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qdai 上海大学教授

博文

真假李喜的故事 精选

已有 7074 次阅读 2011-5-22 06:36 |个人分类:灯下琐语|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故事, 合作研究, 晶体生长, 歪打正着, 真假难分

周末轻松一下,讲一件发生在我身上的趣事,一个不可思议的小概率事件。大家对“真假李逵”的故事耳熟能详,没料想不久前我碰到了“真假李喜”,只不过“真假李喜”都是好人,也没有假李逵(李鬼)扮演李逵弄虚作假的情节。

 

且听我从头说起。

我有一位交往了40多年的老同事、老朋友X教授,1963年本科毕业于北大数学力学系,美国西北大学博士,MIT博士后,他颇有学问,目前在加拿大的McGill大学当教授。他的研究兴趣甚广,在宇宙气体动力学、流动稳定性、气溶胶流体动力学、晶体生长动力学、植物生长动力学等方面都很有成就。他近年来的研究兴趣主要在晶体生长动力学方面,很愿意跟上海大学的一些中青年学者建立某种学术联系和合作关系;我几经询问,在本校就是找不到现成的合作人选。

2008年冬天,我应学校科研处之邀,参加一次上海市人才计划遴选预答辩,突然发现:材料学院参加预答辩的一位新引进的“海归”李喜博士,恰好是做晶体生长实验研究的,令我喜出望外,赶紧从他的申请书中抄下手机号码和email地址,并在预答辩间隙,与他短促交谈,希望他与X教授进行学术合作,李喜博士给了积极回应。

会后,我与X教授谈及此事,他当然很起劲。我回过头来找李喜博士,手机打不通,发email没回应;于是我打电话询问校科研处的小沈,打听李喜的手机号码;然后与李喜联系,很快联系上了,正好我和他都忙着自己的事情,隔了些日子,约定到他所在的平板显示实验中心会面。我心里有点纳闷:怎么他从材料学院转到机自学院的平板显示实验中心去了呢?见面后,这位“李喜”博士热心地带我参观了他们的中心,并在宣传图板前兴致勃勃地向我介绍了他在晶体生长方面的实验研究成果及其在平板显示中的应用。我问他,你不是搞材料的吗?怎么搞起平板显示了呢?他说,他被引进后不久,就发现在平板显示方面能有作为,能做独当一面的工作,就到这个中心了。我说,你海归之后能找到这样的合适的岗位,真是不错。“李喜”博士告诉我,他虽毕业于名校,但没有“海归”经历。我心里又是一怔,怎么“海归”变成“非海归”了呢?难道我去年记错了吗?但说话的口音是对的呀!不管怎样,他表示,很乐意与X教授合作,让他帮助解决实验中的一些机理问题。事后,我又做了他们合作的牵线工作。

又过了两个月,到了本月初,科研处进行另一轮人才计划预答辩,居然又遇到一位李喜(其实就是上回预答辩时遇见的那位),他一开讲,还是来自材料学院的搞晶体生长研究的“海归”。于是,李喜预答辩完毕,我迫不及待地问在场的科研处小沈:“我们学校到底有几位李喜?”小沈说:“就这一位啊!”我说:“那你上次给我介绍的平板中心也是李喜吗?”他答道:“戴老师,对不起,我上次告诉你的手机号码是李喜丰的,我搞错了。”我说,“我几次打电话给李喜丰,问他,你是李喜吗?他都回答:‘是’,那是为什么?”小沈回答:“大概因为你是长辈,将错就错,不好意思纠正呗!”我问:“怎么他俩都搞晶体生长?”他说,“巧就巧在这里了,搞的方向相同,而且同样优秀(只有优秀教师才在我这里挂上号),他们俩的名字在我的手机地址簿上是挨着的,要不然,你说要找搞晶体生长的李喜,我会错把李喜丰介绍给你吗?”于是在哄堂大笑中我与这位真李喜“再续前缘”。李喜告诉我,他在沪定居后就换了手机,而我的email他确实没收到,那一阵他忙于安家,比较忙乱。他对与X教授的合作表现了更积极的意向。

那天晚上我与X教授通电话,告知此事,电话两头一阵哈哈大笑,他说:“我也纳闷着哩!怎么你介绍的李喜忽然变成了李喜丰!”我说,“我马上给你真李喜的联系方式,我的match-making任务可以告一段落了。不过,错中错,反而变成‘一石二鸟’了,我一下子帮你找到了两位潜在的跨国合作者!”下个月X教授将访问我校,我将安排真假李喜与他一起聚谈,到时候免不了先大笑一场。

 

这件事情实在是个小概率事件,熟悉概率论的年青朋友可帮我算一算发生概率。碰巧的偶然因素如下:

——偏偏我初遇李喜博士在我动白内障手术之前,本来看什么都像“雾里看花”,对李喜博士这张陌生的脸原本就没有看得真切,再加上我的大脑对人脸的识别功能较差,所以认错人也不奇怪;

——偏偏李喜博士换了手机,又没收到我的email

——偏偏小沈给了我错误信息;

——偏偏(这个偏偏最重要)李喜博士和李喜丰博士都搞晶体生长实验研究;

——偏偏(这个偏偏也重要)两位博士都是引进不久的人才;

——偏偏(这个偏偏较重要)两位都是山西人,成长于大西北,我正好在山西呆过十个月,对山西口音较为熟悉,认同两位的口音;

——偏偏李喜丰博士不纠正我对他的名字的错误叫法。

这七个“偏偏”导致了这场误会,幸好歪打正着,结果令人满意。

 

附记:明天我要到南开大学参加一位博士生的论文答辩,导师就是文中的“配角”X教授,因此,拣出这篇旧博文重发于此,供博友一乐。

 

写于2009523日晨

http://blog.lehu.shu.edu.cn/sqdai/A81126.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0732-446651.html

上一篇:学习漫谈(40):负担过重必然导致肤浅——三评爱因斯坦的学问观
下一篇:学习漫谈(41):冲破传统观念的桎梏——四评爱因斯坦的学问观
收藏 IP: 114.86.133.*| 热度|

20 徐迎晓 董焱章 刘玉仙 张志东 王青云 李学宽 徐长庆 郭向云 梁建华 王桂颖 赵凤光 yinglu zzjtcm xchen lindajia nobel168168 zhiyan ssqs zlzg WC101

发表评论 评论 (2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3: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