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changju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uchangjun

博文

野外随笔(一)

已有 2892 次阅读 2019-7-14 15:42 |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几天上科学网SC师兄的博文在首页,十分醒目SC师兄素来优秀,当时毕业时,导师也夸“该拿的荣誉,都拿了”,还鼓励我们向士成师兄学习。看到了那个文章,遂随手截图发到课题组的群里,师兄小窗我说,你那些西藏出差的经历,好好写写也挺好啊。是啊,想来连续进藏已有5个年头,所见所闻,不可谓不丰富,也想着欠西藏、欠自己一篇随笔,就试着写写?       

  2015年我本科刚毕业,说要和组里一起去西藏,当时我很兴奋,家里人很紧张,帮我查了各种预防高反之类的信息,我倒是不怎么在意。7月的一个大早,我和w老师一起打了个车去机场,当时航班是6.40,航班延误到了中午十一点,下午才到西宁。w老师很贴心给我选了个靠窗的位置,我第一次坐飞机,靠着窗户看窗外,直到西宁。北京当时正直高温,西宁却特别凉,舒服。想来我第一次出差还挺幸运的,当时走的青藏公路,一路边采样边适应,一个月才到拉萨,也没体验到啥是高反。其实很多时候心理作用占很大比重,有了这次完美的经历,以后每次去西藏,心理肯定是不怕的

  第一次野外和西藏高原生物研究所的几位老师一起,后来也逐渐成为了经常联系的朋友,既为良师,亦是益友。第一次上高原,难免不兴奋:你看到天空是如此的湛蓝,云彩是如此的的“接地气”,清澈的湖水,五彩的经幡,虔诚的僧人,有那么一瞬间,几乎要哭出来了,人间天堂当如是!于是像个孩子一样,手舞足蹈,完全沉浸在这美景中,几乎走到哪里都要拍照。青藏铁路的修建对沿线的生态环境的影响几何?这个问题我们组W老师一直在关注,基于对沿线土壤采样,试图从土壤角度来解答这一问题。在高海拔地区采样十分辛苦,有趣的是沿途经常会有旅游的人,问我们这是做什么?挖虫草吗?令人捧腹,W老师也会耐心跟旅人解释。

  高原上最常见的动物,无非牦牛了,看上去体型巨大,总是慢慢悠悠的走来走去,吃完这里吃那里,累了就找个地方歇着,看上去十分安逸(这和日后看到的野牦牛可完全不一样,下次在写)。由于采样地会经过可可西里保护区,有幸见到了大批藏羚羊过桥洞的场景:为了最大程度减少对藏羚羊等野生动物的影响,在修建铁路时便在其迁徙路线中修建桥洞,以方便其来往。藏羚羊的胆子很小,一大群羊过个桥洞需要半个多小时到一个小时,每次都有几只领头的慢慢试探,但凡有点风吹草动,赶紧撤退,羊群见状也纷纷逃窜。如此这般反复很多次,最终才全员通过。据保护站的人员介绍,近年来,由于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藏羚羊的数目在持续增加。想起之前看过的电影“可可西里”,不由得对所有为藏羚羊保护而奋斗的人们由衷钦佩。

  这一路上印象最深的是在德令哈,这个地方的蚊子真是多的可怕,这是我之前没有预料到的(日后在阿里遇到蚊子,让我觉得这里根本不算什么)。德令哈蒙古语全称“阿里腾德令哈”,意为“金色的世界”,海子在一首诗(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写到,“这是雨水中一座荒凉的城”。干燥和炎热,是我对这座城市的印象。可偏偏在这里,蚊子多到让人怀疑人生,它们究竟靠什么活下来?同行的L老师说,可能老鼠是它们的食物来源,有可能会籍此传播鼠疫。。。。我们的F师傅说,这里之前没有蚊子,可能是生物入侵?这些问题我至今也没答案,不过F师傅的话我一般还是比较信的----F师傅跑野外的时间可能比我们所有人加起来都长, 常年跟着不同调查队去野外工作,阅历丰富且知识面广,而且F师傅特别愿意去学习,询问,令人佩服。正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吧。

  这里很美,但有些见闻着实让人担忧:日益增强的人类活动带来的影响随处可见,乱扔的垃圾,排起长队的车子,沿途可见正在修建的道路以及退化的草地。高原生态系统重要且脆弱,作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需给予足够多的重视。我们组一直致力于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的研究,希望能通过我们的微薄之力,保护好这人间净土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217181-1189468.html

上一篇:如何利用已有的土地覆被分类产品?
下一篇:《向大河源头,出发》---记第二次科考土地资源考察分队
收藏 IP: 159.226.110.*| 热度|

5 郑永军 张珑 孙颉 李士成 陈永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00: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