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nzhou4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anzhou4

博文

难忘的第一次海外学术会议之旅 精选

已有 9473 次阅读 2016-10-20 15:58 |个人分类:随笔|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经历分享

难忘的第一次海外学术会议之旅


序:距离初稿成形已经数周了,一直没来得及整理,在生物物理学会Dr Fanxia Meng的热心建议和帮助下,终于成稿,这篇类似于参加会议旅行日记的文章,多是一些感慨和兴奋,就目前国内的情况来看,博士生较少有机会能出国参会和作报告,导师们更多的是希望学生们潜心实验,踏实打好前期的科研基础,我自己也相当赞同导师们的良苦用心。认真的做好手头的课题,挖掘更多有意义的科学问题,这才是研究本身的全部意义。当然,如果这篇短文能给需要的人们带来一些启发和帮助,那就太好了。

                                                                                                ——周帆


国际实验血液学峰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Experimental Hematology Annual Scientific Meeting,以下简称ISEH会议)是由Experimental Hematology杂志举办的,血液学领域专业性强、级别最高的会议之一。ISEH会议每年一次,今年已到第45届。我自2010年开始从事造血发育研究以来,每年都期盼能前往参加,但因手中无重要科研产出,又加上昂贵的旅途差旅费,所以一直没能成行。

今年临近博士毕业,六年的努力也终于要将手中的研究工作画上愉悦的句号,在导师刘兵研究员的建议下,我开始了梦寐以求的ISEH会议的申请及参会之旅。

首先在会议主页的链接网页上进行会议注册并缴纳注册费后,就是投送会议摘要。和国内的学术会议一样,ISEH会务组从众多的摘要投递人中筛选出优秀者作为大会报告人。我们的研究进展当时正在Nature杂志进行审稿,所以我选择了较为详细版的摘要投稿,以便会务组了解我们的研究进展。除了会议网站的要求外,我还尝试专门给会务组人员写了E-mail,附件中包含了自我介绍、来函目的、相关论文全文,以及自己感兴趣参评的奖项。会务组很快就给了我热情的回复,三周后我就被告知已顺利获得了会议的“Travel Grant”(该奖项为主办国以外国家的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提供前来参会的路费)。又过了两周,会务组通知我被选中做一个主会场的Short Presentation!听到这个消息,我非常兴奋,立刻将这个好消息与导师分享,他也很惊喜,终于有机会在国际顶级会议上介绍我们团队的研究工作了!

今年的ISEH会议在美国圣地亚哥举行,从未出过国的我需要申请美国签证。由于忙于论文后期的一些工作,直到会议召开前的50天,我才开始在网上申报签证申请,预约到的签证面谈离会议召开仅有不到5周的时间。不幸的是,我的签证被又被行政审理,到ISEH会议开始时审理还没结束,我本已打算放弃赴美。谁知柳暗花明,到了会议召开的第一天晚上(北京时间下午5点钟),签证审理完成,我于是努力与美国大使馆和签证授权领取点的中信银行工作人员密切沟通,终于在傍晚6点半左右拿到了我的美国签证!火速定了当晚9点的航班飞往洛杉矶,由于时间紧迫,身上未携带任何换洗衣服、电脑甚至手机充电器,就直奔首都机场,真是令人终身难忘!

从洛杉矶转机,我刚好在会议的第二天(我的报告日)赶到圣地亚哥!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研究所的程涛教授、袁卫平教授、中国科学院健康与生物医药研究所的王金勇教授、暨南大学的李扬秋教授和其他已赴美参会的老师们都给予了我温暖的帮助与建议!带我入住新订的酒店、吃饭和买些换洗的衣物,在异国他乡得到大家的帮助,心里别提有多感恩。在会场注册前台见到会务组的几个女孩时,她们也为我能抵达圣地亚哥感到惊喜和由衷的开心,她们高兴地对我说We are just so glad you can make it, and you’re so welcome!

报告的幻灯片早在一个月之前就已经备好,程涛教授最后帮我修正了一些细节后,我基本上轻装上阵,顺利地讲完了我的工作,同时回答了几位科学家提出的研究细节和观点方面的问题。会后来自剑桥大学的Berthold Gottgens教授主动找到我,对我的报告和团队的工作给予了大力的称赞!近年来,我曾多次读到Bethold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尤其对他开创性地利用index-sorting技术,将单细胞尺度的功能学和组学技术巧妙整合的研究策略仰慕已久,早就想找机会结识这位学术明星,不料他竟然主要找到我,交谈了大约半小时,并与我亲切合影,他鼓励我会议结束后跟他保持联系,探求未来团队间合作的可能性,真是令我兴奋极了!

当晚的Social活动中,会务组包场了一个酒吧,在音乐中大家觥筹交错,在自由轻松的环境下相互认识与交流。行走于众多学术泰斗之间,让人觉得新鲜而又兴奋。期间我认识了造血干细胞领域内的顶级科学家Connie Eaves教授、与本就相识的Nancy Speck教授、Jim Palis教授进行了愉快地交谈,还意外地与东京大学Hiromitsu Nakauchi教授实验室的得力博士后们相识并相谈甚欢。这样的社交方式极为直接和高效,不要害羞,也别担心出丑,要大胆地抓住机会问询和交流。

后续几天的报告更加精彩,尤其是最后几位主席特邀报告,其中造血干细胞发育专家Nancy Speck和斑马鱼造血发育调控泰斗Leonard Zon两位教授的精彩报告最让我印象深刻,他们的研究方法独特,让人眼前一亮。

几天的会议马上就结束了,我的美国之行也接近尾声。我有幸于今年7月份获得了吴瑞基金会颁发的吴瑞奖学金,该基金会致力于鼓励生命科学领域内优秀的华人博士研究生,并为学生们创造良好的国内外科研学习与工作桥梁,现如今历年的吴瑞奖获得者已遍及全球。我在圣地亚哥也受到了吴瑞家庭中几位大师兄们的欢迎与款待,他们邀我会议结束后前往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附近(UCSD)一起聚餐,带我尝试了当地的川菜馆,尽管数天未见家乡菜的我对美味兴奋不已,但更重要的是,几位师兄渊博的学识和优秀的研究工作令我大开眼界。

在这次会议过程中,除了领略学术大师们的风采,结识了很多鼻祖级科学家,我还听到许多尚未发表的研究思路,这对于开拓自身研究视野有着重大意义,让人感觉时刻处于研究的最前沿。回想这梦幻般的美国之行,我甚至都没顾得上感受时差带来的煎熬(前三天仅睡了不足4个小时),兴奋感伴随在整个行程中,不管是让人大开眼界的学术活动与交流,还是令人心旷神怡的圣地亚哥海滩,都注定成为我人生中难以忘怀的场景与时刻,常常鼓励自己、提醒自己需要更加努力,做出更多有意义的工作。


我与ISEH会议的不解之缘


美国当地时间827日下午,我在ISEH会议大厅做报告,介绍团队近期的研究进展


酒会上与ConnieEaves教授(左)和其丈夫StemCell Technology公司CEOAllen Eaves先生在一起


与剑桥大学Berhold Gottgens教授在一起


与程涛教授(中)和王金勇教授(左)在圣地亚哥海湾区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112045-1009900.html

上一篇:为何开通科学网博客
下一篇:揭开人类着床“黑匣子”论文背后的少量体会
收藏 IP: 124.205.77.*| 热度|

10 周向进 石磊 黄永义 江克柱 张鹏举 黄仁勇 孟凡霞 neilchau shenlu crossi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20: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