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oguanzho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aoguanzhong

博文

地理学家徐霞客故居 精选

已有 7762 次阅读 2017-4-10 11:55 |个人分类:中国名人|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2717徐霞客故居门庭留影

 

作者 高关中(德国汉堡)2017/4/9 

我喜欢旅游,崇敬明代旅行家、地理学家和(游记)文学家徐霞客,他是江苏江阴人。来到无锡,才知道江阴就是无锡管辖的县级市。徐霞客故居在马镇,位于江阴南部,距无锡市区才20多公里,有班车,每半小时一趟,太方便了。在中央车站,买张7.5元的车票,车行北去,多半个小时,就看见墙壁上“徐霞客故里”的大字,马镇到了,如今改名徐霞客镇。问问老乡指路,沿着一条公路步行十多分钟,就到了徐霞客故居。

 

徐霞客故居

徐霞客故居位于南旸岐村,始建于明代,是徐霞客出生和生活的地方。故居原有13进,每进9间,是共有117间的大宅院。明末清兵入关后,徐家发生“奴变”,房屋遭到大劫,破坏严重。1986年按原样修复,规模已缩小,共三进17间两厢房,为明式建筑。修复后的故居古风犹存。

故居大门朝南。门庭挂有陆定一(无锡人)题写的“徐霞客故居”匾额。门庭屏风正面有徐霞客头像浮雕,背面是地理学家、北大教授侯仁之(1911-2013)的题词,称徐霞客为“封建传统的叛逆者,科学领域的拓荒人”。

进入门庭后的院内有曾伴随徐霞客成长的水井。第一进堂前高悬对联“足临千山清气得,胸纳四海妙诗来”,赞颂徐霞客的壮游。这一进用作展厅“徐霞客成就展”,

第二进正房名崇礼堂,是当年徐霞客接待会见客人的地方。如今作为展厅,“徐霞客生活形态展”。

两进房屋之间的右侧有徐霞客手植的罗汉松,树高6.5米,树围两米,至今已400多年。后院设置一组“游子见慈母”的雕塑,体现了徐霞客和母亲之间的深厚感情。

 

千古奇人 万里遐征

徐霞客1587年生,1641年去世,终年54岁。他出身于殷实大户,喜爱读书,目空万卷,因家中四世科场,均以失败告终,于是自小摈弃科举,立下“穷五岳”之志,醉心于旅游考察。自22岁起,到去世前一年止,出游16次,前后31年,步行十万里,足迹遍及今苏浙皖、闽赣、晋陕、冀鲁豫、湘鄂、粤桂黔滇和京津沪等19个省市自治区,也就是大半个中国。

徐霞客的最后一次出游,也是最壮烈的一次“万里遐征”,历时四年之久。为了探寻长江源头,年过半百的他竟远至西南边陲考察,旅途曾三次遇盗,四次绝粮,历尽艰险,终于认识到长江之水并不出自古书《禹贡》所说的“岷山导江”,而是更远的金沙江。

在考察过程中,他用日记形式留下了游记手稿。当时的文坛领袖钱谦益(号牧斋)读了此手稿和了解徐霞客的事迹后,惊呼“徐霞客千古奇人,《游记》乃千古奇书!”

徐霞客不仅是一位举世闻名的大旅行家,而且是一位研究地理的伟大科学家,更是第一位广泛而系统考察国土资源的先驱。他考察了岩溶地貌、洞穴地貌、丹霞地貌、火山地貌、水系地貌、植物地理、人文地理。他是世界上最早的岩溶学家和洞穴学家。

在岩溶地貌的研究上,徐霞客居于全世界遥遥领先的地位。就考察范围来说,他对我国西南热带亚热带岩溶发达的地区考察了3年,这一地区的岩溶地貌分布面积达50万平方公里,居世界之最。而西方学者早期对岩溶地貌的考察和论述仅限于欧洲温带岩溶区和地中海一带,考察范围仅5万平方公里,远远不如徐霞客。就时间来说,徐霞客也远远早于西方学者。西方直到1845年,才有德国旅行家容格•胡恩(F. Junghuhn)对爪哇热带岩溶进行了考察,比徐霞客晚208年。再如俄国科学家罗蒙诺索夫的《论地层》(1763)论述石钟乳,比徐霞客晚130多年。其他西方学家对岩溶地貌的成因论述,比徐霞客晚150年左右,而学术水平并没有超过徐霞客的观点。徐霞客有关洞穴的论述,也比法国学者加法雷尔(J. Gaffarel)早60多年。

由于徐霞客不慕名利的献身精神,探真求实的科学作风,以及百科全书式的《徐霞客游记》博大精深的内容,徐霞客已被定为世界历史文化名人。在中华世纪坛中位列40名人铜像之一。《徐霞客游记》则被评定为代表中华文化的重要著作之一。

 

千古奇书——《徐霞客游记》

《徐霞客游记》今天保存下来60余万字,是徐霞客当年游记的主要部分,已散失的至少有10余万字,缺河北、京津、山东,最可惜的是没有保存下家乡江苏的游记。徐霞客逝世后,游记手稿历经沧桑,幸存了相当部分,自中国地质科学奠基人之一丁文江(1887-1936)以科学方法整理出版《徐霞客游记》以来,该书流布渐广。今人阅读的主要是上海古籍出版社和云南人民出版社的两个版本。

