怀先生的大爱无疆、大义有痕、虚怀若谷、平易近人、严谨求实的高贵品质。

我还很欣赏音乐剧的铺排,它抓住一些关键性情节,突出了全剧主题:郭永怀回国前在同事聚会中焚烧手稿;回国海轮上的激情澎湃;充溢温馨的小家庭;中国科大创建后的师生交融;戈壁滩试验基地的艰苦卓绝;原子弹试验成功日的科学家聚会;郭永怀牺牲之日的悲怆肃穆、荡气回肠;一家三口穿越时空的对话,情意绵绵,融入天际。由此谱出了一曲爱在天际、大义冲天的赞歌。

演员的表演可圈可点。出演郭永怀的是表演艺术家宋怀强,上海戏剧学院教授、中国科大兼职教授;出演李佩的是留美女高音歌唱家李棠,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剧系教授。宋怀强准确地把握了表演分寸,充分显现了郭永怀的非凡气质,内心饱含激情,外在亲切谦虚,内敛而不乏温情,连举手投足之间也与原型郭永怀有几分相似。李棠把李佩刻画得惟妙惟肖,显示了这位备受尊敬的伟大女性的崇高品质:气质高雅,柔情似水,深明大义。许沁饰演的郭芹活泼可爱,对父亲充满深情。由曾是中国科大少年班学员的赵若灿饰演的龚卫星(郭永怀的学生),纯朴厚道,充满激情,令人信服地凸现了新一代学人的优秀潜质。其他角色也表演得很到位。

值得一提的还有此剧的多媒体布景,先进的LED技术在这里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无论是气势恢宏的场面,还是温馨深情的场景,都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最后,应该着重描绘一下该剧的编导和诞生背景。《爱在天际》的编剧、导演兼舞美设计是中国科大教授郁百杨,曾执导多媒体音乐剧《弘一》、《鲜花烈火》,话剧《我是曹操》等舞台剧,是美国电影《碟中谍3》、英国电影《伯爵夫人》的美术指导。我以前在博客中曾大加褒扬的中国科大宣传片也出自他的手。这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才子。

他创作《爱在天际》历时六年。缘起于为庆祝中国科大50周年校庆创作纪录片的活动。2007年初,他接触到一批科学家的事迹,其中郭永怀的事迹深深打动了他,此时,又结识了郭永怀夫人李佩,他敬服于她的高雅气质。他的艺术修养告诉他:郭永怀-李佩的故事值得用心铺叙,于是开始了频繁的“口述历史采访”,足迹遍及郭永怀工作和生活过的地方,访谈对象遍及郭永怀的同事、助手、学生等。期间,又遇到了李佩先生向中国科大和中科院力学所捐赠郭永怀和她的毕生积蓄之举。剧本的主题在访谈中得到升华:大爱无疆,大义冲天。经过深入思索,他体会到:“郭先生和李先生的情感是这样地真切!他们对国家和民族的情感是如此地深厚!在表现科学家的题材设计矛盾是愚蠢的、无知的。需要说的不是矛盾,而是把科学家的真事、真情告诉观众,让他们从中体会大师们的理想和精神。……先生在临危的那几秒里为保护绝密资料时作出的惊人举动,李先生在面对坎坷时所表现的淡定坚强,在常人来说都是难以做到的。所以在剧本中我没有任何刻意的设计,只把郭先生一家的平静生活和对年轻人的关爱和教导如实展示。”

恰在此时,中国科协和教育部下达“科学大师名校宣传工程”项目,在各级领导支持下,《爱在天际》成了最早献演的剧目之一。

郁百杨编导的设想得到了表演艺术家宋怀强的有力支持。宋怀强说:“三年前,在主演《弘一法师》时,我第一次从郁百杨导演那儿听说了郭永怀先生的感人事迹,当时我就深感震动,并且唤起了我的极大的创作冲动和激情。我连着三天没有睡着觉,我跟郁百杨导演说,不把它搬上舞台是个遗憾。”于是,剧本创作完成之后,宋怀强顺理成章地成了主演。为此,他坚持进行减肥,并夙兴夜寐地投入了排戏,参与修改剧本。他充分领悟了编导的“放低身段,以小见大”的创作思路,还特别地设计了“纸飞机”的情节,为此剧增添了光彩。整个演出群体十分给力,歌唱家李棠为了演好李佩,也做足了功课。

