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E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eckzl 他们的故事才是对科技最好的诠释,关注科技故事。微信公众号:SME

博文

他是日本国民科学偶像,两度遭质疑,三度被提名诺奖,终病死非洲

已有 4807 次阅读 2017-6-23 22:09 |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几乎每个国家,都喜欢在流通纸币上印上人物的头像。

而且印刷在纸币上的人物挑选,也十分考究。


大多数的国家,都以本国的政要或领袖人物为主。


乔治·华盛顿与英国女王伊丽莎白


但是也有小部分国家喜欢逆其道而行,比如日本的纸币人物就多为文学家、教育家和科学家。

而且在日本人眼里,人物印在越小的纸币上面,反而更为重要和伟大(因为更常见)。


所以,日元最小的纸币1000元上的人物——野口英世,可以说是与我国毛爷爷一样,是无人不知的存在。


印有野口英世像的一千日元


他是日本细菌学创始人,更是近代日本医学界最让人敬佩的风云人物。

他因发现梅毒病原体,曾三度被提名诺贝尔医学奖,却无疾而终。

日本人不仅把他视为医学界的英雄,甚至还将他粉饰神化。

他身残志坚,励志奋斗的一生,更是被视为教学方面的最高理想人物。



但是对于被推上神坛的野口英世,也存在着不少不一样的评价。


他曾酗酒消沉、夜夜笙歌,也曾毫不节制地向身边的人借贷。

因为作出的成果被怀疑,他竟不顾一切前往非洲寻找结果,却染上黄热病,客死他乡。


野口英世故居


1876年,野口英世出生在日本福岛的猪苗代,一个极度贫困的家庭。

父亲酗酒度日,母亲在日常耕作外,还要各种跑腿帮补家计。


正因母亲的过度操劳,照顾不周,三岁的小野口不幸掉到取暖炉中。

贫困的野口因没有得到适当的治疗,他的左手从手腕开始萎缩变型,落下了残疾。


野口英世与母亲


那时候周围的同学都嘲笑捉弄他,还给他起了个侮辱性外号——“手槌”。

贫穷和残疾的自卑,一直困扰着野口。


但是野口也有着同龄人没有的成熟,他知道越是自卑,就越要奋发图强。

靠着天赋和不要命的刻苦学习,他成绩也一直保持着所有学科第一名的成绩到毕业。


野口的奖状


果然,勤奋与好成绩确实给他带来了好运气。


他为贫穷和残疾所困,却能获得如此不凡的成绩,大家都看在眼里。

所以大家之后不但没有欺负他,反而开始募捐手术基金,想治好他残疾的左手。

手术的成功,也使他原本黏连在一起的手指得以分开。

恢复了左手部分功能的野口,也从手术成功的喜悦中决定了以后要学医的路。


刚做完手术的野口英世(右)和帮他做手术的医生


在这之后,野口便在一家医院当药剂师,同时也自学着医学知识。


在那工作学习的三年,他都以拿破仑一天只睡三个小时为目标,称自己是“拿破仑第二”。


除了医学外,他还极具前瞻性地不断学习各种外语,英、法、德和西班牙语,他都即能讲,又能写。


年轻的野口英世


为能够考取专业的“医师开业资格”,他还特意到东京读起了成人夜校。


不过从那时起,他就以“帮助有希望的人,是应该的”为理由,开始不断向身边的人借钱。


而事实上,他也确实是那个“有希望的人”

毕竟从来未受过正统医学教育的他,用不到六个月就通过了后期的测试,获得别人平均要十年才能考到的“医师开业资格”。



虽说有了这个证,万事都不难。

但是野口一没有大学文凭,二没有临床经验(左手残疾),想应聘到大医院工作根本没机会。


所以他只能到顺天堂医学研究会杂志担任编辑,逼着自己往学术方面走。

10个月不到,他就以英、德、法语写成了数十篇医学文献和临床试验报告,成绩非凡。



然而这并没有给野口的生活带来什么改善,在医学界地位也没有提高。

就算后来转到北里传染病研究所,每天拼尽全力做实验,也没有任何新的发现。

在这长期的焦虑中,野口也陷入了低迷。

他做什么事都提不起劲来,每天靠借来的钱去妓院花天酒地、纸醉金迷。



本来野口这么不靠谱,但他的乡亲、朋友就是愿意借钱给他。

所以野口也被称为“借钱天才”,后来甚至还有人为他写了《野口和他的赞助人》一书。


但即便如此,野口还是做出了一些成绩。


从中世纪开始横行欧洲的黑死病


当时的日本也曾像清朝一样,闭关锁国的大门被西方撬开,只能开立通商口岸。

野口被派到横滨检疫所作进出口检疫服务。


他利用所学的传染病知识,成功在入境者中首次发现了黑死病(鼠疫)病患,促使日本在研究黑死病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


