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记:进步是唯一的方向
——————————————————
引言:自然基金被誉为国内最公平的科研项目机制。但是随着情况的变化,自然基金也应该不断的进行改革,更进一步促进我国基础科学研究的进步。
自然基金的改革也一直在进行中,包括程序简化、青年基金弱化研究基础和团队、限项、面上二停一,人才项目年龄限制、以及科学问题分类评审等等。但是这些问题还不足以确保回答这样一个问题:自然基金是否推动中国科学不断进步?
科学进步是一个不太容易精确定义的问题,而自然科学基金管理改革又必须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我的建议是通过迫使人的进步来推动科学的进步,具体措施可以考虑如下:
(1) 分级限量。对自然基金从青年、面上、重点、重大……等等从小到大的方式进行等级排列,越大的项目经费越多。那么申请的时候可以限制每个申请人能够申请的同一等级的项目数量,比如青年1次,面上2次,重点3次………(具体次数可优化设置)。这样的方式能够避免科研工作者停滞在某个水平,人总是应该进步,不进则退。况且自然基金更关注基础研究,而基础研究最高效率的还是年轻人,应该迫使具有科研积累而基础研究难以突破的科研工作者进入产业界,转向为生产力提升服务。
(2)分级递进。在分级限量的基础上,还可以推出等级递进,即一旦某一个科研工作者获得了高等级的资助,则不能在申请低等级的项目。比如一旦获得重点,则不能再申请面上,无论面上次数是否用完。这样的方式,可以促进同一重量级的公平竞争。而一旦某个研究人员刷完最高等级,就必须退出自然科学基金体系,进入其他的国家重大科研与工程项目中了,这同时迫使资深科学家培养自然基金体系内的接班人,形成良好的人才体系。
分级限量和分级递进的措施,可以断绝科研人员取得成绩后停滞不前的妄想,并强迫科研人员不断进步,从而推动我国科学研究的不断发展和科研人员的新陈代谢。
(3)青年匿名。青年基金对于刚入门的科研工作者非常重要,尤其是给予他们一个高度公平的科研竞争氛围,培养他们的科研正气。既然不再过分强调青年基金的研究基础,那不妨更彻底一点,对青年基金实行完全匿名评审,纯粹靠申请书主体内容,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确保公平。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1-1-22 09: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