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瑟琦智库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idmresearch

博文

【智库数据】全球高影响力学者识别与分析 ——以ESI临床医学、工程和农业科学为例

已有 5919 次阅读 2018-10-7 12:08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智库数据】全球高影响力学者识别与分析 ——以ESI临床医学、工程和农业科学为例

一、研究背景 


院校排名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重要话语体系,对院校管理者、政府领导人、雇主、学生及其家长等产生了深远影响。机构排名只关注整体表现,常常在简单化、粗暴、难以反映机构特征的多样性等方面遭受诟病。在此背景下,出现了以反映多样性特征为指向的欧洲多维度大学排名,以及诸多以学科/领域为单位的排名,如享誉全球的四大全球性排名ARWU、QS、THE、US News所做的学科领域排名。显而易见的是,高端人才正逐渐成为高等教育机构的核心竞争力及其全球卓越地位的集中体现,那些当前居于全球领先地位或在科学、创新、技术领域做出重大贡献的机构和国家一定是拥有了一大批顶尖科学家、工程师或卓越学者。因此,对学者的科研表现进行评估,识别高影响力学者,并分析其分布情况,对国家、科研机构和整个学术界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而论文发表是学者影响力最直接、最重要的表征,目前,文献计量学中通常以论文数量以及论文的被引用情况作为考量“影响力”的重要指标。但由于对学者姓名进行消歧十分复杂和繁琐,学者层面的排名目前还不多见,典型的学者评价和排名包括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的“全球高被引科学家”(Highly Cited Researchers)、爱思唯尔(Elsevier)的“中国高被引学者”(Most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和西班牙国家科学研究委员会(Consejo Superior de Investigaciones Científicas)网络计量学实验室的“高h指数学者”(Highly Cited Researchers(h>100)),而这几个典型的学者影响力评价都是建立在论文引用计量的基础之上。


在中国,资金、场地、设施等科技资源日渐充裕,而高端科技人才匮乏已经成为多数院校水平提升的重大瓶颈。对全球顶尖学者进行识别和分析,有助于全面认识其地理和机构分布以及我国的全球科技创新版图地位,同时,也能为高校选取发展标杆和引进高端人才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还能为学者选取创新标杆提供依据、为政府相关决策提供参考等。当前,除上述提到的两个海外机构的学者排名外,以“人”为对象的排名系统开发尚不多见,这或许是因为基于文献计量数据清洗工作过于浩繁。再者,商业化利益驱动下的排名运营机制,使得以人才为对象的排名产品的消费对象并不明确,并不能带来像机构排名那样的预期回报。


基于上述考虑,浙江大学中国科教战略研究院学科评价工作团队,于2016年下半年启动实施了“全球高影响力学者排名”(Global High-Impact Scholars Ranking,GHSR)的项目研究。GHSR尝试设计全新的指标体系和数据清洗方法,有效打破了上文提到的三个学者排名指标过于单一的局限,对全球范围内的高影响力学者依据文献计量数据进行多维度指标排名,旨在认识我国顶尖学者的全球方位、为学科发展树立对标、为海外交流和高层次人才引进提供参照。基于发表体量(如临床医学发文占比接近20%)、影响力(如工程领域涉及中国多数高校)、业界关注(如农业科学为政府所特别关注)等原因,作为评价方法的试点与探索,GHSR暂时只关注到了ESI学科分类框架中的工程学(Engineering)、临床医学(Clinical Medicine)、农业科学(Agricultural Sciences)三个学科领域的全球高影响力学者。


二、结果与分析


高影响力学者分布评价结果分析包括国别/地区分布和机构分布,前者表明评价结果的地理分布,后者显示机构竞争力。


(一)国家/地区分布


1.临床医学


从ESI论文来看,在全球进入ESI临床医学排名的116个国家/地区中,美国无论是发文数量还是总被引频次,都占有绝对优势,独领风骚。英德两国紧随其后,发文量与总被引都位列前三位(如表1)。中国大陆临床医学发文量仅次于英国,位居全球第4,但篇均被引、高被引论文数和热点论文数均显著低于英国,表明中国大陆临床医学整体发表质量与美、德、英等国有明显差距。


表1  临床医学领域ESI论文的国家地区分布情况(按发文量排序)

