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算故我在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etanb

博文

监考的故事

已有 4366 次阅读 2012-1-15 08:25 |个人分类:教学研究|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故事, 监考, 教务处

“走,你跟我去见我们领导。” 于姓同学对主监老师说道,语气中带着命令的意味儿,似乎只要主监老师听到“领导”二字就会乖乖地跟他走。主监老师自然不理那套,告诉这位学生,如果对考场处置不服可以找教务处。于是,这位学生便要求主监老师留下姓名。主监老师指了一下装试卷用的考试袋,那上面有主监的名字。于姓学生抄了名字,径自走去……

这是2012年13号星期五下午“成型102207H”班《理论力学》考场上的一幕,当时考试刚刚结束。

话说从头。考试开始前约20分钟,主监A老师抱着试卷走进考场,环视了一下教室;多数同学已经坐到座位上,等待考试。凭着多年监考的经验,A老师很清楚,为了严肃考场纪律,必须在一开始声明规矩。他很清楚,通常的那套说辞对于那些信仰作弊的学生已经很难起作用。必须来点“重口味”。还有15分钟,他清了清嗓子,要求大家把与考试相关的资料都交到讲桌上。很少的同学行动。“注意”,A老师强调,“在考试过程中,如果在附近出现与考试相关的资料,这个资料距离谁最近就算到谁的头上”,说着开始在教室中走动,查看落实情况。同学们纷纷收起资料。A老师转回到讲台上,开始声明考场纪律,其中一句引起了同学们的注意:“考试时脑袋偏转不能超过45度,否则按违反考场纪律对待”,A老师顿了一下,“我没有带量角器,如果偏转40度,也可能判为45度,建议同学们尽量不要偏转脑袋,届时专心答题”。同学们感到新鲜之余,又感到有些不同寻常。A老师后面这句的效用在于让考试的学生特别注意他们的姿势,以免让监考老师误会。这时距离开考时间还有约10分钟,副监老师推门走了进来。A老师继续,“待会将把同学们的座位映射到黑板上,有违纪情况的会当场做出标记,并在卷面上扣除一定分数”。根据多年的监考经验,A老师总结了一套手段,用以震慑和制约那些准备作弊的同学。当场在卷面上扣除分数,对于那些“准作弊”或“准违纪”行为可以给予一定的制约,防止其继续发展而导致严重后果。根据经验,考场上其他酝酿作弊的同学看到有人被扣分数后就会收敛很多,有些同学看到没希望,也就只好放弃作弊的计划。

话分两头。按照通常的规定,若发现学生夹带或作弊,监考老师可以撕掉卷子,把学生赶出教室,并把相关情况通报给教务处,由教务处对这类学生作进一步发落(通常不多;但一旦有,处置将会很严厉)。换句话说,那些条条框框有很强的刚性,而学生的不规范行为有不同的程度,按规定办其实也要做些拿捏。有些学生属于“惯犯”、“老油条”,而有些会一时糊涂犯错(比如受坏风气影响),如果没有预先警告直接处理,后果很难料想。比如,很多学生会强调刚拿出纸条并没看,对于这种情况,遇到严格的老师,就会撕卷子赶人,遇到不严格的收走纸条就完了。大多数情况下,只要不是特别严重(如换卷子、替考),很多老师都采取警告的做法,不会把学生赶出去;对于夹带也只是收走。但这套做法对老油条们不管用的,特别到了考试快结束或交卷子的时候,考场秩序很容易失去控制,互相偷看答案的情况会很普遍。另外,一旦教务处介入,学生麻烦会很大,老师也要多范手续,所以大多数老师都选择不给自己添麻烦。这样,对于考场的控制总体而言处于较松的状态。一方面,对于那些“准作弊”或“准违纪”行为没有办法处置,仅仅警告其实影响不到实质,结果就导致学生的投机心理,造成“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这种局面,这对于那些守纪律的学生造成很大的不公平;另一方面,监考老师抓作弊也会有心理压力,有时还会受到来自学生的威胁。这样,按照违规程度在卷面上扣分的办法,既留有余地又使其付出一些代价,是一种折中的处理办法。因为监考的本质是保障考生进行平等的竞争,而不是抓作弊整人,也不是按照“郑伯克段于鄢”那样,先姑息养奸,待其达到作弊的阈值再予以打击。总之,刚性手段的实际效能较差,也容易激化矛盾。

