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应骅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min 一位IEEE终身Fellow对信息科学及其发展的看法

博文

忆阻器与计算机(141222) 精选

已有 9107 次阅读 2014-12-22 08:38 |个人分类:微电子|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计算机, 十进制, 亿阻器

忆阻器与计算机(141222)

闵应骅

 

   三年多以前,本人在从微电子到纳电子(110227一文中谈到了忆阻器,以后还有几篇也谈到它。最近,王小平博主在他转载的[转载]The Machine:惠普要重新发明计算机一文中也提到惠普要用忆阻器完成原来由RAM和硬盘/闪存承担的存储任务。可据我所知,有人申请忆阻器的基金项目,几年都被拒,不知道其他渠道有无安排。无独有偶,本月的IEEE Spectrum又发表一个新闻“Six-StateMemristor Opens Door to Weird Computing”,说基于忆阻器的新装置可以建造类脑系统和10进制计算机。可见这个方向还是应该研究的。今介绍如下。

   6年前发明了第一个忆阻器,它的前景是一种高密度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一种通用的逻辑门,10进制存储器,甚至类脑计算机。晶体管存储器只有两个状态,而忆阻器可以存储更多的状态。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的研究人员制作了一个可以记录6个状态的存储器,他们说建10个状态没有问题。和闪存与动态RAM一样,忆阻器存储器(RRAM)以电阻存储。该装置用改变内部电阻记住刚才流过的电流。当电流反向流动时,电阻就减少。

   三一的忆阻器有点不同。不像其他的忆阻器,它有点像二极管:电阻的变化只由一个方向的电流控制。该二极管效应来自于称为电成型的后期处理。该装置在两个金属电极之间包含一根二氧化钛半导体纳米丝。制造忆阻器的时候,迁延照射到10伏就在和阴极接口附近增加载荷子,创造一个二极管结。如下图所示,这根二氧化钛半导体纳米丝既是二极管,又是忆阻器。

   除单向导电之外,亿阻器存储数位信息也不同。一般的忆阻器需要不同的电压,以存储两个不同的阻值,譬如用5V得到一个阻值,而用10V存储另一个阻值。三一学院研究的装置用7.5V让阻值提高一步,再用一个7.5V脉冲又可以再提高一步。用6个这样的脉冲才使装备进入饱和状态,阻值不再改变。在任意阻值停住,状态不改变,直到下一个脉冲来到。也可以用-7.5V脉冲使之复原。由于该忆阻器是二极管,不需要电流就可复原。

   该存储效应机制可以用电极接口上的纳米线的物理状态来解释。当你给一个触点正电压就产生了一批氧空穴,你从线的晶格移出氧,这就使电子更容易移入金属。-7.5V脉冲从金电极注入电子到纳米线,消灭接口中的氧空穴,使纳米线减少传导。

   阻值的级别数是灵活的,可以达到10,决定于级别之间分辨率的极限。每个存储单元有10个不同状态,存储密度就会大大增加。譬如最大的无符号64位整数是18,446,744,073,709,551,615,用10进制只要20位就够了。但是,10进制存储器的接口要比2进制复杂得多。电子工程师需要用全新的基础设备来处理这类存储器。

   这个事情意义重大,但是困难也很大。纽约州立大学有教授认为,即使不用在10进制计算机上,这种多状态忆阻器在基于神经网络的非传统的仿生逻辑(bioinspired logic)系统中也会非常有用。

这样一个前瞻性的研究课题,看样子是应该搞的。但是,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两种方法申请:一种是研究忆阻器;一种是研究十进制计算机。我猜想,研究忆阻器可能不被批准;而申请十进制计算机却可能被批准。因为,忆阻器不过是个器件,不起眼,不太符合主流。而十进制计算机看似很伟大的设想,很动人,评审反而可能容易通过。其实,即使做成了亿阻器,离十进制计算机还远去了,不是一个课题就可以做成的。我国学术界比较喜欢长远目标,话说得越大越好,常常是其实难副。这是与整个学术界的气氛有关系的。应该多些实际,少些空谈,科技才能脚踏实地往前进。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90937-852891.html

上一篇:智能手机哪个好?(141215)
下一篇:复杂一点看能源和环境问题(141229)
收藏 IP: 123.126.110.*| 热度|

21 袁海涛 周健 刘洋 邱嘉文 彭思龙 王小平 文克玲 杨正瓴 鲍海飞 刘艳红 赵凤光 王桂颖 李伟钢 冷永刚 王国强 姜咏江 吕喆 张骥 仲银鹏 zhoutong biofans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21: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