1.png


高影响力学者国家/地区分布与临床医学论文总被引情况基本吻合。美国以绝对优势独占鳌头,400位全球高影响力学者中有219位学者的最新论文署名机构在美国,且排名前50的学者中有超过50%来自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和德国分别以26、22、21位学者分列第2-4名,居第二梯队。中国(包括港澳台地区)仅有1名学者(复旦大学的“Fan, Jia”)进入榜单,且位列第379名,在三个学科中表现相对最差。表2列出了入榜人数位居前20位的国家地区情况,图2显示了入榜人数前5位的国家地区相比情况。


表2 临床医学领域全球高影响力学者前20位国家地区分布

2.png

3.png

图2 临床医学领域入榜人数前五位国家/地区情况


2.工程学


无论是论文数还是总被引情况,中国大陆和美国都以绝对优势领跑世界,中国大陆的论文数和总被引虽稍逊美国,但其高被引论文与热点论文缺反超美国,居全球第一(见表3)。


表3  工程学领域ESI论文的国家地区分布情况

4.png


从全球高影响力学者国家/地区分布来看,美国与中国的领先优势也非常明显。400名高影响力学者中有141名来自中国(包括港澳台地区),其中大陆学者122名,占整个工程学榜单的30.5%;有14位学者进入了全球前50名。事实上,榜单中还有不少华人或华裔学者分布在海外机构,我们未做进一步统计(见表4)。


表4 工程学领域全球高影响力学者前20位国家地区分布

5.png

6.png

图3 工程学领域入榜人数前五位国家/地区情况

 

3.农业科学


从农业科学领域得ESI发文看,美国仍旧领跑全球,中国大陆也在全球占有一席之地,其发文量与总被引次数都仅次于美国,位于全球第二位(见表5)。西班牙的ESI论文尽管在数量上排名第5位,但其论文影响力表现不容小觑,总被引次数与高被引论文数均列世界第3位。


表5 农业科学领域ESI论文的国家地区分布情况

7.png


从全球高影响力学者国家/地区分布看,美国、中国与西班牙继续保持优势,包揽前三位。其中,中国(包括台湾地区,无港澳地区学者)更是表现不俗,以69名进榜学者数(其中台湾地区7名)稳居全球第一,且进入前50名的学者数也优于其他国家地区。


表6 农业科学领域全球高影响力学者前20位国家地区分布

8.png

9.png

图4 农业科学学领域入榜人数前五位国家/地区情况

 

(二)机构分布


总体上看,全球高影响力学者高度集中在具有传统学科优势、强大科研实力的顶尖机构中,只是三大学科领域集中程度不一、集中地域有别。


1.临床医学


临床医学的400位高影响力学者分布在全球196个机构中,其中超过5名进榜学者的机构有16个(见表7)。美国不但汇聚了其中超过半数的学者(图2),且进榜学者数前十位的机构中有8个为美国大学或研究机构。


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以其强劲实力占据榜首。华盛顿大学(University of Washington)排名第2,几乎可与哈佛大学比肩。实际上华盛顿大学医学院享誉盛名,据美国医学协会统计数据,2015财年其获得的国家资助研究经费居全美第2位[6]。NIH和加州大学系统(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ystem)因下属机构众多,因而汇聚了众多高影响力学者,分列第3与第5位。排名第4与第7位的分别为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Memorial Sloan Kettering Cancer Center)和安德森癌症中心(UT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它们均以其在癌症治疗方面的强劲实力,在临床医学领域占据了一席之地。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ohns Hopkins University)不但是全美顶级的研究型私立大学之一,而且医学历来是它的强项,拥有最负盛名且最顶尖的医学院,堪与哈佛医学院齐名。另一个进入前十的美国机构是美国癌症学会(American Cancer Society),是美国的一个致力于消除癌症的全国性自愿健康组织,旗下有三个著名的期刊《Cancer》《CA: 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和《Cancer Cytopathology》,最新的影响因子(IF)分别为5.649、137.578和3.183。


表7 临床医学领域高影响力学者数位居前十位的机构/系统情况

10.png


2.工程学


工程学高影响力学者的机构分布不如临床医学那么集中,400名高影响力学者分布在全球232个机构中,其中超过5名进榜学者的机构有13个(见表8)。中国机构在工程学表现突出,400个机构中有64个(包括香港地区5所大学,台湾地区5所大学和研究机构,澳门地区1所大学),且进榜学者数超过5人的13个机构有8个(包括1个香港地区机构)最新署名地为中国。


