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ran1969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anran1969

博文

焉支山游记

已有 5447 次阅读 2017-6-25 10:30 |个人分类:自然情怀|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人与自然, 胭脂山

让每一次游玩成为心中的“风景”,成为自身的“文化”,而非行程中的“景点”。或许是职业、角色和环境使然,每次外出游玩,我总是喜欢出发前“备课”,回来后写“游记”,或许内容并不深刻,但收获更大。焉支山去过几次,但因想法、准备不同,此次体会更深。


2017624日,一个凉爽晴朗的北方夏日,我和学院的部分同事、“国培”班学员们共五十余人,清晨720出发去山丹县焉支山。因比较熟悉并去过几次,所以并未做太多“功课”。但在大巴车徐徐启动时,一向对文化颇有研究并经常对我们期望较高的蔺海鲲院长“温馨提示”:我们今天去进行文化考察、徒步健身和学习交流,在山上,除了美丽独特的自然风光,大家还会看到体现佛教文化的“钟山寺”和蕴含道教文化的“玉皇观”;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有何不同?佛教传入河西后如何与本土文化结合?请老师们思考并尝试写写文章,我们也打算就焉支文化进行挖掘、传承与弘扬。院长的提示赋予这次外出更深意义、更高要求。于是,我在手机上首先百度了焉支山的“前生”。

焉支山得名及闻名

关键词:霍去病  匈奴  “胭脂草”  “万国博览会”

焉支山是祁连山的一条支脉,位于山丹县城东南50公里,又称大黄山,古浑邪王故地。主峰百花岭,海拔3978米。《史记·匈奴列传》记载“其明年春,汉使骠骑将军去病将万骑出陇西,过焉支山千馀里,击匈奴------”。《五代诗话·稗史汇编》里有这样的记载:“北方有焉支山,山上多红蓝草,北人取其花朵染绯,取其英鲜者作胭脂。”据传,那时匈奴诸藩王的妻妾多从这一带的美女中挑选,匈奴语称各藩王之妻叫“阏氏”,“焉支”或“胭脂”是其汉译的谐音,焉支山因此而得名。匈奴没有自己的文字,留存于世的仅有两首歌谣,一首是脍炙人口的《敕勒歌》,另一首就是匈奴退出祁连山脉时的那首古歌:

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

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

失我金神人,使我不得祭于天。


又据史书记载,公元609年,隋炀帝驾幸焉支山,举办“万国博览会”,召会27国使臣,写下了著名长诗《饮马长城窟》,使焉支山成为世界博览会最早的发源地而闻名天下。唐天宝十三年(公元754),玄宗李隆基诏封焉支山神为宁济公,即安宁匡济的意思,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在焉支山建宁济公祠。最著名的诗《饮马长城窟》:“肃肃秋风起,悠悠行万里。万里何所行,横漠筑长城。撞金止行阵,鸣鼓兴士卒。千乘万旗动,饮马长城窟”。一派遥远荒凉、萧瑟孤寂、剑拔弩张、战火纷飞的场景,足以证明此地为咽喉要塞、兵家必争。更有“胡马,胡马,远放焉支山下。跑沙跑雪独嘶,东望西望路迷。迷路,迷路,边草无穷日暮。”(《调笑令》唐·韦应物)等诗句成千古名篇。

山与水  

关键词:焉支峡   焉支松  牧牛放羊

车子到达焉支山下,两种上山方式可选:坐观光车和步行;步行又有两选:沿焉支峡进去和攀石阶而上,目的地都是“钟山寺”和“玉皇观”。大家根据自己的体力情况选择了不同路线,也随机结伴而行,我们11人沿焉支峡步行上山,开始道路平缓,一路山水相映、流水淙淙,随着山势上升,林木繁茂、曲径通幽。和同事们欣赏、拍照时,我的脑海中不由得显现与山水有关的诗词成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水相连,山水相依,千山万水、高山流水、青山绿水、依山傍水、山重水复等等。可见,山水河流、林木大地构成人类生存于其中且须臾不可分离的大自然。进入这样的大自然,令人全身放松、浑然忘我。


