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ins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pins

博文

天空之眼:固特异飞艇在城镇上空直播橄榄球决赛

已有 3973 次阅读 2017-1-17 19:23 |个人分类:浮空器|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style, color, 决赛, 橄榄球, 固特异

 本文由时代周刊特约作家Christopher O'Donnel创作,郝勇倾情翻译,在此致谢。

飞行在1000英尺高空,使得飞艇副驾驶员Adam Basaran经常可以处在视野极佳的位置观看许多重大赛事,这个高度远远超过橄榄球在比赛中的的飞行高度。

Basaran和其他三个机师一起驾驶的Wingfoot One飞艇,是固特异公司生产出的最先进飞艇型号。这次出现在全美大学生橄榄球季后赛决赛现场,是Wingfoot One飞艇在坦帕市的首次亮相。

这个全长246英尺的飞艇在2017年1月9日上午6点起飞。并在空中对雷蒙德詹姆斯体育场和坦帕湾进行拍摄,这将大大增强美国有线电视联播网(ESPN)对这项赛事的转播效果。比赛开始后,固特异公司在飞艇上搭载的摄像机将对比赛现场进行拍摄。


Basaran说:“在这个特别的视角观看比赛,感觉相当独特。我能在飞艇上听到观众的欢呼声”

技术上讲,Wingfoot One飞艇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软式飞艇,它具有铝和碳纤维构成的骨架结构,是一种半硬质飞艇。它更加先进、更加稳定,它在空中停留的时间,几乎是正在被制造厂商逐步淘汰的传统软式飞艇的两倍。

    Wingfoot One飞艇最大速度73英里/每小时,更重要的是,它更容易操作。可倾转螺旋桨推进器意味着如果客户需要,飞艇可以悬停在一点进行拍摄。

  这些从空中拍摄到的图像,由一个安装在飞艇外部带有陀螺稳定系统的摄像机拍摄得到。摄像师通过位于飞艇内部的控制系统,调节摄像机的方向和焦距。

    这些图像通过无线电传输到位于地面的测控车上,然后转发到电视网络,作为现场直播的素材。Wingfoot One号飞艇已经为包括代托纳500汽车联赛,以及在克利夫兰庆祝骑士队荣获2016NBA总冠军所举办的游行等数个重大体育活动、赛事提供了服务。

   悬挂在充满300000立方英尺氦气的飞艇之下,对机组人员来说,天气往往是最大的挑战,大风使得飞艇更难维持稳定的摄像镜头。他们还必须特别关注太阳的角度,以免飞艇在比赛场上投下巨大的阴影。


   固特异的工作人员并没有透露Wingfoot One飞艇的价格。但为增加品牌知名度,公司确实投入了巨资,固特异的发言人丹·史密斯这样说。

   从某些方面讲,搭乘Wingfoot One飞艇有点像乘坐普通飞机。被命名为吊舱的客舱,拥有12个旅客座位,每个座位都有一扇观景窗,并配有救生衣。吊舱内还有一个卫生间以及提醒乘客在起飞和降落时系好安全带的指示灯。

   相似点仅限于此。在风拍打着飞艇使其移动的同时,乘客通过一个小金属梯子登艇。代替小的舷窗,吊舱在各个方向提供了视野辽阔的观景窗。一旦飞艇升空,即使两扇防风窗都打开,比起舱内的嗡嗡声,飞艇的引擎也几乎没有声音。在典型的35节航速下,将会给乘客一个安静的行程。

        Basaran以前是一名普通飞机飞行员,现在已经驾驶飞艇飞行了四年。从他干净整洁配有肩章的白衬衣到他深蓝色的领带以及佩戴的大墨镜上看,Basaran就是一名典型的飞行员。但仔细观察后,可以发现他在飞艇上工作。在他的领带上扎着一个固特异飞艇的徽章。在他胸前的口袋上,也有一个带有银翼的金色飞艇徽章。

   这位35岁的飞行员喜欢驾驶普通飞机,但飞艇有一些特别之处,他说,“驾驶飞艇有点像开直升机和飞机,但更像是在驾驶一艘帆船”。但是他的工作意味着他有时会错过一些重要的比赛,即使比赛当时他正悬停在赛场的正上空。有时候,摄像师会给他分享一些从直播导演处得到的比分更新。其他更多时候,他只能通过远远瞭望来揣测比赛的进展。

    从1000英尺高空看去,当主场球队获胜后,克莱姆森队的球迷冲进球场时,球场就像被橙色吞没了。“看到这场景,感觉真的是无与伦比”,Basaran说。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057882-1028233.html

上一篇:为什么亚马逊要梦想建造一个空中仓库
下一篇:NASA计划在新西兰瓦纳卡再次进行超压气球飞行试验
收藏 IP: 106.37.236.*| 热度|

2 杨正瓴 aliala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17: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