全书收39篇日记,另有附录4篇。前一部分是慕游名山之旅,共17篇,如天台、雁荡、黄山、庐山、嵩山、太华山、五台山、恒山等等。后一部分是西南万里遐征,记录了作者游历和考察浙江、江西、湖南、广西、贵州、云南6省山川地貌的所见所思。前一部分的文字仅占全书1/10,后一部分则占9/10以上。

《徐霞客游记》既是优美的文学著作,又是优秀的科学著作,是一部明末社会和自然的不朽文献。对于这部千古奇书,学人从一开始就给予了极高的评价。清代文人奚又溥赞誉“其笔意似子厚(柳宗元),其叙事类龙门(司马迁)。”英国著名自然科学史家李约瑟博士说“他的游记读来并不像是17世纪的学者所写的东西,倒像是一位20世纪的野外勘测家所写的考察记录。”

《徐霞客游记》不仅在我国地学史上第一次较全面地对自然地理现象进行了理性探索,而且在世界科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世界上最早的岩溶地貌学和洞穴学著作。

今天,研究《徐霞客游记》,同研究《史记》、《红楼梦》一样,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问——“徐学”,而进入学术殿堂。

 

故居对面仰圣园

徐霞客故居对面坐落着一座占地20亩的园林——仰圣园。围墙上镶嵌着徐霞客一生事迹的砖雕组图。仰圣园是人们为了表达对“旷世游圣”徐霞客的敬仰和纪念,于2001年徐霞客逝世360年之际而建的,以《徐霞客游记》碑廊为主体。仰圣园为典型的江南园林建筑,园内水面开阔,体现了徐霞客故乡地处江南水乡的特点。水边停泊着徐霞客出行所乘的木船(复制品)。亭台楼阁间的草坪上竖立着徐霞客的汉白玉塑像。

碑廊镶嵌在湖边的曲廊之中,以《徐霞客游记》中的名段佳句碑刻为主,共135通石碑,均由当代书法名家书写,代表了当今中国书法的最高水平。

仰圣园里还保存着许多明清石碑。明崇祯三年(1630)徐霞客之母逝世后,他为了纪念贤母,将历年收集的明代书法名家诗文,请人镌刻于石,并把这些石刻砌嵌在自家的晴山堂内壁,故称之为“晴山堂石刻”。晴山堂后来毁于兵燹,而刻石幸存,嵌砌于南旸岐小学的墙壁间,保存了下来。

1978年建起了徐霞客纪念堂,也叫晴山堂。这是一座淡灰色围墙、黑瓦顶的房院,坐西朝东。门前并列一对古老石狮,院中坐落着石刻堂。堂中屏前陈放着徐母教子雕塑,她说,志在四方,男子事也,岂令儿以藩中雉、辕下驹坐困耳。徐霞客一生考察祖国山河,取得巨大成就,是与母亲的支持和教导分不开的。屋内三面壁上整齐地嵌着76块晴山堂石刻和两块晴山堂木刻。撰写者们集明代书法之菁英,如董其昌、文征明等大家,他们的手笔的确不凡。

2001年徐霞客故居及晴山堂石刻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晴山堂石刻后院,安放着徐霞客的移葬明式墓。墓围约8米,青石铺砌的墓地高1.5米。墓前竖有清初原碑,碑高1.2米,顶端横刻着“十七世”三字(从徐家宋代南迁算起,至徐霞客,为第17代),中间直书“明高士霞客徐公之墓”。

晴山堂石刻和徐霞客墓均为仰圣园的一部分。

离开仰圣园还可观赏一下村前的胜水桥。这是一座石桥,题名“胜水”,取对这一带屡遭水患能胜水吉祥的意思。这里也可看作是徐霞客游历的起始点。在桥的内外两侧都有石刻对联。内侧是“曾有霞仙居北坨,依然虹影卧南旸”;外侧是“胜境重新舟驶人行通海宇,水影依旧清流激荡映天然”。这就把徐霞客故居的风光和位置,以及人们对他的爱戴怀念之情,描摹得一清二楚。 

如今,把胜水桥包括在内,新建了一个“中国徐霞客旅游博览园”,以拓展旅游业。

 

注:中华世纪坛三层环廊内的40尊中华文化名人包括:

老子、孔子、孙子、管仲、司马迁、司马光、

李冰、张衡、蔡伦、祖冲之、贾思勰、毕升、沈括、黄道婆、李时珍、徐霞客、

王羲之、吴道子、朱载堉、

屈原、李白、杜甫、李清照、关汉卿、曹雪芹、

詹天佑、蔡元培、鲁迅、

邓稼先、李四光、华罗庚、梁思成、林巧稚、马寅初、

茅盾、郭沫若、齐白石、徐悲鸿、冼星海、梅兰芳。

22张照片见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065430e0102xlym.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032375-1047921.html

上一篇:当代毕昇 两院院士——王选事迹陈列馆
下一篇:瞻仰孔子故里曲阜
收藏 IP: 36.149.15.*| 热度|

9 张家峰 樊采薇 徐勇刚 刘光银 黄永义 朱晓刚 杨正瓴 岳爱国 xlsd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12: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