话接前言。考试开始了。A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三行零两个圆圈,代表同学们的座位;每行八位同学,加上另两位,共26人。A老师很清楚,虽然规矩讲得清楚,还是会有考生坚持他们的“信仰”。果不出所料,考试开始不到10分钟,就有两位同学幸获A老师的签名。第一位:A老师看到一位同学的手里攥着什么,走上前去用手一指那同学的手。该同学张开手显示出一个小纸团,然后轻轻一抖把纸团溜出手心。那纸团噗噜噜滚到了桌斗里。A老师将那纸团拿出来,看了看,上面是与考试相关的内容。OK,大笔一挥,给这位同学的卷子上写上“扣10分”,并签了字。“恭喜你获得我的签名!”A老师摸了摸该同学的头。转过身在黑板的座位映射图上的相应位置做了标记:用粉红色的粉笔在代表该同学的位置上画了一个大圆圈,又在旁边写上“扣10”。过了不一会,第二位浮出水面,同样是手里攥着一个小纸团,A老师令其张开手,该同学有点不情愿,最后还是张开手交出纸团。OK,“扣20分”(抗拒从严)。之后,又出现了第三位,纸条藏在袖子里被发现,交出纸条时有迟疑,“扣20分”(后交卷时发现涂抹掉了,按作弊算)。在这种情况下,A老师很清楚必须再次强调纪律:“鉴于目前的状况,必须增加考场压力,凡是双手不在桌面上的同学,都要扣分”。虽然说了这话,但还是有同学不注意,对不起,扣5分。共有三位同学受到这样的处置。


                       
(座位映射图:扣分情况实时地反馈给考生。这是前6位同学的扣分情况。)
 
考试进行到中场,先后有巡视和检查的老师进出考场。这期间A老师拿出监考单,很快填写完表头等内容。就在这时候,一抬头看到一位同学隔着两栏座位中间的走道,将手长长地伸过去(这位同学不是别个,就是那位前面提到的于姓同学),另一位同学的则将手伸过来,似乎接洽着什么。这还了得!脑袋偏转90度,还伸出手?!A老师分别给两位同学的卷子上面写上“扣10分”。这位于姓同学有些不服,作了一些争辩,声明是他主动叫另一位同学,A老师不予采信。过了一会,于姓同学起身交卷子,走到A老师面前,要求把他们中至少一位同学卷面上写的“扣10分”划掉,未获同意。于姓同学不顾考场纪律,对着A老师争辩,考场秩序受到影响,这时另一位同学(班长)将其带卷子拉到座位上。未几,于姓同学交了卷子离开考场。过了一会,副监的电话响了,走出考场去接电话。不一会儿,A老师听到外面有喧哗声,出门一看原来是于姓同学正在跟这位副监老师说着什么,声音不小。A老师令其不得喧哗,这位副监老师也重新回到考场。说起这位副监,很奇怪的,整个考试过程中像个摆设似的,还在那里摆弄手机。有位同学实在写不出什么了,看到监考严格也没啥机会,就交了卷子,上面有很多空白,这位副监便对着同学们说卷子不要有空白。人家不会做,又抄不到,哪能没空白呢?过了一会,又听到外面出现喧哗声,出门一看,又是这位于姓同学,这回是对着两位巡视考场的老师讲情况(这两位来自教务处)。这两位老师进入考场,看了黑板不明白什么情况,看到考场秩序很好,又离开了。在这种情况下,A老师将黑板上的内容用手机拍了照片,又对考场拍了照片。将考场情况概括地作了记录,填写到了监考单中,并向考生声明单子将送到教务处。(一般而言,这种折衷处理属于考场控制的手段,是为了保证考场的秩序和相对公正,不预期教务处的介入。不过这次看来例外:于姓同学的努力已经使得教务处不得不介入。)

就这样,考试结束了。于姓同学从教室外走进来,于是就出现了本文开头的那一幕。话说于姓学生得着主监老师的名字,径自走了。两位监考老师点齐试卷,离开考场。

“叮铃铃……”,A老师在去往教务处的路上接到电话,“监考老师没有权力在卷面上扣分”,电话中传来这样的话。到了教务处,负责人恰好就是上面提到的两位巡视老师之一,姓Q(音)。看了监考报告单,Q老师认为写得太笼统,他们无法处置。两厢自然先是一番争论,A老师提出他的那套办法应当在全校范围推广,Q老师则认为按已有规定办即可。后来Q老师强调,认可A老师的认真,但教务处介入,必须将8位同学的具体情况列出,按照教务处的办法解决。由于试卷已经装订,这就比较麻烦。最后Q老师提议可以给相关教研室主任打电话,待A老师到达彼处,他给联系,然后拆卷子,以便把涉及卷面上扣分的同学信息和考场情况对应起来。到了相应的教研室,那里的老师似乎已经都听说了相关情况,各有不同的看法。这样,花了一个小时,将教务处要求的情况写好,按Q老师建议填写到了监考单的背面,另由其他人交给教务处处理。

故事还没有结束,这里把结局交给人们去预测吧。


(最后修订:2011-1-15)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15774-529047.html

上一篇:
下一篇:批评家
收藏 IP: 110.178.47.*| 热度|

5 王修慧 徐迎晓 李宇斌 迟菲 lindajia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02: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