中国东北鼠疫大爆发


因为这个功绩他也被组织看中,派遣他到中国满洲地区进行鼠疫的防治工作。


在中国,他的语言天赋也发挥了极大作用,一口流利的中文还不止,还能在英、法、德语间各种切换。


弗莱克斯纳博士


如果说残疾的左手使他命运多舛,那么他的语言天赋却也把他引向了另一人生高度。


因为懂英语当导引,他认识了从美国来访的弗莱克斯纳博士。


知道弗莱克斯纳博士是洛克菲勒基金的董事,野口也绝不放弃这个机会,向他提出自己想去美国学习的意向。



然而,弗莱克斯纳博士只是随口说了欢迎他到美国学习,野口竟也当真了。


为了去美国,他不惜通过他的老师,抵押家产借了高利贷,才勉强凑齐了奔赴美国的资金。

那时,他既没有美国大学的入学通知书,也没有任何推荐信函,却满怀着信心。



1900年,当弗莱克斯纳博士看到拎皮箱,风尘仆仆从日本赶来的野口,他都有点措手不及。


本着软磨硬泡的功夫,他成功留了下来,以每月8美元的工资做着实验室的杂活。


这个没有受过正规医学教育的贫寒子弟,想要成功付出的就是要比其他人多。

但是也正是一口咬定就不放松的执着,成就了他的未来。


野口英世收集的毒蛇


那时实验室的研究项目是蛇毒血清,所以他一有空就如饥似渴地阅读相关的研究和文献。


虽然左手残疾用显微镜极度不便,但是他做的实验就是要比当时所有人都要多,要好。


野口英世的演示面板


本来不被任何人看好的野口英世,也慢慢在这段时间内撰写了许多极有价值的论文。


这些关于蛇毒的出色研究,也使他开始变得有名气起来。

原本只是在实验室做着杂工的野口,也终于成了洛克菲勒医学研究所的主力研究员。


梅毒螺旋体


不过让他成为世界名人并流传后世的,是他关于梅毒病原体的研究。

1911年,他首次培养出了梅毒的纯病原体——梅毒螺旋体。


在两年后,他又从70例麻痹性痴呆(也称梅毒性脑膜炎)的病人脑中检查出14例存在梅毒螺旋体,确定了该疾病的病因和性质。



梅毒在20世纪初仍是一个研究的热点,因为这种疾病还在全球范围内肆虐横行。


所以野口英世的梅毒研究成果,也让他在科学界声名大振,许多人都预言他将拿到诺贝尔奖。


此外,他在小儿麻痹症、狂犬病、沙眼、奥罗亚热病等疾病的研究也成果颇丰,所著的论文就有200多篇。


野口英世的论文


但是在无数赞誉和掌声中,他也收到了一些质疑声。


1928年,野口英世发表论文宣称在北印第安人体内分离出了沙眼病原菌,并称之为颗粒杆菌。


野口英世在做演示


然而微生物界的不少人却对这个结果表示怀疑。

他们认为野口的并没有用什么新的分离方法,却轻而易举地解决困扰了医学界30多年的难题,让人难以置信。


最重要的是,当时的一些细菌学家用野口的研究方法却未能重复结果。


汤非凡


小提示:1955年,我国汤非凡是第一个分离出沙眼衣原体的人,算是彻底把野口的研究推翻。但是他却在上个世纪的激进运动中,不堪羞辱而自杀。


我们没办法得知当时野口英世的心情,但他接下来的行动或许能为之略探一二。


他仿佛孤注一掷般,将下一个目标定为最危险的黄热病,并踏上黄热病最盛行的非洲。


那时,他已有50多岁高龄。


靠伊蚊传播的黄热病


野口到了非洲后,便开始发动他的拼搏精神,夜以继日地搜索标本,开展研究。

很快,他便从一个病人的血液中分离出了钩端螺旋体。


急于证明自己的野口,又是在还未能重复的情况下,断然宣布钩端螺旋体是黄热病的病原。


钩端螺旋体


然而,这一次他还是未能得到幸运女神的眷顾。


那时给他提供病理材料的医生误诊,把一个患威尔士病的病人样品,错误地交给了野口。


所以,野口所得到的黄热病病原体,其实是威尔士病的病原钩端螺旋体。


电镜下的黄热病病毒


而黄热病真正的病原体其实是病毒,那时的光学显微镜还根本无法观察得到。


所以这对野口来说,完全就是一条死胡同。


因为以往的名气,他的再次失败也让他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

而这次的质疑声,比上一次来得还要更加猛烈。



不过,这些质疑声并未持续很久,就戛然而止了。

因为在继续寻找真正黄热病病原的路上,野口也不幸染上了黄热病,客死他乡。


也有人推测说,野口是无法面对各种质疑,最终选择让自己感染黄热病自杀。

在他死前,他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是“对我而言,我不明白”。



日本著名作家渡边淳一曾用了八年时间,去追寻野口英世的一生足迹,写成《遥远的落日》一书。


他没有像其他书籍一样去过度粉饰野口英世的人生,其中更是描述了许多关于野口的缺陷。



但是渡边淳一仍然被野口英世的精神所感动。


即使出身伴随着贫困与残疾,但他以逆境为动力,竭尽全力一刻也没有苟活。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966991-1062577.html

上一篇:人体不会自燃,你所看到的不是意外就是谋杀
下一篇:为了灭蚊,这位博士建起蚊子工厂,周产300万只“祸害”全部放出
收藏 IP: 121.32.145.*| 热度|

4 梅卫平 梁洪泽 孟佳 wqhwqh333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23: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