爬山涉水,有利于身心放松、强健体魄,更利于同行者学习交流、融洽关系。一开始,大家精神劲头都比较足,流水、森林、马兰花,凉爽得有点儿冷的空气,让人畅所欲言、谈笑风生,但随着海拔升高,大家脚步沉重缓慢,看着通往遥远树林不见尽头的道路,愈发感到信心不足,当我们终于看到陡峭的黄色扶手盘旋的石头栈道时,以为曙光就在眼前,可从钟山寺下来的人们告诉我们:还远着呢,坚持!于是,只要经过身旁,无论认识或不认识的游客,都会不由自主相互鼓励。最佩服的是跟孔书记一起走的年近60岁的段老师,他坚持走到了离钟山寺比较近、山势陡峭的石头栈道附近。在各种鼓舞鼓励下,我和王老师、甘老师咬紧牙关坚持着,直至听到一声悠长独特的木鱼声,静寂空灵中,气喘吁吁的我们终于来到了钟山寺。佛殿、佛像、壁画、香火、功德箱,感受佛教的魅力和作用。但因对其并无研究,不能妄加任何评论。

从钟山寺走到玉皇观,是一段相对平坦的下坡路,说明已开始下山,不想这一峰回路转,面前极其开阔,山峦叠嶂郁郁葱葱,而我的目光却被平缓而翠绿的山坡上四五头悠闲吃草的黄牛吸引,一定让王老师帮我拍下这张“牧牛放样图”,哈哈!我确定,我更喜欢这样的生活。


人    自然   自己

关键词:男歌手  小宝贝  胭脂草

玉皇观门口可坐观光车下山,省时省力,对于疲惫的我们是最好的选择,但我们这位热爱自然、酷爱锻炼又擅写诗歌的书记,坚持鼓励我们走下去!他说,不到五分钟就可到达山门。我们也发现面前道路并不陡峭且视野开阔、路径凉爽,所以并没有表示异议。但走着走着,发现“上当啦”,实际距离所用时间比五个“5分钟”还要长!偏巧此时,台阶旁一种带刺的植物不懂事地“添乱”,毫不客气地挂住了我的丝巾,我已顾不上心疼丝巾,只考虑以最快的速度摘刺以便追赶同伴。即是如此匆匆,我还是恋恋不舍地看着一簇簇野花:红、白、蓝、粉、黄------繁多、单枝、匐地、摇曳-----我很想拍照,更想鉴别哪一株是当年匈奴妇女们涂抹的“胭脂草”,或者现在还有没有这种草?但紧张的行程和早已不见身影的孔书记,让我们这几个“后进者”只能在烈日下奋力追赶!也不时遇到正在上山的人们,询问我们还有多久可达钟山寺?尽管很远,但我依然以“不远了,再坚持一下”鼓励他们。让我感到吃惊的是一位家长(看年龄应该是爷爷)和一小宝贝,小宝贝看上去只有一岁多,TA小小的可爱的身体爬在石阶上、细嫩小手用劲抓住粗糙棱角的石头,我建议抱起孩子以免伤着小手,可那位家长说:这孩子抱不起来,苦哭着要爬!见此情景,我很感慨:在孩子的心中,没有难,只有他喜欢做的事;没有累,只有做跟先前不同的事。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所谓“可塑性”,大概就是这种情况。作为老师和家长,如何立足并引导孩子天性,而不是扼杀排斥其天性中勇敢、创新的一面,这,实在是个深刻命题和实践难题。此处想多了,哈哈。


上山路上还遇到两个奇怪的人,先是被歌声吸引,唱得很深情,起初以为是录音,走近才发现,这是一位看上去不到30岁的男青年,手拿话筒,站在栈道最高处引吭高歌,比他低几个台阶处,有一位年龄比他稍大的男士,提着重重的录放机伴奏,经过他们身旁,大家都投去赞赏的目光。紧随我们之后,男青年唱着歌拾级而上,很轻松的样子。后没再留意他们。但在钟山寺的香火炉前,又看到了这位歌者的身影:高大魁梧、皮肤黝黑,看不出是哪个民族,他表情严肃,认真地点燃了三大柱香,小心翼翼、郑重其事地插在香炉,大殿内木鱼声响起,他虔诚地双手合十------那位提收放机的同伴一直伴随其后,我不知道这位男青年为何在这座山上唱歌?又为何烧香拜佛?但看他的神态举止,又不同于一般年轻人,无法猜测,只有一个自己的认识,那就是:上山,是一种精神,一种文化,一种寻根,一种坚持,一种心境,一种回归。

后记:一件原本自然轻松之事,若赋予太多意义,便会沉重;一件原本随性惬意之事,若赋予太多程序,便会无味。但若过分随意,过分轻松,便失去了其对于人的社会意义。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237675-1062815.html

上一篇:我的婆婆 妈妈
下一篇:你为何如此晶莹剔透(一组雨珠)
收藏 IP: 124.152.84.*| 热度|

5 李学宽 姬扬 王从彦 姚卫建 葛素红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17: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