浙江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包揽了冠亚军。浙江大学是中国一所以工科见长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它的工程学、化学和材料化学都已进入世界学术机构前1‰,而下属院所众多的中科院更是汇聚了中国各个研究领域的顶尖人才。其他分列前5位的机构分别为美国加州大学系统(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ystem)、丹麦奥尔堡大学(Aalborg University)和中国的东南大学。加州大学系统的卓越研究水平自不必说。奥尔堡大学虽然是一所年轻大学,但近几年来发展迅速,尤其是工程领域,在最新公布的2016软科(原ARWU排名)工程/技术与计算机科学(工科)排名中位列第39位。国内工程学翘楚哈尔滨工业大学和清华大学位列第6、第7位。排名第8位的西班牙科学研究理事会(Consejo Superior de Investigaciones Cientificas),是西班牙最大的多学科科研组织,在ESI工程学中排名第54位。排名第9位的德国太阳能和氢研究中心(Zentrum Sonnenenergie & Wasserstoff-Forsch Baden)主要以研究新能源材料见长,尤其是在太阳能光伏电池方面的业界地位不可撼动。


表8 工程学领域高影响力学者位居前十位的机构/系统情况

11.png


3.农业科学


农业科学领域全球前400名高影响力学者分布在全球200个机构,其中入榜数超过5位学者的有15个机构(其中中国机构有7个),但排名前4位的均为欧洲机构(见表9)。居于榜首的是西班牙科学研究理事会,汇聚了西班牙众多顶尖学者,其农业科学领域ESI排名为全球第3位。排名第2-4位的都是有着悠久办学历史的欧洲老牌大学,其中最“年轻”的是来自荷兰的瓦格宁根大学与研究中心(Wageningen University & Research Center),位列第2,它以荷兰国家农业大学的身份创办于1876年,是荷兰农业领域实力最强的大学,也是欧洲农业与生命科学最好的研究型大学之一,在ESI农业科学领域排名第6位。来自比利时的根特大学(Ghent University)与鲁汶大学(KU Leuven)在ESI农业科学领域排名分别为第18与22位。进入前15位的中国机构中,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浙江大学、南京农业大学都是国内公认的农业强校;江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与南昌大学几位入榜学者均来自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事实上这3所大学在2012年教育部学位中心学科评估中分列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的第1、3、4名。其中江南大学8位学者均为食品学院教授,华南理工大学6位学者均为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南昌大学5位学者则均来自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表9 农业科学领域高影响力学者前十二位的机构情况

12.png


三、讨论与展望


本文用文献计量方法,以InCites为基本工具、以ESI分类为基本学科分类框架,通过大量数据下载和繁琐的消歧过程,最终得到三大领域各400名全球高影响力学者。本项目是以学者为对象排名的一个有益尝试,特别是关注学者的跨学科发表情况和兼顾学术发表的“质”“量”表现,是重要研究亮点之一。指标体系力求覆盖最核心的科研绩效表现,但又尽量避免指标之间在内涵上的重复,做到化繁为简,同时也注重业界公认。学者排名历来以数据检索清洗过程繁杂、指标体系复杂等特点著称于业界,这也是迄今为止鲜有学者排行榜发布的原因之一。本项目作为探索性实验,在理念上具有先进性和合理些,在指标体系设计、数据清理方法、学科领域划分等操作上做了有益探索。排名结果为学者树立自身标杆、为机构人才引进和评价、为政府相关决策提供了一定的依据与参考。


从结果分析看,高影响力学者的国家/地区与机构分布与人们的总体印象大致吻合,但也呈现出与“中国高被引科学家”和“高被引学者”名单的许多不同,尤其是一些业界同行认为颇有影响力的学者最终没有进入榜单。原因可能来自两个方面:第一,指标体系不同。“中国高被引学者”与“高被引学科学家”这两份目前影响力较大的学者排名主要基于学者论文的引用数据进行分析,而GHSR虽然也以引用情况为主要参考指标,但还引入了论文数量指标,同时进一步丰富了引文指标。除总被引次外,GHSR增加了去除学科、出版年、文献类型对被引频次影响的引文指标——学科规范化的论文影响力,以及反映学者产出高影响力论文能力的指标——被引次数排名前10%的论文数。第二,学科归属的划分方法不同。“中国高被引学者”基于Scopus数据,它的学科划分方法与ESI学科本来就有不同之处;GHSR按ESI学科获取候选名单,但学者最终学科归属按照其发表的所有论文中占比最大的学科为准,学者最终指标值则根据其在所有学科发表的论文计算得出,因而虽与“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同源,但亦有不同。


