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qdai 上海大学教授

博文

周末闲话-12:谈“跨界” 精选

已有 5140 次阅读 2012-2-5 09:06 |个人分类:灯下琐语|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跨界, 科研方向, 转移

今年春晚,农民歌手“大衣哥”朱之文成了新的“草根偶像”,他的出色的歌喉和憨厚的谈吐赢得了人心。他的成长经历,有不少发人深思之处。他曾表示:“要成为中国唱歌唱得最好的农民。”(从电视纪录片中可见,他还是最会干农活的歌手)。这位“大衣哥”似乎正在向这个目标挺进。依我看来,这就是成功的“跨界”——从“基层农业界”一步跨进了“文艺界”。他的日后发展还有一些未知数,但至少目前他的前景看好。

这里说的“跨界”,指的是不同领域的跨界;即使在同一领域里,也有各种不同类型的跨界,例如,类似的“草根”歌手李玉刚、潘倩倩就实现了男女声声乐领域的跨界。

这样的跨界来之不易,需要付出长年累月的辛勤。你看,朱之文二十余年如一日,不断练歌,在清晨的乡间小路上、在“汗滴禾下土”的田间,一直在引吭高歌,琢磨演技。他文化水平不高,靠着这种坚忍不拔的执著追求,才有了今天的成功。当然,其中也有很多专家的扶持,今年春晚,原先安排著名歌唱家蒋大为与他合唱《我要回家》,蒋大为手把手地教会朱之文掌握了歌曲演唱要领,后来才改成由朱独唱,要是没有“绿叶”帮衬,“红花”也不会这么美。

文艺生活如此,科研生活何尝不是如此!

我们经常说,与发达国家相比,在科学技术领域中,我们的一流人才、一流成果相对较少,这种落后态势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科研人员的创新精神不足,不少人抱残守缺,不敢轻易“跨界”,也许是一个原因。经我留心观察,除了有小部分优秀人物敢打敢拼,敢“吃第一只螃蟹”,很多人只会跟在别人后面小打小闹,有些人几十年固守一个狭小的领域,从不敢轻易越界、跨界。这样,日子过得虽然安稳,终究没有大出息。

学界也有“跨界”好手,其中钱学森、钱伟长先生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们在认准了方向之后,敢于闯进别的新兴领域或需要开拓的新阵地,做出一番有声有色的事业。钱伟长先生敢于说:“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什么问题都敢去尝试(当然有时是非常时期的无奈,例如,研究高能电池那会儿)。

学术上的跨界并不容易,与上面提到的朱之文等人的跨界一样,需要持之以恒的扎实努力,需要夯实深厚的专业基础。跨界需要有胆识,有热情,有恒心。我很佩服林家翘先生。在他的学术生涯中,曾涉足多个领域,在流动稳定性、非线性波动、星系动力学等领域做了开创性的工作,提到动力来自对科学的持久的激情,直到耄耋之年,他还在生物数学领域辛勤耕耘。他的善于跨界的能力源于他厚实的知识基础。记得他在他的那本应用数学名著中曾经提到,有人评价一位应用数学家,说此人就会摄动理论,不过,什么问题到了他的手里都变成了摄动问题,并得到出色的解答。这就说明,要跨界,必须以坚实的实力做基础,要有一技之长。

然而,我们的才能、水平毕竟与大师相去甚远,我这里提及的“跨界”一般指的是在某个领域中的方向转移,“在一棵树上吊死”是不可取的。我过去论及这类转移时,有博友强调“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出不了大师,对此,我部分地赞同。我们需要在一个学术领域上做持之以恒的努力,但固守某一个分支方向,不敢越雷池半步,满足于解决一些枝节问题,一般也出不了大师。

我们的科技事业要大发展,需要不拘一格地培育人才;而作为每个个人,需要在博大精深的方向上狠下功夫,学会跨界是一个要点。科学技术在日新月异地发展,学科之间在不断交叉融合,我们不能鼠目寸光、抱残守缺,该出手时就出手,该跨界时就跨界,而跨界要有志、有识,要下苦力。

 

写于201225日晨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0732-534405.html

上一篇:基金申请新议-12:分清主次 谨慎选择
下一篇:科学网将送来一场“及时雨”:基金申请在线访谈
收藏 IP: 124.79.15.*| 热度|

24 任胜利 武夷山 张玉秀 吴斌 许培扬 吕喆 刘立 赵凤光 覃开蓉 张骥 王芳 董焱章 周少祥 刘用生 陈珍珠 赵斌 徐耀 陈然 占礼葵 毛克彪 aichengzhang changtg luxiaobing12 fqk6166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6: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