我以前曾经感叹,在时下的中国,能演皇帝的演员不算少,而能演科学家的却是凤毛麟角。看了此剧,特别是看了宋怀强的演出,这一看法有所改变。

 

在上海的首场公演取得了巨大成功。剧场里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许多观众感动得热泪盈眶。演出结束时,一批观众自发地上台献花。我也向主演献了花,我真心地对宋怀强和李棠说:“谢谢你演活了我的导师!”“谢谢你演活了我的师母!”

该剧在合肥、北京和上海演出了十几场后,目前已进入进一步修改阶段,有望不久之后去郭永怀先生曾经工作过的内地基地演出,并在更大的范围里公演。

感谢《爱在天际》!它把大爱精神播撒开来,播向华夏大地。

郭永怀先生的大爱精神永恒!

 

写成于2013912日晨

 

【链接】弘扬爱的精神多媒体音乐剧《爱在天际》在沪公演

东方网记者宋晓东99报道:

“世界上没有爱不能到达的地方,也没有科学不能到达的地方。”昨晚,以展现“两弹一星”元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创办人之一郭永怀英雄事迹的大型原创多媒体音乐剧《爱在天际》在上戏剧院公演。

  郭永怀先生是现代著名力学家、应用数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近代力学事业奠基人之一,是唯一为我国核弹、氢弹和卫星实验工作均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1958年,郭永怀与钱学森共同提议创办了中国科技大学,并亲自担任该校化学物理系首任系主任,为国家培养出大批优秀科技人才。196812月,郭永怀从青海基地飞赴北京时不幸遭遇坠机事故遇难。在飞机失事起火的瞬间,他与警卫员紧紧抱成一团,用血肉之躯保护绝密技术资料得以完整保存。1999年,郭永怀被授予“两弹一星荣誉勋章”,是唯一获得“烈士”称号的科学家。

《爱在天际》虽然是一部讴歌英雄人物的正剧,但全新的演绎方式、紧跟时代的台词以及美轮美奂的多媒体舞台效果,使得这场两个多小时的音乐剧丝毫没有让人觉得厌倦之感。故事的主体虽然发生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但是无论从演员着装还是台词风格上,整部剧都有着鲜明的现代气息。这使得整部剧一方面在内容上吸引了大量老年观众尤其是历史当事人的关注,另一方面也更加贴合时代,吸引了大批的青年观众。记者在现场发现,五六十岁的老年人和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也正是本场演出的观众主体。当台词中出现“给力”、“拼爹”等当代词汇时,全场笑声不断,给本来严肃的叙事增添了几分轻松和欢快。

  该剧的大部分角色由上海音乐学院和上海戏剧学院的专业演员出演,郭永怀的扮演者为表演艺术家、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宋怀强。全剧以“爱”为主线,真实地再现了郭永怀先生为国为家奉献一生的感人事迹。他对于祖国的爱、事业的爱、家人的爱,都在一幕幕的华美篇章中得以展现。全剧音乐旋律优美,演员们情感真挚、唱腔饱含深情,极富感染力。现场不时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感人之处,现场观众尤其是老年观众更是几度落泪。年轻观众也表示,老一辈科学家们的精神值得我们永远学习和传承。

  据了解,该剧是中国科协与教育部“科学大师名校宣传工程”首批支持的六个剧目之一。其中,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以话剧的形式,讲述邓稼先、竺可桢、钱学森、李四光等已故老一辈科学家为中国科技事业作出的巨大贡献,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分别以歌剧和音乐剧的形式展现王选和郭永怀的家国情怀

http://news.hexun.com/2013-09-09/157849353.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0732-724212.html

上一篇:学习漫谈(97):做科学计算要100%正确,99%都不行
下一篇:教育随感-6:一声春雷 激发希望——浙大百万大奖引发的联想
收藏 IP: 218.79.167.*| 热度|

7 郭战胜 董焱章 罗帆 孟春霞 黄鹊 clp286 dreamworld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5: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