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应骅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min 一位IEEE终身Fellow对信息科学及其发展的看法

博文

三氧化二砷治疗白血病成果归属的争论该划句号了(130221)

已有 4517 次阅读 2013-2-21 09:27 |个人分类:杂谈|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成果归属

三氧化二砷治疗白血病成果归属的争论该划句号了(130221)

闵应骅

 

    关于三氧化二砷治疗白血病成果归属的争论在科学网上已经好多天了,博文起码也有上百篇了吧!几乎全都精选,因为编辑怕人家怀疑偏袒某一方。这个事儿是由饶毅教授挑起来的。李连达院士的博文只允许人家学习,不允许评论。人家憋不住,只得另写一篇。这样,参与的人就比较多,相关博文也越来越多。本人作为一个外行,完全只能看热闹。但是,看多了,也有审美疲劳。这个事,争论了几十年,官司也打了,法院也判了,再争下去也不会有结论的。不像常艳和衣俊卿的事一样,上级把衣俊卿撤了就完了。这个事,上级不会说话了。中国人搞内耗是全世界出名的。连李政道、杨振宁得了诺贝尔奖还争了几十年,打了官司。所以,我联想:要是中国大陆有人得了诺贝尔科学奖,你说这奖该给谁?都是集体创造,这奖怎么给法?除非让政府表态。而政府表态对于得诺奖还真不行。所以只好空缺。

    其实,我猜想,饶毅教授提出青蒿素治疗疟疾和三氧化二砷治疗白血病成果归属问题,并不是他对屠呦呦或者张廷栋有什么私人感情,而是想用具体事例说明中国大陆决定科技成果归属的机制有问题,有值得商榷之处。陈儒军先生在其博文“杜绝科研潜规则 反思科技成果归属之争”中提到:“没有浮出水面的科技成果归属争议非常多”。本人深有同感。我自己也碰到过这样的事,不过,几十年过去了,也就不必重提了,提了也没用。因为这是争论不清楚的。

    争论不清楚的主要原因是:科研成果,大家有份。的确也是,一项科研成果总是有先期的相关工作。没有先期的工作,被研究的问题可能都提不出来。研究过程中,总是有许多人参与,一个人是没法做的。茅以升建钱塘江大桥,他一个人能建起来吗?除非像陈景润1+1那样的研究可以关起门来一个人研究。严格来说,给他做饭的师傅也给他的研究做了贡献。成果出来以后,要做试验。尤其是医药,要医生开方子,给病人使用。这得牵涉多少人呀!然后,是生产、推广、总结。这是一个很长的过程,该过程中又有许多领导、负责人做了工作,还有项目审批的支持。这么算下去,一个科研成果,就必须是大家有份。但是,法律上要有版权,奖励要有发明人,成果要有归属,这笔帐怎么算呢?我觉得,过去的就过去了,算了,算也算不清楚。从现在起,我们是不是可以想些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1.发表论文、申请课题,均以贡献大小排序,决不挂名。

要做到这一点,可能还有难处。“项目负责人到处拿项目、拉关系”,这种现象必须杜绝。项目评审靠关系、靠名气的现象也必须杜绝。领导和各级组织头头应该自律,绝不占据他人科技成果。把侵占他人科技成果看作一种贪污行为。

2.科技成果奖不由本人或本人单位申请,而由别人背对背提名。

本人所知道的:IEEE Fellow评选就是由别人提名,多名Fellow推荐,背对背评审。这样做,比较容易做到公平。

3.科技成果要受到时间的考验、国际的评价。

食品药品发现有毒、有负作用,奖项立刻取消。发现论文有抄袭,学术不端,奖项取消。奖项由非政府组织评审颁发,不由政府来发。政府只给老科学家盖棺论定式的授奖。

4.形成学术不端,人人喊打的学术氛围。

最近科学网上出现一些揭发学术不端具体案例的博文,本人以为这是一件好事。科学网就是要营造学术不端,人人喊打的学术氛围。但是,最近我发现,有些具体事情揭发出来以后,当事人或者有关的人置之不理。既不反驳,也不认可。过一段时间,人们也就淡忘了。这就是大家对别人学术不端的事情,无关紧要,高高挂起;对自己学术不端的事件也不在意,认为对自己没什么影响。这样的氛围怎么能杜绝学术不端事件呢?

也许大家还有更好的主意,大家集思广益。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90937-663686.html

上一篇:谈谈年青人吧!(130219)
下一篇:大数据到底要研究什么?(130308)
收藏 IP: 118.195.65.*| 热度|

8 孙根年 陈希章 吕喆 曹聪 王宇澄 李伟钢 田云川 曾庆平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09: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