但是,从提升科学性、权威性以及在学术领域的社会认知度角度来看,本研究也存在三个可能的改进方向。一是合作发文作者贡献度的区分。由于共同作者贡献度的确定一直存在争议,且不同学科在论文署名的一般性规范上存在较大差异,论文真实贡献度实际上存在不可测的特性,本研究暂时把所有作者的贡献均等化。如果不能合理区分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及其他作者的贡献,并且不用整齐划一的处理方法,那就需要探索其他合理化的办法。二是学科体系的重新建构。可以看出目前学科划分框架下得出的结果与普遍认知有所差异,如农业科学领域上榜学者在食品领域分布过多,以至于许多传统农业强势高校未能入榜(如康奈尔大学、加州戴维斯分校、UIUC)。因而将可以考虑按照学科大类进行领域的划分,比如考虑把临床医学(Clinical Medicine)与免疫学(Immunology)、精神病学与心理学(Psychiatry/Psychology)等合并考虑,把农业科学(Agriculture Science)与植物与动物学(Plant & Animal Science)、生物学与生物化学(Biology & Biochemistry)等相关学科合并考虑,等等。三是不同学科领域上榜学者人数的差异化。每个学科按照学科人员总体量或总发表规模发布人数不等的学者名单,而非均为400名,这个需要与第二点协同改进。另外,也可以考虑以区间型结果的形式公布,这也是THE、ARWU对机构排名的结果呈现方式一样。


高影响力学者群体规模和水平是一国基础研究能力的集中表现,应该成为“双一流”战略背景下政府和高校着意关注的发展水平表征。从排名结果看,中国在工程学、农业科学上高影响力学者数量及分布情况可圈可点,这可能与近年来基础研究队伍迅速扩大和部分应用学科领域“理科化”倾向有关;但临床医学领域情况不容乐观,这与我国在相关领域科技创新的总体实力和全球影响力基本吻合。从文献计量学角度看,虽然近年来中国在学术发表数据指标上快速提升,但与国外一流大学及顶尖科研机构在质量上的差距依然显著。为改善这一状况,我们认为应该进一步注重科研产出的质量评价、强化科研团队建设、培育一批顶尖科学家,这需要政府和高校合力推进,也需要社会创新氛围的慢慢改善。

 

文中内容说明:


1.ARWU的“ARWU-FIELD”“ShanghaiRanking Subject Rankings”;QS的“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By Subject”,THE的“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by subject”,US News的“Subject Rankings”。在操作过程中,基于基本理念设计思路,我们先对Engineering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数据清理试验,优化操作流程和数据清理方案,并探索不同指标体系和权重的排名结果,形成成熟做法之后,再推广到Clinical Medicine、Agricultural Sciences领域的操作中。


2. 本文中涉及到的ESI数据描述均来源于2017年3月9日更新的ESI数据库(数据覆盖时间2006.1.1-2016.12.31)


3.表7、表8与表9中展现的均为进榜高影响力学者数超过5名的机构,因而会出现机构数不同的情况。系统是指由多个下属机构组成,分别为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和加州大学系统(UC System),它们的值为下属机构(或包括系统本身)的加和,其中表1中的NIH包括NIH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NCI)、NIH National Heart Lung & Blood Institute (NHLBI)、NIH National Institute on Aging (NIA)、NIH National Human Genome Research Institute (NHGRI)和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NIH);


4.表7中的UC系统包括五个分校:洛杉矶、旧金山、圣地亚哥、欧文、圣克鲁兹;表8中的UC系统包括五个分校:默塞德、河滨、戴维斯、洛杉矶、圣地亚哥。




作者:吴伟,浙江大学中国科教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博士。何晓薇,浙江大学图书馆馆员,博士。张志辉,原科睿唯安中国办公室分析师,博士。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2018xzzx005-01)。2016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高校教师参与产学合作的机理及政策激励研究》(16YJCZH016)。本文节选已发表在《科教发展评价》第六期《基于文献计量的全球高影响力学者识别与分析——以ESI临床医学、工程和农业科学为例》一文。)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903646-1139359.html

上一篇:【智库数据】E9高校近5年来的在ESI的“牛市”表现
下一篇:【智库数据】C9高校近5年ESI 国际排名稳步前进
收藏 IP: 112.64.79.*| 热度|

3 黄永义 强涛 孙颉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10: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