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xj6309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xj6309

博文

垃圾产业之伤

已有 3548 次阅读 2011-8-15 09:34 |个人分类:每周经济评论|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北京人, 垃圾产业, 河北文安

今早读新华网,打开一篇:“废塑料之都”文安启动最严治理 新政波及北京,开篇读到的几句话就让人气不打一处来。北京市政市容委高级工程师王维平忿忿不平到:“这些小作坊式的废料再加工厂存在着严重的二次污染,现在文安这么整治,意图是对的。但程序上出现问题。文安的做法在顺序上本末倒置了,应该先把加工业搞好,再对原料进行疏导,而现在文安直接先堵住废料来源,这最终只会令这些废料转移,跑到别的县继续二次污染。”读到最后,斯人的话更是令人悲愤。针对文安市人员的希望:“文安不是不愿成为‘废旧塑料之都’,……多年来,北京等大城市持续不断往文安运来废旧塑料,其产生的环境成本不可计量,这对文安来说不公平。他认为,北京等城市应为输出的塑料垃圾承担责任,或处理这些废旧塑料,或给文安予以一定补助,以帮助建立起规范的企业。”斯人表示:“这是不可能的,这个想法把‘垃圾’和‘再生资源’的概念混淆了。他称,废旧塑料节省了大量自然资源,同时,国家也在大力提倡发展循环经济,有着专项政策和资金支持,完全可向河北省申请专项资金把循环经济做好。王维平表示,目前,北京五大类可再生资源都进入河北省。文安处理废旧塑料、保定处理废纸、废金属去往霸县、废胶皮往定州走,玻璃则走邯郸。这五大类不是‘垃圾’,而是宝贵的资源。”
太岂有此理了!这些年来,北京人被惯得太霸道了!既然是宝贵的资源,那就放在你北京市内处理好了,干嘛拉倒河北处理!当然了,斯人马上就会说:“那是他们愿意,是市场规律在起作用”。这样的话,吾人真的无语了!
这些年来,京津冀都市圈发展为什么举步维艰,就是北京在拖!京津冀真要一体化了,北京人害怕他们享受的特权要大打折扣!北京人真是不懂得感恩啊!嗨,不说这个了,回归本文的正题:垃圾产业!
随着人类生活的现代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垃圾处理成为一个令世人头疼的重大发展与生活安全问题。大家知道,人类生活可以概括为两个大端:一个进口公司,一个出口公司。随着人类生产技术的进步,进口公司的问题逐渐解决了。就全世界来说,只要发达国家愿意,当今世界上可以不会有挨饿受冻的人。但是,出口公司即生活和生产垃圾处理一直是一个难题。发达国家(包括像北京这样的发达地区)自己也处理不了,于是想出一损招:出口到贫穷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这虽然缺德,但是,这些“洋大人”们做起来却“堂而皇之”!
作为一个研究经济与管理问题的人,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是:其解决之道无非是从两个方面着手。首先是发展垃圾处理技术,实现垃圾的再资源化和无害化,其次是管理技术解决,实现进口公司与出口公司的协调发展,使垃圾的产生和处理达到一个平衡状态。
就垃圾处理技术而言,目前人类已经发展了相当多的技术,有了相当大的处理能力。当然,有些技术的成本可能较高。但是,如果说垃圾已经威胁到人类的生活,那么,按照经济规律,再高的成本也不是障碍,因为价值规律会做出调节,或者减少高成本垃圾的生产(即减少某些产品的生产),或值得支付这么搞的成本去处理。所以,如果人类真的决得垃圾已经没法处理了,其经济发展速度(进口公司的增长速度)就应该降下来。
目前垃圾处理困难的症结在于:由于国内区域间市场的一体化及全球市场的一体化,发达地区或国家可以用较低的成本把垃圾运到不会危害到自己生命健康安全的贫穷地区,从而在不降低自己的进口公司的发展速度的情况下降低自己的垃圾处理成本。那些贫穷地区起初还可以通过垃圾处理获得一定的经济发展好处,但是,随着处理规模的增大和时间的积累,危害甚至灾难最后还是降临了。文安目前的境况就是这样的。好在文安人认识到了,准备阻止危害进一步发展。
世界上的事情,我们或许管不了,但是,作为社会主义国家,自己国内的事情还是要管的。建议:
(1)大力发展垃圾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技术,将这样的技术上升为国家战略,如列入863、973等;
(2)在高等院校和研究院所发展垃圾处理专业教育,培养大批专业人才,像发展进口公司所需的人才教育一样发展出口公司所需的人才教育;
(3)征收垃圾进口税和垃圾出城费。凡是从国外进口垃圾必须征收不等的税额,有些垃圾必须禁止进口。从一个地区(以直辖市及地级市为范围)运出的垃圾必须缴纳国税。对接受垃圾处理的地区给予充分的国家产业政策补贴。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15709-475311.html

上一篇:关于学制体系改革之孔见
下一篇:关于外汇储备的解释
收藏 IP: 121.22.29.*| 热度|

2 樊晓英 陈飞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17: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