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体景观与休闲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angxilin 水是生命源泉。水体景观满足人亲水天性,促人回归大自然。

博文

河口和海洋景观概述

已有 4124 次阅读 2009-9-30 23:41 |个人分类:水体知识|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科普集锦, 水体, 河口和海洋景观

河口和海洋景观

    河口即河流的终段,是河流和受水体的结合地段。受水体可能是海洋、湖泊、水库和河流等,因而河口可分为入海河口、入湖河口、入库河口和支流河口等。入海河口是一个半封闭的海岸水体,与海洋自由沟通,海水在其中被陆域来水所冲淡。根据动力条件和地貌形态差异,一般把河口分为河流近口段、河口段和口外海滨。河流近口段以河流特性为主,口外海滨以海洋特性为主,河口段的河流因素和海洋因素则强弱交替地相互作用,具有独特性质。
    河口处的涌潮,是指由于外海的潮水进入窄而浅的河口后,波涛激荡堆积而成。“月有盈亏圆缺”,海有涨潮落潮,大海中的海水每天都按时涨落起伏变化。古时,人们把白天的涨落称为“潮”, 夜间的涨落叫做“汐”,合起来叫做“潮汐”。海洋潮汐现象与月亮的盈亏圆缺关系密切。潮汐是海水受太阳、月亮的引力作用而形成的。早在公元1世纪,东汉的王充就已指出:“涛之兴也,与月学道理”。科学家经过研究认为,涌潮的产生还与河流里水流的速度跟潮波的速度比值有关,如果两者的速度相同或相近,势均力敌,就有利于涌潮的产生,如果两者的速度相差很远,虽有喇叭形河口,也不能形成涌潮。还有,河口能形成涌潮,也与它处的位置潮差大小有关。
    世界最著名的涌潮是我国的钱塘潮。它是发生在杭州湾(钱塘江的河口段)风的一种涌潮。杭州湾是一个外宽内窄的大喇叭口,出海口宽达100 km,澉浦附近缩小到20 km左右,到了盐官,落潮时江面只有3 km宽,每到涨潮,江中一下吞进大量海水,向里推进时,由于河道突然变窄,潮水涌积,酿成高潮。加上澉浦西面水下的一巨大沙洲,河床的平均水深自原来的20 m左右迅速减到达2m-3m,形成一道“门坎”,入内的潮水受阻,后浪赶上前浪,形成直立的“水墙”,潮头可达3.5 m,潮差可达8.9 m。雄伟壮观的钱江潮成因除月、日引力影响外,还跟钱塘江口状似喇叭形有关。钱塘江南岸赭山以东近50万亩围垦大地象半岛似地挡住江口,使钱塘江赭山至外十二工段酷似肚大口小的瓶子,潮水易进难退,杭州湾外口宽达100km,到外十二工段不足10km,江口东段河床又突然上升,滩高水浅,当大量潮水从钱塘江口涌进来时,由于江面迅速缩小,使潮水来不及均匀上升,就只好后浪推前浪,前浪跑不快,后浪追上来,层层相叠。其次还跟钱塘江水下多沉沙有关,这些沉沙对潮流起着阻挡和摩擦作用,使潮水前坡变陡,速度减缓,从而形成后浪赶前浪,一浪叠一浪,一浪高一浪涌潮。


    温暖宜人的气候,和煦明媚的阳光,清新舒适的空气,柔软细润的沙滩,蔚蓝洁净的海水等对旅游者构成了很强的吸引力。在我国漫长的海岸线上有许多坡缓、砂细、风平、浪静的天然海水浴场。海水中富含钠、钾、碘、氯、镁等矿物元素,而滨海空气中含氧和臭氧也较多,对人体健康极为有利。由于海洋水面的调节,滨海地区温度变化幅度较小,阳光充足,空气也比较洁净,是理想的避寒暑疗养胜地。此外,各种各样的鱼、虾、贝、蟹及海珍品等海洋鱼类和千奇百怪的珊瑚、红树林等海洋植物构成了丰富多彩的生物旅游资源和神秘的海底世界。独特的海洋景观,如海市蜃楼的奇妙景象和潮涌的壮观场面,也是重要的旅游资源。
    概括起来,我国海域旅游景观主要包括五类:① 海岸景观。海岸是地球上陆地和海洋两大自然体系的衔接地带,这是海洋旅游中最基本也是最有魅力的景观。浩翰的大海和各式各样的海岸地貌,构成一幅幅壮丽的图画,让人流连忘返。海岸带的山地,往往岩石被海水蚀成各种奇特造型,上有较高的观赏价值。② 海岛景观。乘船到海岛旅游,可以体会到更浓的海洋情调。委多海岛耸立海面,风光绚丽,宛若仙山。海岛地貌、生物、渔村对游客都极富吸引力。③ 海滨山岳景观。中国名山很多,然而名山又坐落在海滨实为以得。④ 海洋生态景观。在海滨地带或一些与外界隔绝的小岛上,往往有一些珍稀的、独特的生物群落,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科研价值。⑤ 海底景观。有些近岸海湾,海水清澈透明,海底渔礁跌宕,各种各样的鱼群翔游嬉戏,五光十色的贝类漫步海底,千姿百态的藻类随波荡漾,婀娜多姿的珊瑚笑靥生花,构成色彩斑斓的海底世界,适合开展潜水旅游和建立海底游乐宫。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16521-259024.html

上一篇:泉水景观概述
下一篇:冰雪景观概述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全部作者的精选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0 06: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