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人生◆品味科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xiuzhou 中国科学,从此他将伴我一起生活!

博文

“梨形”超核中“舞动”的超子

已有 2786 次阅读 2018-11-9 10:37 |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超核是含超子杂质的原子核, 中子星可以看成是最大的超核。超子杂质的引入会软化核物理状态方程从而影响中子星的质量上限。因此对超核结构的研究有助于加深对自然界基本相互作用核物质新形态以及中子星性质的理解。

平均场模型被广泛应用于原子核结构研究, 其基本思想是将原子核中的核子(质子、中子)近似为陷于势阱中的无相互作用粒子, 势阱深度宽度由这些粒子自身状态决定。在原子核中引入另一种粒子--“超子会改变原来的势阱”, 从而影响原子核的性质, 这就是所谓的超子杂质效应。由于超子具有自身的能级体系可以处于任何能量允许的状态, 一般地超子倾向于处于能量最低的轨道其空间分布具有球对称性。以往的研究表明这种状态的超子会缩小原子核的尺寸降低原子核发生四极形变的几率从而减弱原子核低激发态中电四极跃迁强度。

由于平均场近似所带来的局限性平均场模型很难直接用于超核谱学研究。为了能够直接与超核谱学实验的观测量进行对比以及为了定量研究超子在原子核中的杂质效应近年来研究人员通过引入投影方法以及生成坐标方法发展了适用于超核谱学研究的核理论模型为通过超核激发谱数据来确定超子-核子有效相互作用从而更精确地定出中子星中核物理状态方程提供了理论工具。

梨形超核具有更丰富的低激发态信息通常伴随核子结团现象。在内禀坐标系, “梨形破坏空间反演对称性以及空间转动对称性从而导致单粒子波函数不具有确定的宇称和角动量, 超子在空间中的分布也不再具有简单的球对称性。为了恢复超核的量子数研究人员把宇称以及角动量投影方法首次引入到相对论协变密度泛函理论中研究梨形超核。

1.png

1  eq1.png超核中核子和超子密度在 x-z(y=0)平面分布情况。 (a), (b), (c)对应超核三种四极-八极形状组态的情况。上排与下排分别对应超子处于能量最低以及次低能级的情况。

 

eq1.png为例研究人员将Λ超子分别放置于能量最低的两个状态(分别标记为ΛsΛp), 发现两种情况下的Λ超子都不利于20Ne形成反射不对称类分子16O+α结团结构。此外他们着重研究了结构迥异能量却非常接近的两个组态20Ne (Kπ=0)⊗Λs20Ne (Kπ=0+)⊗Λp随形变的演化行为, 这种组态是构成真正超核态的主要成分。他们揭示了其中Λ超子的有趣分布行为即随着八极形变的增大能量最低以及次低的超子分别向梨形底部或者顶部聚拢好比舞蹈中蹲下以及跳起的两种状态。此外相比于已有描述梨形超核的理论模型新发展的理论模型更具有普适性,可以用于研究不同质量核区的超核。


基金资助

该项研究由邯郸学院夏浩杰、江西师范大学吴先业、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以及日本东北大学梅花和密西根州立大学尧江明共同合作完成。该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Grant No. 11575148)资助。



更多详情请阅读原文:

HaoJie Xia, XianYe Wu, Hua Mei, JiangMing Yao, Beyond mean-field approach for pear-shaped hypernuclei, SCIENCE CHINA Physics, Mechanics & Astronomy, 2019, Vol. 62, No. 4: 042011

http://engine.scichina.com/doi/10.1007/s11433-018-9308-0

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11433-018-9308-0




《中国科学: 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中文版)和SCIENCE CHINA: Physics, Mechanics & Astronomy (SCPMA, 英文版)是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 均为月刊。英文版SCPMA被SCI, EI, ADS等数据库收录, 2017年影响因子为2.754Q1区。中文版被Scopus、《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等收录, 以出版热点专题和专辑为主。中英文为两本完全独立的刊物。订阅《中国科学: 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微信公众号手机同步关注最新热点文章、新闻、科技资讯请添加微信号SCPMA2014或扫描下方图片关注.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06503-1145323.html

上一篇:一维自旋链中的量子相变与Fisher信息
下一篇:解读|二维材料范德华异质结中的巨斯塔克效应
收藏 IP: 124.17.27.*| 热度|

1 魏焱明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3 22: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