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ins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pins

博文

Nature官网为科学气球打call! 精选

已有 7815 次阅读 2018-1-17 09:37 |个人分类:浮空器|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浮空君惊闻大名鼎鼎的Nature杂志官方网站刊登了一篇介绍高空科学气球的文章,赶快转发过来,抱住大粗腿再说。英文原文请点击阅读原文链接。


   

   几十年来,包括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内的诸多机构,已经将气球携带的实验室,放飞到飞机之上、卫星之下的高度。


world view公司的科学气球正在充气。图片来源:《自然》杂志官网

     

美国西南研究所行星科学家、world view公司联合创始人艾伦·斯特恩说:“商业高空气球飞行具有新的能力,开辟了新的科学类型,例如对自然灾害的低成本监测,或通过研究地球地质来探索金星等。”


卫星可以覆盖全球,但提供的图像分辨率较低。相比之下,气球到达的位置优势显著,可以非常仔细地考察小面积土地。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物理实验室行星科学家卡尔·希比特茨认为,我们需要气球的观测,它们实在太强大了。“We need observations from balloons, because they’re just so powerful,”(浮空君就是欣赏这么耿直的科学家!


The payload of a World View balloon hovers more than 20 kilometres over Arizona.


上述观点呈现在近期于美国科罗拉多州举办的下一代亚轨道研究大会上。然而,真正让业界感到惊讶的是,像world view公司这样的私人企业,也已经能将有效载荷迅速而低成本地送到16公里—30公里以上的平流层。


私人企业入场让科研成本速降


World view公司真正进入高空气球观测科学界的“法眼”,是在2017年,其开发的标准化Stratollite平台引起了轰动。平台悬挂在气球下方,可以进行一个或多个实验。



斯特恩说,如果一个有效载荷挂载在NASA的气球上,花费可能超过100万美元,但如果与其他实验共享一个Stratollite平台,则只需几万美元就能搞定。




world view公司首席执行官简·波特表示,2018年,其目标是每月飞行4次。每个气球都会将一个Stratollite平台送上平流层。迄今为止,最长的飞行持续了5天,但不久将能够进行为期数周的科研飞行。



西南研究所行星科学家罗伯特·格林在去年10月利用气球开展了实验,以测试自己设计的设备可否执行金星探测任务。地球表面太热,设备不能长时间工作,而金星大气层条件温和得多,用气球测试更合适。


乘坐world view公司提供的气球,该设备从爱达荷州起飞,飞行了500公里后,在蒙大拿州下降。气球上搭载的设备,在飞掠下方花岗岩丰富的山脉时,测量设备探测到了有价值的数据。如果在金星上采集此类数据,可以弄清金星地表或地下的地质情况。他们希望今年5月继续进行实验。


此外,world view公司还找到了一种方法,让气球稳定在特定高度(这好像对超压气球来说也不算什么难事)。自去年9月发生毁灭性的玛利亚飓风后,该公司一直在测试气球在各地提供互联网连接的能力。


NASA正努力研发长期研究平台


NASA科学副部长托马斯·泽尔布陈说,对许多实验来说,world view公司提供的平台确实很有帮助。但NASA科学家也在开发更先进的下一代气球技术,包括可以飞行100天的超压气球。这种气球适合长期进行天文观测等研究,当然,这类项目一直面临技术的挑战,目前NASA的ULDB项目在中纬度地区最高记录是2016年的46天持续飞行。


NASA已经持续二十年的ULDB(超长航时气球)计划


中佛罗里达大学行星学家爱得瑞妮·德芙说,平流层气球为太空探索背后的物理学提供了新机会,比如研究在低重力条件下,尘埃如何聚集在一起——这对于月球和行星探测非常重要。“我的兴趣是开发气球在微重力环境下进行相关研究的能力,但目前还在探索阶段。”


对未来充满期待的还有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的航天工程师们。他们希望利用平流层气球,听取来自地震的低频次生信号,以此来测试今后可能在金星开展的地震探测任务。



     看完本文,浮空君感慨,高空科学气球真的是太强大了,这么厉害的飞行器,国内有没有制造呢?答案是肯定的

       国内高空科学气球唯一厂牌:CLARC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057882-1095264.html

上一篇:北极圈冬夜的高空气球试验
下一篇:光电院系留气球平台助力青藏高原第二次科考
收藏 IP: 106.121.59.*| 热度|

3 史晓雷 黄永义 杨涛只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17: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