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体景观与休闲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angxilin 水是生命源泉。水体景观满足人亲水天性,促人回归大自然。

博文

冰雪景观概述

已有 4939 次阅读 2009-9-30 23:52 |个人分类:水体知识|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科普集锦, 水体, 水体, 冰雪景观

冰雪景观概述

        冰川是地表上长期存在并能自行运动的天然冰体。由大气固体降水经多年积累而成,是地表重要的淡水资源。冰川是由多年积累起来的大气固体降水在重力作用下,经过一系列变质成冰过程形成的,主要经历粒雪化和冰川冰两个阶段。它不同于冬季河湖冻结的水冻冰,构成冰川的主要物质是冰川冰。在极地和高山地区,气候严寒,常年积雪,当雪积聚在地面上后,如果温度降低到零下,可以受到它本身的压力作用或经再度结晶而造成雪粒,称为粒雪。当雪层增加,将粒雪往更深处埋,冰的结晶越变越粗,而粒雪的密度则因存在于粒雪颗粒间的空气体积不断减少而增加,使粒雪变得更为密实而形成蓝色的冰川冰,冰川冰形成后,因受自身很大的重力作用形成塑性体,沿斜坡缓慢运动或在冰层压力下缓缓流动形成冰川。冰川是个开放的系统,冰川在重力的作用之下流动。雪以堆积的方式进入到冰川系统,而且转变形成冰,冰在其本身重量的压力之下由堆积带向外流动,而冰在消融带以蒸发和溶融方式离开系统。在堆积速度与消融速度之间的平衡决定了冰川系统的规模。
    极地或高山地区沿地面运动的巨大冰体,由降落在雪线以下的大量积雪在经过一系列的变质作用而形成冰川。地球上冰川大约有2900万km2,冰川的移动速度缓慢,这跟地形的坡度有直接关系。根据冰川的规模和形态特点,可将冰川分为大陆冰川(又称大陆冰盖,简称冰盖)和山岳冰川(又称山地冰川或高山冰川)两大类。大陆冰川又称“冰坡”、“冰原”,是覆盖着整个岛屿与大陆的巨大冰体,它的特点是:面积较大,有的达百万平方公里以上;厚度大,有的达几千米,中央部分冰层最厚,外形呈盾状或表面有较大起伏的饼状覆盖。主要分布在南极圈和北极圈区域。山岳冰川主要分布在地球的高纬和中纬山地区。其类型多样,主要有悬冰川、冰斗冰川、山谷冰川、平顶冰川。按照冰川的物理性质(如温度状况等)则可分为:①极地冰川,整个冰层全年温度均低于融点;②亚极地冰川,表面可以在夏季融化外,冰层大部分低于融点;③温冰川,除表层冬季冰结外,整个冰层处于压力融点。极地冰川和亚极地冰川又合称冷冰川,多分布南极和格陵兰。温冰川主要发育在欧洲的阿尔卑斯山、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冰岛,阿拉斯加和新西兰等降水丰富的海洋性气候地区。
    以冰川自身的平衡线(又称雪线)为界,可以把冰川分为两部分,上部或者上游部分为粒雪盆(又称积累区或者冰川堆积带),下部为冰舌区(又称消融区或冰川消融带),其分界线是雪线,在雪线处雪的累积量与消融量处于平衡状态。它们两个部分构成一个完整的冰川系统。
我国冰川大多数是大陆性冰川,冰川积累不丰富,冰川上物质循环较为缓慢,因而导致冰川运动速度比较低。而海洋性冰川(即温冰川),其温度内涵是除受季节气候因素影响的活动层外,所有的冰温都处于融点。冰内含有一定量的液相水。但在消融区表面一定深度范围内,由于冰的透水率低,冰内含水量小,冬季冷却至一定深度,使之温度低于融点;夏季虽然冰面吸收大量的热量,但大都以冰面消融、融水流失的方式带走热量,通过传导和融水下渗未必能使一定范围内的冰完全升到融点。因此表冷里融是现代海洋性冰川的基本特征。

    冰雪景观可以为旅游者带来与众不同的感受,体验到冰清玉洁。冰川景观奇特,远望似银河倒挂,白练垂悬;近看则冰舌斜伸,冰墙矗立,冰帘垂吊,冰斗深陷,神秘莫测。夏秋季节旅游,但见冰舌处雪水消融,水流四注,瀑布飞泻,声震山谷。现代冰川在世界各地几乎所有纬度上都有分布。地球上的冰川,大约有2900万km2,覆盖着大陆11%的面积。我国的西部,高原雄踞,高山耸峙,孕育了许多山岳冰川,是世界上山岳冰川最发达的国家之一。据1999年统计资料,我国总共有46298条冰川,总面积为59406 km2。我国的冰川最西到帕米尔高原,最东到贡嘎山,最北到阿尔泰山,最南到云南丽江的玉龙雪山。中国山岳冰川按成因分为大陆性冰川和海洋性冰川两大类。总储量约51300亿m3。前者占冰川总面积的80%,后者主要分布在念青唐古拉山东段。按山脉统计,昆仑山、喜马拉雅山、天山和念青唐古拉山的冰川面积都超过7000 km2,四条山脉的冰川面积共计40300 km2,约占全国冰川总面积的70%,其余30%的冰川面积分布与喀喇昆仑山、羌塘高原、帕米尔、唐古拉山、祁连山、冈底斯山、横段山及阿尔泰山。
 

    覆盖在地球表面的雪,统称积雪。有时又称雪被或雪盖。按积雪保持的时间分为长年存在的永久积雪和冬季形成夏季消融的季节积雪。地球每年被雪覆盖过的面积有115×106~126×106 km2,占地表面积的23%;地球上永久积雪地区的面积为17×106 km2。世界各地积雪的深度不一。前苏联大部分积雪区的最大旬积雪深度超过80cm,加拿大超过70cm,中国大部分地区积雪深度较小,最大积雪深度仅20~30cm,西北和东北地区积雪较深,为40~50cm,最深达到80~90 cm。我国西部地区和西南地区的大部分极高山山顶为典型的常年积雪地。

    积雪表面经常可以见到的是优美起伏的雪浪。在比较干燥的积雪面上,只要有气流摩擦而过,就能形成雪浪。雪浪的大小跟当地风的大小有密切关系。大的雪浪相对高度有超过半米的。此外,还有鱼鳞状积雪、雪台、雪球、雪柱、雪丘、雪蘑菇、雪檐等其他积雪观赏景观。地球上积雪的分布规律,是由低向高、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增多的。全世界的永久积雪面积,达到1500万km2以上。我国西部北起阿尔泰山,南到喜马拉雅山的一系列高山雪线以上的地方,都有永久积雪存在,面积共有5万km2左右,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百分之零点五强。常年积雪地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北、西南以及黑龙江的北部地区。西藏被称为“世界屋脊”,世界上海拔8000m以上的山峰就占了三分之二,超过7000m的高峰有50座以上,大部分位于西南部的喜马拉雅山脉。在我国甘肃、青海、云南、四川等省也有许多著名的高山雪峰。位于黑龙江省的北部地区也是常年积雪地之一。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16521-259026.html

上一篇:河口和海洋景观概述
下一篇: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全部作者的精选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2 10: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