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ushanhu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ushanhu

博文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谈导师的基本修养

已有 3328 次阅读 2016-12-3 08:55 |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论语中记载了孔子对子路说的一句话(论语·为政):“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这句话作为实事求是的古老源泉传诵至今,被不同场合不同目的频繁使用。

教育是个独特的行业,是历史文明的传承和后代的培养工作的前提,也是创造未来的基础。遗憾的是,目前我们各级教育工作或多或少的存在“不知为知之”的情况,个别部门的执行人员、教育工作者、受教育者、甚至个别领导不懂装懂、乱指挥、乱执行,使得目前教育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

作为教育体系中的“高端”部分----研究生教育,更应该遵循“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一基本原则。相比其他教育环节,研究生多已成年,已经有了自己的判断能力和认知能力。如果导师在和研究生的交流中不注意这个原则,不仅换不来博学的喝彩,还会导致学生的鄙视。如复旦大学钟杨教授所言,学生也会“考察”导师,拿一个实验的细节问题去“请教”,不懂装懂的导师会招来学生深深的鄙视,并且会在学生中迅速传播。

对待学生的请教,导师碰到自己不懂的问题,反应有多种类型

1,恼羞型----“都研究生了,这还不会,啥都问老师。。。。。”

2,沉稳型----“你说呢,实在不会的话,给你留点时间,下次组会再讨论。。。。”

3,实在型----“我不会,要不我们一起查查,下次再讨论。。。。。”。

欢迎补充其他类型

针对这些答案,不同的学生也会有不同的反应。可以肯定的是,尊重学生,真诚对待学生,“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和学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不仅遵循了“教学相长”的基本教学规律,也是作为导师的基本修养!

作为导师,在研究开展的过程中,保持学习和低调的心态是必要的,我们探索的是未知的世界,不仅对学生是未知的,对于导师也是同样的未知,我们多的只是解决问题的经验。我们不能像中小学那种“教给学生一碗水,我们要有一桶水”,或者升级版的“教给学生一碗水,我们要有自来水”。我们自身的能力不可能永远走在学生的前面,自然科学的探索也不允许学生永远走在后面。我们一旦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就能淡然的接受我们自己的“无知”,我们也会积极的提高自身科学水平,并且在和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得到共同的、持续的提高!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17053-1018351.html

上一篇:NgAgo讨论中的大帽子
下一篇:研究生名额多少合适
收藏 IP: 183.204.48.*|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7 07: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