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ksonne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kksonne 现在浙江大学医学院工作。

博文

科研心理之五----晕轮效应

已有 4646 次阅读 2010-4-27 07:55 |个人分类:研究体会|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科研心理

盛弘强 2010-4-27

        俄国著名的大文豪普希金曾因晕轮效应的作用吃了大苦头。他狂热地爱上了被称为“莫斯科第一美人”的娜坦丽,并且和她结了婚。娜坦丽容貌惊人,但与普希金志不同道不合。当普希金每次把写好的诗读给她听时。她总是捂着耳朵说:“不要听!不要听!”相反,她总是要普希金陪她游乐,出席一些豪华的晚会、舞会,普希金为此丢下创作,弄得债台高筑,最后还为她决斗而死,使一颗文学巨星过早地陨落。在普希金看来,一个漂亮的女人也必然有非凡的智慧和高贵的品格,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这种现象被称为晕轮效应。
  所谓晕轮效应,就是在人际交往中,人身上表现出的某一方面的特征,掩盖了其他特征,从而造成人际认知的障碍。在日常生活中,“晕轮效应”往往在悄悄地影响着我们对别人的认知和评价。比如有的老年人对青年人的个别缺点,或衣着打扮、生活习惯看不顺眼,就认为他们一定没出息;有的青年人由于倾慕朋友的某一可爱之处,就会把他看得处处可爱,真所谓“一俊遮百丑”。晕轮效应是一种以偏概全的主观心理臆测,其错误在于:第一,它容易抓住事物的个别特征,习惯以个别推及一般,就像盲人摸象一样,以点代面;第二,它把并无内在联系的一些个性或外貌特征联系在一起,断言有这种特征必然会有另一种特征;第三,它说好就全都肯定,说坏就全部否定,这是一种受主观偏见支配的绝对化倾向。总之,晕轮效应是人际交往中对人的心理影响很大的认知障碍,我们在交往中要尽量地避免和克服晕轮效应的副作用。(http://baike.baidu.com/view/485.htm?fr=ala0_1)

--------------------------------------------------------------------------------------------------
          普希金在我心目中是个大文豪,印象中就是一个智者,应该是明辨是非,不以偏概全。然而晕轮效应对其生活影响之深难以想象。

          科研中经常可以碰到,诚惶诚恐地请教“专”家教授,对方未必真诚对待,答案可能与其身份也不相符。一直来我们心目中教授应该是德艺双馨的、不仅能做研究也能上课。现实中一位教授学识渊博,未必道德高尚。海归速成的青年才俊许多做研究不错,上课却是不敢苟同。许多问题的讨论想当然的认为其名气大、职称高就认为其观点比他人要高明,其做对做好了一件事,凡事就都是对的好的。这就是晕轮效应的认知误区。

          科学网博客大赛的特邀评委绝大多数是科学网名博兼教授研究员等身份的大家,我非常赞成。但是遗忘了反面教材小吴兄弟做个特邀专家那是可惜了,不知道是组委会的疏忽还是小吴兄弟姿态高拒绝了。看了小吴兄弟【科学网】【博客大赛】的那些事儿表明其不参加本次博客大赛的观点以彰显公平还是很有风度的,而没有被列入特邀评委估计是组委会担心其胡说八道,也有可能其身份还不到(这么高规格的怎么能让一个学生成为评委?!)。但是从小吴兄弟在其博客中增加了博客大赛的评论专栏后,我知道他心中笔头还是蛮痒痒的,已经做好准备:大赛给其提供了评论的绝好素材。不是特邀评委,并不影响评论。(而且评论还自由的多)
      
       所谓的博客大赛无非是为了宣传其网站的知名度。博客的好坏不是特邀评委定的,即便一时的好也不能说明每一篇都好。我自己的博客体会,想写就写。有的时候绞尽脑汁自认写得不错,点击聊聊而已;有的时候信手拈来的却被推至博文首页。完全不必为之情绪波动。仅仅为了参赛而写博客那是悲哀,博客原本有感而发,或宣泄、或教育、或传播、或记录。凡事都来大“赛”,破坏了一些真味道。对我而言,有没有大赛都一样,自己写自己的。
       山林是胜地,一营恋便成市朝;书画是雅事,一贪痴便成商贾。
      跑偏了!从晕轮效应到博客大赛特邀评委的选择,一扯扯到大赛的存在意义。不过也没关系,不参加比赛不用如此在意。但不要忘了晕轮效应还是在起作用的。科研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一些社会心理效应必会影响到。其他分析留待下回分解。要上班去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93721-316521.html

上一篇:科研心理之四----帕金森定律
下一篇:科研心理之六----马太效应
收藏 IP: .*| 热度|

2 赵星 信忠保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4: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