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寅生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angbeijing 探索者:数理逻辑、人工智能

博文

按标题搜索
置顶 · 欧拉特称量词模型的改进
2021-7-30 20:24
一阶逻辑有两个基本量词:全称量词和存在量词 。 后者被解释为特称量词 的发展,其中的一个解释模型是欧拉图模型。 这一解释被质疑多年,具有不完备性,并与现代(莱布尼茨之后)的存在量词语义不一致,这使得逻辑史家“ 百思不得其解 ”。 如 Keith Stenning, Michiel Van Lambalgen 问道: “How could a ...
个人分类: 超数学|2006 次阅读|没有评论
准备着,做下一个图灵!
2017-7-1 10:55
电子计算机是如何发明的?-------- 大家都知道是图灵的原型设计图灵机导致了计算机的发明。 那么图灵是如何发明图灵机的呢?他的发明思想及其脉络是怎样的? 要翻历史旧账吗?是的,这个账本是通往金银岛的一幅古地图。 关于计算机的最本质问题是如何用机器进行任何数的任何计算。对,任何数,任何计算, ...
个人分类: 超数学|4823 次阅读|没有评论
希尔伯特圆梦的佐证
2016-7-30 19:13
我在2016年4月的博客《希尔伯特梦后百年》提出希尔伯特纲要的目标并未被哥德尔证明击垮,而是基本实现了。并在微博(http://blog.sciencenet.cn/u/zhangbeijing)设置向正反方征求反响。虽然反响不大,但多数人仍让坚持希尔伯特之梦并未实现。 现在我发现了一个支持我的观点的佐证: “从1950年起在数学哲学和逻辑学 ...
个人分类: 超数学|4606 次阅读|没有评论
数理逻辑的中国声音
热度 4 2016-6-12 14:58
2016年6月1日, 《证明方法与理论》的作者张寅生回答了受众关注的关于该专著的一些问题如下。 问: 《证明方法与理论》是哪一学科的著作? 答: 属于数理逻辑。 问: 数理逻辑是属于什么学科? 答: 属于数学,是数学的分支。 问: 数理逻辑和逻辑是什么关系? 数学 ...
个人分类: 超数学|7032 次阅读|21 个评论 热度 4
为什么图灵计算=递归函数计算?
2016-5-6 18:30
作者:张寅生 已知函数 g ( x 1 , …, x n ), h ( x 1 , … , x n , y , z ),则函数 f : f ( x 1 , … , x n ,0 )= g ( x 1 , … , x n ) &nb ...
个人分类: 超数学|8166 次阅读|没有评论
百度和Google的科学分野
热度 2 2016-5-6 10:03
已经有分析的文章指出百度和 Google 相似的背景和不同的结局:二者大致同时成为上市公司,最初都搞网上搜索引擎。若干年下来,一个成为人工智能划时代事件的人机大战事件创造者,另一个成为虚假医疗信息的代言人。何以如此? 有个文章说“你是你的选择”,是指百度选择了自己的道路。但是得分析一下,为啥一个选高一 ...
个人分类: 超数学|6456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2
递归函数的通俗解释
热度 3 2016-5-1 18:30
作者:张寅生 1 、广义递归函数家族 所谓的递归函数就是广义递归函数,其分类见表 1 : 表1 递归函数的分类 递归函数(广义递归函数、一般递归函数, G ...
个人分类: 超数学|18334 次阅读|8 个评论 热度 3
递归函数的历史和家族
热度 1 2016-4-17 09:43
递归函数的历史和家族 作者:张寅生 图灵机是数字电子计算机的理论模型,但不是一个纯粹的数学模型,因为它有物理装置的描述,而不是纯粹数或数学结构的描述。 ...
个人分类: 超数学|7674 次阅读|4 个评论 热度 1
希尔伯特第24个数学问题
2016-4-14 19:42
希尔伯特第24个数学问题 作者 张寅生 希尔伯特的23个数学问题对于数学界广为人知。数学词典这样描述它: 1900 年,希尔伯特 * 在国际数学家大会上作了关于数学问题的演讲,提出了23个在各个数学 ...
个人分类: 超数学|6179 次阅读|没有评论
希尔伯特梦后百年
热度 1 2016-4-13 19:00
希尔伯特梦后百年 作者:张寅生 一、希尔伯特纲要 希尔伯特于1917年在苏黎世数学学会提出了数学公理化的主张。1922年。希尔伯特在汉堡的数学会议上提出了所谓的希尔伯特纲要。纲要的要点是: 数学可以完全形式化; 所以 ...
个人分类: 超数学|8539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1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7: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