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oguanzho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aoguanzhong

博文

参观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都江堰

已有 7225 次阅读 2016-11-24 09:10 |个人分类:中国各地|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参观都江堰,宝瓶口留影

  

作者高关中(德国汉堡)2016/11/21

这次来成都,住在郊区犀浦紫百合酒店。犀浦本是郫县一个镇,可如今通了地铁,成了地铁2号线的终点站。建设日新月异,与成都市区已连成一片,西南交大和西华大学等高校在此建有新校区。从成都到青城山的城际快铁也在这里设了一站,与地铁零距离对接。于是我就从犀浦乘动车出发,到向往已久的都江堰游览。

都江堰位于成都市西北50多公里的都江堰市(原名灌县),是中国水利工程的千古丰碑。也是世界现存历史最长的无坝引水工程。近2300年来,它灌溉着成都平原广阔的农田,使这一带获得“天府之国”的称誉。都江堰不仅中国水利工程技术的划时代杰作,也是世界水利工程的璀璨明珠,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2000年都江堰入选世界文化遗产。

战国时代,秦国前316年灭蜀,秦昭襄王(即秦昭王,前325-251,前306即位)末年派李冰担任蜀郡守。李冰父子是水利专家,他们注意到成都平原时常闹灾荒,原因是长江支流岷江,在灌县以上的河床坡度极大,水流很急,但在灌县以下,水流减缓,泥沙沉积,一遇大雨,泛滥成灾。洪水退后,又可能造成局部旱灾。

李冰父子观察水情,查勘地形之后,大约在公元前256年调动民工,兴修了一项巨大的水利工程来兴利除害,这就是都江堰,因岷江旧称都江而得名。

都江堰工程主要分“宝瓶口”(引水工程)、“鱼嘴”(分水工程)和“飞沙堰”(溢洪排沙工程)三部分。首先在灌县城西的玉垒山开凿出一个宽约29,长80的缺口——宝瓶口,把岷江一分为二,使岷江的流水分一部分通过宝瓶口到下游,既可分洪减灾,又能引水灌田。一举两得。

但玉垒山一带地势较高,岷江水流入宝瓶口的不多。于是又利用岷江的江心洲,以竹笼装卵石砌起一条大堰,也就是长堤,就像江心长出一个狭长的岛屿。大堰的前端叫“鱼嘴”,它把岷江的水分成两股。西边的一股叫做外江,这是岷江正流;东边的一股叫内江,就是流入宝瓶口的那一股,为引水总干渠。

为了防范洪水期间发生意外,因此李冰又在内江快要进入宝瓶口的地方,修建了飞沙堰。这是一座低堰。洪水暴发时,可让多余的江水漫过飞沙堰,流回外江,起到泄洪作用,并将上游带来的泥沙抛出外江。这样就可控制和调节水量,溢洪排沙,以保证内江的安全。

以上所说的都江堰三部分,可以总称为渠首工程。当时又挖掘了1000多公里长的渠道,组成一个完善的扇形灌溉网,从此使得成都平原300多万亩农田得到自流灌溉,变为沃野千里,史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古代都江堰就地取材,以竹笼、木桩和卵石为主要建筑材料。近几十年来,都江堰增修了外江闸,还开山挖渠,架渡槽,灌溉面积扩大到1000多万亩。

都江堰不仅是宏伟的古代水利工程,附近还有不少名胜古迹,供游人参观游览。在宝瓶口西侧的离堆,有座伏龙观,因传说李冰治水时在此降伏孽龙而得名。现存殿宇三重,大多重建于康熙年间,建筑辉煌,宏伟幽雅。入离堆公园,沿石级而上,前殿陈列李冰石刻像,是1974年都江堰修建外江水闸时,在河床4深处挖出的。像高2.9,重4吨,胸前刻有“故蜀郡李府君讳冰”及“建宁元年”(168)的字样,得知为东汉灵帝初年所刻,距今已有1800多年,是我国最早的圆雕石像。石像体态均匀,表情自然,面带微笑,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珍贵历史文物。中殿原名铁佛殿,现陈列有都江堰一带发现的文物。后殿原名玉皇殿,上下两层。沿回廊至怀古亭,进入石梯栈道,盘旋而下,便到了宝瓶口,这里崖壁对峙,江水奔腾,波高浪阔,吼声如雷,壮观的景色令人难忘。

二王庙为都江堰景区的另一名胜,是纪念李冰父子治水功绩而建筑的庙宇。李冰父子从宋代起,就被追封为王,故称“二王庙”。庙宇位于内江边上、玉垒山麓,面对都江堰,依山取势,层层而上,高差约40。最主要的建筑是前、后殿,即二郎殿和李冰殿。李冰殿中供奉李冰夫妇。李冰像面容儒雅仁厚,身穿披风,若有所思,好像正在考虑治水方案一般。他的功绩可以用“泽被千秋”四个字来形容。二郎殿纪念李冰的次子李二郎,传说二郎有协助父亲凿离堆、开二江的大功,因而被民众作为神灵奉祀,即民间所尊崇的灌江口二郎神。在《西游记》的描写中,那位额上多一只眼睛,手执一把三尖两刃刀,皂靴前还有一只哮天神犬的二郎神,其神勇与孙悟空不相上下。在二王庙的观景楼可以俯瞰都江堰渠首工程。

横跨岷江内外江分水处的安澜桥,也颇有历史。据说,修都江堰以前即已存在,清代重建。这是一条索桥,长320,系用粗如碗口的竹缆十根横飞江面,在竹缆上铺木板为桥面。1973年,因在鱼嘴分水处建立外江水闸,把安澜桥下移了100,并将竹索改为钢索。既保存了古代悬空过渡的建桥形式,又提高了安全性。伫立桥头,西北望岷江穿山越岭,奔腾咆哮而来;东南望都江堰,内外两江蜿蜒曲折,自伏龙观以下,内江分成许多支流,成辐射状,把银色的水流,送往广阔的川西平原。

从离堆大门离开都江堰景区,经画廊式的南桥,就到了仿古而建的老城区。古时,灌县是著名的茶马古道——松茂古道的起点。松茂古道起自灌县,终于阿坝藏羌族地区的松潘、茂县,全长700多里,在汉藏贸易中发挥过重要作用。

在都江堰市区西南16公里,坐落着一座道教名山——青城山,城际快铁的终点站就在山麓。民间流传着“峨嵋天下秀,青城天下幽”,以及“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的说法。青城山(包括前后山)是中国道教的发祥地之一,东汉末年,道教创始人张陵(即张道陵,后人称张天师)在青城山设坛传道,并在此羽化升天。此后青城山便成为天师道(又称五斗米道)的祖山,陆续建立起100多间道观。如建福宫、天师洞、上清宫、祖师殿、老君阁等。青城山因其秀丽的自然风光和众多道教建筑而成为天下名山,与都江堰一起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据说好好游玩,需要两天,可惜我没有这么多时间,只得割舍。

26张照片见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065430e0102xefv.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032375-1016446.html

上一篇:天府都会 花重锦官——成都
下一篇:海归华侨创业之星——黄添福
收藏 IP: 219.144.214.*| 热度|

7 史晓雷 许培扬 黄仁勇 黄荣彬 郑永军 白图格吉扎布 韩枫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15: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